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叶长·叶宽和单叶重对广元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石刚 王晶 +6 位作者 王鹏 叶协锋 刘腾飞 吴勇 蒲飞 吴明 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6-160,共5页
为明确广元优质烤后烟叶适宜的叶长、叶宽和单叶重范围,为广元地区生产优质烤烟提供数据支撑,2021年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5个收购线分别挑选10户种植水平具有代表性的烟农,取X2F、C2F、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各2 kg,按等级划分不同叶长... 为明确广元优质烤后烟叶适宜的叶长、叶宽和单叶重范围,为广元地区生产优质烤烟提供数据支撑,2021年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5个收购线分别挑选10户种植水平具有代表性的烟农,取X2F、C2F、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各2 kg,按等级划分不同叶长、叶宽和单叶重进行烟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叶长的增加,X2F、B2F等级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呈减少趋势。随着叶长的增加,C3F烟叶烟碱、钾含量升高;随着叶宽的增加,C3F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X2F和C3F等级烟叶随着单叶重的增加,总糖含量逐渐增加,钾含量减少。随着烟叶叶宽和单叶重的增加,X2F烟叶外观质量总分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叶长的增加,C2F和C3F烟叶外观质量总分均表现为逐渐增加,外观质量总分从高到低依次为>75 cm、>65~75 cm、>55~65 cm、≤55 cm。随着叶长、叶宽和单叶重的增加,C2F、C3F、B2F烟叶感官质量得分大多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叶长、叶宽的增加,C2F、B2F烟叶感官质量得分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当X2F烟叶叶长控制在>50~60 cm、叶宽控制在>15~19 cm、单叶重控制在>7~11 g时,X2F烟叶综合品质较好;当C2F烟叶叶长控制在>55~65 cm、叶宽控制在>15~23 cm、单叶重控制在>9~13 g时,C2F烟叶综合品质较好;当C3F烟叶叶长控制在>65~75 cm、叶宽控制在>15~23 cm、单叶重控制在>8~12 g时,C3F烟叶综合品质较好;当B2F叶长控制在>55~65 cm、叶宽控制在>15~23 cm、单叶重控制在>9~15 g时,B2F烟叶综合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后烟叶 叶长 叶宽 单叶重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气象要素的贵州省西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研究
2
作者 夏晓玲 李想 +7 位作者 刘涛 曾莉萍 陈丽萍 徐健 王骏飞 伍洲 王克敏 吴昌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0-1861,共12页
【目的】探明气象要素对烤烟单叶重的影响,并构建基于多重气象要素的贵州省西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方法】根据贵州省西部烟叶种植区域2010—2021年分区县气象要素和大田烤烟单叶重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线性回归和逐步回... 【目的】探明气象要素对烤烟单叶重的影响,并构建基于多重气象要素的贵州省西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方法】根据贵州省西部烟叶种植区域2010—2021年分区县气象要素和大田烤烟单叶重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4种人工智能和统计学算法,分析近12年贵州省西部烟区烟叶单叶重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气象要素与烤烟单叶重的关系,构建多重气象要素与烤烟单叶重模型并验证。【结果】近12年贵州省西部烟区下部叶的单叶重平均为6.25 g,中部叶为9.95 g,上部叶为10.81 g;中部叶单叶重的变化不大,而下部叶和上部叶总体呈逐渐增重趋势。运用4种人工智能和统计学算法建立基于烟叶生长关键时期4个气象要素(成熟期气温、旺长期雨量、大田期日照时数和大田期可用时段,以下简称四要素)和3—9月逐旬气象要素(多要素)单叶重模型;模拟2010—2021年逐年单叶重发现,虽然建模时BP神经网络算法模拟准确率最高,但模拟实际单叶重时基于多要素的逐步回归算法模型模拟效果最优,相比其他模型可很好地模拟出各叶位逐年单叶重的峰值和谷值,随机森林算法次之。【结论】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对贵州省西部地区烤烟单叶重模拟效果较好,建立烤烟单叶重预测模型时考虑预测气象要素的代入,可为烟叶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单叶重 气象要素 单叶重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单叶重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3
作者 朱俊俊 唐经祥 +4 位作者 徐经年 任四海 郭飞 汪升友 张福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3-168,178,共7页
为探索张家界市上部烟适宜的单叶重,以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单叶重区间,分析了单叶重与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确定了适宜的单叶重。结果表明:综合各单叶重对烟叶物理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可知,高峰试验点单叶重... 为探索张家界市上部烟适宜的单叶重,以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单叶重区间,分析了单叶重与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确定了适宜的单叶重。结果表明:综合各单叶重对烟叶物理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可知,高峰试验点单叶重为8~10、>10~12、>12~14 g时均表现较优,江垭试验点单叶重为8~10、>10~12 g时上部叶质量较好,可用性较高。根据叶长与单叶重的相关性,得出张家界烟区适宜的叶长区间:高峰试验点可将上部叶叶长在51.25~67.82 cm的占比、江垭试验点可将上部叶叶长在51.21~63.13 cm的占比作为技术调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上部叶 单叶重 叶长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要素的贵州中东部区域烤烟单叶重模型的比较
4
作者 李想 夏晓玲 +7 位作者 刘艳霞 刘涛 曾莉萍 陈丽萍 徐健 王骏飞 伍洲 王克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9期1012-1026,共15页
选取贵州中东部烟叶种植区域2010-2021年47个区(县)气象和烤烟单叶重数据,分析气象要素对烤烟单叶重的影响,运用线性和非线性4种方式基于年尺度4个气象要素(四要素)和旬尺度多个气象要素(多要素)分别建立烤烟单叶重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 选取贵州中东部烟叶种植区域2010-2021年47个区(县)气象和烤烟单叶重数据,分析气象要素对烤烟单叶重的影响,运用线性和非线性4种方式基于年尺度4个气象要素(四要素)和旬尺度多个气象要素(多要素)分别建立烤烟单叶重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探究不同模型在贵州中东部区域评估单叶重的优劣。结果表明:(1)贵州中东部烟区近12a下部叶单叶重平均为5.7g,中部叶单叶重平均为9.2g,上部叶单叶重平均为10.8g,下部叶单叶重变幅小于中部叶和上部叶。(2)基于四要素建模,下部叶单叶重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优,R^(2)为0.26,RMSE为0.84g;中、上两部叶单叶重的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优,中部叶R^(2)为0.33,RMSE为1.08g,上部叶R^(2)为0.16,RMSE为1.59g。基于多要素建模,下、上两部叶单叶重的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优,下部叶R^(2)为0.22,RMSE为0.85g,上部叶R^(2)为0.16,RMSE为1.57g;中部叶单叶重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优,R^(2)为0.18,RMSE为1.14g。(3)基于多要素的逐步回归算法在下部叶的准确率为34.86%,其他算法对同叶位的模拟准确性普遍在70%以上,多要素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下部叶单叶重准确率最高,为86.24%,四要素随机森林模型中部叶单叶重准确率最高,为89.91%;多要素随机森林算法预测上部叶单叶重准确率最高,为84.4%。(4)基于四要素算法模型对贵州中东部2021年单叶重预测,中下部叶单叶重四种算法模型准确率差别不大,上部叶单叶重随机森林算法的准确率最高,为91%,明显高于其余三种算法模型;基于多要素情况下,各模型下、中、上部位平均模拟准确率为81%、74%和85%。(5)在市州维度四要素条件下,下部叶单叶重模拟结果BP神经网络平均准确率为84%;四种算法模型对中部叶模拟结果无显著差异;上部叶模拟结果随机森林算法平均准确率最高,为92%。多要素条件下,下部叶单叶重模拟结果线性回归平均准确率为91%;上部叶单叶重模拟结果线性回归平均准确率最高,为88%。综上,针对贵州中东部平均烟叶单叶重,采用四要素运用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能较好地模拟气象因素对烟叶单叶重的影响,为烟叶生产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单叶重 气象要素 算法模型 BP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烤烟叶片单叶重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邸慧慧 史宏志 +6 位作者 张国显 王廷晓 张大纯 马永建 刘国顺 王维超 曹晓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豫中烟区主栽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上部叶片单叶重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叶多数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及茄酮含量在单叶重12 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单叶重的继续增加含量迅速降低并趋于平缓;大... 以豫中烟区主栽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上部叶片单叶重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叶多数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及茄酮含量在单叶重12 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单叶重的继续增加含量迅速降低并趋于平缓;大部分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在单叶重10 g时达到最大值,随单叶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上部叶大部分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在单叶重12~15 g时达到最大值,茄酮含量在单叶重为9 g时含量最高,随单叶重的增加逐渐降低。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成分总量变化幅度表现为中部叶大于上部叶,且二者均在单叶重12 g时达到最大值。综合各香气成分的含量,中部叶与上部叶的最适单叶重范围分别为10~12 g和12~1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叶重 香气成分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叶模式对烤烟单叶重和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丽 贾春雷 +3 位作者 叶为民 张永华 戴秀梅 张建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打掉底部奶脚叶,现蕾期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时(移栽后约60 d)打顶,将花枝连同其上多余叶片一同打去,留叶数18片;处理2(T2):在T1基础上,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叶,留叶数16片;处理3(T3):在T2基础上,打顶后20 d再打掉最上部的2片叶,留叶数14片。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挂牌标记,按生产标准采收烘烤,逐片分级、称重,计算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及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烟株留叶数的减少,平均单叶鲜、干重均逐渐增加,表现为T1<T2<T3,且不同打叶模式处理间的平均单叶鲜、干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打叶模式处理间单叶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部叶(7~12叶位)和上部叶(13~18叶位),而下部叶(3~6叶位)的差异不明显。不同打叶模式处理的产量排序为T1(2818.9 kg/ha)>T2(2734.5 kg/ha)>T3(2583.0 kg/ha);T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分别为90.18%和61493.1元/ha,与T1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T3。【结论】打顶时多摘除2片脚叶可适度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损失较轻,产值较高;但打顶后20 d再多摘除2片顶叶会导致中、上部叶位单叶重偏重,质量等级下降,对产量、产值造成较大损失。田间进行打叶操作时,建议采用打顶时多打掉2片脚叶的方法,根据烟株长势和营养状况谨慎选择是否在后期再打除2片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鲜烟叶 打叶模式 叶位 单叶重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烤烟单叶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杉杉 范艺宽 +4 位作者 朱金峰 郑劲民 陈广晴 王林 许自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27-30,共4页
烟草单叶重是产量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介绍了我国烟区单叶重的表现,概述了生态环境、农艺措施对单叶重的影响,并分析了单叶重与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物理特性和外观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 烟草 单叶重 生态环境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增香气增单叶重增上等烟及其栽培调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肖吉中 江锡瑜 +3 位作者 黄立栋 周敏兰 钱晓刚 艾复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4期245-251,共7页
为提高烟叶整体质量 ,采用内外结合、专题研究与大面积应用相结合的方法 ,对烟叶“三增”(增香气、增单叶重、增上等烟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贵州烤烟香型齐全 ,香型变化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烟叶香气质以尚好至好为主体 ,香气量... 为提高烟叶整体质量 ,采用内外结合、专题研究与大面积应用相结合的方法 ,对烟叶“三增”(增香气、增单叶重、增上等烟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贵州烤烟香型齐全 ,香型变化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烟叶香气质以尚好至好为主体 ,香气量以足至充足为主体。烟叶香吃味与N化合物含量关系密切 ;优质烟适度单叶重 ,下部叶组 5~ 8g ,中上部叶组 5~ 11g为宜 ,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 ,比例谐调 ,烟气质量上乘 ;一烟株有 80 %以上叶片能形成上等烟 ,主要部位是腰叶及上下二棚。而相应的“三增”栽培调制技术措施则为 :优选良种 ,营养施肥、密度合理、大田管理、打顶除芽、成熟采收、低温保湿 ,把好定色关 ,控制干筋温度 ,必备烤房设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香气 单叶重 上等烟 栽培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叶重速测青贮玉米单株总叶面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得贤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了苗期(4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白马牙”玉米(ZeamaysL.)每层叶鲜重(或于重)与单株总叶面积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接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叶序.则苗期的第三层叶、拔节期的第四层叶和灌浆期的第十层叶的鲜重(或... 研究了苗期(4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白马牙”玉米(ZeamaysL.)每层叶鲜重(或于重)与单株总叶面积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接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叶序.则苗期的第三层叶、拔节期的第四层叶和灌浆期的第十层叶的鲜重(或干重)分别与该期的单株总叶面积呈最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来快速估测该生育时期的单株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 青贮玉米 饲料作物 单叶重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烤烟烟叶叶位间单叶重、外观等级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树苍 李成杰 +4 位作者 方志存 李佛琳 韩天华 胡小曼 杨焕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53-57,共5页
为了找出烤烟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缩小部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831份烤烟烟叶样品的单叶重、外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烤烟烟叶单叶重稍偏高。叶位1最轻为7.99 g,叶位16最重为13.54 g。(2)从... 为了找出烤烟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缩小部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831份烤烟烟叶样品的单叶重、外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烤烟烟叶单叶重稍偏高。叶位1最轻为7.99 g,叶位16最重为13.54 g。(2)从各叶位的分级结果来看,中部叶从第5叶位开始出现,直至叶位15仍产生中部叶,叶位9~11全部为中部叶组。说明叶位5~8是下部叶到中部叶的过渡;叶位12~15叶位是中部到上部的过渡。(3)叶位5开始出现上等烟,叶位7~12中上等烟比例变动不大,大都在80%左右,叶位13~18中上等烟比例逐渐减少,叶位19开始,未出现上等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位 单叶重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K326上部叶单叶重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建华 徐彦军 +1 位作者 王健 刘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32-10633,10636,共3页
[目的]研究伤根、留叶数、一次性采收对上部烟叶单叶重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K326为试材,采用不同伤根、留叶数、一次性采收处理,研究各农艺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单叶重及硝酸还原酶活性... [目的]研究伤根、留叶数、一次性采收对上部烟叶单叶重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K326为试材,采用不同伤根、留叶数、一次性采收处理,研究各农艺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单叶重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对上部烟叶单叶重影响力大小为伤根>采收方式>留叶数,其中伤根处理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伤根处理中以三面伤根对单叶重的降低影响最大),采收方式、留叶数的影响不显著。在相同伤根面情况下,一次性采收(带茎、不带茎)的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强于分次采收的。[结论]处理后的上部叶与对照相比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所降低,且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上部叶单叶重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上部叶 单叶重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烟区烤烟单叶重过重和含青问题的解决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小毛 吴照辉 +1 位作者 郭芳阳 刘巧真 《乡村科技》 2015年第7期11-11,共1页
一、单叶重过重问题 1.问题表现。2014年某烟草工业企业在河南某地收购前采样,结果为:下部烟单叶重12.116克,中部烟单叶重18.31克,上部烟单叶重22.11克,收购大货平均单叶重21.14克。这与该企业需求的烟叶平均单叶重10.0克... 一、单叶重过重问题 1.问题表现。2014年某烟草工业企业在河南某地收购前采样,结果为:下部烟单叶重12.116克,中部烟单叶重18.31克,上部烟单叶重22.11克,收购大货平均单叶重21.14克。这与该企业需求的烟叶平均单叶重10.0克的指标相差甚远,同时也明显高于我们制定的技术方案中提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烟区 单叶重 烤烟 工业企业 企业需求 收购 平均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烟87叶位与单叶重和等级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27-29,共3页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g,中部叶...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烟87 叶位 单叶重 等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烤烟单叶重调查分析
14
作者 鲁平 蒲进平 +15 位作者 陈剑 李想 徐光文 范志丹 袁文彬 李繁廷 彭涛 曾旭 周竹青 夏春 夏建华 张永辉 彭勇 闻永昌 鲁逸飞 鲁黎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8期160-164,共5页
在烘烤工场对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以及在8个收购站点对X2F、X3F、C2F、C3F、C3L、C4F、B2F、B3F等8个收购等级的烟叶单叶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泸州烤烟下部、中部、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分别为7.00~9.00、11.01~13.00、12.00~14.00 g... 在烘烤工场对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以及在8个收购站点对X2F、X3F、C2F、C3F、C3L、C4F、B2F、B3F等8个收购等级的烟叶单叶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泸州烤烟下部、中部、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分别为7.00~9.00、11.01~13.00、12.00~14.00 g。下部叶X2F、X3F 2个等级烟叶的单叶重平均值为8.65 g,中部烟叶C2F、C3F、C3L、C4F 4个等级烟叶的单叶重平均值为11.85 g,上部叶B2F、B3F 2个等级烟叶的单叶重平均值为9.39 g。综上所述,泸州烤烟单叶重基本适宜,但上部烟叶单叶重略低,应采取平衡施肥、合理密植、适时打顶、科学留叶等农艺措施加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叶重 产量 四川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烤烟单叶重现状分析与烟叶质量提升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树林 向盼来 +3 位作者 高攀 谢轶文 常文亮 曲平治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5期39-41,共3页
为了进一步彰显玉溪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风格特色,分析了玉溪2020—2021年烤烟单叶重,并对单叶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玉溪烤烟单叶重存在偏大的问题,并从生态布局优化、合理轮作、增密降氮、提高成熟度等方面提... 为了进一步彰显玉溪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风格特色,分析了玉溪2020—2021年烤烟单叶重,并对单叶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玉溪烤烟单叶重存在偏大的问题,并从生态布局优化、合理轮作、增密降氮、提高成熟度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玉溪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宽窄”品牌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稳定、风格突出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 烤烟 单叶重 提升对策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烤烟单叶重现状与提升烟叶质量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健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3期70-71,共2页
根据铜仁烤烟单叶重的调查数据,认真梳理了铜仁烤烟单叶重的现状,分析了铜仁烤烟单叶重存在的问题,从烟叶收购政策和烟叶生产技术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铜仁烟叶质量的对策,为铜仁烤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烤烟 单叶重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叶重分类的烤烟烟叶分切利用技术
17
作者 陈祖销 高远 +8 位作者 蔡宪杰 张伟峰 刘剑君 沈钢 程森 陈健 夏贤仁 夏荣帅 过伟民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3,39,共11页
为优化初烤烟叶的分切利用技术,制备了云南和河南产区不同单叶重梯度烟叶,并利用三段式分切法研究了烟叶不同分切区位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差异及不同单叶重对分切后烟叶品质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切区位烟叶还原糖含量(质量分数... 为优化初烤烟叶的分切利用技术,制备了云南和河南产区不同单叶重梯度烟叶,并利用三段式分切法研究了烟叶不同分切区位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差异及不同单叶重对分切后烟叶品质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切区位烟叶还原糖含量(质量分数)、氯含量、钾氯比值、两糖比值差异变化规律在不同产区间表现一致。叶基部还原糖含量较低,氯含量较高,钾氯比值和两糖比值较低,叶尖部和叶中部氯含量和钾氯比值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河南产区叶基部的感官品质低于叶中部和叶尖部,云南产区在单叶重大于20 g时,叶基部感官品质明显下降。各产区在低单叶重水平下,不同分切区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变异较小,单片烟叶的品质均匀性较好。氯含量、两糖比值差异与河南产区不同分切区位烟叶感官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因此,可将单叶重分类与烟叶分切利用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烟叶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叶重 分切 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品质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叶片重量与质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肖吉中 江锡瑜 +3 位作者 黄立栋 周敏兰 钱晓刚 艾复清 《烟草科技》 EI CAS 1995年第2期30-32,共3页
研究了单叶重与外观质量的关系;单叶重与化学成份中还原糖、总N、烟碱、糖/碱比、N/碱比等的关系;单叶重与香气量、香气质、吃味、劲头的关系。提出了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质量较优的单叶重范围分别是5~8g、5~9g、7~... 研究了单叶重与外观质量的关系;单叶重与化学成份中还原糖、总N、烟碱、糖/碱比、N/碱比等的关系;单叶重与香气量、香气质、吃味、劲头的关系。提出了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质量较优的单叶重范围分别是5~8g、5~9g、7~1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单叶重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9
作者 裴隆 黄海涛 +3 位作者 刘昭伟 帅开峰 李强 刘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以烤烟传统燃煤密集烤房(燃煤烤房)、燃煤脱硫除尘改造烤房(改造烤房)和生物质燃料烤房(生物质烤房)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方面,生物质... 以烤烟传统燃煤密集烤房(燃煤烤房)、燃煤脱硫除尘改造烤房(改造烤房)和生物质燃料烤房(生物质烤房)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优烟叶数量分别高出改造烤房1.09、1.73、1.04、2.36百分点,高出燃煤烤房0.96、2.42、1.80、2.78百分点;在烤后烟叶平均单叶重上,生物质烤房高于改造烤房4.14%,高于燃煤烤房5.01%;在烟叶平均净收益上,生物质烤房高于燃煤烤房13.94%,高于改造烤房14.3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质烤房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单叶重、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燃煤烤房与改造烤房,烘烤总成本也最低,故生物质烤房烤后烟叶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2类烤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烤房 烟叶外观质量 单叶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素质及其判别函数研究
20
作者 肖庆礼 李昌根 +5 位作者 彭奎 袁明 何蓉 谭奇忠 王建林 傅佩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基地单元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部叶3项指标差异性明显,上部叶中单叶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叶和上部叶中S...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基地单元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部叶3项指标差异性明显,上部叶中单叶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叶和上部叶中SPAD值差异显著。以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为自变量,成熟度为因变量,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并对其判别效果进行检验:中部叶中,对CM3烟叶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70.7%;其次为CM1烟叶,为65.6%;最低是CM2烟叶,准确率为59.2%;整体准确率为65.1%。上部叶中,对BM3烟叶判别的准确率为98.8%,BM2烟叶准确率为40.0%,BM1烟叶准确率为56.1%,整体准确率为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成熟度 鲜叶素质 单叶重 SPAD值 叶片厚度 Fisher线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