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廉克强 王忠仁 +1 位作者 周园家 张晨冲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单侧组接受单侧经横突-椎弓...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单侧组接受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双侧组接受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与双侧组对比,单侧组手术时长较短,X线透视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NRS评分、ODI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对比,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不仅能矫正侧弯畸形,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还能减少手术时长、X线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形术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 双侧经弓根 重度骨质疏松 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袁宇飞 张凯 +5 位作者 张存 樊凯彬 颜珍珍 何娟 李健斐 苗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经单侧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UTP)及UTPP入路PVP治疗老年腰椎OVCF患者共133例。记录两组的研究术后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特点、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结果完整随访患者124例至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1 d、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PP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UTP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高于UTP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较经椎弓根入路PVP骨水泥弥散充分,骨水泥渗漏率低,止疼效果好,可实现患者早期下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 体根 经皮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反应及骨水泥弥散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张果 张正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E)、C反应蛋白(CRP)以及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两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骨水泥弥散效果,减轻创伤反应,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弓根外侧 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玉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KP)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95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48)、参照组(n=47... 目的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KP)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患者95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48)、参照组(n=47)。参照组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术,试验组行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术中失血量、术后第2d脊柱侧弯Cobb角纠正度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后凸角度、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X线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灌注量、术后第2d脊柱侧弯Cobb角纠正度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凸角度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I指数均升高,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气胸、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术治疗重度OVCF合并脊柱侧弯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及术中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 骨质疏松 体成形术 体压缩性骨折
原文传递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崔新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行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侧弯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 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经皮穿刺手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6
作者 李小伟 胡继平 +1 位作者 孙博 武海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51-1054,1058,共5页
目的 比较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和经椎弓根双侧入路时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折(OVCF)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陷性骨折(OVCF)患者,分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 目的 比较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和经椎弓根双侧入路时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折(OVCF)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陷性骨折(OVCF)患者,分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组(A组,30例)和标准双侧椎弓根入路组(B组,30例)。收集两组的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长、术前术后疼痛量表评分数值(VAS)、骨水泥弥散率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得出结果。结果 A组的手术用时、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数值小于B组,A组的骨水泥分布弥散率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和经椎弓根双侧入路PKP手术治疗OVCF的疗效基本一致,但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PKP的手术用时、X线辐射量、骨水泥注入量相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骨折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经横-弓根单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夏永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且获得术后随访的OVCF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50例和双侧组(采用经横突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各5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比较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患者椎体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四个时间点分别测定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影像学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单侧组和双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本组术前对比,两组Cobb角均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呈显著的增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值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双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OVCF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骨水泥注入量较少、X线暴露次数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同时可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 单侧-弓根经皮穿刺体后凸成形术 双侧-弓根经皮穿刺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OVCF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温干军 江帝钦 +3 位作者 周植森 周树根 赵云芳 滕范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18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18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测量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后凸角(cobb角法)的改善,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术前、术后1d、术后1年分别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及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系统评估。结果:手术时间为(30.93±6.08)min,骨水泥的注入量为(5.77±0.51)mL;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的渗漏;椎体高度的重建率为(12.44±2.66)%,后凸角改善为(15.20±4.57)°,术后1dVAS评分较术前改善5.27±0.75;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前改善5.05±0.93.术后1dODI评分较术前改善34.56±2.75,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前改善46.53±3.05.结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形术 单侧弓根- 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
原文传递
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谢治泉 卢文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VB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OVBF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行PKP,观察组行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对照组行双侧入路,观察... 目的:探讨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VB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OVBF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行PKP,观察组行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对照组行双侧入路,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腰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组间椎体前缘、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VBF患者中予以不同入路的PKP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可促进腰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而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爆裂骨折 单侧-弓根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小庆 张林 +1 位作者 周晓清 李翔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和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76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单侧组,38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组,38例)。记录两组透视... 目的比较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和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76例OVC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组(单侧组,38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组,38例)。记录两组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透视次数单侧组均优于双侧组(P<0.001)。术后1 d VAS评分、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单侧组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入路穿刺技术治疗OVCF疗效相同,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辐射少、后凸纠正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骨折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单侧经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刘云涛 何传宇 苏来曼·热合曼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对照组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两组患者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症状性椎旁或椎间隙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发生。结论: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和单侧椎弓根入路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均较好,前者手术时间更短,X线透视次数少。Purpos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0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reated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vertebroplasty;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uni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With a follow-up of more than 1 year,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imes, cement injection volume, pain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ir functional recover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in pain VAS score and dysfunction index ODI score, the scores improved with the follow-up tim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2 cases of bone cement leakag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 in the control group, none of which resulted in symptomatic paravertebral or intervertebral space leakage, and no intravertebral canal leakage occurred.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with 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 and unilateral pedicle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ith the former having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X-ray fluo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上缘弓根 单侧弓根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江涛 王三木 李众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604-3608,共5页
背景:在应用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过程中,传统的椎弓根穿刺路径极容易刺破椎弓根内侧壁,引发脊髓损伤。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 背景:在应用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过程中,传统的椎弓根穿刺路径极容易刺破椎弓根内侧壁,引发脊髓损伤。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42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58-82岁,均进行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观察伤椎椎体高度恢复与Cobb角改变,目测类比评分评估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试验通过郑州大学第五附属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6-9个月的随访;42椎体中,4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间隙,2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前缘,无椎管内渗漏,总渗漏率为14%,均未出现不良临床症状;30例患者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0例患者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果表明,经横突-椎弓根单侧入路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 经皮体成形 -弓根 胸腰 弓根 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宏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9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局麻下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球囊扩张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4例共122个椎体,随机分为单侧组(n=42,60个椎体)和双侧组(n=42,6... 目的比较局麻下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球囊扩张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4例共122个椎体,随机分为单侧组(n=42,60个椎体)和双侧组(n=42,62个椎体),分别采用局麻下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球囊扩张一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单侧组单节椎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及X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Cobb’s角、ODI评分及椎体前缘高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术后两组VAS评分、Cobb's角、ODI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未发生神经及脊髓损伤,均无感染及肺栓塞发生,单侧组和双侧组分别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和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结论局麻下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球囊扩张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安全有效,不增加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与双侧手术相比,单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水泥灌注量低及X线曝光次数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 局麻 单侧弓根 双侧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与常规椎弓根双侧穿刺PKP手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浦玉良 宋建锋 杨懂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路径(transverse process-pedicle approach,TPA)行单侧PKP手术治疗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KP手术的腰椎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PKP手术路径分为两组:TPA组41例...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路径(transverse process-pedicle approach,TPA)行单侧PKP手术治疗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PKP手术的腰椎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PKP手术路径分为两组:TPA组41例,采用TPA路径开展单侧PKP手术;传统组32例,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路径PKP手术。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疗效,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获显著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也均获良好的矫正。与传统组比较,TPA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t=-11.238),X线透视次数显著减少(t=-12.614),PKP穿刺外展角显著增加(t=19.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和1年的VAS改善率、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和后凸Cobb角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穿刺两种入路的疗效相近,但TPA路径的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可替代双侧穿刺路径PKP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体压缩性骨折 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 -弓根 单侧PKP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肋横突沟入路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王欢喜 李自强 《大医生》 2019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安置过程中肋横突沟入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取同济大学形态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成人防腐尸体4具,生前均无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疾病病史,在椎体的一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安置过程中肋横突沟入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取同济大学形态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成人防腐尸体4具,生前均无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疾病病史,在椎体的一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侧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螺钉。对螺钉的位置和螺钉钉道的组成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结果经肋横突结合区置入的螺钉位于肋横突结合区和椎体内。椎弓根螺钉误置率(21.4%)比肋横突结合区螺钉的误置率(5%)要显著高。结论影像学和解剖学均证实,以横突中外1/3头侧处为进钉点,可以在肋横突沟安全地置入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外螺钉 弓根螺钉 解剖学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燕新 孔畅 +1 位作者 王英彪 多红东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n=60)和对照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n=6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后凸角(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评分、Oswestyr功能障碍(ODI)指数。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术中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增加(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Cobb角、VAS评分和ODI指数均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Cobb角、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及维持、疼痛控制效果好,且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弓根外侧 单侧穿刺 双侧球囊扩张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体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帅 王清 +1 位作者 王松 徐双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观察经横突-椎弓根入路(transverse process-pedicle approach,TPA)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9年... 目的观察经横突-椎弓根入路(transverse process-pedicle approach,TPA)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共纳入220例OVF患者(321个骨折腰椎)采取TPA单侧穿刺行PKP手术。单侧穿刺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超过椎体中线视为穿刺成功,记录不同椎体穿刺成功率。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局部Cobb角,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20例患者中男57例,女163例;年龄(70.3±6.5)岁;病程(18.7±17.7)d;骨密度–3.3±0.6。第1~5腰椎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1.7%(85/104)、95.2%(80/84)、100.0%(69/69)、97.6%(41/42)、72.7%(16/22),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5.8±0.9)mL。术后2例因死亡或失访,随访时间不足6个月,余218例随访时间6~57个月,平均(19.6±8.7)个月。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VAS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6(6,8)、1(1,2)、2(1,2)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术前、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时ODI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61%(54%,66%)、26%(22%,30%)、25%(24%,31%),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3±2.8)、(22.6±3.0)、(22.6±3.1)mm,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8±2.2)、(22.9±2.8)、(22.9±2.7)mm,局部Cobb角分别为(19.9±2.6)、(14.4±2.8)、(14.4±2.8)°,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共有32例患者(4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有症状者4例;术后32个椎体发生再骨折,其中邻近椎体骨折18个,发生率为5.6%;术后3个椎体发生感染,发生率为0.9%。结论腰椎OVF患者单侧TPA穿刺行PKP手术穿刺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确切,局部畸形矫正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弓根 骨质疏松性体骨折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影像评估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PKP手术治疗OVCF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18
作者 欧阳早鹏 龙海根 彭渝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9期1349-1350,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两种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芦溪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 目的 研究两种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芦溪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对比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及骨水泥量;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及椎体后缘高度比。结果 观察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及骨水泥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及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椎体前缘及椎体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比较,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OVCF的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 弓根 弓根 经皮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海潮 潘彩彬 +1 位作者 卓杰 乐立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9—2022-03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7例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9—2022-03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7例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与术后1 d、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记录手术时间、穿刺完成时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穿刺效果、骨水泥弥散及渗漏情况、手术并发症。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9.4个月。手术时间22~51 min,平均34.8 min。穿刺完成时透视次数7~23次,平均12.7次。每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9~6.2 mL,平均4.7 mL,所有患者术中穿刺均到达或超过中线。术后CT或X线片显示骨水泥在伤椎两侧均弥散良好并达到或接近椎体上下终板。本组共出现4例骨水泥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术后1 d、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合并窄小椎弓根的上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通过术前CT规划的穿刺路径,所有病例均精准到达目标穿刺靶点,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骨水泥的弥散度佳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 窄小弓根 弓根外侧 经皮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建文 李鹏 +1 位作者 李振武 顾夙 《中医正骨》 2005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间盘出症 手术方式 临床特点 间孔外型 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特征 2003年 1996年 影像技术 间孔 临床表现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联合 总结报告 肌间隙 MRI 弓根 神经根 后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