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
作者 郭志宏 李翀 +3 位作者 尹毅 陆轲 陈是煌 陈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220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94例)和对照组(采用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PK...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220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94例)和对照组(采用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26例)。记录手术情况及疼痛VAS评分,测量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两组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OVCF可达到与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相同的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较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后外侧单侧弓根穿刺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刘云涛 何传宇 苏来曼·热合曼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对照组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两组患者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症状性椎旁或椎间隙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发生。结论: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和单侧椎弓根入路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均较好,前者手术时间更短,X线透视次数少。Purpos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0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reated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vertebroplasty;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uni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With a follow-up of more than 1 year,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imes, cement injection volume, pain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ir functional recover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in pain VAS score and dysfunction index ODI score, the scores improved with the follow-up tim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2 cases of bone cement leakag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 in the control group, none of which resulted in symptomatic paravertebral or intervertebral space leakage, and no intravertebral canal leakage occurred.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with 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 and unilateral pedicle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ith the former having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X-ray fluo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突上缘弓根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后骨水泥的弥散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创 杨雯 +5 位作者 丁广江 李培坤 肖忠宇 陈营 方雪 张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08,共9页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通过量化骨水泥弥散效果,对比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双侧椎弓根组(n=40)接受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单侧椎弓根外组(n=40)接受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术后3 d内拍摄患椎正侧位X射线片,评估骨水泥弥散效果、弥散类型。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骨折周围压痛阈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单侧椎弓根外组患者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骨水泥灌注量多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双侧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Ⅲ型,单侧椎弓根外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Ⅱ型,两组骨水泥弥散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前(P<0.001),术后骨折周围压痛阈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折周围压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可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经典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双侧弓根 单侧弓根 骨水泥弥散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牛永奇 王云浩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2020-09—2023-02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的93例胸腰段VCF患者资料,依据入路情况分为单侧组(47例)和双侧组(4... 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2020-09—2023-02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的93例胸腰段VCF患者资料,依据入路情况分为单侧组(47例)和双侧组(46例)。统计并比较2组临床指标、炎症-应激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 2(PGE 2)、皮质醇(Cor)]、椎体参数、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胸腰椎评分(JOA)]、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双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血清CRP、TNF-α、PGE 2、Cor水平均降低,且单侧组低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均降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VCF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在改善脊柱形态和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接近,但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手术时间短,能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医护放射暴露风险,创伤应激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弓根 单侧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中段胸椎骨折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楠 蒋焕泽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本文探究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中段胸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中段胸椎骨折患者为入组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双侧组(30例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单侧组(36... 目的 本文探究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中段胸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中段胸椎骨折患者为入组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双侧组(30例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单侧组(36例行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对VAS评分、伤椎恢复、ODI指数、腰椎功能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双侧组相比,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单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侧组相比,单侧组术后6个月VAS、JOA、伤椎Cobb角、ODI评分下降,椎体前缘高度、生活质量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入路胸椎椎体成形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术后情况较好,有利于患者恢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段胸骨折 单侧成形术 恢复情况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袁宇飞 张凯 +5 位作者 张存 樊凯彬 颜珍珍 何娟 李健斐 苗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经单侧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UTP)及UTPP入路PVP治疗老年腰椎OVCF患者共133例。记录两组的研究术后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特点、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结果完整随访患者124例至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1 d、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PP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UTP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高于UTP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较经椎弓根入路PVP骨水泥弥散充分,骨水泥渗漏率低,止疼效果好,可实现患者早期下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突-弓根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广强 朱瑞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9.92±3.76)min短于双侧组的(47.95±4.42)min,出血量(2.61±0.73)ml、透视次数(4.89±0.78)次、骨水泥使用量(3.42±0.81)ml均少于双侧组的(3.48±1.44)ml、(8.26±1.24)次、(4.23±1.29)ml,骨水泥渗透率11.11%低于双侧组的3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07±0.21)、(2.13±0.24)分,均低于本组术前的(6.38±1.14)、(6.35±1.12)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Cobb角分别为(22.15±2.83)%与(11.83±1.21)°,双侧组分别为(22.31±2.79)%与(12.29±1.36)°,均小于本组术前的(31.78±4.52)%、(25.18±2.92)°和(31.77±4.56)%、(25.21±2.87)°(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单侧入路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单侧弓根 双侧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与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喜安 刘绍灵 徐荟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54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UPA-PVP组(143例)和TUA-PVP组(111例)。均为胸腰椎(T8~L2)单个椎体骨折。UPA-PVP组根据术前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CT及MRI评估伤椎内靶向穿刺点,即穿刺椎体对侧旁正中线与椎体前中1/3交界处,根据靶向穿刺点逆向设计穿刺路径及确定体表定位点;TUA-PVP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投影10点或2点方法穿刺,参考术后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三维CT判断骨水泥在手术椎体内的弥散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全身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伤椎再骨折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大于TUA-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TUA-PVP组患者左、右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总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UPA-PVP组无手术椎体对侧再骨折情况,17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TUA-PVP组5例患者手术椎体对侧再次出现骨折,12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再次行椎体成形术。UPA-PVP组手术椎体再骨折率低于TUA-PVP组(P<0.05)。UPA-PVP组与TUA-PVP组其他椎体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PVP与TUA-PVP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缓解OVCF患者腰背部疼痛。UPA-PVP方法治疗OVCF,以穿刺靶点为目标,逆向设计穿刺路径,简单易行,较TUA-PVP方法能达到更好的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降低椎体再骨折率,有效缓解椎体骨折后腰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单侧弓根 靶点穿刺 经皮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入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兰向宇 蒙永晖 赖少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后外上方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86例OVCF患者分为A组(采用单侧后外上方入路PCVP治疗,41例)和B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CVP治疗,45例)。... 目的比较后外上方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86例OVCF患者分为A组(采用单侧后外上方入路PCVP治疗,41例)和B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CVP治疗,4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手术时间A组短于B组(P<0.05),骨水泥分布等级A组优于B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疼痛VAS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伤椎再骨折、邻近椎体骨折和肋间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上方入路与经椎弓根入路PCVP治疗OVCF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纠正后凸畸形;后外上方入路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分布效果更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上方 弓根 经皮弯角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入路方式的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达清琼 瞿继林 魏宝君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4期63-65,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于西固区人民医院采取经皮PVP治疗的86例骨质疏松性...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与经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于西固区人民医院采取经皮PVP治疗的8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穿刺路径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在PVP中经椎弓根旁外侧入路,B组在PVP中经椎弓根穿刺入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性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ODI指数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和VAS评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2种不同的入路方式均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成效,但也有微小的不同,经旁外侧入路术后患者疼痛较轻,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患者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更高,椎体的力学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旁外侧 经皮成形术 胸腰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验证腰椎PKP/PVP术经单侧椎弓根横突入路穿刺点的安全范围
11
作者 陈林 蒲奕文 +2 位作者 付宏蔚 李煦妍 王安素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测量验证腰椎PKP/PVP术经单侧椎弓根横突入路球囊过椎体中线时穿刺点及穿刺外倾角的安全有效范围,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50例L_(1)~L_(5)正常成人腰椎CT数据,通过Mimics软件测量穿刺点在腰椎横突处、皮肤...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测量验证腰椎PKP/PVP术经单侧椎弓根横突入路球囊过椎体中线时穿刺点及穿刺外倾角的安全有效范围,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50例L_(1)~L_(5)正常成人腰椎CT数据,通过Mimics软件测量穿刺点在腰椎横突处、皮肤处及穿刺外倾角的安全有效范围,并在3D打印模型上验证。结果L_(1)~L_(5)在横突上的穿刺点安全范围分别为(6.52±2.06、7.22±2.87、9.71±4.03、10.85±4.38、15.60±5.36)mm;L_(1)~L_(5)穿刺点在皮肤上的安全范围分别为(15.53±4.90、17.56±5.57、24.09±7.07、30.30±9.82、42.99±10.20)mm;L_(1)~L_(5)穿刺外倾角安全范围分别为(8.92°±2.76°、9.10°±2.56°、11.88°±2.96°、14.05°±3.63°、19.11°±4.38°);通过3D打印模型验证L_(1)~L_(5)穿刺的成功率分别为85%、87%、91%、95%、100%。结论腰椎PKP/PVP术经单侧椎弓根横突入路在安全范围内穿刺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X线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3D打印技术 弓根横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12
作者 彭文康 胡俊卿 胡晶焱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庐山市人民医院拟行PKP的6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侧...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庐山市人民医院拟行PKP的6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31例。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PKP,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椎体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时满意度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骨水泥灌注量多于双侧组,X线曝光次数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高度重建率、Cobb角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ODI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术后1年,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及1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率均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椎弓根外入路PKP治疗OVCF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增加骨水泥灌注量,减少X线曝光次数,且术后重建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缓解术后疼痛和提升胸腰椎功能等疗效同双侧椎弓根入路一致,但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单侧弓根 双侧弓根 骨水泥灌注量 渗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与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和椎体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学兵 晏细妹 严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65-70,共6页
目的探究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和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目的探究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和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n=43,65椎)和双侧组(n=37,49椎)。两组均接受PVP治疗,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分布情况、X线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椎体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压缩比)、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骨密度、椎体骨髓脂肪含量和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均短于双侧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术后3个月,两组Cobb角均小于前一时间点,骨密度T值、骨髓脂肪含量、ODI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前缘高度压缩比均高于术前,而术后3个月前缘高度压缩比低于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Cobb角、前缘高度压缩比、骨密度T值、骨髓脂肪含量、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7d、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双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效果相似,可明显改善患者骨密度指标、椎体功能,减轻患者疼痛,还可缩短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减少骨水泥灌注量、椎体骨髓脂肪含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弓根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骨密度 骨髓脂肪含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黎成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肇庆市中医院骨伤...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肇庆市中医院骨伤科接受PVP治疗的76例OVCF患者的相关资料。截至2022年1月,所有入选患者术后均已成功随访12个月,PVP围术期和术后12个月随访资料均保留完整。根据PVP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入路组(PVP治疗中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方式,41例)和双侧入路组(PVP治疗中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方式,35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12个月随访情况。结果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X射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少于双侧入路组(P<0.05)。2组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椎体高度、Cobb角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OVCF与传统双侧入路治疗的近期手术效果相当,不会增加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风险,还可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减少X射线曝光次数,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可作为PVP治疗OVCF的理想穿刺入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单侧弓根穿刺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反应及骨水泥弥散情况的影响
15
作者 张果 张正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E)、C反应蛋白(CRP)以及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两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骨水泥弥散效果,减轻创伤反应,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突-弓根外侧 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汤华勇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接...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VP治疗的76例OVCF患者。按PVP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分成单侧入路组(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41例)和双侧入路组(双侧椎弓根穿刺入路,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情况。结果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26.40±3.71)min、X线曝光次数为(14.05±3.16)次、骨水泥注入量为(3.96±0.70)mL,均少于双侧入路组的(35.12±4.83)min、(20.34±3.92)次、(5.10±0.8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2、7.744、6.583,P均<0.05)。两组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P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OVCF效果显著,并不增加骨水泥渗漏和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穿刺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17
作者 王世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3-06遂平县中医院行PVP治疗的60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实施...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3-06遂平县中医院行PVP治疗的60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分别实施单侧入路PVP(单侧组)和双侧入路PVP(双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等术中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时,测量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国际骨质疏松生命质量评估量表(QUALEFFO)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生命质量。统计随访期间2组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以及VAS评分、ODI指数、QUALEFFO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均未发生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结论对老年OVCF患者PVP治疗中采用单侧及双侧入路均有确切效果,其中单侧入路PVP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入量更少,且能够减少X射线透视次数,不增加邻近椎体等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生命质量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老年 经皮成形术 单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继 吴春根 +2 位作者 程永德 顾一峰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椎体成形术88例患者,包括167节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20例患者25节椎体为严重压缩骨折。严重压缩骨折定义为骨折椎体高度小于...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椎体成形术88例患者,包括167节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20例患者25节椎体为严重压缩骨折。严重压缩骨折定义为骨折椎体高度小于原来椎体高度的1/3。术前及术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其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25节严重压缩骨折椎体采用单侧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4.4±0.9)ml。术后1d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显著(P<0.05)。7节椎体发生骨水泥椎间盘外漏,16节椎旁静脉丛外漏,10节椎体周围软组织外漏,1节椎体硬膜外漏,上述病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的可行及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 单侧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廖亮 杨德顺 +1 位作者 张庆 王开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手术方式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PVP手术的65例OVCF患者... 目的:通过比较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手术方式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PVP手术的65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简称单侧组,35例)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简称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Cobb角等临床指标,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势。结果:单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明显小于双侧组(P<0.001),但双侧组的骨水泥量要多于单侧组(P<0.001),两组在骨水泥渗漏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手术前后Cobb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降低了透视次数,是治疗OVCF较为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弓根 弓根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杰 戴维享 +5 位作者 王栋 马超 吴继斌 王兆红 吴德慧 何仕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OVCF患者98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及...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OVCF患者98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46例78椎)使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双侧椎弓根人路组(52例74椎)使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椎体高度改变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手术时间[(28±8)min]明显短于双侧椎弓根旁入路组[(3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灌注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48h和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前。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1.103、0.697,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3、0.932、0.715,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均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减轻疼痛,可安全增加椎体高度,且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单侧弓根 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