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华南与东南亚华人社会共建刘三姐文化国际品牌的思考
1
作者 任旭彬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刘三姐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中国故事的经典,刘三姐文化的现代重构曾经在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东南亚华人社会,刘三姐文化具有不同的传播效应与文化意义。“刘三姐”新的担当与... 刘三姐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中国故事的经典,刘三姐文化的现代重构曾经在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东南亚华人社会,刘三姐文化具有不同的传播效应与文化意义。“刘三姐”新的担当与使命是唤醒新生代华人的中华文化记忆。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建设中,刘三姐文化国际品牌要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国内外“刘三姐”互动共荣的格局,增强东南亚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 刘三姐 文化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洛坤府华文教育发展的百年嬗变——基于华人社会与华文教育的互动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桂治 《八桂侨刊》 2024年第3期10-22,94,共14页
泰国洛坤府华文教育历史悠久,经历了兴起、发展、衰落、复兴、繁荣的发展历程。百年来,洛坤华文教育与海南籍、福州籍华人移民的发展相伴相生。自1908年成立第一所华文学校始,洛坤府华侨教育曲折前行。1965年起,泰国政府对华语教材作出... 泰国洛坤府华文教育历史悠久,经历了兴起、发展、衰落、复兴、繁荣的发展历程。百年来,洛坤华文教育与海南籍、福州籍华人移民的发展相伴相生。自1908年成立第一所华文学校始,洛坤府华侨教育曲折前行。1965年起,泰国政府对华语教材作出规定,对华文学校实行同化政策。华文学校招收大量非华裔学生以保住生存机会,洛坤府华文教育开始从第一语言教学向第二语言教学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洛坤府华文教育迎来发展机遇,23所学校开设华语课程,非华裔汉语学习者进一步增多,但洛坤府华文教育迫切需要在师资专业化、教学正规化、资源多样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教育史 华人社会 泰国洛坤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云峰 梁景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6,共7页
面对环境问题,宗教领袖选择对宗教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认为宗教在处理这些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则越过宗教教义,直接考察华人社会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宗教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宗教可以成为环... 面对环境问题,宗教领袖选择对宗教经典进行重新诠释,认为宗教在处理这些议题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则越过宗教教义,直接考察华人社会宗教团体的环保参与,并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第一、宗教与环保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宗教可以成为环保运动的同路人,并对处理环境危机做出贡献。许多宗教参与环保并非源自其教义,而是因为世俗的环保运动如火如荼。第二,有组织的宗教(如台湾的佛教)比那些没有组织的宗教(如儒教)在进行资源动员保护环境方面更有效率。第三,强调自利与个人主义的民间宗教更多地推动地方上的环境保护,而强调利他和集体主义取向的宗教团体则更具心系苍生、环保天下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团体 环保 华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以台湾地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丁 卢云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9,共13页
本文利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对华人社会中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宗教信仰有助于人们的捐献行为和志愿行动这两类公共参与形式。虽然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在公共参与方面存在着程度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控制信徒与宗教... 本文利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对华人社会中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宗教信仰有助于人们的捐献行为和志愿行动这两类公共参与形式。虽然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在公共参与方面存在着程度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控制信徒与宗教的组织性整合程度后变得不显著。有研究认为东方宗教的功利性格无助于提升民众公共参与,但我们的分析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组织程度高的中国传统教派与基督教在促进信徒公共参与方面水平相仿,但在自认为是佛教徒的被访者中,有明确宗派归属的佛教徒与无宗派归属的信众,在公共参与行为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造成差异的原因不在于其教义来自东方还是西方,而在于宗教的组织化程度。只要能够促进教徒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加强教徒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必要的集体仪式和活动增加教徒对于宗教的认同,就可能提升信徒的公共参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参与 宗教信仰 华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华语社区与华语传承 被引量:22
5
作者 姚敏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8,共8页
马来西亚在华语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典范。马来西亚经历了从华人社会到华语社区的过程,马来西亚的华语社区和华语生活,保障了华语的活力和生命力,是马来西亚华语得到很好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 马来西亚在华语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典范。马来西亚经历了从华人社会到华语社区的过程,马来西亚的华语社区和华语生活,保障了华语的活力和生命力,是马来西亚华语得到很好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马来西亚华语社区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华语传承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型华文传媒的作用更加凸显,华语的功能空间继续扩展,为马来西亚华语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对马来西亚华语传承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华语社区和华语传承的关系,可为全球华语传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社会 华语社区 华语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群 李有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62-68,共7页
本文从人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述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融合于泰国社会的速度快、规模大、程度深。这种泰国式的民族融合既是当... 本文从人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述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发生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战后泰国华侨华人社会变化的总趋势是融合于泰国社会的速度快、规模大、程度深。这种泰国式的民族融合既是当今泰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促进因素 ,又是中泰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华侨华人社会 变化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崛起时代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变迁与挑战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宏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2,共7页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的崛起对东南亚区域以及当地的华侨华人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下,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些变化的学术与政策意涵?具体来说,这些问题涉及三个不同但又密切...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的崛起对东南亚区域以及当地的华侨华人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下,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些变化的学术与政策意涵?具体来说,这些问题涉及三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主体: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自身,东南亚华侨华人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国的角度和立场。本文认为,中国的崛起及其与东南亚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成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变迁重要的外在因素,并通过国内政策而内化。当今及未来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既面临众多的机遇,但也不可避免地面对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 东南亚政治 新移民 跨界中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岛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被引量:14
8
作者 费晟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11期55-62,共8页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移民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由此确立起较高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过,华人移民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所波及,并受到部分西方媒体及少数政客的借题炒作。本文认为,从我国发展对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关系的角度看,岛国华人社会将扮演日益重要且积极的纽带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岛国 华人社会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北云南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文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28-330,共3页
泰北云南华人社会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而泰北华文教育由于国内外的背景,以及与台湾的互动关系,在全球华文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泰北 华人社会 华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边缘化的群体:印度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秀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6-23,共18页
针对国内外印度华侨华人研究边缘化的现状,从人口特征、职业特征、文教事业及社团、宗教信仰及族际通婚等方面对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华侨社会进行了分析,对印度排华运动、由此造成的印度华人社会的衰落,以及中国政府接侨及归侨的安置情... 针对国内外印度华侨华人研究边缘化的现状,从人口特征、职业特征、文教事业及社团、宗教信仰及族际通婚等方面对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华侨社会进行了分析,对印度排华运动、由此造成的印度华人社会的衰落,以及中国政府接侨及归侨的安置情况进行了阐述,认为印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会对印度华人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印度 中印关系 华人社会 社会变迁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国家因素与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宗乡文化之复兴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世界、亚太地区的变迁,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新形势,对其内外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文化上推行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政策,这些新的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为当代新加坡华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世界、亚太地区的变迁,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新形势,对其内外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文化上推行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政策,这些新的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为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和中华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当上世纪80年代政府重新赋予华人社团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功能之后,几乎所有的华人社团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尽最大的努力促进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发展。当代华人宗乡文化的内容与形态有:中华传统节庆活动、制度化的常年宗乡文化活动、由方言社群主办的"方言文化节"。当代新加坡华人宗乡会馆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是为中华语言文化在非华人族群的传播中扮演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人社会 宗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微中的坚持与努力--毛里求斯华人社会发展动态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沧金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7,共7页
总体上,由于华侨华人文化、血缘的高度本地化和华人人口大量外迁,目前毛里求斯传统华社趋于萎缩,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地逐渐衰落。基于此,华人社会尤其是华人社团通过各种办法,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毛国的传承。
关键词 毛里求斯 华人社会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人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沈黎 吕静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7-14,22,共9页
社会工作专业为了应对实务工作中的千变万化,就必须有一套清晰可循的行为准则,分析和探讨植根于华人文化处境下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理解和推动大陆社会工作伦理实践的重要基石。本文以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为... 社会工作专业为了应对实务工作中的千变万化,就必须有一套清晰可循的行为准则,分析和探讨植根于华人文化处境下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理解和推动大陆社会工作伦理实践的重要基石。本文以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为研究对象,并从文本结构、价值基础、伦理标准、实施保障四个维度比较了三地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异同。规范社会工作伦理教育标准,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推动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伦理研究,更新具有本土导向社工伦理守则等,是大陆社会工作伦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工作 伦理守则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印尼2006年新国籍法对华人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北炎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并由总统批准生效。印尼新国籍法的诞生,受到印尼各阶层和华人社会的欢迎。数十年来颁布的数个旧国籍法都含有歧视华人的内容,而已出台的新国籍法规定“纯正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人,是在出生时已经是印度... 2006年7月,印尼国会通过新国籍法并由总统批准生效。印尼新国籍法的诞生,受到印尼各阶层和华人社会的欢迎。数十年来颁布的数个旧国籍法都含有歧视华人的内容,而已出台的新国籍法规定“纯正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的人,是在出生时已经是印度尼西亚公民,而且从未自愿接受过外国国籍的印度尼西亚人。”这一规定无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分,是印尼社会的一大进步。回顾过去印尼国籍法对华人的歧视,评估新国籍法的积极意义和对华人社会的影响,并预测实施中存在的障碍,是写作本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新国籍法 华人社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先人与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兼论海外华人的“亲属”概念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30-39,共10页
在东南亚殖民地时代 ,“虚拟血缘”的组织原则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重组重建及其运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19世纪的新加坡为个案 ,考察华人移民如何透过埋葬先人的坟山组织建构“社群共祖”以整合华人社会 ,讨论东南亚华人虚拟的“... 在东南亚殖民地时代 ,“虚拟血缘”的组织原则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重组重建及其运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19世纪的新加坡为个案 ,考察华人移民如何透过埋葬先人的坟山组织建构“社群共祖”以整合华人社会 ,讨论东南亚华人虚拟的“先人”或“祖先”概念 ,进而思考海外华人的亲属研究问题。本文也讨论与比较了“虚拟血缘”组织原则在明代华南宗族“联宗”形态、台湾汉人社会发展早期的“合约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 华人移民 亲属 组织原则 宗族 东南亚华人 海外华人 殖民地 南宗 血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孔教的兴起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爱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136,共8页
印尼孔教源于中国儒学,是印尼一部分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与文化认同标志。中国儒学在印尼的传播,伴随着印尼华人社会形成的过程,起初是通过华人家庭、庙堂、宗祠的祭祀和家庭、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尼华... 印尼孔教源于中国儒学,是印尼一部分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与文化认同标志。中国儒学在印尼的传播,伴随着印尼华人社会形成的过程,起初是通过华人家庭、庙堂、宗祠的祭祀和家庭、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自觉地维护华人文化传统,出现了第一个正式的孔教组织——巴达维亚中华会馆,明确宣布孔教为印尼华人的宗教,确立了孔教的基本教义;泗水文庙则开始实施每星期做礼拜的孔教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华人社会 印尼孔教 巴达维亚中华会馆 泗水文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及华人社会经济概观——东南亚华人情况2002年回顾与2003年前瞻之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伟浓 万晓宏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5,共8页
2002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日益缓和、宽松 ,华人社会总体比较稳定 ,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 ,各国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世界经济低迷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 ,但各国华人积极应对 ,改进经营管理模式 ,调整产... 2002年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政策日益缓和、宽松 ,华人社会总体比较稳定 ,继续呈良性发展态势 ,各国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虽然世界经济低迷对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 ,但各国华人积极应对 ,改进经营管理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加强与中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侨华人政策 华人社会经济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炳庆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3,共7页
马来西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华人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 马来西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华人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鲜明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认真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政治参与 经济优势 族群关系 华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科维执政初期印尼华人社会状况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玥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71-81,共11页
印尼总统佐科维自2014年10月上台以来,重视与中国发展政治与经贸关系,与中国缔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族群政策方面,他采用公平对待各族裔、各宗教的政策,继续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地位,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权... 印尼总统佐科维自2014年10月上台以来,重视与中国发展政治与经贸关系,与中国缔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族群政策方面,他采用公平对待各族裔、各宗教的政策,继续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地位,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权利都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外界认为印尼华人正处在历史的最佳时期。但在较好的现状和光明的前景下,依然存在影响华人生存状况的隐忧。印尼经济发展疲软、政府控制力偏弱以及歧视华人的社会基础深厚,是造成隐忧频现的原因。如果佐科维政府的经济改革仍不奏效,政府对社会现状持续失控,针对华人的大规模骚乱事件仍将有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科维 印尼 华人社会 参政 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祖籍国关系的演变——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沧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37-42,共6页
从早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来亚华侨社团与中国之间是联系密切的侨民社团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此后,由于马来亚华侨社会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当地华人社团与中国的关系转变为外国公民社团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期间,由于种种因素,双方的关... 从早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来亚华侨社团与中国之间是联系密切的侨民社团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此后,由于马来亚华侨社会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当地华人社团与中国的关系转变为外国公民社团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期间,由于种种因素,双方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中马建交,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双方的关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本文概述各个历史时期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演变,探讨两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作者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华人社会和中国而言都是积极的因素,双方日益密切的联系,加强了当地华人社会与中国,乃至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社团 华人社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