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卒中类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雪梅 张见影 +2 位作者 宋晓南 邢英琦 王光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经TCD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头部CT和(或)MRI所示梗死灶进行卒中分型。结果169例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各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LI)...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经TCD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头部CT和(或)MRI所示梗死灶进行卒中分型。结果169例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各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LI)最为常见,占38.46%,其次为分水岭梗死(WI)占19.23%。流域性脑梗死、弥散性多发点状脑梗死、半卵园中心梗死与MCA严重狭窄或闭塞程度有关。结论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卒中类型以腔隙型脑梗死、分水岭梗死为主。卒中类型多种多样,血管检查应该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 严重狭窄或闭塞 卒中类型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与卒中后失语症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姚婧 宋彦丽 +4 位作者 李磊 周筠 王春雪 王拥军 张玉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9期723-728,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和卒中后失语症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入排标准的421例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和卒中后失语症分类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入排标准的421例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及失语指数(Aphasia Quotient,AQ)评分,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中、老年三组,按卒中类型分为脑梗死及脑出血,结合不同性别观察失语症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卒中类型间失语症类型分布有无差异。结果入选患者均为右利手,男性占69.60%,女性占30.40%。失语症类型如下:运动性失语116例(男85例,女31例),感觉性失语35例(男20例,女15例),传导性失语15例(男10例,女5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63例(男50例,女1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1例(男8例,女3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7例(男13例,女14例),命名性失语73例(男47例,女26例),完全性失语81例(男60例,女21例),经统计学分析,男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69.60%)明显高于女性(30.40%)(χ2=11.57,P=0.003),尤以青中年(≤65岁)为主(73.38%),老年期(〉65岁)女性发生率逐渐升高(42.97%),与男性差异逐渐缩小(26.28%);性别对失语症类型无明显影响(χ2=13.84,P=0.054),男女患者均以运动性失语最常见(分别为29.01%、24.22%);各年龄组患者失语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χ2=14.94,P=0.382)。脑梗死所致失语症患者较脑出血所致者更为多见(分别为306例和115例),但在失语症类型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χ2=13.23,P=0.067),除女性脑出血患者外,均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分别为29.82%,29.55%,26.67%)。结论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对卒中后失语症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影响,男性卒中后失语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病平均年龄小于女性,两性中均以运动性失语最常见;除去女性脑出血患者外,均以运动性、完全性及命名性失语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类型 性别 年龄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和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晓东 赵丽 +8 位作者 李福学 王学敏 孔丽清 孙立新 宗润华 朱静 王虹 王素珍 王海英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不同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50例脑卒中患者和130例健康者血浆Hcy水平,观察组同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不同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50例脑卒中患者和130例健康者血浆Hcy水平,观察组同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Hcy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线性关系。无论病灶位于基底节、脑叶还是脑干,其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卒中类型 病变部位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岳亚敏 张艳华 朱艳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我科1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并发抑郁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57.69%(45/78)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我科16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并发抑郁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57.69%(45/78)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33.68%(32/87),P<0.0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于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而与小脑、脑干和其他部位病变关系不明显。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放射冠、丘脑、大脑半球(额叶)、基底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和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够改善其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 卒中类型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凯 张建军 吕祥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7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方法2006—10~2008—10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部分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48例单侧颈内...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方法2006—10~2008—10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部分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48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内动脉颈段闭塞28例,脑段闭塞20例。根据MRI分析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结果显著皮质下梗死20例(41.7%),边缘带梗死13例(27.1%),区域梗死8例(16.7%),弥散小梗死灶7例(14.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多为显著皮质下梗死和边缘带梗死。颈内动脉颈段闭塞组中边缘带梗死、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脑段闭塞组高(42.8%vs 5.0%,28.6%vs 0),脑段闭塞组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较颈段闭塞组高(80.0%vs 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闭塞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癫痫的多因素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晓灵 赵东梅 +2 位作者 胡一君 邹欣 张弟文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癫痫的多因素关系,为卒中后癫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1804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等资料,根据卒中后是否发生癫痫,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无... 目的探讨卒中类型、卒中部位与卒中后癫痫的多因素关系,为卒中后癫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1804例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等资料,根据卒中后是否发生癫痫,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无癫痫组(n=1487)和卒中后癫痫组(n=317),分析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17例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其中早发性癫痫141例(44.48%),迟发性癫痫176例(55.52%)。不同卒中部位及卒中类型的癫痫发病率为17.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中的顶叶合并蛛网膜下腔、额叶合并颞叶、额叶合并颞叶和枕叶、单一颞叶是卒中后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P<0.01),其中单一颞叶是卒中后早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P<0.01)。脑梗死患者常见早发性癫痫(23.66%),脑出血患者常见迟发性癫痫(47.95%)。结论卒中类型中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卒中后癫痫有关;卒中部位中顶叶合并蛛网膜下腔、额叶合并颞叶、额叶合并颞叶和枕叶、单一颞叶与卒中后癫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卒中类型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烟雾病的卒中类型、部位及脑血管病变、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召玺 王万华 +3 位作者 张炎 王红洲 曹勇军 赵合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人烟雾病(MMD)的卒中类型、部位及脑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代偿。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成年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CHS)25例(61%),缺血性脑卒中(CIS)16例(39%)。CHS患者卒中部位在脑室及其周围(基底节... 目的研究成年人烟雾病(MMD)的卒中类型、部位及脑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代偿。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成年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CHS)25例(61%),缺血性脑卒中(CIS)16例(39%)。CHS患者卒中部位在脑室及其周围(基底节区)的比率(64%)显著高于CIS患者(25%)(P<0.05);CIS患者卒中部位在皮质或皮质下的比率(75%)显著高于CHS患者(12%)(P<0.0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病变82支,其中颈内动脉(ICA)病变的比率(76.8%)显著高于大脑中动脉(MCA)(17.1%)和大脑前动脉(ACA)(6.1%)(均P<0.05);深穿支(78支,95.1%)、Willis环(51支,62.2%)、脑膜支(62支,75.6%)和胼周后动脉(50支,61.0%)代偿的比率显著高于眼动脉(19支,23.1%)和脑膜中动脉(9支,10.9%)(均P<0.01)。CHS与CIS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代偿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S患者脑血管Suzuki分级Ⅴ级、Ⅵ级的比率显著高于CHS组(均P<0.05)。结论成人MMD以CHS多发,并多发生在脑室及其周围;CIS的卒中部位以皮质、皮质下区为主。MMD的主要代偿方式为深穿支、Wilis环、脑膜支、胼周后动脉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卒中类型 部位 侧支循环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的风险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荣彦 卢海丽 +4 位作者 杨建芳 许月琨 高兰芳 侯永革 柳晓锋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随访研究急性期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1例卒中住院患者发病2周时分别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同时测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 目的随访研究急性期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1例卒中住院患者发病2周时分别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同时测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智力测验(MMSE)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1)2周时不同类型脑卒中后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周时PSD患者与非PSD患者,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PSD与非PSD患者,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额颞叶卒中患者PSD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额颞叶卒中患者(P<0.05)。丧偶、离异或独身者2周时PSD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患者(P<0.05)。社会支持度良好的患者,2周时PSD的发生率显著较低。2周时PSD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非PSD患者(P均<0.01),而mRS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患者(P<0.01)。(3)2周时,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NIHSS、mRS与PS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SD在卒中后2周时发病率较高,卒中类型同PSD的发生无相关性,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与2周PSD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 后抑郁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的认知与处理
9
作者 梁慧怡 《科学生活》 2024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发生损伤的疾病,主要包括两种亚型,即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主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脑卒中总类型...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发生损伤的疾病,主要包括两种亚型,即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主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脑卒中总类型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血液循环 出血性脑 缺血性脑 卒中类型 缺血缺氧 脑组织
原文传递
女性超重对不同卒中类型的影响不同
10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9-1079,共1页
Neurology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妇女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可能增高,但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
关键词 卒中类型 超重 女性 缺血性 出血性 肥胖妇女 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不同卒中类型风险的联系
11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55-955,共1页
卒中是导致中国人口死亡和永久残疾的主要原因,而且不同类型卒中的发病率存在无法解释的巨大地理差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中国成人中普遍存在,可能在卒中病因中发挥一定作用。前瞻性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 Kadoorie Bioba... 卒中是导致中国人口死亡和永久残疾的主要原因,而且不同类型卒中的发病率存在无法解释的巨大地理差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中国成人中普遍存在,可能在卒中病因中发挥一定作用。前瞻性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 Kadoorie Biobank)包括2004至2008年期间从中国10个不同地域(5个城市和5个农村)招募的50多万名30~79岁成人,在基线时具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卒中类型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地理差异 前瞻性研究 慢性病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的就诊延迟因素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傅瑜 樊东升 +4 位作者 张远锦 张新宇 刘小璇 张微微 张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获得有效治疗的主要就诊延迟相关因素 ,从而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连续收集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来我院就诊的 30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采用 χ2 和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获得有效治疗的主要就诊延迟相关因素 ,从而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连续收集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3月来我院就诊的 30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采用 χ2 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CT/MRI证实 ,其中脑梗死 2 10例 ,脑出血 8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0例。与就诊延迟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抵院方式 ,其次分别为首诊地点、卒中类型和发病地点距医院距离。结论 :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很多 ,其重要原因是患者对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诊治认识不足 ,加强公众相关医学教育对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 就诊延迟因素 抵院方式 首诊地点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48
13
作者 史宇 杨冬冬 +1 位作者 黄国志 吴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7-869,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前3位的致死病因,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与其他卒中后并发症相比较,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后抑郁 发病率 致死病因 单病种 抑郁状态 临床医师 影响因素 细胞因子 缺血性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46
14
作者 刘建平 解瑞谦 +1 位作者 程锦泉 聂绍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有关研究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在检索并纳入的23篇有关研究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文章中,吸烟、饮酒、体育活动...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有关研究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结果在检索并纳入的23篇有关研究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文章中,吸烟、饮酒、体育活动、被动吸烟与脑卒中关系的合并OR值分别是1.86(95%CI: 1.62~2.13)、1.84(95%CI:1.71~1.97),0.41(95%CI:0.08~2.10),3.22(95%CI:2.04~5.07).按脑卒中类型分层合并分析,结果发现,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的OR值分别为2.60 (95%CI:2.01~3.36 )、2.00 ( 95%CI:1.54~2.60 ).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的OR值分别为2.10 ( 1.11~3.97)、2.24 (1.62~2.99).结论吸烟、饮酒、被动吸烟是脑卒中及其各亚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因素 饮酒 居民吸烟 缺血性脑 出血性脑 Meta分析 综合定量分析 被动吸烟 OR值 方法应用 体育活动 卒中类型 危险因素 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谭同才 叶祥明 +1 位作者 余艳梅 邵玉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6-688,共3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首次发病后第4—12周的偏瘫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步态训练组)和治疗组(肌内效贴布组)。对照组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58.3±8.9)岁;身高(1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首次发病后第4—12周的偏瘫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步态训练组)和治疗组(肌内效贴布组)。对照组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58.3±8.9)岁;身高(164.32±8.97)cm。治疗组19例,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60.3±7.9)岁;身高(161.44±11.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布 步态训练 偏瘫 利手 摆动相 BRUNNSTROM 步行速度 卒中类型 脑梗死部位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医院10年儿童脑卒中疾病谱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建军 邹丽萍 +7 位作者 石凯丽 李久伟 蒋丽琼 吴沪生 方方 丁昌红 肖静 吕俊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儿的疾病谱病因学及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51例脑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3·0±3·...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儿的疾病谱病因学及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51例脑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3·0±3·8)岁;男性156例,女性95例。动脉缺血性脑卒中(AIS)占62·5%(157/251),出血性脑卒中(HS)占37·5%(94/251)。两者均无明显季节分布差异,但郊区(县)发病较城区更为严重。特发性脑卒中(IS)51例(32·5%,51/157)居于AIS病例各亚类首位。已明确病因的AIS病例中以感染(12.1%,19/157)、烟雾病(12.1%,19/157)、头部外伤(10.8%,17/157)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7.6%,12/157)最常见。惊厥(20·4%,25/157)和言语困难(15·9%,25/157)则是IS患儿较常见症状。颅内出血发生部位主要为大脑内(41·5%,39/94)和蛛网膜下隙(13·8%,13/94)。维生素K缺乏(76·6%,72/94)则是导致小婴儿颅内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结论IS是儿童AIS的最常见类型;维生素K缺乏仍是我国引起小婴儿颅内出血的最常见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卒中类型 病因学 危险因素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翠萍 刘宏丽 +1 位作者 徐金秀 李振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类型的关系,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比例为59.42%。中...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类型的关系,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比例为59.42%。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缺损者。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球易发生抑郁。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病变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关 病变部位 自评抑郁量表 患者 卒中类型 发病机制 初步探讨 评分标准 发生比例 密切关系 发生率 左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郝彬 韩华 赵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819-1821,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该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智力障碍及语言丧失等,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指数[1]。临床治疗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降低患者后遗症发生风险,改善活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该疾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智力障碍及语言丧失等,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指数[1]。临床治疗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降低患者后遗症发生风险,改善活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护理干预是较为普遍的护理方法,可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建议,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护理效果尚不理想[2]。早期康复护理可在心理、认知及各项功能等方面给予患者应得到的支持,同时建立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系统,全方位地给予患者帮助,可对肢体功能及机体障碍患者产生作用[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 肢体功能 智力障碍 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 支持系统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1年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锐华 王拥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后1年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因素及其对卒中后生存质量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9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1年随访,完成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问卷调查、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以评估生存质量及身体残障状况。结果:只有301例...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后1年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因素及其对卒中后生存质量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9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1年随访,完成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问卷调查、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以评估生存质量及身体残障状况。结果:只有301例患者在卒中后1年进行了随访,虽然既往病史、卒中类型、年龄对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P>0.05)。卒中程度严重、卒中并发症能显著地降低生存质量(P<0.01);女性、无伴侣、自费、文化素质低也会导致生存质量下降(P<0.05)。结论:卒中严重程度和卒中并发症是影响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性别、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既往病史、卒中类型可作为影响生存质量较弱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Barthel指数评分 1年后 既往病史 卒中类型 患者 受教育程度 质量因素 问卷调查 文化素质 严重程度 付费方式 婚姻状况 预测因素 并发症 随访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脑卒中患者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测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丽君 卢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对50例脑卒中患者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进行测定,表明急性脑卒中有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结构受损和功能紊乱,血糖及胰岛素同时升高,血糖升高随病情好转有自然下降趋势,动态观察血糖变化及正确使用胰岛素有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糖变化 皮质醇浓度 急性期 急性脑 垂体激素 肾上腺皮质 高血糖症 线结构移位 空腹采血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