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内涵意蕴、学理逻辑及实现路径
1
作者 秦积翠 高丽萍 李晓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明确了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方向。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有其不同于一般教师培养的内涵:培养主体由全域化走向本土化、培养目标由一般化走向卓越化、培养内容由同质化走向专门化、培养方式由普适...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明确了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方向。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有其不同于一般教师培养的内涵:培养主体由全域化走向本土化、培养目标由一般化走向卓越化、培养内容由同质化走向专门化、培养方式由普适化走向在地化。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应有的学理逻辑:乡村文化本土化的属性使然、乡村教师乡土文化传承的使命使然、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使然。基于乡土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回应的基础而构建实现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路径:定向招生是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应然选择,有乡土特色的课程是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基石,在地化的情境性学习是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具身化路径,U-G-S协同育人机制是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实践保障,教育家精神是卓越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本土化培养 乡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职后培育机制建构的基本遵循与路径
2
作者 牛雪梅 李保强 《中国成人教育》 2024年第8期47-54,共8页
迈入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新阶段,重视乡村教师的职后发展是加快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速率的可行路径,卓越乡村教师职后培育机制可为其提供重要助力。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卓越取向、乡村教师卓越素养的可育可达和卓越乡村教师... 迈入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新阶段,重视乡村教师的职后发展是加快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速率的可行路径,卓越乡村教师职后培育机制可为其提供重要助力。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卓越取向、乡村教师卓越素养的可育可达和卓越乡村教师资源的短缺困境,分别从制度、学理和现实三方面为卓越乡村教师职后培育机制的建构奠定了基础;聚焦机制如何建构,还需从凸显卓越乡村教师素养内涵、统摄卓越乡村教师发展历程、确保机制的整体设计与要素统合三个基本原则切入。按照培育实践开展的逻辑序列,培育机制可从四路径予以建构,即四元联合的主体协同机制、层次递进的内容供给机制、卓越指向的质量评价机制、综合全面的资源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培育机制 机制建构 教师职后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仁雷 宋雅 +1 位作者 潘文 徐新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4,124,共5页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为例,从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理论探究、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举措和创新、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风险分析及应对预...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为例,从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理论探究、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体系的建构举措和创新、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在长期实践中努力建构教育情怀浓厚、学科基础扎实、实践取向鲜明的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协同育人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戴水姣 刘玉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81,共6页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其培养主体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对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目标所作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包括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向三大要素,分...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其培养主体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对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目标所作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包括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向三大要素,分别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其核心意蕴为:树立精准的育人价值观念,为扎根乡村教育育人,为传承乡村文化育才;确立明确的育人价值目标,培养“五育并举”、“乡土性”特质突出的人;选择合适的育人行为方向,坚持U-G-S合作、协同育人。立足于新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其实践路径应以价值观念的践行为先导,从首重学术教育转向首重乡村情怀教育;以价值目标的达成为关键,从同质化培养转向“乡土性”特质培养;以行为方向的优化为保障,从重协同育人形式转向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路径——以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卓越教师计划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胡习之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卓越乡村教师"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其内涵并不一样。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应为"具有卓越潜质、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文化的教师"。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根本就是培养出在乡村任教... "卓越乡村教师"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其内涵并不一样。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语境下"卓越乡村教师"的内涵应为"具有卓越潜质、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文化的教师"。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根本就是培养出在乡村任教且认同乡村,并具有卓越潜质的乡村教育人才,也就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教育人才。文学院"卓培班"采取"乡村取向"的宏观战略,从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方面努力追寻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乡村取向 培养模式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卓越乡村教师培养的困惑与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平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全面目标追求,在一定意义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更为迫切、更有必要。卓越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乡村教育情怀、一专多能、乡村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在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 卓越教师培养成为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全面目标追求,在一定意义上卓越乡村教师培养更为迫切、更有必要。卓越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乡村教育情怀、一专多能、乡村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地方师范院校在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宽度难以平衡、乡村精神培育乏力、顶岗实习“重教轻学”等实践困惑。为了克服既有偏弊,需要沿着以下路径展开:推行“二次选拔”,将乐教适教的学生纳入公费培养体系;秉持宽口径、厚基础、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建构课程的乡土性,奠定人才培养素质的基础内核;实施在地化教育服务,增强公费师范生的乡村理解与文化认同;加强大学-政府-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助力公费师范生的成长;建立多维激励机制,促进公费师范生主动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公费师范生 地方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语文学习目标设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石耀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50-156,共7页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语文学习目标的不同来源,在"乡村取向"的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从"课标研读""教学内容开发""学情分析""目标表述"等方面入手,训练"准教师"的目标设计技能,落实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语文学习目标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背景下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8
作者 王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
乡村教育振兴对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着客观诉求,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是卓越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是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公费师范生(全科教... 乡村教育振兴对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着客观诉求,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是卓越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是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农村小学公费师范生(全科教师)应突出实践导向,构建了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 全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未来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政策与模式——基于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的校本分析
9
作者 吴菊云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南通市面向乡村的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在前期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效。由于吸收了优质生源,社会认同度高,面向乡村,合同履约到位,后续公费师范生政策具有可行性。在今后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学未来卓越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提升人才... 南通市面向乡村的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在前期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效。由于吸收了优质生源,社会认同度高,面向乡村,合同履约到位,后续公费师范生政策具有可行性。在今后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学未来卓越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提升人才的培养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师范生 定向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优师计划”的推进策略研究
10
作者 樊乙侬 孙明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30-32,共3页
“优师计划”是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提质增量的重要举措,是公费师范生项目的延伸和升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师计划”具有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公益性、缓解地区教师供给不足现状的精准性、多元协同育人促进优师专业发... “优师计划”是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提质增量的重要举措,是公费师范生项目的延伸和升级。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师计划”具有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公益性、缓解地区教师供给不足现状的精准性、多元协同育人促进优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聚焦个体层面上自我实现的导向性等优势。“优师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应当注意潜在“优师”人员的选择;丰富实习经验以提高“优师”培养质量;提供稳定的任教环境;长期有效的监督来保障计划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政策优势 推进策略 卓越乡村教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公费师范生就业模式改革探析--兼论卓越乡村教师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平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地方公费师范生教育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农村基础教育补充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但这种定向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引起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缺失、专业发展阻滞、教育情... 地方公费师范生教育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农村基础教育补充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但这种定向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就业政策体系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引起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缺失、专业发展阻滞、教育情感困扰等。为了减少这项制度潜在的负面影响,公费师范生就业模式可进行必要的变革,即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必立即安排在农村学校工作,而是先在生源地城镇优质学校工作三至五年后再“下放”农村。这一思维模式的转换既保证了服务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又可以带来整体效益优化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卓越乡村教师从公费师范毕业生中形成与发展。当然,卓越乡村教师不会自动生成,需要精心培育,在于构建一套合理、高效的公费师范生职前与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及政策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公费师范生 就业政策 农村教育 卓越乡村教师 就业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水姣 陈明健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20年第10期38-44,共7页
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和效益。调查发现,在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的主要教育实践环节中,教育实习的实效性最高,教育见习次之,毕业论文最次。对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的认识、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指导教... 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和效益。调查发现,在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的主要教育实践环节中,教育实习的实效性最高,教育见习次之,毕业论文最次。对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的认识、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是影响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教育实践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卓越乡村教师协同培养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各协同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协同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协同培养的保障机制并发挥不同主体指导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协同培养 教育实践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向
13
作者 田燕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2-117,共6页
近年来,我国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就,研究数量日渐增加,研究主题不断丰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未来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卓越乡村教师教育过程评价研究,进一步改进... 近年来,我国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就,研究数量日渐增加,研究主题不断丰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未来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卓越乡村教师教育过程评价研究,进一步改进卓越乡村教师教育的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卓越乡村教师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卓越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17
14
作者 乔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8,共9页
近些年,乡村卓越教师培养的政策议题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教师政策学术话语和乡村教育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和教育领域,城镇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遇。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 近些年,乡村卓越教师培养的政策议题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教师政策学术话语和乡村教育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和教育领域,城镇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遇。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卓越乡村教师角色责任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应成为立足乡村的专业自主发展者,通过自身主动发展来谋求发展动力;乡村教师要成为乡村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尤其关注留守儿童发展的独特性;乡村教师需成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助力者,争做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新乡贤。但现实中,乡村教师是嵌入在各种管理制度和组织文化约束之下的结构性存在,其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通常只能在“结构—个体”连续谱系之下做出即时性选择。结构性约束下的乡村教师在被规定发展范围之后,无法倾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他们被嵌入教育体制机制科层体系,难以摆脱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在满足诸多组织要求和制度规约的前提下,他们很难觅得自身足够的发展空间。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一项串联“职前—职后”的系统工程,可以通过乡村实践,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精神;激发内部需求,提升乡村教师自我发展动力;供给专业支持,促进乡村教师的知识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卓越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时代的卓越乡村教师:角色与素质能力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佳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6,共9页
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乡土人才。乡村振兴时代评价一个乡村教师是否卓越,不仅要关注其能否“教好学”,更要看重其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担当与贡献。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扎根理论法,建构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各方对乡村教师的角... 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乡土人才。乡村振兴时代评价一个乡村教师是否卓越,不仅要关注其能否“教好学”,更要看重其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担当与贡献。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扎根理论法,建构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各方对乡村教师的角色期待,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践认为:乡村振兴时代卓越乡村教师应承担起“乡村民众教育者、乡村文化塑造者、乡村社会治理者、乡村经济建设者、乡村生态维护者”五重角色。角色胜任需要素质能力作为支撑,卓越乡村教师履行好五重角色,必须具备相应的角色知识、角色能力、角色品格与个体特质。未来让定向师范生与乡村教师具备这些素质能力,理应成为我国乡村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卓越乡村教师 角色 素质能力
原文传递
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的多元逻辑、现实困境及基本方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
“卓越取向”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而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中内含的基本之义。乡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养,这是由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政策构想等多元逻辑所决定的。但现实中... “卓越取向”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而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中内含的基本之义。乡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养,这是由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政策构想等多元逻辑所决定的。但现实中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却存在一定困境,表现为概念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培育对象瞄准的精准,以城市化教育为模板影响了培育目标选择的精准,一线培训和研修较弱影响了培育措施的精准,施展平台不足影响了培育成效的精准等。为了促进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提出以下基本方略: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乡村特色职业能力提升教育;国培省培“乡村教师专项”倾斜计划以及“乡村卓越教师成长”系列培训;城乡学校教师双向交流互动;教研指导下乡村学校自主培育;荣誉制度保障与物质待遇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卓越教师 精准培养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卓越教师:素质内涵、培养路径及制度激励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建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8-43,共6页
乡村卓越教师的素质内涵包括熟练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山”型能力素质,热爱乡村、报效桑梓的师德情怀,研究乡村教育、开发校本课程的智慧策略,专业性与公共性相融通的人格气质,教育反思的专业精神,引领乡村教... 乡村卓越教师的素质内涵包括熟练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山”型能力素质,热爱乡村、报效桑梓的师德情怀,研究乡村教育、开发校本课程的智慧策略,专业性与公共性相融通的人格气质,教育反思的专业精神,引领乡村教育文化改革的使命意识等。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结果,其职前教育的培养策略包括实施公费定向招生,模块课程选修制度,重视专业情意教育,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此外,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还需要显著提高乡村教师物质待遇,增强职业获得感;满足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增强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教育硕士计划等政策支持和制度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卓越教师 乡村教育 教师教育 制度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乡村教师特质的培养途径及制度保障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兰 《当代继续教育》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研究表明,卓越乡村教师应具备的特质是"乡土性",包括熟悉热爱乡村生活,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拥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信。特质的培养途径有突出自我身份认同的创新师德建设...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研究表明,卓越乡村教师应具备的特质是"乡土性",包括熟悉热爱乡村生活,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拥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信。特质的培养途径有突出自我身份认同的创新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三方合作,联通职前职后的"向乡性"课程建设。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有建立卓越乡村教师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建立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的专项资金制度,提供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乡村教师 特质 培养途径 制度保障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视域下卓越乡村幼儿教师的培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露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7-83,共7页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面临着学历层次较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学习意识不强、资源分配不均、教师数量少等问题。要培养卓越乡村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其价值取向,包括终极价值取向、工具价值取向、实践价值取向。...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乡村幼儿教师面临着学历层次较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学习意识不强、资源分配不均、教师数量少等问题。要培养卓越乡村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其价值取向,包括终极价值取向、工具价值取向、实践价值取向。其次要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激发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供发展机会、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是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卓越乡村教师 乡村幼儿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卓越职教师资内涵特征及政校企协同培养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明星 李欢 谭怀芝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2期27-31,共5页
乡村卓越职教师资是指服务'三农',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能成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顶级教师的卓越师资人才。从乡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进行分析,其具有乡村性、卓越性、师范性、多能性四大特征。人才培... 乡村卓越职教师资是指服务'三农',适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能成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顶级教师的卓越师资人才。从乡村卓越职教师资的内涵进行分析,其具有乡村性、卓越性、师范性、多能性四大特征。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生性、外生性和再生性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三界协同'乡村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乡村卓越教师 政校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