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术中与术后管理模式在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绍侠 何茵 +2 位作者 刘颖 马芳 唐家广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术中与术后管理模式在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L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ULBD治疗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术中与术后管理模式在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L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ULBD治疗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下的术中与术后管理模式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程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术后12、24 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术中与术后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ULBD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单侧路双椎管减压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民波 李洋 +2 位作者 王德国 黄凯 田纪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改善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诊治的LSS患者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脊柱内镜下经皮椎间孔入路椎...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改善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诊治的LSS患者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脊柱内镜下经皮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影像学指标、椎管微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突出物侵占比低于对照组,椎管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1β、IL-1α及血清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68%vs 75.61%,χ^(2)=4.479,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vs 19.51%,χ^(2)=4.100,P<0.05)。结论对于LSS患者,经皮椎间孔入路与单侧椎板间入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的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程度、椎管微炎症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 功能 椎管微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3
作者 于西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153-155,163,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29)...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29)实施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n=31)实施UBE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停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与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术相比,UBE应用于LSS治疗中可进一步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单侧路双减压 传统切除减压 功能
原文传递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智博 魏冬梅 +2 位作者 袁旭芳 张亚楠 杨建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103-2104,共2页
目的:探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予以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目的:探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予以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并比较VAS(视觉模拟评分法)、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ODI(欧式功能障碍)评分。结果:29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130.1±24.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12.3±41.9)ml;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VAS、ODI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内固定改良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较少,术后腰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路双减压 隙植骨内固定改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达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3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stenosis,DLSS)患者实施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8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中心随机形式,在2018年5月3日-2019年6月2日期间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对照组43例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腰椎椎间融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1)观察组手术用时(122.12±24.20)小时、术中出血量(348.12±31.00)ml,以及住院用时(11.79±3.65)天,少于对照组(145.02±27.30)小时、(389.23±45.25)ml、(16.95±4.70)天,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腰椎椎间融合率90.69%,高于对照组72.09%,2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术前2组VAS、JOA以及ODI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术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可行,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改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经后路单侧路双减压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价值分析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6
作者 冷清修 丁孟和 +4 位作者 邵毅炜 罗明华 徐斌 邹璇 谢敏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收治的老年LSS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PLIF),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对比2组治疗3个月后的手术效果、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性LSS效果较好,可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孔镜 单侧路双减压 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7
作者 宋中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 目的研究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9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固定改良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欧式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6.49±1.83)分,低于对照组的(23.27±1.95)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为(78.61±11.5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6±1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降低OD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路双减压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8
作者 赵睿 王锋 陈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DLS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OBG组,n=28)与对照组(REG组,n=28).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隙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REG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OBG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OBG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REG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单侧路双减压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京涛 刘利民 +2 位作者 黄鹤 许新 孙东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孔镜下椎管减压 老年腰隐窝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景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9-2750,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VAS评分较开放组低,JOA评分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LSS患者采取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度轻,腰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症 微创单侧路双减压融合 疼痛程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宗健 王斌 +3 位作者 吾尔开希·托合提 丁江平 李双元 何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以及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3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9.39±11.15)min、下床活动时间(2.99±1.07)d、切口长度(3.06±0.63)cm短于参照组的(125.65±13.53)min、(5.05±1.09)d、(8.16±1.89)cm,术中出血量(128.55±13.49)ml少于参照组的(220.39±19.1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比较,临床采用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腰椎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且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孔镜双减压 切除双减压 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东华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东华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优良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均更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均更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的水平更高,P<0.05。结论: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且具有手术的时间和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单侧路双减压 盘突出 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国亮 赵云昌 《微创医学》 2022年第6期761-763,80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PEID)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接受PEID治疗,B组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 目的 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PEID)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接受PEID治疗,B组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PET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侧隐窝恢复情况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 d、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VAS评分低于B组(均P<0.05)。术后1个月、 3个月,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JOA评分高于B组(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软性侧隐窝角、骨性侧隐窝角均较术前增大,且A组软性侧隐窝角、骨性侧隐窝角均大于B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α、TNF-α水平较术前降低,且A组血清IL-1α、TNF-α水平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与PETD相比,应用PEID治疗LSLRS更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侧隐窝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减压 隐窝狭窄症 经皮 炎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景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SLRS)患者的效果及对侧隐窝狭窄、腰椎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省南山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5例老年LSL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侧隐窝狭窄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至术后3个月,反映腰椎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ODI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及骨性侧隐窝角水平较术前均升高,术后7 d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LSLRS可减轻腰腿痛,改善侧隐窝狭窄症状,调控腰椎功能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孔镜下椎管减压 隐窝狭窄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记选 李先进 +1 位作者 苏坤煌 张亚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行全椎板切除术,B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 目的:观察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行全椎板切除术,B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和JOA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而JO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A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较好,且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窝狭窄症 经皮 内镜 椎管减压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板间内镜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达 谢景开 彭小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27-533,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行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下肢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椎功能,采用侧隐窝角评估侧隐窝狭窄程度,依据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7 d软性侧隐窝角[(30.53±9.76)°、(27.27±8.39)°]、骨性侧隐窝角[(33.18±10.36)°、31.52±9.85)°]均大于术前[软性侧隐窝角(14.26±7.92)°、(14.51±6.83)°,骨性侧隐窝角(16.63±6.58)°、(17.02±7.73)°](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4%)与对照组(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撕裂、永久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较于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椎板间入路镜下椎管减压术对减轻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下肢疼痛、改善侧隐窝狭窄及腰椎功能,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窝狭窄症 内镜 椎管减压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政 陈金传 刘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PELD治疗的DLSS患者59例,其中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患者30例(单侧组),双侧入路减压患者29例(双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PELD治疗的DLSS患者59例,其中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患者30例(单侧组),双侧入路减压患者29例(双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均随访3~8个月,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疗效,应用改良Mac Nab评估术后效果;记录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侧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分别为(12.8±3.6)、(25.9±2.7)、(26.1±2.4)分,VAS分别为(5.8±1.2)、(2.4±1.3)、(2.1±1.9)分;双侧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分别为(13.5±2.6)、(24.8±3.1)、(26.3±2.5)分,VAS分别为(5.3±1.4)、(1.8±1.7)、(1.7±1.5)分。两组术前JOA、VA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JOA、VAS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间JOA、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优良例数分别为24例(80%)、25例(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单侧组术后出现1例硬膜囊破裂,1例椎间隙感染,2例减压不彻底;双侧组未见并发症发生,与单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LD单、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DLSS,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均改善明显,而双侧入路能更好地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经皮孔镜 单侧路双减压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飞 《西藏医药》 2020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6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6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组32.73±10.87分,对照组38.25±11.5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1/46),对照组17.39%(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窝狭窄 经皮路内镜下椎管减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19
作者 孙英杰 李龙 代益博 《医药论坛杂志》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BE-ULBD)在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BE-ULBD)在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中的疗效差异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LI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UBE-UL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手术费用差异以及两组手术前后腰背部和下肢疼痛情况及肢体功能状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手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腰疼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分、术后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腰疼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OD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间的腰疼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腿疼VAS评分各时点比较以及重复测量除交互效应之外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ULBD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相较于PLIF对于患者的伤害更小,且术后短期恢复快,手术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融合 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单侧路双椎管减压 疼痛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20
作者 金虎 吕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45-947,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LBD)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进行椎板开窗减压术的患者纳入开放组(n=3... 目的比较单侧椎板入路双侧椎管减压(ULBD)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将进行椎板开窗减压术的患者纳入开放组(n=32),将进行ULBD术的患者纳入ULBD组(n=30)。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腿部和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ULBD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术后1个月腰部、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LBD术与椎板开窗减压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ULBD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较椎板开窗减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路双椎管减压 开放手 切除减压 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