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脑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郭晋纲 张晓丽 +2 位作者 庄坤 郑永明 郭汝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56-1158,共3页
本研究应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脑静态显像和断层显像观察脑转移瘤患者放疗不同阶段放射性SPECT-CT在同一患者正常脑组织及瘤组织中的浓聚程度,揭示全颅放疗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规律,对SPECT-CT脑静态显像... 本研究应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脑静态显像和断层显像观察脑转移瘤患者放疗不同阶段放射性SPECT-CT在同一患者正常脑组织及瘤组织中的浓聚程度,揭示全颅放疗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规律,对SPECT-CT脑静态显像及断层显像诊断脑瘤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脑转移瘤患者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3~72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肺腺癌脑转移瘤14例,肺鳞癌脑转移12例,乳腺导管癌脑转移12例,鼻咽鳞癌脑转移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 临床价值 脑瘤 价值分析 腺癌脑转移瘤 血脑屏障通透性 静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半定量分析存活心肌
2
作者 杨玲 王雄 +3 位作者 王陆建 刘建中 李思进 曹希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08-509,共2页
关键词 硝酸甘油 ^99MTC-MIBI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半定量分析 存活心肌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质量控制研究
3
作者 谭展 刘辉 +1 位作者 马睿 谭光享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设备日常质量保证的测试方法,采用一种通用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使用半导体碲锌镉(CZT)材料且扫描时探头多角度转动的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5个检测项目。结果:检测结果与厂家要求相比较,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等5个项目的第1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8%、8%、67811计数/(min·MBq)、4.91 mm和1.8×10^(6)s^(-1),第2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6%、6%、68297计数/(min·MBq)、4.96mm和1.8×10^(6)s^(-1),均符合厂家指标的要求。结论: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科学并客观评价此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质量控制 心脏 系统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及计算机扫描在甲状舌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宋星仪 何震宇 徐丽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及计算机扫描(SPECT/CT)在甲状舌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诊的112例疑似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异位甲状腺,均接受SPECT/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及计算机扫描(SPECT/CT)在甲状舌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接诊的112例疑似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异位甲状腺,均接受SPECT/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SPECT/CT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结果,对比甲状舌管囊肿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SPECT/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SPECT/CT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舌管囊肿阳性有71例、阴性41例;SPECT/CT检出阳性70例、阴性42例。甲状舌管囊肿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肿块形态、囊内容物密度、增强扫描强化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诊断甲状舌管囊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77%(68/71)、95.12%(39/41)、95.54%(107/112),均较高;而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4.23%(3/71)、4.88%(2/41),均较低。结论SPECT/CT用于诊断甲状舌管囊肿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舌管囊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
5
作者 李祥周 李彦鹏 +2 位作者 练延帮 韩星敏 程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CT上腹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患者术前、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及验证。结果6例胰腺癌患者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显示,胰腺癌肿块内125 I粒子分布均匀,其粒子及周边区域放射性分布均匀,肿块周边正常组织内放射性明显减低,肿块内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缺损区,放射性分布与术前TPS计划及术后TPS验证基本一致。其中1例患者腹腔肠道内游离粒子1颗。结论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肿块内粒子及放射性分布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25 I粒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孙新峰 卢坤 郝晓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155-1158,116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6例腰椎融合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而未得到解剖影像学明确诊断的患...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6例腰椎融合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而未得到解剖影像学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ECT/CT显像检查患者疼痛原因,记录SPECT/CT显像检查结果,并以X线检查为金标准分析SPECT/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106例患者中共85例(80.19%)显像阳性,其中椎间融合器无菌性炎症反应19例(17.93%),螺钉松动40例(37.73%),撞击综合征26例(24.53%);其余21例(19.81%)显像阴性。106例患者经X线检查证实阳性91例,其余15例为阴性。SPECT/CT显像诊断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1%(85/91)、100.00%(15/15)、94.34%(100/106)、100.00%(85/85)、71.43%(15/21),kappa为0.800。结论具有解剖与功能影像的SPECT/CT显像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腰背疼痛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金爱芳 陈炜华 骆柘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非淋巴结转移),每组40 例。两组术前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结果,分析PET-CT、MRI、PET-CT联合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ET-CT的SUVmax、SUVmin及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MRI的ADCstandard、ADCslow、ADCfast均低于对照组,PET-CT联合MRI检查的长径、短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MRI、PET-CT 联合MRI 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82.50%、77.50%及97.50%。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T-CT联合MRI检查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衰减校正在IQ-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珺奇 焦建 +5 位作者 牟甜甜 张烨虹 解小芬 米宏志 王蒨 张晓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853-857,共5页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且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未见狭窄或狭窄<50%,对其静息心肌灌注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年龄(58.3±9.8)岁,体质指数(24.9±3.4)/(kg/m^2)。采用4DM软件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5个大的心肌节段(心尖、前壁、间隔、下壁和侧壁)的放射性摄取值(%),以及17个心肌节段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AC后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性升高,心尖部的放射性摄取值(%)则明显降低(P<0.05)。AC后86%(51/59)的下壁和85%(50/59)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升高,100%(59/59)心尖部放射性摄取值(%)均降低。采用17节段5分法的评分系统,AC后多数下壁(78%,46/59)、间隔(59%,35/59)和心尖部(69%,41/59)的评分保持不变。但对女性患者,AC后42%(13/31)的前壁和心尖部评分值均增加,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结论:IQ-SPECT模式下,AC会导致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升高,心尖部则显著降低。临床医师在图像判读时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骨显像在脊柱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峰 吴春兴 查悦明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7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脊柱骨转移瘤的准确度。方法选取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SPECT/CT骨显...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脊柱骨转移瘤的准确度。方法选取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SPECT/CT骨显像,分析患者的脊柱骨转移瘤诊断结果。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SPECT/CT骨显像诊断脊柱骨转移瘤的准确度为95.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91.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95.7%。脊柱骨转移瘤的转移部位:除5例多发转移患者外,其余42例患者共发现脊柱骨转移灶73处,其中以胸腰椎转移病灶为主,腰椎有19处,胸椎有45处。结论 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骨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转移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显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格 杨文江 刘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70,共17页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显像剂 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受体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许威毅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确诊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确诊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全身骨显像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并完成1年随访,以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共检出162个病灶,其中骨转移病灶91个,良性骨改变71个;经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Kappa=0.774),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具有强一致性(Kappa=0.963);以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全身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越 曾巧玲 +2 位作者 刘羊 张毓莹 林芝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8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术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术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淋巴显像 乳腺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书钰 曹大泉 +1 位作者 梁唯真 魏清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核医学成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究,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SPECT...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核医学成像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定量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究,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SPECT成像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随着核医学的推广应用,SPECT设备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在准直器、晶体与探测器和多模态与器官专用成像等方面出现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旨在增强SPECT系统的灵敏度,提高空间分辨率,降低信噪比,获得更多图片信息和更清晰的成像效果,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通过综述SPECT设备研究进展,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准直器 探测器 多模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幼辉 李峥 +2 位作者 郭慧荣 曹素霞 宋学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脑灌注与临床严重程度、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和40...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脑灌注与临床严重程度、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双侧前额叶、前颞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4,99.8±6.6,91.6±6.1,92.6±6.6),高于正常对照组(88.1±7.3,86.9±8.9,84.0±7.2,83.4±7.2),差异有显著性(t=6.78,11.93,7.15,9.40;均P<0.05)。强迫总分平均为(29.32±8.75)分,强迫思维分平均为(21.28±4.90)分,强迫行为分平均为(8.03±5.34)分。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的RAR与强迫思维成正相关(r=0.617,0.309,0.358;均P<0.05);未显示脑灌注与强迫行为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且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高灌注与强迫思维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锝-双半胱乙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勇 谢建平 +3 位作者 张微 魏熠鑫 杨斌斌 魏龙晓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评估^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内科治疗的5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作频率、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评估^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内科治疗的5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作频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视频脑电图(V—EEG)、CT、MRI、发作间期及发作期核素脑血流灌注图像,观察致痫灶血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发作次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4h内V—EEG检查阳性率(76.3%,Х^2=8.316,P=0.004)、CT检查阳性率(21.4%,Х^2=57.760,P〈0.001)及MRI检查阳性率(36.8%,Х^2=43.811,P〈0.001)均明显低于SPECT发作间期(94.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致痫灶血流量变化值与发作频率变化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37,P〈0.001)。ADL评分变化值与发作频率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r=0.574,P〈0.001)。结论难治性癫痫致痫灶血流量的变化与临床发作频率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可用于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的评价。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检出率优于4h内V—EEG、CT及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 ^99m锝-双半胱乙酯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淋巴瘤分期及监测残留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兰 张燕燕 +5 位作者 王晶 赵伟 景红梅 王继军 李欣欣 克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06-3008,共3页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查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治疗前查ECT34例,阳性23例,剔除阴性病例中4例结外单器官病变、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ECT检查总阳性率达76.7%。阳性病例中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惰性NHL的ECT阳性率未见显著不同,而临床分期显著影响ECT结果,Ⅰ、Ⅱ期10例,阳性率55.6%,Ⅲ、Ⅳ期13例,阳性率81.3%。22例患者于化疗中、16例患者于化疗结束前行ECT检查,阴性患者多数可获得长期完全缓解,阳性病例或需延长治疗周期,或出现复发。结论:ECT检查对初治NHL患者的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手术已切除原发病灶的患者,ECT检查可以帮助决定化疗周期。初治前ECT检查的阳性率与分期密切相关;化疗中及化疗结束前ECT检查可协助评价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性,检测微小残存病变,并对复发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彬 孙浩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TIA末次发作后3 d内同日行头颈部CTA和SPECT检查,对CTA和SPE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4例TIA患者中32例(59.26%)CTA检查...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TIA末次发作后3 d内同日行头颈部CTA和SPECT检查,对CTA和SPE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4例TIA患者中32例(59.26%)CTA检查显示相应供血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6例(11.11%)。54例TIA患者的脑SPECT灌注显像中43例(79.63%)发现与发作期临床表现一致的低灌注区,其中包括13例CTA图像正常的患者。结论CTA联合SPECT对TIA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T血管造影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多巴胺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过燕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巴胺系统 帕金森病 病理生理机制 DA神经元 显像 纹状体区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晨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影像SPECT/CT、MS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SPECT/CT、MSCT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结果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确诊32例。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结论相较于单独诊断,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乳腺癌骨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血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血池显像 诊断 肝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