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涛 秦永辉 +4 位作者 马永强 王浩汀 邵季超 张延祠 柴雪娇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小儿脑瘫后遗症所致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行后方半腱肌、... 目的观察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小儿脑瘫后遗症所致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行后方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半膜肌腱性成分行"Z"形切断术。对照组行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均术后3个月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术后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4.29%,对照组优良率为80.00%,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ROM、MMT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AROM、MMT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86%,对照组复发率为17.1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膝关节屈曲畸形疗效确切,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明显优势,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后遗症 膝关节屈曲畸形 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腱肌与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在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博 张田 孙宏林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比半腱肌(ST)与半腱肌-股薄肌(STG)肌腱移植在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4年5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采... 目的对比半腱肌(ST)与半腱肌-股薄肌(STG)肌腱移植在膝关节镜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4年5月期间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ST肌腱移植,B组患者给予STG肌腱移植。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量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量表、膝关节Lysholm量表、Tegner膝关节活动量表和量角器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系统功能、膝关节局部功能、运动水平和膝关节的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和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VAS、IKDC、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A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3±0.41)分,明显低于B组的(4.38±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IKDC、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A组患者的IKDC、Lysholm评分分别为(85.74±4.41)分、(63.65±6.43)分,明显高于B组的(80.43±5.52)分、(54.17±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Tegner评分、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Tegner评分、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A组患者的Tegner评分、活动度分别为(7.56±1.02)分、(100.84±6.43)°,明显高于B组的(6.77±0.85)分、(85.51±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职能、情绪机能、躯体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A组患者分别为(88.64±5.52)分、(85.32±7.74)分、(88.23±6.12)分、(85.63±5.72)分,明显高于B组的(80.23±6.76)分、(76.53±7.97)分、(76.22±8.64)分、(78.35±6.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略低于B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ACL损伤修复术中,ST相比STG肌腱移植的效果更好,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且ST肌腱移植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膝关节镜 疼痛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林 叶军 +2 位作者 栾彦军 魏塞 赵俊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的疗效。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患者13例,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加强重建后外侧角韧带。结果术后随访8~18... 目的观察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的疗效。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患者13例,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加强重建后外侧角韧带。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所有患者在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时没有与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相关的过伸位膝关节不稳感,未发现行走时膝关节内甩。术后8个月关节屈曲100°~135°,伸直0°~10°,Lysom评分为(87.79±6.2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1);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价正常4例,接近正常8例,异常1例,客观评价平均87分。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术、股薄肌重建术治疗急性膝前交叉韧带合并后外侧角损伤,能够恢复膝关节后外侧与前、后方的稳定性,重建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后外侧角损伤 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桂景雄 邓志成 +4 位作者 屠玉民 王小平 郭胜 戴波文 欧钜伦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以界面挤压螺钉及Endobutton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资料,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以界面挤压螺钉及Endobutton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资料,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由术前(54.7±9.13)分提高到术后(86.6±6.97)分。结论膝关节镜下采用自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满意,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利武 赵建宁 +3 位作者 包倪荣 郭亭 周光新 钱红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目前关节镜下取自体材料交叉韧带重建,大多数采用游离肌腱或韧带进行重建。肌腱或韧带再血管化及本体感觉建立相对慢。文中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并保留胫骨止点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目前关节镜下取自体材料交叉韧带重建,大多数采用游离肌腱或韧带进行重建。肌腱或韧带再血管化及本体感觉建立相对慢。文中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并保留胫骨止点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引起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46例46个膝关节,其中男40例,女6例;左前交叉韧带断裂19例,左后交叉韧带断裂5例,右前交叉韧带断裂13例,右后交叉韧带断裂9例;年龄16~66岁,平均34岁,均有外伤史。患者术前患膝均行MRI检查,提示有交叉韧带撕裂39例,未提示有7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54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患者术后3周可下地负重及进行功能训练,1.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行走。45例患者术后3~6个月恢复至伤前的运动状态,优良率达98.7%。Lysholm评分为(92.35±0.61)分。结论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振国 苗莉莉 董建文 《中医正骨》 2016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 目的:观察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8-52岁,中位数34岁。左膝12例,右膝13例。术前前抽屉试验及 Lachman 试验均阳性。受伤至就诊时间2-22个月,中位数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12、18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0.59±1.82)分依次升至(78.68±1.94)分、(81.75±2.08)分、(83.55±1.88)分、(85.67±1.76)分,Lysholm 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1.45±1.67)分依次升至(80.14±2.01)分、(82.21±2.21)分、(87.43±1.91)分、(89.56±1.84)分。术后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屈伸活动良好,均无感染、内固定松动、重建韧带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单束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检查 胫骨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 被引量:5
7
作者 涂明中 梁淑梅 陈立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加可吸收螺钉固定法治疗6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6例患者随访10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加可吸收螺钉固定法治疗6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6例患者随访10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56.7分,术后10个月时为76~96分(平均82.2分)。结论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弹性模量与交叉韧带相似,强度大于交叉韧带。植入物为四股,可吸收螺钉固定,固定牢固,生物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交叉韧带/外科学 可吸收界面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利恒 于庆巍 +2 位作者 宋成 姜丽 桑平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78-479,481,共3页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采用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四股肌腱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采用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四股肌腱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均无伸屈受限,膝关节屈膝活动度均大于120°。术后1年,患肢的股四头肌-腘绳肌力矩比超过正常侧的90%;屈膝70°时前抽屉试验I度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6例,其余为均为阴性;屈膝30°时前抽屉试验I度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2例,其余为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0.7±2.3)。结论:在关节镜下利用保留止点半腱肌及股薄肌四股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愈合,能够可靠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重建 转移术 膝关节 交叉韧带断裂 保留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被引量:15
9
作者 江昭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38例ACL断裂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38例ACL断裂患者。记录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腘动脉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韧带二次断裂、关节失稳等严重合并症。术后1例下肢皮肤痛觉减退,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5 d后逐渐恢复,考虑为术中使用止血带引起的神经损伤。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1年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保留残端重建ACL手术破坏性小,术后可以早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10
作者 求洪杨 章卓铭 +1 位作者 尹华东 邬春虎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54-556,共3页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 股薄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涛 吴在顶 +2 位作者 高飞 王怀波 吴启明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 目的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情况,测量膝关节前、后向移位距离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平均前后向位移由术前的(9. 75±2. 5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 0±1. 39) mm; 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4. 86±7. 6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3. 96±3. 20)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止点 交叉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自体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附24例报告)
12
作者 闫新峰 张明 +1 位作者 袁振 贺业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共2页
2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自体移植重建术。术后平均随访 12个月。按照 L 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术前 (5 2 .4± 15 .9)分 ,术后 6、12、2 4个月的评分分别为 (85 .0±12 .2 )分、(89.3&#... 2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ACL)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自体移植重建术。术后平均随访 12个月。按照 L 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术前 (5 2 .4± 15 .9)分 ,术后 6、12、2 4个月的评分分别为 (85 .0±12 .2 )分、(89.3± 11.7)分、(90 .8± 10 .5 )分 ,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 .0 1)。认为关节镜下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自体移植重建 ACL 具有生物力学性质好、取材处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固定方法可靠、临床效果优良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 自体移植 交叉韧带 膝关节 生物力学性质 取材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康复训练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艺君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指导,对... 目的:探讨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膝关节JO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不同角速度时患侧股四头肌及腘绳肌峰力矩比值(Q/H)与正常侧股四头肌及腘绳肌峰力矩比值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Lan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结果均呈阴性。结论:给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单隧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治疗后配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肌力有重要帮助,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隧道四 交叉韧带损伤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澄 刘宗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用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股骨横向钉、胫骨端用inra-fix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用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股骨横向钉、胫骨端用inra-fix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t=23,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材料选择理想,固定妥当,能早期锻炼,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与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张华 杨俊兴 李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0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半腱肌一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与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关节专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3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前15例患者采用半腱肌一股薄... 目的比较半腱肌一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与半腱肌4股单独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损伤关节专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的3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前15例患者采用半腱肌一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ST/G),为ST/G组;后15例患者采用4股半腱肌单独重建(ST),为ST组。术后1年评价其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屈膝力量(Biodex肌力训练评测系统)和稳定性(移植物直径、KT-1000、拉克曼征及轴移试验)。结果5例ST组患者因肌腱长度不足剔除,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ST/G组移植物的直径显著小于ST组[(7.5±1.0)mm比(8.7±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KDC评分、拉克曼征、轴移试验及KT-1000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s和180°/s角速度下的峰力矩和各个膝关节屈曲度下的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薄肌移植并不会明显影响术后屈膝力量及膝关节功能。基于手术技术要求及患者条件所限,更倾向于半腱肌-股薄肌4股联合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重建 重建 膝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16
作者 董伟强 白波 +1 位作者 余楠生 严广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22例,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22例,术前和术后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0±10.3)个月,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20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1);术前Lysholm评分40~85分,平均(56.36±10.20)分,术后70~100分,平均(92.76±11.20)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t=3.14,P<0.01)。结论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移植物强大、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腱肌与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温鹏 任磊 杨晓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倡
18
作者 陈哲 郭艳幸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效果. 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记录其...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效果. 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及IKDC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后,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5例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90%). 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交叉韧带 重建手术
原文传递
双股半腱、股薄肌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观察
19
作者 任义龙 滑金龙 《工企医刊》 2009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镜 临床观察 膝后十字韧带 手术创伤 体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腱肌和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德山 张克远 周晓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 探讨半腱肌(semitendinosus, ST)与半腱肌-股薄肌(semitendinosus-gracilis, STG)腱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 目的 探讨半腱肌(semitendinosus, ST)与半腱肌-股薄肌(semitendinosus-gracilis, STG)腱肌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治疗的82例ACL损伤患者,其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15~45岁,平均(28.25±7.30)岁。41例采用单根ST肌腱重建(ST组),男34例,女7例;另41例采用STG肌腱重建(STG组),男32例,女9例。临床评价包括主观标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断率;功能评估测试: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脚跳测试、胫骨内旋角度、站立屈曲角度;膝关节屈曲肌力评估。结果 82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出现重建前交叉韧带再次断裂情况。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单脚跳测试、胫骨内旋角度测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站立屈曲角度:ST组(119.73±3.91)°,STG组(117.1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膝屈曲60°时屈曲肌力:ST组(178.34±10.56) N,STG组(177.85±7.57)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膝屈曲90°、110°时屈曲肌力:ST组分别为(187.41±8.83) N、(179.12±9.94) N,STG组分别为(173.49±8.12) N、(170.29±7.97) 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半腱肌肌腱较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因此半腱肌肌腱移植更适用于对深屈曲肌力要求更高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