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术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耿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术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镇江三五九医院收治的82例腰椎滑脱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术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镇江三五九医院收治的82例腰椎滑脱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行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硬膜外血肿)发生风险。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环境、护理文书、行为规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理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安全管理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腰椎滑脱手术中有助于改进手术相关指标,减轻疼痛并增强腰椎功能,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 腰椎滑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潘展业 王茂澎 杨立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UBE-PLIF治疗,对照组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部疼痛程度、椎间隙高度(IDH)。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IDH高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PLIF与MIS-TLIF均可促进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IDH恢复,但UBE-PLIF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椎间隙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倪双洋 张永远 +3 位作者 孙宏慧 陈彦飞 胡薇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5-813,共9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UBE-PLIF组27例,MIS-TLIF组3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诊断、合并慢性疾病及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和术后3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IDH),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术后1年椎旁肌脂肪浸润分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UBE-PLIF组随访12~15个月(13.3±1.0个月),MISTLIF组随访12~16个月(13.4±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PLIF组手术时间274.3±88.2min、术中出血量261.1±207.7ml、术后引流量95.7±79.7ml,MIS-TLIF组分别为181.8±58.7min、331.8±247.1ml、125.4±113.1ml,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UBE-PLIF组住院天数7.4±2.3d,MIS-TLIF组7.5±1.0d,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UBE-PLIF组优于MIS-TLIF组(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ODI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IDH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IDH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评估,UBE-PLIF组I级融合23例、Ⅱ级4例,MIS-TLIF组I级28例、ⅡI级5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椎旁肌脂肪浸润分级,UBE-PLIF组1级2例、2级18例、3级7例,MIS-TLIF组1级0例、2级15例、3级18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UBE-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MIS-TLIF相近,术后3个月UBE-PLIF组腰腿痛症状较MIS-TLIF组明显改善,并且UBE-PLIF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4
作者 徐博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81-83,共3页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ULIF)和对...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ULIF)和对照组(MIS-TLIF)分别为6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不同时期的腰椎疼痛,采取VAS评分;测算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ODI均有降低;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意义(P>0.05)。结论 ULIF和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MIS-TLIF相比较,ULIF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少,有利于早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