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8例
1
作者 吴忠伟 何登伟 +3 位作者 任少军 朱科军 李松强 陈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233-234,共2页
我科自2009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5~83岁,平均70.1岁;病程1天~3周。主要症状为胸、腰背部疼... 我科自2009年10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5~83岁,平均70.1岁;病程1天~3周。主要症状为胸、腰背部疼痛,脊柱正侧位片、MR及CT三维重建均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单侧经皮穿刺近椎体中线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伸体位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
2
作者 李亮 周正新 +5 位作者 杜宇辰 余奥 赵金旭 刘涛 朱磊 康金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患者根据体位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过伸体位单侧PKP治疗,18例19椎)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侧PKP治疗,18例22椎)。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患者根据体位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过伸体位单侧PKP治疗,18例19椎)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侧PKP治疗,18例22椎)。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1个月随访。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0 d疼痛VAS评分:两组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0 d椎体前缘高度比:两组均大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30 d后凸角:两组均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1)。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根、脊髓马尾以及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静脉栓塞、骨水泥渗漏等情况。结论与常规单侧PKP治疗相比,过伸体位单侧PKP治疗老年Ⅰ、Ⅱ型Kummell病骨折复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 单侧经体后成形术 Kummell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反应及骨水泥弥散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张果 张正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E)、C反应蛋白(CRP)以及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两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骨水泥弥散效果,减轻创伤反应,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突-弓根外侧入路 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春雷 王岩群 +1 位作者 王卫国 张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结果(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2.63±6.35)min、X线暴露时间(16.72±4.4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8.92)、(19.02±4.45)min,出血量(13.57±2.57)ml少于对照组的(22.52±6.73)ml(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相比,二者疗效与预后相当,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且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伤椎的生理学结构,但前者治疗的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体后成形术 双侧经皮体后成形术 老年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帅 查正 查兴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单、双侧穿刺不同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单、双侧穿刺不同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单侧组均少(短)于双侧组(P<0.01)。术后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3例、双侧组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Cobb角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单侧穿刺术中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入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经皮体后成形术 双侧穿刺经皮体后成形术 脊柱胸腰段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亮 李栋 +2 位作者 王栋 刘凯 张庆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50-52,5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术中指标、腰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及骨代谢水平.结果:2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功能障碍、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代谢水平的各个维度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骨水泥均可对椎体起到支撑作用且不影响骨代谢指标,但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较双侧穿刺手术效率更高,对功能及疼痛的改善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穿刺成形术 双侧经皮穿刺成形术
原文传递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郑小庶 朱跃君 +2 位作者 戴青东 谢秋阳 张晓晨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术中穿刺途径不同将1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58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和双侧组(59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术中穿刺途径不同将1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单侧组(58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和双侧组(59例,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1(7.7±2.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单侧组均短(少)于双侧组(P<0.01)。单侧组11例(19.00%)、双侧组8例(13.56%)发生骨水泥渗漏,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两组术后第2天及3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第2天及3个月疼痛VAS评分、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术后第2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双侧组小于单侧组(P<0.01)。结论单、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达到满意且相近的临床效果,但单侧穿刺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更少,而双侧穿刺具有更好的椎体前缘高度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黄剑候 郑永佳 李泽龙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广东潮州海军陆战队医院收治的52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单侧组(行单侧穿刺椎体后...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广东潮州海军陆战队医院收治的52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侧组(行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单侧组(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各26例。比较两组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不同时间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单侧组VAS评分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双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两组O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可促进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体后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磊 王黎明 +5 位作者 王刚锐 徐杰 郑圣鼐 曾逸文 蒋纯志 桂鉴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渗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渗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最多一次穿刺四个椎体。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66个椎体共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7.6%,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一般无不良后果发生,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骨水泥 单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角度与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廖旭昱 周雷杰 +1 位作者 马维虎 韩金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时穿刺角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112例,病变椎体为T10~L4共147节,术后第2~3天注射椎体行CT扫描,在PACS影像...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时穿刺角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112例,病变椎体为T10~L4共147节,术后第2~3天注射椎体行CT扫描,在PACS影像浏览器IE 4.0上根据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穿刺角度测量。结果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119节椎体,偏心分布28节椎体。T10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2.56°~16.23°(14.79°±1.32°),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26°~15.71°(12.38°±1.18°);T11~L2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的穿刺角度为15.24°~26.40°(17.86°±2.10°),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38°~14.76°(13.5°±1.15°);L3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4.69°~22.57°(17.56°±2.05°),穿刺角度在10.58°~16.40°(11.63°±1.27°)时骨水泥呈偏心分布;L4椎体骨水泥中心分布时内倾角度为15.57°~24.60°(18.54°±2.16°),偏心分布时角度为13.24°~17.25°(15.34°±1.21°)。结论掌握适当的内倾角度(15°~20°),单侧穿刺行PKP能够使骨水泥在椎体内中心分布,减少手术时间和风险,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黏合剂 单侧穿刺 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威 王斐 吴陈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单侧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术前、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变化。结果术前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为(0.675±0.114)g/...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单侧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术前、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变化。结果术前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为(0.675±0.114)g/cm^2,术后6、12个月椎体含假体骨密度分别为(1.203±0.301)、(1.185±0.218)g/cm^2,去假体骨密度分别为(0.765±0.126)、(0.728±0.115)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8.24、14.88、8.12,P<0.05);术后6、12个月手术对侧椎体去假体骨密度高于邻近椎骨密度值[(0.626±0.108)、(0.622±0.103)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7.95,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PKP可明显提高对侧椎体骨密度,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弓根穿刺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椎体成形术的入路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化洋 何睿 +3 位作者 马红兵 陈玲 胡明鉴 曾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法行脊柱后凸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以减少行手术及射线时相关的损害。方法复习椎骨的解剖形态,确定经椎弓根穿刺进针的路径;对患者45个压缩椎体进行单侧穿刺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结果与椎骨矢状...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法行脊柱后凸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以减少行手术及射线时相关的损害。方法复习椎骨的解剖形态,确定经椎弓根穿刺进针的路径;对患者45个压缩椎体进行单侧穿刺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结果与椎骨矢状面成30°~45°的角度穿刺,均能顺利进针并使针尖到达椎体中部的前份;临床手术按前述方法均可安全完成,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1.8土0.3)cm、(1.4±0.4)cm及(28.4±10.2)°改变为术后的(2.2±0.4)cm、(2.3±0.3)cm及(19.2±4.5)°;椎体两侧前缘高度都有所恢复,两侧高度净差值为0.1cm。结论单侧穿刺法行脊柱后凸成形术,能够很好地恢复脊柱的形态,减少术者及患者的射线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 单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 刘俊雄 +2 位作者 雷书宏 陈丹祎 陈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32-232,共1页
目的 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之前和... 目的 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之前和之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以及患者脊柱凸角度。结果患者得到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脊柱后凸角度评分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经皮体后成形术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小强 周其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单侧穿刺... 目的 :探讨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这25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25例患者手术前、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这25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脊椎的Cobb角均明显小于手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25例患者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脊椎的Cobb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25例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确切,而且远期效果和近期效果相同,安全性也很高。因此,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单侧穿刺经皮体后成形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单侧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22例
15
作者 黄金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2例(23节椎体)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测定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结果本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2例(23节椎体)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测定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骨水泥漏。20节椎体塌陷恢复至接近正常高度,3节椎体略有恢复。平均高度恢复32%。Cobb角平均矫正12°,平均矫正度20%。术后疼痛显著缓解。术后6个月18例患者疼痛完全消失,3例患者只需偶尔服药,1例患者需长期服药。结论 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能很好恢复脊柱形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射线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压缩骨折 单侧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亮 周正新 +3 位作者 刘安平 江树连 朱磊 康金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胸腰椎OVCF患者(190椎体)根据病情分为单、双侧两组,单侧组78例(104椎体)采用单侧穿刺PKP,双侧组78例(86椎体)采用双侧穿刺PKP...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胸腰椎OVCF患者(190椎体)根据病情分为单、双侧两组,单侧组78例(104椎体)采用单侧穿刺PKP,双侧组78例(86椎体)采用双侧穿刺PKP。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单侧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KP治疗OVCF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单侧穿刺PKP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针角度的测量与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增敏 佟兴业 +2 位作者 王睿 陈其义 孔晓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70-373,376,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术前测量X线片、计算穿刺角度对提高单侧穿刺成功率的意义。方法选取45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2椎,术前测量双侧椎弓根投影外、内缘之间的距离、上关节突后缘至椎体后缘的距离、椎体前后缘的距离,测量(...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术前测量X线片、计算穿刺角度对提高单侧穿刺成功率的意义。方法选取45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2椎,术前测量双侧椎弓根投影外、内缘之间的距离、上关节突后缘至椎体后缘的距离、椎体前后缘的距离,测量(计算)上关节突后缘至椎体中央处的距离,根据反正切函数计算出穿刺角度及其安全范围。结果 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5.8%。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平均为41.2%±22.1%,椎体中线高度恢复率平均为45.6%±20.7%,椎体后凸矫正率平均为43.8%±22.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水泥压迫脊髓、神经根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椎体高度无再丢失。结论术前通过X线片测量穿刺角度有利于精确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单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后成形术 单侧 穿刺角度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磊 王钢锐 +2 位作者 郑圣鼐 祁义民 曾逸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经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2例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椎≥2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经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2例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椎≥2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观察组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伤椎高度恢复率、胸腰椎后凸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手术时间、X线曝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对照组长(多)于观察组(P<0.001)。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高度恢复率、胸腰椎后凸Cobb角及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压缩骨折均有效,但单侧椎弓根穿刺的手术时间短,医患X线接触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林 杨晋才 海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714-717,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治疗的手术效果和适应证选择。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58例,单侧...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治疗的手术效果和适应证选择。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58例,单侧组患者予以骨折椎体单侧入路手术方式,双侧组予以骨折椎体双侧入路手术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Cobb角测量值。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24h、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测量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单双侧穿刺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良好,单侧穿刺入路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较少、术中透视次数更少,骨水泥注入量较少,操作损伤少,安全可靠,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体后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单侧和双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旻鸣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34例OVCF患者(34椎)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7例)与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7例)。记录两...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34例OVCF患者(34椎)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7例)与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7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单侧组均短(少)于双侧组(P<0.01)。骨水泥渗漏:双侧组3例,单侧组1例。两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及骨水泥毒性反应。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3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KP治疗OVCF临床效果相当,但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体后成形术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弓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