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山区铁路设计的“桥梁-环境”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
1
作者 鲍学英 曹娅利 +1 位作者 贺振霞 李亚娟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为实现对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绿色设计要素简化网络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通过分析并识别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要素双层耦合网络,依托节点综合重要... 为实现对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的协调优化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绿色设计要素简化网络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通过分析并识别山区铁路桥梁绿色设计要素,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要素双层耦合网络,依托节点综合重要度和关联度对耦合网络“瘦身”。以耦合协调度最大化、“桥梁可持续能力≤环境承载水平”分别作为简化网络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山区铁路“桥梁-环境”简化网络优化调控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一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山区铁路某特大桥为例,对其绿色设计要素构建耦合简化网络并进行优化调控,结果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耦合协调度优化调控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桥梁绿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桥梁 区域环境 绿色设计要素 耦合网络 耦合协调度 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2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及空间特征——以三峡水库为例
3
作者 毕月 温兆飞 +1 位作者 冯琦 谢智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运用后,极大的改善了长江防洪、发电和航运能力,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岸线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 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库运用后,极大的改善了长江防洪、发电和航运能力,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其岸线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于大型水库岸线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长期缺乏关注。由此,以三峡水库为例,首先构建岸线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8个关键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其次结合遥感影像、野外采样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4段岸线的保护与利用耦合协调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岸线利用水平和综合水平从水库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且岸线保护水平均值为0.523,大幅度高于岸线利用和综合水平。(2)三峡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主要分布在0.161~0.879区间,有44%的岸线位于磨合发展区中,协调发展程度为初级水平。(3)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由库区西部向东部呈现递减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为此,我们提出今后要以岸线保护为主、同时需重视岸线利用的效率,促进岸线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结果有望为三峡水库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助力长江上游梯级水库可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岸线保护 岸线利用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研究——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
4
作者 毛芝润 文春玲 《商展经济》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当前,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茶产业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契机。本文通过构建茶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产业综合发展模型研究,对2016—2022年贵州省湄潭县茶... 当前,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茶产业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契机。本文通过构建茶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产业综合发展模型研究,对2016—2022年贵州省湄潭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予以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湄潭县茶旅产业的融合程度。研究发现,湄潭县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湄潭县的茶旅融合属于茶产业占优型,茶产业对于旅游产业具有引领作用;湄潭县的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目前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基于此,本文从加大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企业引领茶旅产业优质升级、因地制宜打造茶旅特色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湄潭县茶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旅游产业 茶旅融合 茶产业占优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湄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性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异分模型
5
作者 逯思思 刘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异性。面对当前形势,需要通过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国际贸易 耦合协调度模型 时空异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6
作者 郑楠 《江苏商论》 2025年第2期37-40,53,共5页
合肥市下辖4区4县1市,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的地区,有巨大的地理位置优势。提升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水平,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可以提高物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推动合肥市国民经济高... 合肥市下辖4区4县1市,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的地区,有巨大的地理位置优势。提升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水平,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还可以提高物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推动合肥市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合肥市农业和物流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合肥市2012—2021年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出以下结论:(1)2013—2017年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程度高;(2)2018—2021年耦合协调程度有下降的趋势;(3)从提高农产品质量、设施、信息化水平、鼓励引导物流企业、构建物流基础设施、培养物流人才等多维度提出进一步推动合肥市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物流业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分析
7
作者 史宝娟 宋慧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7期8-11,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的兴起以及工业绿色生产转型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协同发展关系,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对数字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进行... 随着数字经济产业的兴起以及工业绿色生产转型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协同发展关系,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对数字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Dagum基尼系数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向工业绿色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度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8
作者 高坤 周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 通过选取2011-2021年西藏三大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藏产业经济发展耦合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西藏产业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依然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第二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4.1%,其提供的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第三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高达12.5%,其经济带动效果作用不断提升;西藏三大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0.144提高到0.94,总体呈现水平向上的趋势,其协同互动发展机制正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仍需要完善第一产业基础性功能,提升第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稳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注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产业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9
作者 李明昊 尚正永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日趋明显,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亟须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日趋明显,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亟须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苏州市为例,构建了“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苏州市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苏州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指数与发展度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耦合度呈现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失调状态上升为初级协调状态,并逐步呈现从中部协调不断向南北部协调扩散的趋势;2010—2020年,苏州市“人口-经济”和“土地-经济”的耦合度出现明显的上升,耦合类型以高耦合水平为主,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由失调上升为协调的趋势,其中“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度上升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与区域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
10
作者 许香丽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1期181-189,共9页
基于2014—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测算数字物流和经济韧性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韧性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数字物流的综合发展指数,但二者的差距不断缩小;耦合协... 基于2014—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测算数字物流和经济韧性的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韧性的综合发展指数高于数字物流的综合发展指数,但二者的差距不断缩小;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空间正相关;从驱动因素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对其耦合协调度影响最大,影响最小的为互联网宽带接入数。因此,需要促进数字物流与经济韧性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流 经济韧性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旅游流内部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11
作者 方行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构建旅游流要素网络结构,并据此测度2009—2019年浙江省旅游流各要素水平及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度,探索区域旅游流及其系统内各要素的发展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①2009—2019年浙江省旅游流总体水平呈... 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构建旅游流要素网络结构,并据此测度2009—2019年浙江省旅游流各要素水平及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度,探索区域旅游流及其系统内各要素的发展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①2009—2019年浙江省旅游流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其中游客流和资金流水平稳步上升,信息流水平波动上升,人才流水平极不平稳。②游客流-资金流要素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均衡发展的特征;游客流-信息流要素系统的协调性稳步发展,但耦合度由客流滞后型转变为信息滞后型;游客流-人才流和资金流-人才流要素系统的协调度发展极不稳定,要素间的耦合性也经历了由人才损益期到人才滞后期的转变。③旅游流要素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协调发展类和濒临失调衰退类两种状态和同步型、滞后型、损益型、共损型4种表现。最后根据不同耦合协调特征提出具有普适性的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区域旅游流要素系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耦合协调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12
作者 刘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5期72-74,共3页
为研究高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探究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和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以2014~2021年镇江市高校与城市发展实际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方法,论证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提出镇江市高校高质... 为研究高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探究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和高等教育改革新方向,以2014~2021年镇江市高校与城市发展实际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方法,论证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提出镇江市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径。建议镇江市高校应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集政府企业合力推进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保持高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度融合,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城市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3
作者 应汝佳 马田宇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基于“三生”理论,在构建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分析了2012—2021年江苏省13个市土地“三生”功能的时空分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 基于“三生”理论,在构建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分析了2012—2021年江苏省13个市土地“三生”功能的时空分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市域生产功能总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两端向中间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活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东部区域。(2)江苏省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3)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对江苏省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地均劳动力投入和地均公共预算支出对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显著。鉴于此,提出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兼顾“三生”功能协同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三生”协调发展;提高污水处理率,实现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三生”功能 时空分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14
作者 邱灵敏 余铖清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通过选取江西2012—2022年开放型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各项指标数据,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从而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同时,江西外资... 通过选取江西2012—2022年开放型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各项指标数据,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从而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同时,江西外资投入较少导致经济开放程度低。二者使得江西数字金融与开放型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对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构建具有特色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 数字金融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15
作者 余利丰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8-95,共8页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模型,测算了武汉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武汉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并分析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武汉市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模型,测算了武汉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武汉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并分析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武汉市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12年起,武汉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但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处在良好协调之上,且不断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为降低碳排放,武汉市应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同时注重产业结构的平稳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同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耦合协调度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培训效果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瑾 胡恩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1-301,共11页
为未来生态农业培训模式设计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环保意识、培训资源四个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 为未来生态农业培训模式设计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环保意识、培训资源四个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影响生态农业培训效果要素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环保意识、培训资源四个要素之间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制约生态农业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探究我国生态农业培训效果影响要素耦合协调的变化趋势与制约因素。研究发现: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四要素耦合协调度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由0.478增至0.565,增幅为36.61%,但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在空间分布方面,各省(市、自治区)四要素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各要素障碍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市场竞争、培训资源、政策支持、环保意识,影响各要素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政策支持中的政府补助金额,市场竞争中的涉农院校数量,环保意识中的有机肥的投入量,培训资源中的培训场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培训效果 耦合协调度 熵值法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坤丽 刘维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4,共5页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升,二者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但呈逐步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西部与东部地区呈高水平“凸起”,东北与中部地区呈中低水平“塌陷”;耦合协调度内部流动性较强,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和异质性;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U”型影响,财政支农和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市场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农业经济韧性 耦合协调度 核密估计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杜春 张璐 翟洪江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作为隶属于社会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会对区域的经济、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其... 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作为隶属于社会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会对区域的经济、教育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东北地区本科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从内部对比来看,东北三省的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吉林省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校师资投入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影响,但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省份的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耦合协调度 产教融合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茂森 刘荣庆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演进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分布格局;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稳定,等级转移均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空间背景对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大影响;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协调共进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耦合协调度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剑 程云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环境规制综合水平最高;(2)三者耦合协调度存在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全国耦合协调度位于中等和良好协调之间,总体呈现“W”型上升态势,空间层面上“链条式”和“组团式”特征明显,呈现“马太效应”;(3)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上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模式;(4)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和国际贸易是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研发资金、人口压力成为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规制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GT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