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半枝莲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1
作者 迟雪洁 王娟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及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讨论相关性。方法:选用12种不同产地的半枝莲,采用50%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半枝莲药材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测...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及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讨论相关性。方法:选用12种不同产地的半枝莲,采用50%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半枝莲药材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测定半枝莲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2,2′-联氨-双(3-乙基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半枝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产地半枝莲总黄酮含量相差较大,其中河南驻马店产半枝莲总黄酮含量最高,广西玉林产半枝莲含量最低。不同产地的半枝莲50%乙醇提取物对于ABTS和DPPH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河南驻马店产半枝莲抗氧化能力最强,广东揭阳产半枝莲的抗氧化能力最弱。半枝莲对氧化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提取物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呈正相关性;对氧化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与总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性。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的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半枝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
2
作者 徐朦 陈丽娜 +4 位作者 吴金玉 刘丽丽 施美 周灏 张国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ort、Genecards、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得出最终核心基因;通过ClueGo对药物-疾病共有...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ort、Genecards、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软件得出最终核心基因;通过ClueGo对药物-疾病共有基因做GO、KEGG富集分析;通过Pubcham、RCSB、Autoduck把药物有效成分与最终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得出结合能最高药物有效成分;再通过CCK-8、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研究此药物有效成分对HepG2的作用。结果筛选得出最终核心基因为TP53、ESR1。GO分析显示主要生物过程为BP-regulation of apoptotic signaling pathway,negative regulation of cell population proliferation;CC-membrane raft;MF-protein kinase activity等。KEGG分析显示主要信号通路为Apoptosis,Proteoglycan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epatitis B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有效成分与最终核心基因均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对接,其中ESR1与ursolic acid结合能最高(-4.98 kcal/mol)。CCK-8、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ursolic acid对HepG2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与原发性肝癌紧密结合,继而对原发性肝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原发性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的实验研究文献分析
3
作者 喻春霞 张雅静 +5 位作者 刘雯 王慧 肖鑫 吕文凯 黎云颖 廖星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目的分析中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抗宫颈癌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inoMed数据库收载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的研究,检索时间为... 目的分析中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抗宫颈癌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inoMed数据库收载的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7月15日,对纳入的文献信息包括作者、发表时间、期刊、研究单位等,以及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的实验模型、通路靶点、实验效果/机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到相关符合要求实验类文献共27篇,其中白花蛇舌草相关的文献有16篇,涉及作者11位;半枝莲相关的文献有11篇,涉及作者10位。其受助发文率分别为50.0%和81.8%;一半以上的研究均采用细胞模型;37.5%的研究文献认为白花蛇舌草抗宫颈癌机制与Ki-67基因有关,27.2%的研究文献提出半枝莲抗宫颈癌机制与VEGF靶点有关。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宫颈癌实验研究文献数量并不多,基金资助比例和等级较高,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度不够,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热情和创新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宫颈癌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半枝莲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杉宇 郑远江 +1 位作者 赵曦 饶珊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3期4-9,共6页
目的以网络药理学为工具,筛选半枝莲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明确其作用于肺纤维化的机制,进一步为肺纤维化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半枝莲,下载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信息。在... 目的以网络药理学为工具,筛选半枝莲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明确其作用于肺纤维化的机制,进一步为肺纤维化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半枝莲,下载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信息。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搜索得到肺纤维化有关的靶点基因,筛选出二者重叠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对重复靶点进行分析,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将半枝莲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在R studio中加载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筛选出的共同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半枝莲29个活性化合物,作用于人体的不重复的靶点191个。半枝莲治疗肺纤维化的5个关键靶点为AKT1、IL-6、IL-1β、VEGFA、JUN。结论半枝莲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理机制可能与其协同调节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化、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网络药理学 肺纤维化 靶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半枝莲调节肝纤维化的机制预测
5
作者 常柏滔 曾劲澜 石欣悦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半枝莲调节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半枝莲调节肝纤维化的核心成分。得到半枝莲的相关靶点333个、肝纤维化相关靶点7 532个、交集靶点263个,筛选出3个核心靶点,分别是AKT1、EGFR...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半枝莲调节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半枝莲调节肝纤维化的核心成分。得到半枝莲的相关靶点333个、肝纤维化相关靶点7 532个、交集靶点263个,筛选出3个核心靶点,分别是AKT1、EGFR、TNF。富集分析中,GO富集分析筛选出1 102条GO生物功能、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163条通路,再通过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筛选出3个核心靶点,分别是quercetin、Baicalin和rivularin。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所选靶点可以稳定结合。利用中医药多渠道、多靶点的综合药理作用,预测出半枝莲可能通过抗炎及抗氧化机制对肝纤维化进行调节,研究可为以半枝莲作为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半枝莲 肝纤维化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碱A对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谦 万勇 +2 位作者 谢安 程泱 刘勇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碱A对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 virus-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细胞株Farage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Farage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半枝莲碱A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 目的探讨半枝莲碱A对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 virus-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细胞株Farage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Farage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半枝莲碱A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RT-qPCR法检测半枝莲碱A作用于Farage细胞后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的mRNA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3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半枝莲碱A能够明显抑制Farage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半枝莲碱A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且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半枝莲碱A以剂量依赖形式使Farage细胞cyclin D3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半枝莲碱A具有抑制Farage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3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碱A Farage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细胞周期蛋白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伍比例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杨培伟 陈欣菊 +1 位作者 刘光伟 赵文霞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简称半白药对,SB-OD)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CCK-8法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半白1∶1,半白2∶1,半白1∶2)干预MHCC97H和Huh7细胞24 h,...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简称半白药对,SB-OD)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CCK-8法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半白1∶1,半白2∶1,半白1∶2)干预MHCC97H和Huh7细胞24 h,分别计算其IC_(50)值;并应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分析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对MHCC97H和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作用MHCC97H和Huh7细胞后的生存活力明显下降(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半白1∶1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6.69 mg/mL和7.95 mg/mL;半白2∶1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2.58 mg/mL和3.43 mg/mL;半白1∶2组作用于MHCC97H和Huh7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5.04 mg/mL和16.60 mg/mL。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干预MHCC97H和Huh7细胞后的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配伍比例的半白药对均能够抑制肝癌MHCC97H和Huh7细胞的增殖活性,2∶1配伍比例的抑制作用最佳,可作为半白药对抗肿瘤研究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肝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半枝莲二萜类化合物抗肝癌作用机制
8
作者 严绪华 梅格格 +1 位作者 梅凌 方振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75-482,I0003,I0004,共10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枝莲二萜类成分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文献调研(1987年1月至2022年7月)获得的155个半枝莲二萜类化合物,通过SwissADME平台筛选后得到符合条件的93种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枝莲二萜类成分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文献调研(1987年1月至2022年7月)获得的155个半枝莲二萜类化合物,通过SwissADME平台筛选后得到符合条件的93种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平台预测得到其中65个化合物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以及GEO、TCGA数据库获取与肝癌有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活性成分-靶点-肝癌”网络作用图,并通过度值筛选主要活性成分;使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PPI可视化网络图,通过cytoHubba插件的评分规则筛选出核心靶点和关键靶点;采用R语言软件包对半枝莲二萜抗肝癌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对接分析。结果 筛选出半枝莲二萜中6种活性成分包括Scutebarbolide I、Scutebata O、Scutelinquanine D、Scutellone F、Scutellone H和Scutebarbatine J,预测得到10个抗肝癌核心靶点,其中蛋白STAT3、MAPK1、MAPK3、HSP90AA1、PIK3R1和PIK3CA为关键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得到953个GO功能条目和137条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枝莲二萜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间存在潜在结合位点;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半枝莲二萜成分可能通过肽基-丝氨酸磷酸化、肽基-丝氨酸修饰、磷酸酶结合、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作用于STAT3、MAPK1、MAPK3、PIK3R1、PIK3CA等关键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调控癌症中蛋白多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催乳素信号通路、癌症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检查点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作用。结论 半枝莲二萜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分子、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机制达到治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二萜类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多糖通过Hippo通路介导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许静 付小玲 袁爽 《中医研究》 2024年第8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对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 mg/L)半枝莲多糖作用24、48和72 h对OVCAR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对人卵巢癌OVCAR3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 mg/L)半枝莲多糖作用24、48和72 h对OVCAR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最后评估10μmol/L维替泊芬[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抑制剂]和80 mg/L半枝莲多糖两者单用或联用对铁死亡相关分子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Hippo通路中磷酸化YAP(phosphorylation YAP,p-YAP)和YA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半枝莲多糖可提高OVCAR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P<0.05);可上调Bax、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可上调OVCAR3细胞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P<0.05);可抑制ACSL4和TFRC mRNA的表达(P<0.05),降低p-YAP/YAP比值(P<0.05)。结论:半枝莲多糖可抑制OVCAR3细胞的增殖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促进细胞凋亡和铁死亡,这可能与半枝莲多糖对Hippo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多糖 卵巢癌 OVCAR3细胞 铁死亡 Hippo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抗肿瘤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香香 王振 +3 位作者 杨星 李萧雨 李淑娣 李素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8-253,共6页
半枝莲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研究证实含有黄酮类、多糖类、二萜类等多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梳理近年来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靶向肿瘤的各个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发现,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 半枝莲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研究证实含有黄酮类、多糖类、二萜类等多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梳理近年来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靶向肿瘤的各个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发现,半枝莲及其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途径、核因子-κB(NF-κB)、蛋白53(p53)和Hedgehog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抗肿瘤血管形成、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达到抗肿瘤效应。广泛应用于结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研究以细胞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总结半枝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挖掘半枝莲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抗肿瘤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少冲 王紫静 +1 位作者 邓昭敏 杨锦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体内、外实验探索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药物与疾病相关公共数据库分别获得半枝莲种素和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对二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以构建“药物-疾病”调...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体内、外实验探索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药物与疾病相关公共数据库分别获得半枝莲种素和结直肠癌的相关靶点,对二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以构建“药物-疾病”调控网络;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开展细胞实验,验证半枝莲种素体外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利用裸鼠皮下瘤模型验证半枝莲种素体内抗结直肠癌作用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共获得246个半枝莲种素药物靶点和3 658个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利用50个交集基因构建了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疾病”调控网络。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5个半枝莲种素抗结直肠癌的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核心靶点与半枝莲种素间的结合能均低于-5 kcal/mol。细胞实验显示,半枝莲种素处理组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更弱。动物实验显示,半枝莲种素处理组裸鼠的皮下异种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更慢,且肿瘤组织中ME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更低(P<0.05)。结论 半枝莲种素可通过下调MET的表达,影响PI3K/AKT通路的磷酸化状态,从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半枝莲种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苏 陈洪晓 +3 位作者 金乐 张慧慧 张蕾 陈昭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4-1142,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找到乳腺癌靶点,进而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找到乳腺癌靶点,进而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1、AKT1、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共筛选出有效成分36个,交集靶点105个,其核心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黄芩素;通过PPI和生存分析得出其关键靶点是AKT1、ESR1、CASP3、MYC;GO分析共包含4303条富集结果,KEGG分析共包含232条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证明,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下调p-AKT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可能通过AKT1/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为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夏枯草 半枝莲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半枝莲半边莲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雪莹 赵欣华 +3 位作者 韩笑 张俐佳 刘业 王业伟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30-41,46,共13页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试验,探寻半枝莲-半边莲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运用TCMSP平台查询半枝莲-半边莲药对的化合物成分,使用Cytoscape3.7.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肺癌靶... 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试验,探寻半枝莲-半边莲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运用TCMSP平台查询半枝莲-半边莲药对的化合物成分,使用Cytoscape3.7.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肺癌靶点,通过相互作用数据库平台STRING进行靶蛋白互作分析。构建核心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与关键通路相互作用关系图,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6.3g/kg),每组6只,采用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溶液法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并采用病理学检查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PI3K,p-Akt,EGFR和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分析显示,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分别为44个、108个,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Quercetin,Kaempferol,Luteolin,Wogonin,Baicalein等。共筛选出肺癌靶点2 057个,Venny图显示二者交集靶点74个。PPI网络分析度值较高的靶蛋白为IL-6,EGFR,CASP3,ESR1,MYC,VEGFA,CCND1,MAPK8。GO分析显示,富集于多个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分。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通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显示,半枝莲-半边莲药对可能由Quercetin,Kaempferol,Luteolin,Wogonin,Baicalein等活性成分组成,通过作用于IL-6,EGFR,CCND1,MYC,VEGFA,MAPK8等靶蛋白,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治疗肺癌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L-6与槲皮素,EGFR、MYC、CCND1与汉黄芩素有良好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相较于模型组,中药组中大鼠瘤组织中p-PI3K、p-Akt、EGFR和IL-6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0.05)。半枝莲-半边莲药对对肺癌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多途径来实现的,本研究为今后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半枝莲-半边莲 肺癌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华青 宋辉 +1 位作者 张盛 胡云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96-100,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半枝莲配方颗粒经80%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_(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半枝莲配方颗粒中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半枝莲配方颗粒经80%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_(18)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甲酸水溶液(pH 2.5)-甲醇(65∶35,V/V),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µL。以野黄芩苷为参照,建立与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9批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野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58~50.63µg/mL(r=0.999)、6.33~101.25µg/mL(r=0.999)、1.57~50.25µg/mL(r=0.998)、1.45~46.50µg/mL(r=0.998)、28.14~900.50µg/mL(r=0.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4%,96.78%,100.59%,96.01%,95.33%,RSD分别为1.79%,1.67%,2.86%,1.79%,1.35%(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0%(n=6)。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色谱柱测定的黄芩苷、野黄芩素、柚皮素、芹菜素相对于野黄芩苷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校正因子的RSD均小于3.00%(n=9)。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9批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相对偏差均不超过1.48%(n=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半枝莲配方颗粒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半枝莲配方颗粒 野黄芩苷 黄芩苷 野黄芩素 柚皮素 芹菜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博芳 刘彬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对银屑病产生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通路等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进行检索,得到活性化合物及对应靶点,通过UniProt转换为...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对银屑病产生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通路等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进行检索,得到活性化合物及对应靶点,通过UniProt转换为对应基因名,通过GeneCards和TTD这两个数据库整合去重得到最终的银屑病疾病靶点。用Cytoscape 3.9.1构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通过Venny 2.1.0得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与银屑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从DAVID数据库中得到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利用AutoDock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主要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等重要活性成分作用于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等关键靶点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参与银屑病治疗的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等156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可通过多个成分、靶点及通路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威 王楠 +2 位作者 代梦格 刘瑞娟 马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1-840,共10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医认为胃癌是由津亏热结、癌毒胶结于胃腹而形成的一种瘤瘕,在临床中常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治疗。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痈散结、抗炎止痛的作用,可...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医认为胃癌是由津亏热结、癌毒胶结于胃腹而形成的一种瘤瘕,在临床中常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治疗。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痈散结、抗炎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胃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微环境、下调端粒酶活性等途径起到抗胃癌的作用。本文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配伍后活性成分抗胃癌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的临床用药和抗胃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 药对 胃癌 药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小妹 窦锦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BioGPS等数据库筛选黄酮类成分、肝特异性靶点;构建肝特异性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模块和基因;... 目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方法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OMIM、BioGPS等数据库筛选黄酮类成分、肝特异性靶点;构建肝特异性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模块和基因;进行肝特异性靶点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将黄酮类成分和核心蛋白靶点在Swiss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酮类成分36个,肝特异性靶点135个,核心基因4个;关键生物通路均与肝细胞癌的增殖抑制相关。黄酮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半枝莲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阻滞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G1/S细胞周期,抑制肝细胞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半枝莲 黄酮 肝细胞癌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抗肝癌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振峰 曹晓琴 +1 位作者 陈中强 房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81,共12页
前期研究发现,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其70%乙醇洗脱部位具有较好的抗肝癌活性。为明确其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TLC、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对活... 前期研究发现,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全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其70%乙醇洗脱部位具有较好的抗肝癌活性。为明确其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TLC、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单体化合物结构,并利用CCK-8法评价了所有单体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同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考察了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与肝癌靶标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1)从该活性部位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12个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和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cutefolide C(1)、6-乙酰氧基-7-烟酸酰氧基半枝莲碱G(2)、scutestrigillosin D(3)、scutehenanine D(4)、半枝莲碱A(5)、半枝莲碱B(6)、7-烟酸酰氧基半枝莲碱H(7)、半枝莲碱N(8)、半枝莲碱Y(9)、barbatin A(10)、barbatin B(11)、barbatin D(12)、5,7,6′-三羟基-2′-甲氧基黄酮醇(13)和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14)。其中,化合物1-3、13、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4、7、10-12表现出较弱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6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阳性对照(顺铂)活性接近,而化合物5表现出比顺铂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3)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5和化合物6与肝癌靶蛋白VEGF-2均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半枝莲的化学物质类群,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活性化合物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化学成分 二萜 肝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的结构损伤、糖原沉积及相关递质表达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汪乐 田春洋 +2 位作者 王荣会 邓逸云 唐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07,共9页
【目的】为明确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T2DM)及伴其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的治疗效果,从HPA轴的角度为T2DM提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GD组)24只和高糖... 【目的】为明确半枝莲醇提液对2型糖尿病(T2DM)及伴其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的治疗效果,从HPA轴的角度为T2DM提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120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GD组)24只和高糖高脂饮食组(H组)96只;H组注射STZ诱导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D组)24只、半枝莲低(SD-L)、中(SD-M)和高(SD-H)剂量组各24只;GD、HD组灌服生理盐水,SD组分别灌服半枝莲醇提液,分别于治疗第5、10、20、30天测定各组大鼠体重、FBG、INS及血脂代谢指标。最后于30 d分别采用H.E、PAS染色法观察HPA轴的组织病理结构及其内糖原数量的变化;醛复红染色法观察胰腺α、β细胞数量的变化;IHC法观察5-HT、GABA分别在下丘脑PVN、VMH中表达的变化。【结果】与GD组相比,HD组发生以下变化:(1)大鼠体重、INS极显著降低,FBG极显著升高。(2)下丘脑PVN和VMH-GE、VMH-GI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多;腺垂体嗜碱性细胞数量减少;肾上腺球状带、束状带萎缩;胰岛萎缩。(3)HPA轴内糖原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4)胰岛β细胞坏死、α细胞增多。(5)5-HT、GABA在下丘脑PVN、VMH-GI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给药治疗后,这些病理性变化基本得以改善。【结论】半枝莲醇提液对T2DM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T2DM并发的HPA轴内糖原异常沉积及其过度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2型糖尿病(T2DM) 大鼠 HPA轴 糖原 5-HT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龙葵-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娜 林艺 +3 位作者 韦梅 蓝小梅 杨有光 苏颖洁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龙葵-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检索龙葵、半枝莲的活性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检索胃...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龙葵-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检索龙葵、半枝莲的活性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检索胃癌疾病靶点,将预测的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搭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据结果绘制相应结果图,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出龙葵-半枝莲药对33种活性化学成分、对应229个靶点,其中作用于胃癌的交集靶点有139个;PPI网络关键靶点主要有细胞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蛋白(Albumin,ALB)、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1等。GO富集分析得到富集的生物过程集中在对外来刺激、无机物及激素的反应,细胞死亡的正向调节,凋亡信号通路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通路。对可能的多条信号通路对胃癌病程进展的干预进行分析,得出龙葵、半枝莲两味中药可能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代谢、分化、自噬达到抗癌的目的。结论:该研究结果预测了龙葵-半枝莲药对治疗胃癌的可能作用靶点及通路,但尚有不足之处,需要后期实验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胃癌 龙葵 半枝莲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