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CQM模型下研究B_S→D_(SJ)(3040)l的半轻衰变
1
作者 王芳 高占军 +1 位作者 赵树民 张逸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基于DsJ(3040)粒子性质尚未确定这一课题,利用组分夸克模型(CQM),研究半轻衰变过程BS→DSJ(3040)lv.认为DsJ(3040)是由C和;组成的激发态,它的自旋一宇称为J’=1’,s1=3/2,属于T类型的双重态(1’,2’).理论计算得到... 基于DsJ(3040)粒子性质尚未确定这一课题,利用组分夸克模型(CQM),研究半轻衰变过程BS→DSJ(3040)lv.认为DsJ(3040)是由C和;组成的激发态,它的自旋一宇称为J’=1’,s1=3/2,属于T类型的双重态(1’,2’).理论计算得到了数值结果,其分支比为0.9%~2.7%,这对最终确定D町(3040)的性质、检验CQM模型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 CQM模型 半轻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QEFT框架内半轻衰变B_(s)→K_(2)(1820)lν-_(l)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左亚兵 田婧赢 +2 位作者 金洪瑶 朱嘉利 凌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在重夸克有效场论(HQEFT)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LCSR)对Bs到J^(PC)=2^(--)张量介子K_(2)(1820)半轻衰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K_(2)(1820)光锥分布振幅,重夸克展开至领头阶,利用LCSR计算了Bs→K_(2)(1820)的跃迁形状因子.计算表明,与... 在重夸克有效场论(HQEFT)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LCSR)对Bs到J^(PC)=2^(--)张量介子K_(2)(1820)半轻衰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K_(2)(1820)光锥分布振幅,重夸克展开至领头阶,利用LCSR计算了Bs→K_(2)(1820)的跃迁形状因子.计算表明,与相应2++张量介子情形不同,在所取自由参数范围内,形状因子V_(2)<0.在此基础上,预言了半轻衰变B_(s)→K_(2)(1820)lν-_(l)的可观测量,包括分支比、纵向极化分数、前后不对称和微分前后不对称过零点.研究显示,电子和μ轻子末态分支比几乎相等,在10^(-5)量级,相应τ轻子末态分支比约为前者的1/5.纵向极化分数均>0.8,大于相应2^(++)张量介子情形.前后不对称随着末态带电轻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结果有可能在将来被LHCb、BelleⅡ等更为精确的实验所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_(s) 2^(--)张量介子 形状因子 半轻衰变 可观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上粲介子半轻衰变D_s^+→K^(0)e^+ν_e和D_s^+→K^(*0)e^+ν_e的蒙特卡罗研究
3
作者 李蕾 闵瀚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分析在质心系能量s^(1/2)=4.18GeV处产生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测量了奇异粲介子D_s^+半轻衰变过程D_s^+→K^(0)e^+ν_e和D_s^+→K^(*0)e^+ν_e的绝对分支比。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预期了BESⅢ实验对这2个半轻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精度。研... 通过分析在质心系能量s^(1/2)=4.18GeV处产生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测量了奇异粲介子D_s^+半轻衰变过程D_s^+→K^(0)e^+ν_e和D_s^+→K^(*0)e^+ν_e的绝对分支比。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预期了BESⅢ实验对这2个半轻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精度。研究表明,如果BESⅢ实验在质心系能量s^(1/2)=4.18GeV采集3.2fb^(-1)的实验数据,D_s^+→K^(0)e^+ν_e和D_s^+→K^(*0)e^+ν_e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11.2%与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粲介子 卡比堡压制半轻衰变 衰变分支比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谱仪Ⅲ上D介子缪子半轻衰变的绝对测量(英文)
4
作者 郭爱强 赵明刚 喻纯旭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27,共6页
使用基于北京谱仪Ⅲ探测器(BESⅢ)及其软件系统(BOSS)的蒙特卡罗模仿方法,给出了对D介子缪子半轻衰变分支比绝对测量的进行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统计精度.这些缪子半轻衰变是D0→Mμ+νμ和D+→Mμ+νμ,其中M表示K-,π-,K0,K*0等轻介子.
关键词 北京谱仪Ⅲ 蒙特卡罗 半轻衰变 D介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模型中的稀有半轻子衰变B_s→K■^+■-
5
作者 王英 朱楠 李作宏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采用手征流关联函数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LCSR)方法,消掉了3扭度和5扭度K介子波函数的贡献,计算了-6<q2<12范围的Bs→K矢量形状因子fB+s→K(q2)和张量形状因子fBTs→K(q2).进而采用z级数参数化形式拟合LCSR的结果,将其解析延拓... 采用手征流关联函数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LCSR)方法,消掉了3扭度和5扭度K介子波函数的贡献,计算了-6<q2<12范围的Bs→K矢量形状因子fB+s→K(q2)和张量形状因子fBTs→K(q2).进而采用z级数参数化形式拟合LCSR的结果,将其解析延拓至整个半轻子运动学区域.利用获得的形状因子形状,预言了标准模型下稀有半轻衰变Bs→K■+■-(■=e,μ)的q2分布和衰变分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物理 形状因子 光锥QCD求和规则 稀有半轻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谱仪-Ⅲ上粲重子Λ_c^+半轻子衰变Λ_c^+→Λe^+ν_e和Λ_c^+→Λμ^+ν_μ的蒙特卡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蕾 闵瀚云 +1 位作者 冯佳欢 陈佳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分析e+e-→Λ+c珚Λ-c,Λ+c珚Λ-c衰变到所有可能末态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测量了粲重子Λ+c半轻子衰变过程Λ+c→Λe+νe和Λ+c→Λμ+νμ的绝对分支比。基于完整的蒙特卡罗模拟和物理分析,研究了BES-Ⅲ上测量Λ+c→Λe+νe和Λ+c... 通过分析e+e-→Λ+c珚Λ-c,Λ+c珚Λ-c衰变到所有可能末态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测量了粲重子Λ+c半轻子衰变过程Λ+c→Λe+νe和Λ+c→Λμ+νμ的绝对分支比。基于完整的蒙特卡罗模拟和物理分析,研究了BES-Ⅲ上测量Λ+c→Λe+νe和Λ+c→Λμ+νμ的这2个半轻子衰变分支比能够达到的精度。研究表明,如果在BES-Ⅲ上能够采集9(20)fb-1的e+e-→Λ+c珚Λ-c数据,Λ+c→Λe+νe和Λ+c→Λμ+νμ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4.5(3.2)%与5.7(4.0)%。该测量结果将对检验和刻度格点QCD理论和在更高的精度上检验标准模型理论提供至关重要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粲重子 蒙特卡罗模拟 衰变 测量精度 衰变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c介子半轻子衰变到P波χ_c态或h_c态
7
作者 王国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36,44,共4页
计算 Bc介子半轻子衰变 ,末态强子是 P波χc态或 hc态的过程 .利用势模型理论求解介子波函数和质量 .强子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式 。
关键词 BC介子 衰变 P波态 末态强子 介子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谱仪-Ⅲ上D^0介子半轻子衰变D^0→K^-e^+v_eπ^-e^+v_e的蒙特卡罗研究
8
作者 李蕾 荣刚 马海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30-1235,共6页
通过分析e+e-→Ψ(3770)→D,D衰变到所有可能末态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研究了实验测量D0介子半轻子衰变D0→K-e+ve,π-e+ve的绝对分支比。蒙特卡罗事例经过北京谱仪-Ⅲ(BES-Ⅲ)探测器进行了完整的模拟。基于完整的蒙特卡罗模拟样本... 通过分析e+e-→Ψ(3770)→D,D衰变到所有可能末态的蒙特卡罗样本,模拟研究了实验测量D0介子半轻子衰变D0→K-e+ve,π-e+ve的绝对分支比。蒙特卡罗事例经过北京谱仪-Ⅲ(BES-Ⅲ)探测器进行了完整的模拟。基于完整的蒙特卡罗模拟样本及物理分析,研究了在BES-Ⅲ上测量D0→K-e+ve、π-e+ve衰变分支比所能够达到的精度。研究表明,如果利用BES-Ⅲ能够采集5(20)fb-1的Ψ(3770)数据,D0→K-e+ve,π-e+ve衰变分支比的测量精度可达到2.2(2.0)%及3.6(2.5)%。根据这两个过程分支比测量的精度,我们给出了实验测量D0介子半轻子衰变D0→K(π)-e+ve的形状因子f+K(π)(0)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 测量精度 衰变分支比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0l^+ν_l衰变过程分支比的计算
9
作者 王光怀 刘晓静 +2 位作者 公丕锋 赵书华 郭义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9-783,共5页
通过QCD求和规则研究D+→K-0l+lν衰变过程,计算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一致.
关键词 QCD求和规则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lν_l(l=e,μ)衰变过程研究
10
作者 王光怀 吴向尧 +4 位作者 张春丽 刘兵 刘晓静 吴义恒 杨传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l(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νe和D→Kμνμ衰变过程的...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l(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νe和D→Kμν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出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QCD理论研究D→πl■(l=e,μ)衰变过程
11
作者 赵书华 吴义恒 +4 位作者 王清才 王岩 刘晓静 刘茂军 郭义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2-1586,1593,共6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πl^vl(l=e,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通过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fD+π(q2)和计算形状因子~fDπ(q2),就能考虑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可分别计算D→πe^ve,D→πμ~v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把理论计算与最...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πl^vl(l=e,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通过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fD+π(q2)和计算形状因子~fDπ(q2),就能考虑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可分别计算D→πe^ve,D→πμ~v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把理论计算与最近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的分支比在实验数据误差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Λ_(b)→Λτ^(+)τ^(-)衰变过程新物理理论
12
作者 刘文凤 李营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2年第3期269-276,293,共9页
对Λ_(b)→Λτ^(+)τ^(-)中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效应进行了模型无关的研究。考虑所有可能的算符结构,给出了Λ_(b)→Λτ^(+)τ^(-)过程的螺旋度振幅解析式,对该过程的分支比、轻子对前后不对称性以及纵向极化分数等物理观测量进行计算。... 对Λ_(b)→Λτ^(+)τ^(-)中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效应进行了模型无关的研究。考虑所有可能的算符结构,给出了Λ_(b)→Λτ^(+)τ^(-)过程的螺旋度振幅解析式,对该过程的分支比、轻子对前后不对称性以及纵向极化分数等物理观测量进行计算。发现分支比在10^(-7),且VA算符和SP算符对分支比和轻子前后不对称性的影响较大。若假设新粒子只参与b→sτ^(+)τ^(-)过程,R(Λ_(b))_(τ^(+)τ^(-)/e)对矢量算符比较敏感。现有LHCb实验可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测量结果将有助于寻找新物理效应并为构造新物理模型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子 半轻衰变 新物理 子味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介子的衰变
13
作者 孔令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一般认为非相对论性夸克模型只在动量反冲较小的区域适用 ,而对动量反冲极大的B介子稀有衰变B→K γ(q2 =0 )不适用 .工作于无限动量参照系的BSW模型却恰好适用于q2 =0区域 ,可证明在该模型中用于联系B→K γ稀有衰变和B→ρe ν半轻子... 一般认为非相对论性夸克模型只在动量反冲较小的区域适用 ,而对动量反冲极大的B介子稀有衰变B→K γ(q2 =0 )不适用 .工作于无限动量参照系的BSW模型却恰好适用于q2 =0区域 ,可证明在该模型中用于联系B→K γ稀有衰变和B→ρe ν半轻子衰变q2 =0谱的一个比在SU(3)味对称下与具体波函数无关 ,还可证明该性质在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中 ,当b夸克质量无穷大时也成立 ,事实上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在b夸克质量趋于无穷大时退化成BSW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衰变 衰变 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
14
作者 葛旭初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9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盖尔曼——派斯中性K介子理论的困难,并在带电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性K介子的衰变,建议了中性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对两种理论和两种K介子进行分析和比较,重新解释了θ—τ疑难,并在区分两种破坏宇称... 本文分析了盖尔曼——派斯中性K介子理论的困难,并在带电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性K介子的衰变,建议了中性K介子的串级衰变理论,对两种理论和两种K介子进行分析和比较,重新解释了θ—τ疑难,并在区分两种破坏宇称的因素的基础上,证明了CP和T的反演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K介子 宇称 关节点 物质世界 平均寿命 自旋 夸克 衰变 真空 第一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D介子半轻子衰变分支比的理论计算
15
作者 周航 张振华 +2 位作者 李小华 荆茂强 郑波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6,43,共7页
根据4种将非微扰的强相互作用参数化为形状因子的模型得到的4种强子形状因子,分别计算了中性D介子D^0→K^-e^+ν_e和D^0→π^-e^+ν_e两个半轻子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得到极点修正模型对D_0→K^-e^+ν_e过... 根据4种将非微扰的强相互作用参数化为形状因子的模型得到的4种强子形状因子,分别计算了中性D介子D^0→K^-e^+ν_e和D^0→π^-e^+ν_e两个半轻子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得到极点修正模型对D_0→K^-e^+ν_e过程的理论计算结果中心值与实验测量值非常接近,而对D^0→π^-e^+ν_e过程两参量多级展开模型符合较好.然而由于非微扰效应的存在,形状因子f+(0)和强耦合常数g等参数误差过大,因此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D介子 衰变 强子形状因子 分支比计算
原文传递
B重子半轻子衰变的对称性
16
作者 侯云智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36-841,共6页
在无粲B重子非轻子衰变研讨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B重子三体和四体半轻子衰变的SU(3)f对称性,得到一系列可能衰变道衰变几率的对称关系.期待即将进行的高能实验来检验这些关系,从而验证标准模型的适用性或是否存在超标准模型... 在无粲B重子非轻子衰变研讨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B重子三体和四体半轻子衰变的SU(3)f对称性,得到一系列可能衰变道衰变几率的对称关系.期待即将进行的高能实验来检验这些关系,从而验证标准模型的适用性或是否存在超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 标准模型 对称
原文传递
半轻子弱衰变B→()*l=v1和|Vcb|的抽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家福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82-87,共6页
建立相对论性的组分夸克模型,求解了B和(?)、(?)的BS波函数,并计算出B→(?)和B→(?)跃迁强子矩阵元的形状因子及其斜率,进而计算出半轻子弱衰变B→(?)l+v<sub>t</sub>和B→(?)l+v<sub>t</sub>的衰... 建立相对论性的组分夸克模型,求解了B和(?)、(?)的BS波函数,并计算出B→(?)和B→(?)跃迁强子矩阵元的形状因子及其斜率,进而计算出半轻子弱衰变B→(?)l+v<sub>t</sub>和B→(?)l+v<sub>t</sub>的衰变宽度.与实验值比较定出CKM矩阵元│v<sub>cb</sub>│=0.042±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弱衰变 |Vab| 相对论性组分夸克模型 BS方程
全文增补中
超子物理
18
作者 石宗仁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72-374,共3页
评述了产生超子的极化、重子八重的磁矩、弱辐射超子衰变。
关键词 重子八重 极化 磁矩 重子 衰变 超子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leptonic Decays of Bc Meson to a P—Wave Charmonium State χc or hc 被引量:1
19
作者 CHANGChao-Hsi WANGGuo-L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The semileptonic decays of meson Bc to a P-wave charmonium state χc(3PJ) or hc(1P1)are compu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ays are sizable so they are accessible in Tevatron and LHC,especially,with the detectors LH... The semileptonic decays of meson Bc to a P-wave charmonium state χc(3PJ) or hc(1P1)are compu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ays are sizable so they are accessible in Tevatron and LHC,especially,with the detectors LHCB and BTeV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and of them,the one to the 1P1 charmonium state potentially offers us a novel window to see the unconfirmed hc particle.In addition,it is pointed out that since the two charmonium radiative decays χc (3P1,2)→J/ψ+γ have sizable branching ratios,the cascade decays of the concerned decays and the charmonium radiative decays may affect the result of observing Bc meson through the semileptonic decays Bc→J/ψ+l+vl substanti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介子 衰变 χc态 hc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粲物理(英文)
20
作者 马海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8-368,共11页
分析BESIII探测器在质心系能量3.773和4.599GeV采集的2.93和~0.567fb-1数据,报道了衰变常数fD^+和D介子半轻子衰变的形状因子,D^+→K^0_Sπ^+π~0的Dalitz图分析,D→K^0_S/Lπ^+π-和K-π^+强相差,D^0D^0混合参数yCP的测量;2体强子衰变D... 分析BESIII探测器在质心系能量3.773和4.599GeV采集的2.93和~0.567fb-1数据,报道了衰变常数fD^+和D介子半轻子衰变的形状因子,D^+→K^0_Sπ^+π~0的Dalitz图分析,D→K^0_S/Lπ^+π-和K-π^+强相差,D^0D^0混合参数yCP的测量;2体强子衰变D^0(^+)→ωπ~0(^+),稀有衰变D^0→γγ和D^+→K(π)±ee^+的寻找以及Λ^+c→Λe^+νe和12个强子衰变绝对分支比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粲介(重)子 衰变 强子衰变 稀有衰变 衰变常数 形状因子 强相角 夸克混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