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解毒法辅助华蟾素胶囊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内分泌、代谢和癌因疲乏的影响
1
作者 杨迪 王丽芬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法辅助华蟾素胶囊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内分泌、代谢和癌因疲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法辅助华蟾素胶囊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内分泌、代谢和癌因疲乏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化疗治疗,对照组予以华蟾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内分泌激素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能量代谢[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癌因疲乏[癌因性疲乏调查量表(Pipe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寐、乏力、脘腹胀满、心烦易怒中医证候积分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ACTH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Cor、FT3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PA、ALB、TRF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CD8^(+)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认知、感觉、情感、行为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体质量下降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疲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法辅助华蟾素胶囊治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癌因疲乏,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解毒法 华蟾素胶囊 结直肠癌 内分泌 代谢紊乱 癌因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吴鸣远 杨云柯 +2 位作者 高欣桐 杨兆硕 朱真锋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06,共5页
目的考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RALOX-HAIC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检测近期疗效、生存情况、炎症指标(LCN2、NLRP3... 目的考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RALOX-HAIC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检测近期疗效、生存情况、炎症指标(LCN2、NLRP3炎症小体、NLR、PLR)、免疫指标(NK细胞、CD8^(+)T细胞、IL-17、Th17/Treg)、毒副作用发生率变化。结果基于mRECIST,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进展更低(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IL-17、Th17/Treg降低(P<0.05),NK细胞、CD8^(+)T细胞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体生存率、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体内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RALOX-HAIC方案 肝细胞癌 毒副作用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用于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海燕 王莉 王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线治疗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呋喹替尼治疗... 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线治疗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呋喹替尼治疗,29例)和观察组(联合华蟾素胶囊,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临床获益率(CBR)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χ^(2)=4.858,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分别为(39.97±7.00)%、(24.42±0.97)%、(1.61±0.37)]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23±6.13)%、(23.34±0.85)%、(1.43±0.30)](t=3.900、4.509、2.035,均P<0.05);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CA125、CA19-9及CEA[分别为(32.22±5.23)μg·m L^(-1)、(28.59±4.03)μg·m L^(-1)、(16.12±2.46)μg·m 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95±6.20)μg·m L^(-1)、(36.19±5.06)μg·m L^(-1)、(23.77±4.01)μg·m L^(-1)](t=6.460、6.327、8.757,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VEGF、HIF-1α、TGF-β1[分别为(550.96±80.33) pg·m L^(-1)、(41.55±5.12) ng·L^(-1)、(13.19±2.98) pg·m 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0.44±83.22) pg·m L^(-1)、(58.77±6.60) ng·L^(-1)、(18.76±3.77) pg·m L^(-1)](t=2.304、11.102、6.242,均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肠癌能够下调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及CEA,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华蟾素胶囊 呋喹替尼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锦宏 陈虹 +2 位作者 程易 由振华 周秀芬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n=55)。对...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4)、研究组(n=55)。对照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研究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华蟾素片化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P<0.05)。结论安罗替尼和华蟾素联合治疗NSCLC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疾病缓解,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为NSCLC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华蟾素 化疗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杨海 程维刚 +1 位作者 杨佳宝 岳彩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常规介入组)...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常规介入组),50例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治疗(华蟾素组)。检测患者的Bax、Bcl-2、cyclinD1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4)^(+)/CD_(8)^(+))],比较两组卡氏(KPS)评分、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评分,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Bax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Bcl-2、cyclinD1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AFP、TBIL、AST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ALT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IgG、NK细胞、CD_(4)^(+)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D_(4)^(+)/CD_(8)^(+)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hild-Pugh评分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常规介入组的74.00%(P<0.05);华蟾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常规介入组的44.00%(P<0.05)。结论华蟾素可以下调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以增强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还能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疗效,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华蟾素 BCL-2 CYCLIND1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人胃癌MKN-28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叶磊 郑梓莹 +1 位作者 陈文 陈毅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究华蟾素对人胃癌细胞MKN-28细胞株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揭示华蟾素的抗癌机制。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MKN-28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华蟾素处理细胞后,通过Cell Counting Kit-8实验(CCK8法)计算半抑制浓度(IC5... 目的:探究华蟾素对人胃癌细胞MKN-28细胞株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揭示华蟾素的抗癌机制。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MKN-28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华蟾素处理细胞后,通过Cell Counting Kit-8实验(CCK8法)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再以IC50值作为最佳药物使用浓度处理MKN-28细胞,同时以DMSO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细胞在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方面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Bcl-2、BAX、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华蟾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胃癌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华蟾素对MKN-28细胞作用的IC50值为0.16μg/mL。在0.16μg/mL华蟾素作用下,对照组胃癌细胞凋亡比例为(7.87±0.50)%,而实验组凋亡比例为(16.6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华蟾素处理后,MKN-28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02),而Bax、Caspase-3表达量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华蟾素能使人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能力下降,诱导凋亡,阻滞胃癌进展相关的细胞周期,具有作为潜在抗癌药物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胃癌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通过调控HIF1α的SUMO修饰促进胃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梓莹 张燕 +2 位作者 陈文 林玉婷 叶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2-134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cinobufotalin,CB)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的小泛素样修饰相关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修饰对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CB处理人正常...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cinobufotalin,CB)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的小泛素样修饰相关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修饰对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CB处理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MGC803)。MTT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CB在胃癌细胞中的IC_(50)值,Transwell检测侵袭。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或抑制剂(ferrostatin-1)处理癌细胞并评估胃癌细胞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细胞内总铁水平和Fe^(2+)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UMO1和HIF1α的表达,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SUMO1和HIF1α的相互作用。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使用CB或erastin治疗,评估CB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和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结果2μmol·L^(-1)以下CB未对GES-1细胞活力产生影响。与Con组相比,CB处理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GC803细胞活力和侵袭。与Con组比较,CB处理提高胃癌细胞脂质ROS、MDA、总铁和Fe^(2+)水平,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CB联合erastin增强铁死亡,而ferrostatin-1处理则抑制CB诱导的胃癌细胞铁死亡。机制上,CB抑制SUMO1表达,减少HIF1α的SUMO化修饰,进而抑制其表达。CB诱导的胃癌细胞铁死亡能够被SUMO1过表达载体逆转。体内实验证实,CB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结论CB通过抑制HIF1α的SUMO化修饰进而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胃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 铁死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通过调控MYH9/USP7/c-MYC通路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蓉 刘凯 +2 位作者 郝敬全 王理槐 甘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98-1306,共9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调控肌球蛋白重链9(MYH9)/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华蟾素对AML细胞在体内生长和免疫... 【目的】探讨华蟾素调控肌球蛋白重链9(MYH9)/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华蟾素对AML细胞在体内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2)体外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处理人AML细胞株HL-60,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将HL-60细胞与活化的CD8^(+)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表面标志物CD2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CytoTox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分析评估CD8^(+)T细胞对HL-60细胞的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MYH9、USP7和c-MYC的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Co-IP)法检测MYH9、USP7和泛素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转染MYH9过表质粒,验证华蟾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华蟾素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增强CD8^(+)T细胞抗肿瘤的能力。华蟾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L-60细胞活力、侵袭。华蟾素处理后上调CD8^(+)T细胞表面标志物CD25的表达,同时还上调IL-2和IFN-γ水平。华蟾素增强CD8^(+)T细胞对HL-60细胞的毒性。华蟾素抑制HL-60细胞MYH9、USP7和c-MYC的蛋白表达,MYH9通过募集USP7促进c-MYC去泛素化,华蟾素抑制MYH9介导的c-MYC去泛素化。【结论】华蟾素可通过抑制MYH9的表达进而减少去泛素化酶USP7对c-MYC的募集,促进c-MYC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AML细胞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逃逸 MYH9/USP7/c-MYC通路 裸鼠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被引量:1
9
作者 尚靖 王云 +4 位作者 陈进宝 唐东豪 贾琳琳 李炜 于宏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将THP-1诱导成M0型巨噬细胞,收集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M0型巨噬细胞和HCT1... 目的探讨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将THP-1诱导成M0型巨噬细胞,收集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M0型巨噬细胞和HCT116-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HCT116细胞,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迁移和侵袭能力;用CCK-8实验检测华蟾素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收集HCT116和HCT116+华蟾素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HCT116-Mφ细胞和(HCT116+华蟾素)-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HCT116细胞,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M0型巨噬细胞在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后,形态变成梭形的细胞,CD11b^(+)CD206^(+)细胞比例增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升高;HCT116细胞在HCT116-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加入华蟾素之后,不仅M2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降低,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促转移效应也受到抑制。结论HCT116细胞可以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而华蟾素可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小慧 魏英 +2 位作者 李王斌 贺宁 李雨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SOX治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0... 目的分析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SOX治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0例,SOX治疗方案+华蟾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低于常规组,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OX化疗方案 华蟾素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铭一 吴静 +1 位作者 尹元 栾宝鑫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华蟾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评分、肺癌生命质量量表EORTCQLQ-C30评分、中位生存时间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EORTC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增强免疫功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证候 免疫功能 华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程健珊 张弢 +3 位作者 吴珺玮 高惠峰 陈敬贤 孟志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目的:评价华蟾素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108例HCC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华蟾素片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以... 目的:评价华蟾素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108例HCC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华蟾素片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作为评价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两组生存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OS 13.5个月,对照组OS 9.2个月;试验组PFS 6.8个月,对照组PFS 5.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是HCC病人PFS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Child⁃Pugh分级是HCC病人OS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ALBI是HCC病人OS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华蟾素片联合TACE治疗HCC有效延缓肝癌进展,延长病人PFS和OS,其中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和ALBI是影响HCC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华蟾素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抗肿瘤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东 张子璇 +1 位作者 刘新辰 杨丽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0期2105-2108,共4页
华蟾素是由干蟾皮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有延缓肿瘤进展,减轻癌性疼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作为传统中药,华蟾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免疫,逆转多药耐药,调控肿瘤微环... 华蟾素是由干蟾皮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有延缓肿瘤进展,减轻癌性疼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作为传统中药,华蟾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免疫,逆转多药耐药,调控肿瘤微环境。此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对其抗肿瘤相关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系统综述,为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肿瘤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与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的相关性及华蟾素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叶明君 吴晓红 +4 位作者 陈诗雨 李白坤 王萌 朱继民 李庆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目的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CBG)注射液对人肝癌Huh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自分泌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 目的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CBG)注射液对人肝癌Huh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自分泌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成球实验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对人肝癌Huh7细胞VEGFa/VEGFR2进行共定位分析,ELISA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上清液中VEGF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中VEGFa/VEGFR2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BG注射液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人肝癌Huh7细胞可能存在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CBG注射液能抑制VEGFa的分泌,降低下游p-VEGFR2、p-PI3K、p-AKT及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CBG注射液可能通过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调控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肝癌 增殖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调控PI3K/AKT通路逆转卵巢癌A2780/DDP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舒美玲 吴悦 +2 位作者 叶映泉 张爽爽 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1-677,741,共8页
目的研究华蟾素(CBG)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和机制。方法A2780细胞株及其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是临床常见的卵巢癌细胞,故选择这两种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 目的研究华蟾素(CBG)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和机制。方法A2780细胞株及其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是临床常见的卵巢癌细胞,故选择这两种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赫斯特染色(Hoechst)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分别约为5.636、5.864、5.695,采用CBG(2、4、6 mg/ml)处理A2780/DDP耐药细胞后,逆转耐药指数分别为1.617、2.570、3.461。CBG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细胞凋亡水平、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2780细胞相比,对照组(A2780/DDP)细胞中P-PI3K/PI3K和P-AKT/AKT的蛋白水平相对比值以及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蜗牛蛋白(Snail)的蛋白表达更高,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更低(t_(P-PI3K/PI3K)=8.115,t_(P-AKT/AKT)=17.62、t_(N-cadherin)=6.126、t_(Vimentin)=4.001、t_(Snail)=17.333、t_(E-cadherin)=4.620,P<0.01);随着CBG剂量升高,耐药细胞中的P-PI3K、P-AKT、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增加(F_(P-PI3K)=268.5、F P-AKT=190.5、F_(N-cadherin)=24.02、F_(Vimentin)=57.65、F_(Snail)=87.24、F_(E-cadherin)=135.8,P<0.05)。RT-qPCR结果显示:随着CBG浓度增加,PI3K、AKT、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随之降低,相反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 PI3K=101.1、F_(AKT)=558.3、F_(N-cadherin)=86.97、F_(Vimentin)=105.9、F_(Snail)=85.71、F_(E-cadherin)=80.96,P<0.01)。结论CBG具有逆转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顺铂耐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BG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抑制EMT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卵巢癌 顺铂耐药 逆转耐药 PI3K/AKT 上皮间质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道艳 贾景香 +4 位作者 库玉花 王静 段予 李芳 于瑞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晚期卵巢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晚期卵巢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卵巢癌特异性量表第4版(FACT-OV4)评分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4.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ACT-OV4量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功能状况、社会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状况、社会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对照组为18.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化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华蟾素胶囊 多西他赛注射液 卡铂注射液 细胞免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陈延华 张雪芳 +4 位作者 夏琪 袁泽婷 邓皖利 殷佩浩 殷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509-1518,共10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cinobufotalin injection,Cino)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出Cino治疗CRC的通路,并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Cino对CRC细胞HCT-116...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cinobufotalin injection,Cino)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出Cino治疗CRC的通路,并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Cino对CRC细胞HCT-116和CT-26的作用机制。结果利用文献检索出Cino的有效成分共52个,治疗CRC的潜在靶点共7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ino通过EGFR-PI3K-AKT、HIF-1、TNF、IL-17等通路作用于CRC。体外研究发现,Cino能够显著抑制HCT-116和CT-26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并能够抑制EGFR-PI3K-AKT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Cino具有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途径的作用特点,能够抑制CRC细胞的生长,且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华蟾素注射液 结直肠癌 EGFR-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HepG_(2)/ADM细胞耐药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婷 李嘉龙 +4 位作者 白蕊 史晓燕 段丽芳 李翠娟 范妤 《现代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_(2)/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处理HepG_(2)和HepG_(2)/ADM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_(2)/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处理HepG_(2)和HepG_(2)/ADM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药物蓄积实验检测对细胞内药物累积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华蟾素能对HepG_(2)和HepG_(2)/ADM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耐药倍数为4.67;随华蟾素处理浓度升高,HepG_(2)/ADM细胞体积变小,细胞皱缩突起减少,细胞间连接减少;与耐药组比较,华蟾素可提高HepG_(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蓄积水平,上调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促进细胞凋亡。结论华蟾素能够显著抑制HepG_(2)/ADM细胞增殖,增加ADM在细胞内的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多药耐药 人肝癌细胞HepG_(2)/阿霉素 BCL-2/BAX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增强肝癌血管生成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研究
19
作者 吴晓红 陈诗雨 +5 位作者 陈敏 叶明君 陈淑君 吴阳培 李白坤 李庆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1-869,共9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先筛选PLT与肝癌细胞的适宜共孵育比例,制备条件培养基,确定华蟾素(CBG)的半数抑制浓度;然后,设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常规培养基]、串扰组[EC+CM_HP(HUH7...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华蟾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先筛选PLT与肝癌细胞的适宜共孵育比例,制备条件培养基,确定华蟾素(CBG)的半数抑制浓度;然后,设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常规培养基]、串扰组[EC+CM_HP(HUH7与PLT串扰制备的条培)]、干预组(EC+CM_HP+CBG),采用划痕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出芽实验和ELISA实验分别评估EC的迁移力、成管力、出芽能力以及共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R2、p-VEGFR2的表达,并采用抑制剂进行了反向验证。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Model组、Model+CBG组和Model+Apa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移植瘤的胶原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PLT∶HUH7=200时HUH7活力最强,HUH7与PLT串扰明显促进EC的增殖力(P<0.01)。与对照组相比,串扰组的迁移、成管、生芽能力增强,干预组的低于串扰组(P<0.01)。串扰组上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干预组的低于串扰组(P<0.01)。串扰组p-VEGFR2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而干预组的表达量较串扰组少(P<0.01)。Model组可见大片胶原纤维沉积,CBG干预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胶原纤维沉积。Model组的肝癌移植瘤组织存在CD31和CD34表达,CBG干预显著降低肝癌移植瘤组织CD31和CD34的表达(P<0.01)。结论:PLT能增强肝癌的血管生成,CBG可能经由VEGF/VEGFR2通路抑制其成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 血小板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华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制剂在肿瘤患者的临床使用分析
20
作者 周秀丽 刘宝生 +3 位作者 马文明 汪琪 王杨 赵世鹏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91-797,共7页
目的分析住院肿瘤患者使用华蟾素制剂的应用特点,为华蟾素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ASSPharmAssist系统调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华蟾素制剂的住院患者数据,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人口学特征、诊断信... 目的分析住院肿瘤患者使用华蟾素制剂的应用特点,为华蟾素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ASSPharmAssist系统调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使用华蟾素制剂的住院患者数据,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人口学特征、诊断信息和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63例患者,使用华蟾素制剂629例次,调查发现肿瘤患者中男性[平均年龄(63.00±9.70)岁,57.02%]多于女性[平均年龄(59.11±10.83)岁,42.98%],平均年龄(61.31±10.37)岁,涉及前5位癌症种类为肺癌(44.45%)、结直肠癌(28.94%)、胃癌(9.51%)、食管癌(4.10%)、肝癌(3.02%),华蟾素制剂主要用药方案为联合化疗方案(36.57%),存在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镇痛药物以及放疗等方式联合应用230例,其中77例(33.48%)未出现ADR,119例(51.74%)为一般ADR,34例(14.78%)为严重ADR。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剂量过大的情况,用药疗程主要集中在10 d以内。结论华蟾素制剂主要用于肺癌以及消化道癌化疗前和化疗时用药,目前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需进一步验证和阐明,缺乏用药疗程的统一资料,应警惕剂量过大引发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肺癌 结直肠癌 胃癌 食管癌 肝癌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