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单价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1
作者 郭佳 蒋明 +5 位作者 靳令经 尹衍新 孙慧 于丽华 毛玉婷 房健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4-1548,1553,共6页
目的用抗人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阻断型嵌合抗体ch3E1D7表达质粒构建单价抗体慢病毒穿梭质粒,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实现其在HEK293T细胞中快速表达,并对纯化后抗体的亲和力及中和活性进行检测。方法设计抗c-Met的单价抗体,命名为mono3E... 目的用抗人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阻断型嵌合抗体ch3E1D7表达质粒构建单价抗体慢病毒穿梭质粒,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实现其在HEK293T细胞中快速表达,并对纯化后抗体的亲和力及中和活性进行检测。方法设计抗c-Met的单价抗体,命名为mono3E1D7,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单价抗体三条链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磷酸钙法转染HEK293T细胞,表达的单价抗体经蛋白A琼脂糖4B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检测抗体完整性,ELISA检测单价抗体在体外阻断c-Met与其配体HGF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感染单价抗体慢病毒的HEK293T细胞上清纯化后,SDS-PAGE分析可见55 ku的重链、25 ku的轻链以及30 ku的杵状结构链(Knob)三条带。且纯化后的单价抗体能与c-Met抗原结合,同时还具有阻断c-Met与HGF结合的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抗人c-Met阻断型单价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 嵌合抗体 单价抗体 慢病毒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治疗性单价IgG抗体基因的构建
2
作者 李钟燮 孟繁平 +6 位作者 孙昌元 李芳芳 金权鑫 李红花 李英信 M.Stassen M.de Baets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构建一株对重症肌无力(MG)具有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单价IgG类抗体基因。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致病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IgG637的重(H)链第322位氨基酸进行K322A突变,获得的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基因再进行H链互补决定... 目的:构建一株对重症肌无力(MG)具有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单价IgG类抗体基因。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致病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IgG637的重(H)链第322位氨基酸进行K322A突变,获得的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基因再进行H链互补决定区3(CDR3)缺失突变,获得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CDR3ΔPLKP基因。经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进行增殖后,转染哺乳类细胞CHO-k1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ELIAS检测与补体C3的结合活性,经RIA检测与特异性抗原人AChR的结合活性。突变抗体H链再经杵(T366Y)臼(Y407T)突变,以利于异源H链的配对。结果: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丧失了与补体C3结合的能力,突变型抗体IgG637/K322A/CDR3ΔPLKP丧失了与人AChR结合的能力。测序证实已经获得了预想的杵臼突变序列。结论:已经成功的制备了无补体激活能力的单价IgG类抗AChR抗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单价抗体 定点突变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特异性单抗2G12单价抗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3
作者 冯一帆 刘雪 +3 位作者 徐柯 冯霞 曾毅 余双庆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构建单价抗体并与IgG比较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性的差异。方法对IgG1抗体重链恒定区基因进行改造,分别构建N端截短型的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IgG1-tH和去除绞链区二硫键及CH2、CH3区的稳定非共价键的2G12重链基因2G12-HM。将IgG1-tH与2G12... 目的构建单价抗体并与IgG比较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性的差异。方法对IgG1抗体重链恒定区基因进行改造,分别构建N端截短型的IgG1重链恒定区基因IgG1-tH和去除绞链区二硫键及CH2、CH3区的稳定非共价键的2G12重链基因2G12-HM。将IgG1-tH与2G12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表达含有完整Fc的单价抗体;将2G12-HM和轻链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表达半分子型的单价抗体。通过非还原SDS-PAGE对表达抗体的大小进行鉴定,并用ELISA和微量中和实验比较原型2G12抗体和单价抗体的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性。结果以HIV-1中和抗体2G12为模型通过基因改造成功表达了两种单价抗体,一种为完整的重链、轻链以及N端截短型的重链分子组成的包含1个Fab和1个Fc的单价抗体2G12-tH;另一种为1条重链和1条轻链组成的半分子型单价抗体2G12-HM。两种抗体均可与抗原有效结合,且与IgG分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和实验结果发现IgG抗体能中和的,病毒两种单价抗体也均能中和。结论成功构建了两种单价抗体,与IgG相比其结合活性和中和活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单价抗体 中和活性
原文传递
单价抗CD20抗体诱导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银星 范冬梅 +8 位作者 熊冬生 许元富 邵晓枫 许元生 彭晖 杨铭 秦岚 朱祯平 杨纯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9-125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已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但仍需要开发新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未修饰的或放射性标记的),以治疗对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无反应的患者。鼠源性抗CD20抗体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Fab和F(ab)'2已被构建... 背景与目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已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但仍需要开发新的抗CD20抗体和片段(未修饰的或放射性标记的),以治疗对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无反应的患者。鼠源性抗CD20抗体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Fab和F(ab)'2已被构建。本研究目的是观察HI47(鼠抗-CD20抗体)和其嵌合抗CD20抗体片段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抗CD20抗体与CD20+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结合能力;MTT法测定抗CD20抗体片段对Raji细胞生长的影响;用膜联蛋白Ⅴ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验证抗CD20抗体片段诱导Raji细胞凋亡。结果:HI47和其嵌合的抗CD20抗体片段均可与CD20+Raji细胞结合,结合率可达90%以上;HI47不能与美罗华竞争结合Raji细胞;HI47和其嵌合的抗CD20抗体片段浓度为100μg/ml对Raji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7.0±1.5)%、(65.2±2.5)%、(77.2±3.2)%;单价的抗CD20抗体片段Fab(20μg/ml)能够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早期凋亡率为17%。结论:HI47的嵌合抗体片段对Raji细胞有抑制作用,能诱导Raji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价抗CD20抗体 诱导 B细胞淋巴瘤 RAJI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BsAb1/17双特异性抗体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齐剑英 郭茉 +7 位作者 叶贤龙 阚方明 张宇 郝智超 徐黎明 任桂萍 王文飞 李德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cBsAb1/17对Ⅱ型胶原(CII)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scBsAb1/17双特异性抗体与单价抗体(anti-IL-1βscFv和anti-IL-17scFv)在CIA模型小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CII建立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cBsAb1/17对Ⅱ型胶原(CII)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scBsAb1/17双特异性抗体与单价抗体(anti-IL-1βscFv和anti-IL-17scFv)在CIA模型小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CII建立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小鼠成模后开始治疗,每2 d给药1次,治疗29 d。治疗结束后对小鼠关节炎指数进行临床评分,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CII抗体、CII特异性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指数和脾脏中IL-2、IL-1β、IFN-γ、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A模型对照组相比,所有治疗组都能明显减轻CIA小鼠的临床症状,并明显降低血清中CII抗体水平、脾细胞增殖指数及脾脏中TNF-α、IL-6、IL-2、IL-1β和IFN-γ的表达量。相同剂量下scBsAb1/17治疗组的脾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anti-IL-1βscFv治疗组(P<0.05);并且scBsAb1/17治疗组小鼠脾脏中IL-6、IL-2、IL-1β和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anti-IL-1βscFv和anti-IL-17AscFv单独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 scBsAb1/17及单价抗体对CIA模型小鼠都有治疗效果;不同剂量scBsAb1/17对CIA模型鼠的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相同剂量条件下,scBsAb1/17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价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抗体 单价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Ⅱ型胶原(CII) IL-1Β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层粘连蛋白Fab'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金国 柴明胜 +1 位作者 叶仲贤 朱炳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5,共3页
用DEAE纤维素DE-52反相吸附纯化抗人层粘连蛋白(LN)IgG,IgG回收率达11.6mg/ml血清。胃蛋白酶消化IgG成F(ab')2,再用10mmol/L2-巯基乙醇37℃反应90min还原成Fab',回收率... 用DEAE纤维素DE-52反相吸附纯化抗人层粘连蛋白(LN)IgG,IgG回收率达11.6mg/ml血清。胃蛋白酶消化IgG成F(ab')2,再用10mmol/L2-巯基乙醇37℃反应90min还原成Fab',回收率约81%,放免效价为1:3500.测得纯化的IgG、F(ab')2及Fab'分子量分别为150000、90000、45000,与理论值相近。放免检测中用Fab'取代抗血清可纠正对血清LN测定的误差,从而建立检测LN的准确、灵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片段 单价抗体 层粘连蛋白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ON OF NEW EPITOPES FROM MONOVALENT DISPLAYED PHAGE OCTAPEPTIDE LIBRARY
7
作者 李全喜 王琰 +4 位作者 李竞 王雅明 徐建军 王力民 董志伟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A library of 2 ×107 random octapeptides was constructed by use of phagemid-based monovalent phage display system. The randomly synthesized degenerated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 (oligos ) were fused to the truncat... A library of 2 ×107 random octapeptides was constructed by use of phagemid-based monovalent phage display system. The randomly synthesized degenerated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 (oligos ) were fused to the truncated g Ⅲ (p230-p403). Sequence analysis of 11 randomly chosen clones suggested that the degenerated inserts and its deduced amino acid (aa) sequences are randomly distributed. The library was used to select binding peptides to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9E10, which recognizes a continuous decapeptide epi- tope of denatured human c-myc protein. After four to five rounds of panning, most of the eluted clones could bind to 9E10.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positive clones indicated that the binding sequences could fall into two classes, one class (clone 1) shares a consensus motif, ISE x x L, with c-myc decapeptide; and the sequences of the other class are entirely different. The binding of both classes to 9E10 could be specifically inhibited by free c-myc decapeptide.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phage peptide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construction of multivalent displayed phage peptides and immunization of animals with or without adjuvant. ELISA and competitive ELISA showed that anti-serum from both mice and rabbit immunized with either clone could bind to the original antigen, c-myc decapeptide. These results denote that in spite of the dissimilarity of the selected peptides with c-myc decapeptide, they are capable of inducing similar immune respones in vivo, thus actually mimicking the antigen epit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valent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epitope mimic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