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人协作式博弈联盟构型理论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本文将给出一套协作式博弈联盟构型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填补这方面的理论空白。首先,引进联盟树概念,以表示联盟构型。然后,定义参与者和子联盟的可行运动,以描述联盟构型的变化。随后,定义在恒稳利益分配原则下的均衡联盟树。接着... 本文将给出一套协作式博弈联盟构型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填补这方面的理论空白。首先,引进联盟树概念,以表示联盟构型。然后,定义参与者和子联盟的可行运动,以描述联盟构型的变化。随后,定义在恒稳利益分配原则下的均衡联盟树。接着定义线性赋权分配原则,最后,证明在线性赋权分配原则之下, N人协作式博弈中均衡联盟树的存在性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式博弈 联盟构型 线性赋权分配原则 均衡联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合作制企业内部分红的博弈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本文建立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管理主导型和员工协商型两种内部治理结构下的分红博弈模型,研究了两种分红博弈(管理主导博弈和谈判分红博弈)的均衡状态,提出了相应的两种红利分配设计方案。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管理主导型企业里,管理者可利... 本文建立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管理主导型和员工协商型两种内部治理结构下的分红博弈模型,研究了两种分红博弈(管理主导博弈和谈判分红博弈)的均衡状态,提出了相应的两种红利分配设计方案。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管理主导型企业里,管理者可利用年底红利实现总额关于劳动要素分红百分比的弹性,来确定劳动要素和股本要素的分红比例,但这种分红方式并不保证红利最大值的实现。在员工协商型企业中,劳动者与管理者以非协作谈判博弈确定的分红比例为基础,然后通力合作实现红利最大值,再利用获利一方补偿另一方的办法,使双方都得到比不合作时更大的红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员工协商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激励机制要优于管理主导型企业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红博弈 谈判博弈 协作式博弈 股份合作制企业 内部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