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6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多元结构——后发文明系统跳跃转型的内部开放结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江 淦明南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后发文明系统的跳跃转型具有普遍性,其内部结构的开放性是实现自身跳跃转型的重要基础。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外部推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多元结构被动形成,其开放性根源于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 后发文明系统的跳跃转型具有普遍性,其内部结构的开放性是实现自身跳跃转型的重要基础。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外部推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多元结构被动形成,其开放性根源于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由此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跳跃转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转型 内部结构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多元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历史考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曙新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7-99,共3页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历史考略李曙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在今天已广为人知,成为人们解释和研究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本文就这一概念的获得作一考察和回顾。1、列宁最早提出中国是“半殖民...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历史考略李曙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在今天已广为人知,成为人们解释和研究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本文就这一概念的获得作一考察和回顾。1、列宁最早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在马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毛泽东选集》 中国共产 蔡和森 陈独秀 日本帝国主义 “二大” 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看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作者 刘国华 余茂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实践中,不止一次地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对此,同学们乃至学术界的看法是不尽一致的。下面谈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实践中,不止一次地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对此,同学们乃至学术界的看法是不尽一致的。下面谈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多少倍。”与印度一样,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使得中国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列强 社会进步 落后民族 毛泽东 马克思 中国社会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史教学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改变的作用
4
作者 王义全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本文认为 ,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改变 ,应有两大原因 ,一是内部原因 :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是外部原因 ,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这是一个既不能夸大也不容忽视的客观... 本文认为 ,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改变 ,应有两大原因 ,一是内部原因 :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是外部原因 ,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这是一个既不能夸大也不容忽视的客观史实。过去史学界往往只重视内因而忽视外因的研究方法 ,作者认为不够全面。本文着重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论述其对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界大战 苏联 国家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怎样提出和确定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曙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确切表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今天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成为人们解释和研究中国新旧民主革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可是,似乎很少有人问及或探究这一概念是怎样提出和确定的.实际... 作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确切表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今天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成为人们解释和研究中国新旧民主革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可是,似乎很少有人问及或探究这一概念是怎样提出和确定的.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再到确切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笔者拟根据有关史料,对此作一番初步考证和简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中国共产 中国革命 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史学 “二大” 毛泽东 中国近代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关条约》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辛瑞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1-22,共2页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最终形成,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新兴资本国家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国家的沉重一次打击,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半殖民度半封建的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巨大,它加深了中国半殖...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最终形成,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新兴资本国家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国家的沉重一次打击,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半殖民度半封建的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巨大,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过程,也动摇了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统治,对中国国运的走势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问题——与刘耀同志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钟近研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6-60,共5页
刘耀同志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开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中国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一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前者是国家地位的变... 刘耀同志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开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近代中国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中国由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一是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前者是国家地位的变化,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后者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也归结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者归结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相结合,那就会曲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实际情况”.①对于这些新颖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中国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侵略 国家地位 资本帝国主义 中国社会经济 中国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济直接过渡而来的质疑
8
作者 季耘刚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124-126,共3页
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出现如下提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相当落后和贫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 近几年来在报刊上出现如下提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相当落后和贫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胎而来的”。这些提法实质是一个观点,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直接过渡而来。此种观点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封建半殖民地 新民主主义经济 毛泽东 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 合作社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作者 苗磊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4年第4期30-31,共2页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历史 高中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10
作者 周子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5,共4页
朱兰英同志在1989年《党校史学论坛》著文《试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对我在1987年6期《开拓》上发表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一文中的内因观点提出异议,她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朱兰英同志在1989年《党校史学论坛》著文《试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对我在1987年6期《开拓》上发表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一文中的内因观点提出异议,她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刀,这是有益的。对此,我乐意商榷,兹再述愚见,恳求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教育的批判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笙 刘硕 《重庆陶研文史》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1939年,陶行知在他所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时总结说,自1927年起,十二年来做了三件事;反传统教育;反洋化教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争取自由平等之教育理论和方法。此后直至1946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与世长辞,... 1939年,陶行知在他所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时总结说,自1927年起,十二年来做了三件事;反传统教育;反洋化教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争取自由平等之教育理论和方法。此后直至1946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与世长辞,在创办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的艰苦卓绝的教育工作中,在争取抗日全面胜利和实现新民主主义的奋不顾身的英勇斗争中,他都始终坚持了对封建、买办、法西斯教育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育运动 陶行知 批判 国民党反动派 1939年 1927年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
12
作者 李凤敏 《成才之路》 2009年第22期96-96,共1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近代史上有不少现象或事件都是由这一社会性质决定的,如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为什么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准确而又全面的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近代史上有不少现象或事件都是由这一社会性质决定的,如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为什么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 农村包围城市 社会性质 反帝反封建 中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史分期问题之我见
13
作者 乐秀钰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3-54,共2页
研究旧中国军阀史的编著在分期问题上,有诸多的不同意见。现就自己掌握资料,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节省篇幅,新陈各点,皆从正面阐述。分歧的焦点及理由根据等,在此不展开。这是首先向读者说明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史亦... 研究旧中国军阀史的编著在分期问题上,有诸多的不同意见。现就自己掌握资料,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节省篇幅,新陈各点,皆从正面阐述。分歧的焦点及理由根据等,在此不展开。这是首先向读者说明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史亦可称之为中国近现代军阀史。 就其断限看,我认为上限断在1853年曾国藩办团练、组建湘军为宜;下限断在1949年年底,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军队逃往台湾、政权覆灭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史 分期问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时期 近代军阀 北洋军阀 国民党新军阀 曾国藩 湘军 派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
14
作者 安建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1期79-83,163,共6页
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安建华一、对土地兼并的一般历史分析。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早在公元前350年商秧变法时,随着土地私有与自由买卖,土地兼并就跟着出现了。《汉书·食货志》中曾... 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安建华一、对土地兼并的一般历史分析。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早在公元前350年商秧变法时,随着土地私有与自由买卖,土地兼并就跟着出现了。《汉书·食货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土地兼并 中国近代社会 外国侵略者 封建剥削 土地私有制 经济形态 社会财富 国民政府 土地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 中国没有经过完备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而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
15
作者 陈扬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Z1期33-35,共3页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得出的结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的生产力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得出的结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的生产力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这种私人占有的性质与社会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生产存在着矛盾.社会化生产的性质要求由社会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对社会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由社会的全体成员来享有社会化劳动的成果.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成果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 进入社会 封建社会主义 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社会 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因新探
16
作者 王植彬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9-12,3-2,共6页
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有的人强调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有的人强调清朝政府的腐败。我认为,无论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因为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国家并非只有中国。例如日本,1853年同样也遭到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有的人强调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有的人强调清朝政府的腐败。我认为,无论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因为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国家并非只有中国。例如日本,1853年同样也遭到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在美国舰队的威胁下,被迫开放了门户,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和《五国通商条约》,丧失了关税、司法等主权,同样使其面临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和魂洋才”的政策。到1890年,完成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改革,1894年又获得日英修约成功,从此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且成为世界一强。又如美国在独立之前,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可是经过独立战争和内部一系列的改革,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亦成为世界一强。日本能够避免殖民地、半殖民地道路和美国能够从殖民地枷锁下解放出来的事实,证明外因论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政府 外国侵略者 西方列强 中国资本主义 义和团 列强侵略 统治集团 封建统治 独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变形态
17
作者 方志钦 赵立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33-40,共8页
理论界一直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概括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但过去人们对其确切含义,始终是若明若暗,没有深入探讨.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岐.为此,本文拟对这种畸变的社会形态作如... 理论界一直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概括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但过去人们对其确切含义,始终是若明若暗,没有深入探讨.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岐.为此,本文拟对这种畸变的社会形态作如下的几点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畸变 资本主义社会 官僚资产阶级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包买主制 个体手工业 工农业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之探究——与李时岳、杜经国等同志商榷
18
作者 王植彬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46-50,共5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一个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统一的完整的概念,还是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的复合词组呢?杜经国同志认为:“半殖民地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与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这个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一个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统一的完整的概念,还是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的复合词组呢?杜经国同志认为:“半殖民地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与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这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淡。”①李时岳同志也认为:半殖民地指的是国家地位,半封建指的是社会形态,二者的形成过程并非同步,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②两位同志的认识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支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既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又不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笔者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 社会形态 殖民地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 半殖民地 社会性质 中国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民族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19
作者 项忠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2年第4期69-71,共3页
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制度的落后,在西方列强一次次侵略和威逼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少同学对此感到迷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经济、... 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制度的落后,在西方列强一次次侵略和威逼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少同学对此感到迷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 清政府 侵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教育的批判
20
作者 郭笙 刘硕 《重庆陶研文史》 2014年第1期13-18,共6页
1939年,陶行知在他所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时总结说,自1927年起,十二年来做了三件事:反传统教育;反洋化教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争取自由平等之教育理论和方法。此后直至1946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与世长辞,... 1939年,陶行知在他所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十二周年纪念时总结说,自1927年起,十二年来做了三件事:反传统教育;反洋化教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争取自由平等之教育理论和方法。此后直至1946年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与世长辞,在创办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的艰苦卓绝的教育工作中,在争取抗日全面胜利和实现新民主主义的奋不顾身的英勇斗争中,他都始终坚持了对封建、买办、法西斯教育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他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一直是在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教育、探索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教育中前进的。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正是在对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等形形色色的旧教育的批判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育运动 陶行知 批判 生活教育理论 国民党反动派 传统教育 193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