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1 位作者 张培 王欣菲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1,114,共4页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调发展机制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仇方道 顾云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2-1025,1050,共5页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组成、产业布局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和区域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生态环境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等产生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经济发展 环境 协调发展机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甫功 宋子和 张长生 《岭南学刊》 2004年第2期51-57,共7页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内涵,阐述了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基本思路。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经济结构 CEPA 协调发展机制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问题新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玉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9,共6页
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群20多年来在区域协调机制方面所做的积极探讨进行了历史回顾,对该区域在协调发展机制缺失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的总体设想与初步思考。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协调机制缺失 区域协调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努力建立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真虹 《科学发展》 CAS 2010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认为,建立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符合长三角港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长三角港口群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区域港口岸线... 本文认为,建立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符合长三角港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长三角港口群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区域港口岸线资源,有利于科学配置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沟通内河通道,有利于规范港口市场和构建区域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整合信息渠道和建立区域港口信息数据传输共享平台,有利于构建区域港口综合体系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设计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四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市场主导型、中央主导型、地方联合型和中央地方联合型,并进行了特点比较,提出了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机制的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 长三角 港口群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机制 经济系统 工业化发展模式 环境保护 城市化进程 赶超战略 资源节约 约束作用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与水土保持协调发展机制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笑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4-338,共5页
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水土保持样板治理工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延伸了水土保持效益,有助于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吸引资金并争取社会支持,但也会带来环境压力。如何减轻因旅游活动带来的水土... 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水土保持样板治理工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提供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延伸了水土保持效益,有助于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吸引资金并争取社会支持,但也会带来环境压力。如何减轻因旅游活动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建立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机制,对二者协调发展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和水土保持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需要在构建驱动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上,明确各方利益与责任的划分。从政府支持、群众参与和尊重市场规律入手,强化合作,为生态旅游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取得广泛支持,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水土保持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机制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13,共5页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9
作者 高丽君 满强 敖丽红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19-23,共5页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根据辽宁省当前经济现状,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析了各功能区的经济差异,指出各功能区协调发展的难点,并借鉴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提出亟须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 辽宁省 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0
作者 邓莉 冉光和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4,36,共4页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对资金的依赖日益增强。而靠农业生产者自己独立去完成资本积累将是一个漫长而不可及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则成为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长远发展,寻求资金...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对资金的依赖日益增强。而靠农业生产者自己独立去完成资本积累将是一个漫长而不可及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则成为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长远发展,寻求资金高效应用,则应选择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已得到理论证明。在此,利用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原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剖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通过发展信息产业及推动产业信息化,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政府推动力只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的前提... 通过发展信息产业及推动产业信息化,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政府推动力只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的前提,而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微观主体持续的创新能力则是保证信息化和工业化长期协调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业化 信息化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原经济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12
作者 聂瑞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9期11-13,共3页
建立中原经济区经济与金融业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其任务主要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形成金融合力机制;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建立诚信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建立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机制运行... 建立中原经济区经济与金融业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其任务主要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形成金融合力机制;建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机制;建立诚信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建立信息网络与金融网络一体化机制。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运作效率,有利于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有利于解决资源配置失灵问题,有利于消除城市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经济与金融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政策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3
作者 栾贵勤 侯思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6期156-158,共3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了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区域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由此也推动了区域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促...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了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区域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由此也推动了区域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在分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与区域政策基本框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政策创新的相关想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政策理论 区域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研究>课题组 张汉飞 周潮 《发展研究》 2010年第9期80-82,共3页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的原因,提出了作者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内涵、衡量标志以及实现路径的理解。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协调发展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关联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余生 杨鹏 《科学发展》 CAS 2010年第4期83-89,共7页
作为以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发展定位的我国西部唯一沿海经济区,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本文就如何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城市群和产业群关联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进行探... 作为以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发展定位的我国西部唯一沿海经济区,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本文就如何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城市群和产业群关联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具体提出:(1)实现错位发展战略;(2)突破行政体制壁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3)建立"高效政府",加强决策管理一体化;(4)推进交通物流一体化网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协调发展机制 港口群 城市群 产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建设情况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16
作者 王月龙 廖果 《中国市场》 2014年第42期53-54,共2页
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是促进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四川省在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存在城市群内部产业同构加剧、资源要素流动不畅、道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受... 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是促进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四川省为例,近年来四川省在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存在城市群内部产业同构加剧、资源要素流动不畅、道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受阻等诸多问题。四川省应从建立省级层面协调机制、建立各城市领导会商机制、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以及建立城市群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协调发展机制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与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7
作者 鱼亚洲 王栓萌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5期127-128,共2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在界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主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防灾减灾约束条件下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机制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高职高专物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鸿 吴梅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6期12-14,共3页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建设服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需求推动课程建设。针对当前医学高职高专物理课程建设存在的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必修、选修并举,构建医用特色物理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建设服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需求推动课程建设。针对当前医学高职高专物理课程建设存在的与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必修、选修并举,构建医用特色物理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开发适用教材、改变课程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建设机制,以期满足医学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职高专 物理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协调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区域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四川省情》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省委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构想和“一主、三化”的要求,结合四川主体功能分区规划编制的实际,在分析各经济区和各市州的分工与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是灾后恢复重建和未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协调发展机制 四川 西部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分区规划 主体功能 未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区县联动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20
作者 王江云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81-81,共1页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库区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栏目特约请相关专家和部分来自库区一线的实务工作者就产业发展、移民增收...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库区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栏目特约请相关专家和部分来自库区一线的实务工作者就产业发展、移民增收、就业、生态环保、协调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笔谈,提出破解对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争鸣与探索。改革杂志社李嘉、李玲、罗重谱、童舒静等工作人员参与了采访与约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机制 库区 “三农”问题 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大县 惠农政策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