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2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塔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轴压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正良 唐正奇 +3 位作者 杨靖波 俞登科 冯衡 郭莹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为了研究输电塔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轴压稳定性能,对60根钢管试件进行了轴压试验,分析了其失稳破坏模式和稳定承载力,并与现行设计规范计算的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有限元模型,经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后开展了参... 为了研究输电塔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轴压稳定性能,对60根钢管试件进行了轴压试验,分析了其失稳破坏模式和稳定承载力,并与现行设计规范计算的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有限元模型,经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后开展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初始转动刚度、径厚比、材料强度以及初始缺陷对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稳定系数-长细比曲线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的轴压稳定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构件的试验稳定承载力均大于铰接构件的试验稳定承载力,在所有试验工况中两者的相对差距最小为5.6%;中国和美国现行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钢管构件稳定承载力总体偏保守,分别约为试验结果的0.78倍和0.89倍;影响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稳定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长细比、初始转动刚度以及边界条件;提出的半刚性连接钢管构件轴压稳定计算公式能准确地预测其稳定系数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钢管构件 半刚性连接 轴压试验 稳定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EM的非线性半刚性空间钢框架的弹塑性动力分析
2
作者 叶继红 许玲玲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基于三维杆系离散元法(MDEM)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具有半刚性节点的三维钢框架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该法可同时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非线性。其中,几何非线性行为利用刚体运动学进行处理,... 基于三维杆系离散元法(MDEM)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具有半刚性节点的三维钢框架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该法可同时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半刚性非线性。其中,几何非线性行为利用刚体运动学进行处理,而材料非线性行为则通过引入精细塑性铰模型进行考虑。与此同时,该文中在半刚性节点处设置了虚拟的具有3个平动自由度和3个转动自由度的空间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以线性分配的方式将三维梁柱节点的半刚性特性量化到与之相邻的接触单元各方向刚度,进而根据能量等效原理推导了上述接触单元刚度的修正公式,且通过独立硬化模型考虑了半刚性节点的非线性滞回性能。多个数值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框架结构 三维杆系离散元 非线性半刚性节点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公路半刚性基层裂缝注浆修补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立超 王晶 +2 位作者 郝鹰鹏 梁嘉浩 曹立龙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8期165-168,共4页
本研究基于我司开发的适用于寒区公路半刚性基层裂缝处治的注浆修补材料,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省内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对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三维雷达与工后取芯对注浆材料的填充效果与修补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所取芯样进行浸水劈... 本研究基于我司开发的适用于寒区公路半刚性基层裂缝处治的注浆修补材料,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省内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对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三维雷达与工后取芯对注浆材料的填充效果与修补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所取芯样进行浸水劈裂、冻融劈裂及疲劳寿命检测,结果显示面层和基层裂缝处经修补后均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抗冻性及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裂缝 注浆修补材料 耐水 耐久 抗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重交通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注浆补强处治效果——以华南快速干线半刚性基层延寿项目为例
4
作者 刘延河 张敏 张瑜玲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4期335-342,共8页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繁重交通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内部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半刚性基层的维护与补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依托华南快速干线项目开展半刚性基层注浆补强处治效果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注浆材料对路面...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繁重交通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内部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半刚性基层的维护与补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依托华南快速干线项目开展半刚性基层注浆补强处治效果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注浆材料对路面结构内部进行注浆处治,结合三维探地雷达与落锤式弯沉仪评估注浆前后路面结构内部病害与承载能力的变化。同时,构建注浆处治路面结构内部评价体系,从裂缝降低系数CRC、承载能力提升系数CIC与修补均匀系数RUC指标,分析哪种注浆材料注浆补强效果最佳。经评估,5种注浆材料对路面结构内部处治补强效果为:高强度地聚物(含隔水剂)>高强度地聚物(无隔水剂)>低强度地聚物(含隔水剂)>高聚物>低强度地聚物(无隔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注浆处治 无损检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使用性能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赵金成 刘志远 姚诗卓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67-69,73,共4页
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性能、层间结合、温度、车辆荷载、路面纵坡等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害成因,总结得出半刚性基层... 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性能、层间结合、温度、车辆荷载、路面纵坡等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害成因,总结得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适用条件,并提出路面设计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车辙 使用性能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改建工程中的水稳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6
作者 魏联华 《交通世界》 202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为克服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极易出现的强度不足及裂缝病害,以某公路改建工程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原材料选料及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水稳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然后检测水稳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最后,从混合料拌和、... 为克服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极易出现的强度不足及裂缝病害,以某公路改建工程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原材料选料及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水稳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然后检测水稳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最后,从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方面对改扩建试验段水稳碎石半刚性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照14%的用量添加SES-Ⅰ型早强阻裂剂,并加强对摊铺、碾压过程的控制,可保证水稳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劈裂强度,缩短养护龄期,并迅速开放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碎石 半刚性基层 改扩建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力强度分析
7
作者 何俊雄 陈良锐 +1 位作者 龚贵友 张丛 《工程建设》 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探究半刚性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射裂缝的发展规律及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应力变化趋势,以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裂缝应力强度的表征对象,通过改变倾斜裂缝的角度、长度及交通荷载大小,研究应力强度因子在荷载移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结... 为探究半刚性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射裂缝的发展规律及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应力变化趋势,以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裂缝应力强度的表征对象,通过改变倾斜裂缝的角度、长度及交通荷载大小,研究应力强度因子在荷载移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K_(Ⅰ)随反射裂缝与交通荷载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倾角从0°增大至30°的过程中,K_(Ⅰ)峰值降低了33.74%;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K_(Ⅱ)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随着倾角增大至30°,K_(Ⅱ)峰值增加了90.7%;2)当倾斜角度为30°时,K_(Ⅰ)、K_(Ⅱ)均随裂缝长度增加而增加,横向对比发现,K_Ⅰ受裂缝长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同一裂缝长度条件下,K_(Ⅰ)的增长幅度较K_(Ⅱ)大约高出32%;3)在交通荷载增加过程中,K_(Ⅰ)峰值由0.235 MPa·m^(1/2)增大至0.375 MPa·m^(1/2),增幅达59.6%,且综合应力强度因子与交通荷载成正比关系。本文研究成果对半刚性路面结构裂缝病害的合理评价和反射裂缝的养护处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反射裂缝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研究及消除对策
8
作者 苏玲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以某平原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半刚性基层裂缝扩展规律。同时,阐述了预切缝技术(预切缝间距、时间、深度等)和应力吸收层技术(材料组成、设计参数等)在控制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反射裂缝扩展 裂缝控制 预切缝 应力吸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发展规律研究
9
作者 王艳海 曹立军 +2 位作者 唐秋生 王弘 曾庆伟 《四川建材》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半刚性基层为我国使用最为普遍的道路基层类型,为了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发展规律,选取天津市典型高速进行原始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及不完整值,对比了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结构行为方程等模型,分析了路龄、轴次、厚度等因素影响,... 半刚性基层为我国使用最为普遍的道路基层类型,为了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发展规律,选取天津市典型高速进行原始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及不完整值,对比了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结构行为方程等模型,分析了路龄、轴次、厚度等因素影响,最后对各数据进行汇总并定量化表示。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及龟裂随路龄均大致呈现先缓后急再缓的三阶段发展规律,横向裂缝突变点在通车5~12年,纵向裂缝突变点在通车7~10年,龟裂由于损坏最为严重,因此发展相较横纵缝具有一定滞后性,突变点在通车9~1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 裂缝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冷弯厚壁型钢半刚性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占鸿 李元齐 +2 位作者 白雪 伍福炜 马福栋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3期95-106,共12页
冷弯型钢在装配式结构中应用具有天然的优势,为了扩展冷弯厚壁型钢结构的使用范围,克服冷弯厚壁钢的缺点,设计6个新型分层装配式“十字型”梁-柱节点,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对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骨架曲线、等效黏滞阻尼系数、... 冷弯型钢在装配式结构中应用具有天然的优势,为了扩展冷弯厚壁型钢结构的使用范围,克服冷弯厚壁钢的缺点,设计6个新型分层装配式“十字型”梁-柱节点,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对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骨架曲线、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能量耗散系数、割线刚度、滞回曲线和关键部位应变分布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通过螺栓和节点板的滑移,半刚性节点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增设高强螺栓可以提高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也得到提高,避免梁端与连接板孔壁承压。增加可更换节点翼缘板,对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没有明显影响,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分别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厚壁型钢 梁-柱节点 半刚性 初始刚度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U-Ag杂金属半刚性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1
作者 仝小兰 陈瑶 +5 位作者 罗巧琳 田婧睿 林剑桥 刘淑娟 辛建华 熊剑波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锕系元素的配位行为,基于半刚性羧酸配体3-(羧基甲氧基)苯甲酸(H_(2)L),合成了一个三维结构的U-Ag杂金属配合物[(L)(HL)Ag(UO_(2))](简称UAg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 为了深入研究锕系元素的配位行为,基于半刚性羧酸配体3-(羧基甲氧基)苯甲酸(H_(2)L),合成了一个三维结构的U-Ag杂金属配合物[(L)(HL)Ag(UO_(2))](简称UAg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UAgL中铀原子处于稍变形的五角双锥配位环境中,银原子则处于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环境中。铀酰离子中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且处于轴向位置,完全脱质子的配体L和部分脱质子的配体HL则采取两种配位模式将铀中心与银中心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之间又通过铀酰氧原子连接成三维的网络结构。进一步探讨了配合物UAgL的热稳定性和在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性质,认为其可作为潜在的光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羧酸配体 U-Ag杂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开裂的沥青路面承载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美坤 李万鹏 +2 位作者 黄卫明 张伟光 祝铭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21,共12页
为研究半刚性基层开裂对沥青路面承载力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具有不同形态基层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三维模型,研究其在载荷作用下的路面承载力响应特性,揭示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射裂缝越长,路面承载力响应越大。反射... 为研究半刚性基层开裂对沥青路面承载力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具有不同形态基层反射裂缝的沥青路面三维模型,研究其在载荷作用下的路面承载力响应特性,揭示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射裂缝越长,路面承载力响应越大。反射裂缝在贯穿路表前后,承载力响应由弱至强发生激增,反射裂缝只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影响承载力响应。给出了处治基层反射裂缝的指导建议,即结合现行方案,注意区分反射裂缝和面层裂缝,限制反射裂缝的发展。从长度、宽度、结构层位3个角度分析了反射裂缝对承载力响应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吻合,为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承载力响应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开裂 反射裂缝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承载力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外挂墙板半刚性耗能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振 梁书亭 +3 位作者 朱筱俊 钱立义 田鹏飞 陶金鑫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为提高预制外挂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预制外挂墙板点支承连接方式的变形特征,提出一种新型半刚性耗能连接节点(简称SEDC),通过结合摩擦耗能机理与金属弯曲机理,实现SEDC与主体结构正常使用状态及小震下的刚性连接,以及大震作用下的... 为提高预制外挂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预制外挂墙板点支承连接方式的变形特征,提出一种新型半刚性耗能连接节点(简称SEDC),通过结合摩擦耗能机理与金属弯曲机理,实现SEDC与主体结构正常使用状态及小震下的刚性连接,以及大震作用下的柔性耗能连接。设计并制作了3组共9个SEDC试验试件,分别进行单调加载、低周反复加载与低周疲劳加载,研究SEDC的半刚性受力特性、滞回性能、承载性能、耗能能力、延性以及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SEDC具有显著的半刚性受力特性,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稳定,耗能能力良好,变形能力较强,弯曲单元与摩擦单元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SEDC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弯曲单元与摩擦单元设计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预制外挂墙板在各工况作用下的节点反力计算方法,基于SEDC的半刚性受力特性提出了预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协调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外挂墙板 半刚性 耗能能力 连接节点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半刚性连接节点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佟林泽 董锦坤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半刚性连接具刚度、延性和载荷能力,抗震性能优越,施工难度低,是实用且经济的连接方式。但半刚性连接受力复杂,力学特性分析难度大,且国内规范中缺乏针对性的分类标准和设计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规范,简述了梁柱节点的分类及特点,详细... 半刚性连接具刚度、延性和载荷能力,抗震性能优越,施工难度低,是实用且经济的连接方式。但半刚性连接受力复杂,力学特性分析难度大,且国内规范中缺乏针对性的分类标准和设计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规范,简述了梁柱节点的分类及特点,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半刚性节点连接类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当前研究进展,指出未来所需研究的问题与方向,为钢结构半刚性节点研究、设计与实际运用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半刚性连接 梁柱节点 弯矩-转角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
15
作者 刘泉 李正良 +1 位作者 彭思思 王涛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了准确、高效地评估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通过引入代理模型方法近似半刚性节点几何尺寸与极限抗弯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具有较高精度的预... 为了准确、高效地评估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通过引入代理模型方法近似半刚性节点几何尺寸与极限抗弯承载力、初始转动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模型,进而结合Kish-Chen幂函数模型拟合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代理模型的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曲线预测方法能减少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本,较好地模拟输电塔半刚性节点实际受力-变形情况,为输电塔半刚性节点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输电塔 半刚性节点 弯矩-转角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冻融致裂损伤模型及验证
16
作者 任恩泽 杨更社 +2 位作者 申艳军 刘志云 隆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6,共11页
中国内陆区高速公路普遍面临着大温差冻融作用的影响,造成半刚性基层开裂而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及工作性能。厘清半刚性基层温变致裂演化过程及构建冻融致裂损伤模型是解决半刚性基层长期稳定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先,以中国“一带一路”标志... 中国内陆区高速公路普遍面临着大温差冻融作用的影响,造成半刚性基层开裂而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及工作性能。厘清半刚性基层温变致裂演化过程及构建冻融致裂损伤模型是解决半刚性基层长期稳定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先,以中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京新高速公路梧木段半刚性基层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并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核磁共振及电镜扫描等多元测试手段精细再现半刚性基层内部冻融损伤演化过程。然后,因传统半刚性基层温变开裂模型未考虑冻融作用影响及损伤后微元体承担残余温变应力的能力,故通过引入冻融渐进损伤系数,在对传统半刚性基层温变开裂模型研究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大温差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的冻融致裂损伤模型,并结合京新高速公路梧木段半刚性基层现场监测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前6次冻融循环半刚性基层动态模量显著降低,降幅达到47.93%,然后趋于平缓;经历6次冻融后,基层内部孔隙整体上表现为孔隙增多、孔径尺寸增大,其中大孔数量占比由0增至29.8%;通过现场半刚性基层应变和温度监测数据对模型予以验证,对比误差范围为0.4%~6.0%,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大温差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开裂过程认知及评估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冻融致裂 损伤系数 半刚性基层 温变应力 京新高速公路
原文传递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娜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为了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文章依托某国道一级公路,分析了路面反射裂缝、车辙等病害的产生原因,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反射裂缝的受力和车辙的变形规律,同时提出了采取加铺玻纤格栅、确定基层预切缝间距等措... 为了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文章依托某国道一级公路,分析了路面反射裂缝、车辙等病害的产生原因,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反射裂缝的受力和车辙的变形规律,同时提出了采取加铺玻纤格栅、确定基层预切缝间距等措施来处治路面病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沥青路面 反射裂缝 车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艳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0期51-53,共3页
为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寿命,研究了不同集料类型、水泥剂量和养生龄期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明确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玄武岩基层的抗压回弹模量高于石灰岩和花岗岩,原因在于玄武岩自身的高密度... 为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寿命,研究了不同集料类型、水泥剂量和养生龄期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明确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玄武岩基层的抗压回弹模量高于石灰岩和花岗岩,原因在于玄武岩自身的高密度和高模量;回弹模量随水泥剂量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随龄期增长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28d时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能达到极限模量的90%左右。该结果可为水稳碎石基层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半刚性基层 抗压回弹模量 力学强度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裂缝深度无损检测GPR和PFWD法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丰年 《交通世界》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针对传统裂缝检测技术缺陷,提出了无损检测GPR和PFWD检测技术,阐述了GPR和PFWD工作原理,并根据某高速公路实际情况,设计了GPR和PFWD测试裂缝深度试验方案,检测结果表明:采用GPR检测技术难以对半刚性基层裂缝深度实施评估,而采用PFWD技... 针对传统裂缝检测技术缺陷,提出了无损检测GPR和PFWD检测技术,阐述了GPR和PFWD工作原理,并根据某高速公路实际情况,设计了GPR和PFWD测试裂缝深度试验方案,检测结果表明:采用GPR检测技术难以对半刚性基层裂缝深度实施评估,而采用PFWD技术可实现对裂缝深度的科学评估。通过钻芯试验进一步验证了PFWD技术检测裂缝深度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项目 半刚性基层 GPR和PFWD法 裂缝深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