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明亮基态激子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发现
1
《电子质量》 2024年第8期41-41,共1页
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United State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类具有明亮基态激子的新型半导体纳米晶体。... 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United State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类具有明亮基态激子的新型半导体纳米晶体。这一发现标志着光电子领域的一项重大进步,可能会彻底改变高效发光器件等技术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通常情况下,纳米晶体内能量最低的激子被称为“暗”激子。暗激子的存在减缓了光的发射速率,限制了基于纳米晶体的器件,如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性能。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克服这一难题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发光器件 半导体纳米晶体 光电子领域 激子 化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在生物材料荧光标记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孙宝全 徐咏蓝 +1 位作者 衣光舜 陈德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30-1136,共7页
介绍了半导体纳米晶体 (亦称量子点 )的结构特征和光致发光特点 ,并与有机荧光染料分子的光致发光性质作了对比。结合本实验室所做的工作 ,对半导体纳米晶体用于生物材料的连接、标记和检测作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荧光标记 光致发光特性 半导体纳米晶体 DNA 蛋白质 结构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_(0.1)Se_(0.9)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生长和吸收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平 王引书 +3 位作者 颜其礼 黄平 林永昌 王若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两步退火方法获得了嵌埋于玻璃基体内CdSxSe1-x的半导体纳米晶体 ,其平均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从实验测量的室温吸收谱上看到 ,当纳米晶体的平均直径从 5.6 1nm减小到 4 .6 9nm时 ,其吸收边向高能方向移动了 0 .0 89eV .用... 采用两步退火方法获得了嵌埋于玻璃基体内CdSxSe1-x的半导体纳米晶体 ,其平均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从实验测量的室温吸收谱上看到 ,当纳米晶体的平均直径从 5.6 1nm减小到 4 .6 9nm时 ,其吸收边向高能方向移动了 0 .0 89eV .用有效质量近似模型计算了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吸收边相对其体材料的移动 ,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体 吸收光谱 生长 镉硫硒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Se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平 颜其礼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用共熔法在玻璃基体中退火生长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CdSSe半导体纳米晶体,并比较和分析了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退火法增加纳米晶体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米晶体尺寸分布.根据纳米晶体的室温吸收光谱,用有效质量近似模型估算了纳米晶... 用共熔法在玻璃基体中退火生长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CdSSe半导体纳米晶体,并比较和分析了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退火法增加纳米晶体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米晶体尺寸分布.根据纳米晶体的室温吸收光谱,用有效质量近似模型估算了纳米晶体的平均尺寸在2.25~2.58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Se 半导体纳米晶体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晶体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海娥 闫翠娥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综述了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关键词 量子点 量子效应 荧光探针 制备及应用 半导体纳米晶体 应用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掺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醉 马锡英 +3 位作者 宋经纬 陈中平 杨爱国 姚江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4-409,共6页
介绍了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掺杂技术和几种典型的掺杂工艺;综述了掺杂对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电特性的影响;列举了近几年掺杂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现阶段利用胶体法进行半导体纳米晶体掺杂的掺杂机理、以及掺杂效率所存在... 介绍了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掺杂技术和几种典型的掺杂工艺;综述了掺杂对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电特性的影响;列举了近几年掺杂技术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现阶段利用胶体法进行半导体纳米晶体掺杂的掺杂机理、以及掺杂效率所存在的问题。引进新型掺杂理论——动力学理论,该模型忽略了扩散作用的影响,重点讨论杂质在纳米晶体表面的驻留情况,可以有效解释Ⅱ-Ⅵ族纳米半导体的掺杂机理,提高掺杂浓度。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创新型掺杂理论、研发实用化掺杂工艺以及拓展应用领域是未来Ⅱ-Ⅵ族纳米半导体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体 掺杂 光电特性 胶体法 掺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Ⅴ族半导体纳米晶体表面对氮分子的吸附作用
7
作者 王立民 刘振刚 +5 位作者 董守义 于美燕 郝霄鹏 崔得良 徐现刚 王琪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研究了Ⅲ Ⅴ族半导体纳米晶表面氧化状态对它们表面活性的影响 ,并比较了具有不同阳离子的纳米晶体对氮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 ,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用XPS、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性质表征。结果表明 :当Ⅲ Ⅴ族半导体纳米晶... 研究了Ⅲ Ⅴ族半导体纳米晶表面氧化状态对它们表面活性的影响 ,并比较了具有不同阳离子的纳米晶体对氮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 ,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用XPS、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性质表征。结果表明 :当Ⅲ Ⅴ族半导体纳米晶表面氧化严重时 ,其表面活性明显降低 ;含Ga的Ⅲ Ⅴ族半导体纳米晶对氮分子的吸附作用明显强于含In的纳米晶。这是因为Ga能够与氮分子形成较强的配位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Ⅴ族 半导体纳米晶体 氮分子 吸附作用 表面氧化 活化 配位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晶体介电常数的尺寸和成分效应
8
作者 马艳丽 李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基于尺寸依赖的熔化温度模型,建立介电常数的尺寸、成分效应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纳米晶体的介电常数随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并且不同维度的纳米晶体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对于纳米半导体合金,随着尺寸的增加,介电常数随成分的变化由直线... 基于尺寸依赖的熔化温度模型,建立介电常数的尺寸、成分效应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纳米晶体的介电常数随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并且不同维度的纳米晶体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对于纳米半导体合金,随着尺寸的增加,介电常数随成分的变化由直线变为曲线,表现出非线性关系.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半导体纳米晶体 尺寸和成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
9
《科技传播》 2012年第16期219-219,共1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剥离过程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并开辟潜在的重点研究领域。相关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剥离过程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并开辟潜在的重点研究领域。相关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网络版上。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大小决定了它们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但想通过控制纳米晶体在表面上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体 薄膜结构 光学性质 电子束光刻 重点研究领域 过程开发 近期出版 硅表面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
10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7期4-4,共1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剥离过程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并开辟潜在的重点研究领域。相关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网络版上。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剥离过程开发出无缺陷半导体纳米晶体薄膜。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并开辟潜在的重点研究领域。相关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网络版上。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大小决定了它们的电子和光学性质。但想通过控制纳米晶体在表面上的布置,形成具有均匀结构的薄膜却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纳米晶体 晶体薄膜 过程开发 无缺陷 电子束光刻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研究人员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冷等离子体合成:原理、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述 母云城 +1 位作者 谢钰豪 高平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00-3023,共24页
冷等离子体已发展成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重要技术途径.无需化学溶剂和配体,冷等离子体为高品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非热力学平衡环境: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与纳米颗粒碰撞使得纳米颗粒带电,可降低或消除纳米颗粒之间的团... 冷等离子体已发展成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重要技术途径.无需化学溶剂和配体,冷等离子体为高品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非热力学平衡环境: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与纳米颗粒碰撞使得纳米颗粒带电,可降低或消除纳米颗粒之间的团聚;高能表面化学反应能够选择性地将纳米颗粒加热到远超环境气体温度的温度;气相中生长物和固相纳米颗粒表面结合物之间化学势的巨大差异,有利于实现纳米晶体的超高浓度掺杂.本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合成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研究现状,详细讨论了冷等离子体中纳米颗粒形核、生长和晶化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冷等离子体在单元素、化合物和复杂核壳结构纳米晶体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冷等离子体在纳米颗粒尺寸、形貌、结晶状态、表面化学和组分等性能调变上的技术优势,概述了超掺杂纳米晶体呈现的新颖物性,展望了冷等离子体技术在纳米晶体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半导体纳米晶体 生长动力学 超掺杂 光电性能
原文传递
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手性研究前沿
12
作者 刘培朝 张怀芳 +6 位作者 周宾倩 曹涛 陈威 李以文 郝俊杰 潘瑞琨 程佳吉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7-1351,共15页
近年来,手性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和手性诱导电子自旋选择性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手性是一种对称性破缺现象,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诱导纳米晶体的手性:(1)连接手性配体;(2)形成手性晶格;(3)形成手性形貌;(4)手性组装排... 近年来,手性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和手性诱导电子自旋选择性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手性是一种对称性破缺现象,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诱导纳米晶体的手性:(1)连接手性配体;(2)形成手性晶格;(3)形成手性形貌;(4)手性组装排列;(5)多级手性及手性放大.在手性诱导过程中,由于更小尺寸的纳米晶体——量子点的量子限域效应,其物理化学性质可随尺寸、形貌、组成和晶型进行调控,可以使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区域内表现出手性消光和圆偏振发光等特性.此外,几何参数如形状各向异性、晶格失配和表面不对称性在调节手性纳米结构的手性响应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II~VI族手性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纳米光子学应用中的根本挑战是对纳米尺度的立体合成的完全控制,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阐明不同维度手性的发生机制.本综述介绍了过去十几年来手性半导体纳米晶体,从控制合成到手性起源探索和潜在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新的材料合成策略和理论改进论点,为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如圆偏振发光、自旋电子学和基于手性的医疗诊断纳米器件应用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晶体 手性诱导 光学活性 圆偏振发光 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性
原文传递
胶体法制备Mn^(2+)掺杂Ⅱ-Ⅵ族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瑞 钟海政 +2 位作者 张泽朋 杨春和 李永舫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4-570,共7页
近年来兴起的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DMSN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以胶体法制备的Mn2+掺杂的ZnS、ZnSe、CdS、CdSe等为代表的Ⅱ-Ⅵ... 近年来兴起的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DMSN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以胶体法制备的Mn2+掺杂的ZnS、ZnSe、CdS、CdSe等为代表的Ⅱ-Ⅵ族DMSNC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掺杂原理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 Ⅱ-Ⅵ族纳米晶体 锰掺杂 胶体法
原文传递
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标记探针在Alzheimer病基因筛查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华静 徐鹏 +2 位作者 王坚苗 夏星 张苏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Alzheimer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与ApoEε4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反应合成探针,用以检测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ApoE的基因型。结果新型荧光探针检测结... 目的本研究探讨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Alzheimer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与ApoEε4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反应合成探针,用以检测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ApoE的基因型。结果新型荧光探针检测结果与标本基因型一致。结论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标记探针在Alzheimer病相关基因检测中表现出优良特性,可望替代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eimer病 ApoFε4等位基因 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 寡核苷酸探针
原文传递
用于微生物体标记的CdTe半导体纳米晶超声波水相合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岩 周建光 +4 位作者 沈启慧 于东 金丽 范宏亮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6-1170,共5页
利用超声波法制备高质量CdTe半导体纳米晶体,采用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简化了实验流程,而且还可制备出量子产率达到50%的CdTe纳米晶体,具有较好的光谱学性质,可用于莱姆病伯氏螺旋体(微生物)的荧光标记,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检测效率.
关键词 超声波合成 碲化镉 半导体纳米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发光聚合物/纳米半导体材料及其双功能器件
16
作者 刘引烽 贺英 +8 位作者 刘丽 陈炜 李煜光 邹婷 胡和丰 华家栋 桑文斌 孟中岩 陈捷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9-85,共7页
电致发光材料在大屏幕平板显示和移动通讯器件方面有着极大的优越性。Ⅱ-Ⅵ族无机半导体、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共轭聚合物等都是电致发光材料。由半导体纳米晶体和电致发光聚合物组成的双发光器件中,纳米半导体的发光不仅可以通过掺杂及形... 电致发光材料在大屏幕平板显示和移动通讯器件方面有着极大的优越性。Ⅱ-Ⅵ族无机半导体、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共轭聚合物等都是电致发光材料。由半导体纳米晶体和电致发光聚合物组成的双发光器件中,纳米半导体的发光不仅可以通过掺杂及形成核壳结构来加以调节,而且受到其复合体系类型、纳晶含量、外加电压等因素制约;而无机半导体的高电荷输运特性也将影响聚合物发光层的效率。同时,利用无机纳米半导体的光导特性,这种复合体系也可以制成光导与电致发光双功能器件,且其发光效率可有较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半导体纳米晶体 聚合物 双功能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晶胶体的电学研究
17
作者 艾欣 白玉白 《国际学术动态》 1998年第6期23-26,共4页
材料研究会1997秋季会议于12月1~5日在美国波斯顿举行。会上,自组织纳米结构专题受到高度重视。由于纳米晶已被广泛地合成,一些研究者不仅在实验上观察到了纳米晶特殊的光、磁、电性质,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尺寸法则,而且用量子力学理论... 材料研究会1997秋季会议于12月1~5日在美国波斯顿举行。会上,自组织纳米结构专题受到高度重视。由于纳米晶已被广泛地合成,一些研究者不仅在实验上观察到了纳米晶特殊的光、磁、电性质,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尺寸法则,而且用量子力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些法则。这类新材料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面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ALIVISATOS教授"半导体纳米晶胶体的电学研究"一文译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纳米晶胶体 半导体纳米晶体 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颗粒和碳纳米管的新型杂化材料开发成功
18
作者 聂尊誉 《功能材料信息》 2008年第Z1期127-127,共1页
据报道,西班牙马德里纳米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与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共同开发了一种基于半导体颗粒和碳纳米管的新型杂化材料。半导体纳米晶体(也称作量子点)有着宽广的吸收谱线。
关键词 纳米 杂化材料 半导体颗粒 纳米颗粒 研究人员 新型 开发成功 半导体纳米晶体 共同开发 纳米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点对原代培养大鼠牙乳头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德平 杨凯 陈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QDs)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牙乳头细胞(Rat dental papillae cells,RDP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选择刚出生3天的新生SD大鼠,取出磨牙牙胚,分离牙乳头,用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牙乳头细胞,用波形丝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免疫...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QDs)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牙乳头细胞(Rat dental papillae cells,RDP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选择刚出生3天的新生SD大鼠,取出磨牙牙胚,分离牙乳头,用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牙乳头细胞,用波形丝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免疫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的生长规律;②把605QDs、525QDs及两种量子点等浓度的混合物按3种不同浓度与RDPCs共同培养,观察QDs对RDPCs生长和形态的影响;③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605QDs、525QDs及两种量子点等浓度的混合物对RDPCs的毒性作用结果:①:体外培养的RDPCs生长良好,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而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②不同浓度的605QDs、525QDs及两种量子点的等浓度混合物对体外培养的RDPCs没有毒性作用,对其生长和形态也没有影响。结论:605QDs、525QDs及两种量子点等浓度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时RPD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605QDs、525QDs在活体生理条件下用于活细胞内的多通道信号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半导体纳米晶体) 大鼠牙乳头细胞 生物相容性 口腔 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点对口腔鳞癌BcaCD885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凯 陈睿 孙德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QDs)对口腔鳞癌BcaCD885细胞的生长、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QDs与BcaCD885共培养,观察QDs对BcaCD885细胞生长的影响;②用QDs标记BcaCD885细胞(BcaCD885/QDs),然后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QDs)对口腔鳞癌BcaCD885细胞的生长、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QDs与BcaCD885共培养,观察QDs对BcaCD885细胞生长的影响;②用QDs标记BcaCD885细胞(BcaCD885/QDs),然后用transwell小室法和冲刷实验,观察BcaCD885/QDs细胞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的QDs均未影响BcaCD885细胞的生长情况;②BcaCD885/QDs细胞和BcaCD885细胞的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QDs标记BcaCD885细胞后不影响其生长、侵润和转移能力,为半导体量子点在活体生理条件下用于肿瘤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晶体) 口腔 肿瘤 生长 粘附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