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与单孔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效果对比(附手术视频)
1
作者 李纪文 张亚锋 +3 位作者 梅娜 张文天 宁晔 蒋雷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88-391,397,共5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UVATS)与单孔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URATS)袖式肺叶切除术在围手术期、手术技巧与患者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行袖...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UVATS)与单孔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URATS)袖式肺叶切除术在围手术期、手术技巧与患者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行袖式肺叶切除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VATS组(n=23)和URATS组(n=20),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出院。URATS组的手术操作时间(除机器人装机时间)、气管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UVATS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TS袖式肺叶切除术与URATS袖式肺叶切除术均安全可行;URATS在缩短游离肺门、吻合支气管所需时间及减少术中、术后引流量方面较UVATS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单孔胸腔手术 袖式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 Vinci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切除儿童后纵隔肿瘤的初步经验: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甘恩 王晨 +4 位作者 刘源 普佳睿 李帅 汤绍涛 李时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da Vinci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切除儿童后纵隔肿瘤与传统胸腔镜手术比较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并接受后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儿79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手术47... 目的 探讨da Vinci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切除儿童后纵隔肿瘤与传统胸腔镜手术比较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并接受后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儿79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手术47例(A组),传统胸腔镜手术32例(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患儿男44例,女35例,平均年龄4.5岁[(4.7±2.4)岁vs.(4.4±1.8)岁,P=0.19],平均体重21.7 kg[(23.6±7.5)kg vs.(20.9±6.1)kg,P=0.10],肿瘤大小[(5.2±3.1)cm vs.(4.5±2.3)cm,P=0.07]。所有手术均安全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结果显示神经节细胞肿瘤25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9例,神经母细胞瘤16例,淋巴管瘤10例,前肠囊肿8例,脂肪母细胞瘤1例。1例患儿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平均麻醉时间为(127±25)min vs.(124±30)min(P=0.42),手术操作时间(84±17)min vs.(102±27)min(P=0.02),术中估计出血量为(14.6±4.4)mL vs.(15.4±5.3)(P=0.38),胸腔引流时间(3.7±2.5)d vs.(4.1±3.0)d (P=0.09),平均住院天数为(7.2±1.9)d vs.(7.4±2.3)d (P=0.40)。术后并发症A组乳糜胸1例,气胸3例,霍纳综合征1例;B组血胸1例,气胸4例,霍纳综合征1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予以术后化疗。术后随访2~5年,患儿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da Vinci手术机器人与传统胸腔镜手术在儿童纵隔肿瘤手术中均安全可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优化的器械使其在体积大的肿瘤或解剖结构复杂的肿瘤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 Vinci机器人 胸腔 纵隔肿瘤 儿童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孔机器人手术与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益分析
3
作者 王树民 李飞 +1 位作者 褚恒 张哲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究接受双孔机器人手术(DRATS)和单孔胸腔镜手术(UVATS)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成本效益。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DRATS组和UV... 目的:探究接受双孔机器人手术(DRATS)和单孔胸腔镜手术(UVATS)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成本效益。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DRATS组和UVATS组,利用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对NSCLC患者术后1年和第2年的疾病进展进行模拟分析,以评估患者的医疗成本和收益,探讨DRATS与UVATS的成本效益。结果:在术后1年内,DRATS组相较于UVATS组增加了0.01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为57307.00 USD/QALY。在术后2年内,DRATS组额外支付了1720.26 USD,增加了0.04 QALY,DRATS组的ICER为43006.50 USD/QALY。学习曲线也对DRATS组的成本效益有影响。根据山东省的支付意愿,DRATS组不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结论:DRATS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从术后2年随访结果来看,接受DRATS的患者获益逐渐增加。此外,主刀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手术团队的融洽合作有助于提高DRATS的成本效益。然而,DRATS最明显的劣势是昂贵的手术费用,这导致DRATS在社会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城市更具有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附手术视频)
4
作者 杜国伟 高贺云 +6 位作者 胡涛 王迎心 刘一帆 骆明双 郭云凯 李庚 张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R-LESS)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例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 目的:分析总结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R-LESS)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例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1 d、50 d和4岁。Todani分型:1例为Ia型囊肿,2例为IVa型囊肿。3例患儿先在腹腔镜模式下探查、定位空肠并拖出体外,再行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然后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2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第3 d患儿开始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7个月,无胆瘘、胰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安全、有效的,且切口隐匿、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单孔腹腔 胆总管囊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变化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马常天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治疗的111例≤2cm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46例(A组),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65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时间、术后72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和血清IgG、IgA、IgM水平等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手术。A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低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PCT、IL-6、IL-8、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各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与B组(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在技术和短期疗效上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但在免疫功能方面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早期肺癌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联合亚段切除术:全球首例报道(附视频)
6
作者 徐明明 朱俊 +2 位作者 杨学超 史加海 陈建乐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肺结节患者,应用术前三维软件,选择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开展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右下肺联合亚段(S6b+S8a)切除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了健康肺组织。手术顺利,手术时长164 min,...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肺结节患者,应用术前三维软件,选择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开展机器人辅助单孔胸腔镜右下肺联合亚段(S6b+S8a)切除术,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了健康肺组织。手术顺利,手术时长164 min,术中出血约10 ml,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发生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肺亚段切除术 单孔胸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入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初步经验
7
作者 张成 黄伟 +7 位作者 关龙辉 周延煜 庄锦标 边启涛 郭炬 周强 傅斌 王共先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探讨经膀胱入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膀胱入路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3例患... 目的:探讨经膀胱入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膀胱入路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3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记录、分析患者术后尿控恢复时间和手术切缘等情况。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辅助手术通道。平均手术时间为262(209~334)min,平均出血量500(300~800)mL,术后3个月尿控良好,均无Clavien分级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膀胱入路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是有效且安全的,但本研究病例数有限,大样本及长期的肿瘤控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经膀胱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蔡恒 宋淦 林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单孔、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其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三孔组(61例,三孔胸腔镜手术)...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单孔、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其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三孔组(61例,三孔胸腔镜手术)和单孔组(62例,单孔胸腔镜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观察至出院。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 d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三孔组比,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32(IL-3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单孔组较三孔组均更低(均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三孔胸腔镜手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且有助于减轻其术后应激、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手术 三孔胸腔手术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琦玲 张智 +1 位作者 杨蕾 蔡丽萍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19-326,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和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1例,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手术23例(机... 目的:对比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和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1例,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手术23例(机器人单孔组),多孔腹腔镜手术28例(机器人多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转开腹率、术中输血情况、术中脏器损伤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总住院时间及随访患者对切口主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均未中转开腹或普通腹腔镜手术。两组术中均未输血,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器人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机器人多孔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机器人多孔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机器人多孔组,总住院天数低于机器人多孔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73.91%(17/23)和42.86%(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可行的。相比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疼痛评分低、切口美观、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单孔腹腔手术 多孔腹腔手术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联合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大型复杂食管平滑肌瘤2例
10
作者 何佳 邢国柱 +4 位作者 沈会华 徐亚伟 李秋芳 黄奕暄 李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食管平滑肌瘤通常位于食道的下2/3[1],多无任何症状,常偶然发现[2]。近年来,微创技术已成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术式,消化内科医师一般通过消化内镜摘除肿瘤,而外科医师则一般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3]。但当肿瘤直径>4 cm、形状不规则... 食管平滑肌瘤通常位于食道的下2/3[1],多无任何症状,常偶然发现[2]。近年来,微创技术已成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术式,消化内科医师一般通过消化内镜摘除肿瘤,而外科医师则一般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3]。但当肿瘤直径>4 cm、形状不规则、邻近重要脏器时,消化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均难以保证在完整摘除肿瘤的同时不损伤食管黏膜及周边脏器。2021年11月和2022年4月,我们将消化内镜与机器人胸腔镜(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手术相结合,安全切除巨大、复杂平滑肌瘤2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消化内 外科医师 胸腔 机器人辅助 肿瘤直径 食管黏膜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十二指肠梗阻:全球首例报道(附手术视频)
11
作者 胡涛 高贺云 +5 位作者 张文 李庚 宋学敏 张静 赵国艳 何秉燕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747-750,756,共5页
本文报道了2023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应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1例,术中同时完成两处异位胰腺病灶切除。患儿胎龄35-1w,剖宫产,出生体重2090 g,出生后50 h进行手术。手术机器人操作时间76 m... 本文报道了2023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应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1例,术中同时完成两处异位胰腺病灶切除。患儿胎龄35-1w,剖宫产,出生体重2090 g,出生后50 h进行手术。手术机器人操作时间76 min,术中出血量约5 ml,术后6 d试进水,术后8 d开奶,并逐步恢复至母乳喂养,间断复查腹部彩超3次,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6 d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手术 早产低体重儿 十二指肠梗阻 环状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疼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冬华 林艳荣 +5 位作者 张英慧 陈雪莉 常宗娥 冯翠翠 杜可 王振兴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926-93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与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术后康复和疼痛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RATS和单孔VATS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TS组33例... 目的: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与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术后康复和疼痛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RATS和单孔VATS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TS组33例,单孔VATS组35例。两组患者均在ERAS理念下实施多模式镇痛(MMA)管理方案,椎旁神经阻滞(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侧卧位下实施手术,术后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进行两次/天疼痛查房。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术后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术后24 h、48 h和72 h患者的镇痛药物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24 h、48 h和72 h的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胸腔引流管的平均拔除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RATS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长于VATS组;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静息痛和咳嗽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ATS组患者术后48 h和72 h的静息痛和咳嗽痛评分低于单孔VAT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患者术后48h、72h阿片类药物用量低于单孔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麻醉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实施MMA,RATS和单孔VATS有相似的围术期安全性和可靠性,但RATS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单孔VATS组,RATS术后48和72 h内静息、咳嗽疼痛评分和阿片药物用量低于单孔VAT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胸腔手术 单孔胸腔手术 术后疼痛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保温与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朱雪荣 杨晓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6-0079,共4页
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期间,以手术室保温联合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意义进行评定。方法 研究样本名称、数量、时间: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病患、90例、2020.06至2023.0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2组... 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期间,以手术室保温联合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意义进行评定。方法 研究样本名称、数量、时间: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病患、90例、2020.06至2023.06。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2组,各为45人。参照组:常规护理形式。试验组:手术室保温与精细化护理对策。检验不同组别的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体温、并发症、心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等结果均较参照组优异程度高,P<0.05。结论 手术室保温与精细化护理的实施,能够维持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病人的术中体温。此种护理对策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方面优势显著,能够加快病人康复速度,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胸腔手术 手术室保温护理 精细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进展
14
作者 陈晞 高慧 郑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474-1481,共8页
开胸手术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均会产生中度至重度以上的术后疼痛,影响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医疗满意度。自1910年诞生以来,VATS以微创的方式逐步应用于肺、纵隔和胸膜等疾病。VATS虽然属于微创... 开胸手术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均会产生中度至重度以上的术后疼痛,影响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医疗满意度。自1910年诞生以来,VATS以微创的方式逐步应用于肺、纵隔和胸膜等疾病。VATS虽然属于微创手术,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开胸手术,但是术后疼痛程度依旧很高,多数患者难以忍受。镇痛不足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气道分泌物排出,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局部肺不张、肺炎和肺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率增加。因此,VATS的良好术后镇痛至关重要。本文对当前VATS常用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总结。Both open thoracic surgery and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produce moderate to more than severe postoperative pain, which affects patient recovery and reduces patient medical satisfaction.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10, VATS has been progressively applied in a minimally invasive manner to diseases of the lung, mediastinum and pleura. Although VATS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with a pain leve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pen-heart surgery, the level of postoperative pain is still high and intolerable for most patients. Inadequate analgesia may affect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airway secretion discharge, which may lead to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localized pulmonary atelectasis, pneumonia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nd even increased mortality. Therefore, goo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for VATS is crucial.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commonly used in V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术后镇痛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范逸松 王瑞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2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及手术规划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中转开胸手术,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及...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及手术规划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中转开胸手术,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中转开胸手术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5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中转开胸手术的发生率为28.57%。发生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扫除数量、术中失血量[(150.83±35.24)min、10.81±2.65、(289.79±51.74)mL]多于未发生组[(132.28±30.32)min、9.63±2.15、(198.95±39.68)mL],并发症发生率(26.67%)高于未发生组(14.67%)(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发生组:(7.93±2.07)天、(6.53±2.12)天、(1005.28±315.20)mL;未发生组:(8.14±2.65)天、(6.43±2.01)天、(1027.65±302.34)mL]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肺结核史、肿瘤位置、胸腔粘连程度、肿瘤最大直径、CT淋巴结情况均为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发生中转开胸手术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肺结核史、肿瘤位于肺上叶、胸腔粘连≥4级、肺门淋巴结增大是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发生中转开胸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65岁、肺结核史、肿瘤位于肺上叶、胸膜粘连≥4级、肺门淋巴结增大均为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发生中转开胸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应严格评估其手术适应证,详细规划手术路径,尽可能减少中转开胸手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术 中转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16
作者 林嘉莹 钟国城 +4 位作者 刘凯星 邱柳基 麦婧雯 段坦炎 罗德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次行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吸复... 目的 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次行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组(SG组)和肋间神经联合静吸复合全麻组(IG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镇痛镇静药使用量、慢性疼痛发生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差异。结果 SG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及术后镇痛药使用量低于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G组术后6、12、24 h安静状态时及术后6、12、24、48 h活动时VAS评分低于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G组QoR-40评分高于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安全可靠有效,显著减少围手术期镇静镇痛药的使用,降低患者术后6~24 h后静息和活动后疼痛程度,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辅助开胸手术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的动物实验
17
作者 陶绍霖 陈大理 +6 位作者 康珀铭 齐东东 张祖旺 刘训 罗艺 刘成军 谭群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0 kg实验用雄性大白猪为手术对象,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分析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0 kg实验用雄性大白猪为手术对象,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分析围术期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结果:成功使用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115 min,对接时间5 min,机器人腔内操作时间100 min,肺叶切除时间85 min、淋巴结清扫时间15 min、出血量约20 mL、术中无血管、肺、心包、神经等脏器结构损伤,未中转开胸。无器械腔内相互干扰、交叉打架、器械偏离视野范围情况,无器械盲目操作造成血管、肺及胸壁损伤情况,无术中器械故障发生。术中术后猪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猪肺叶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肺叶切除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全球首例报道(附视频)
18
作者 沈百欣 倪斌 +6 位作者 张俊麒 郑明 魏勇 薛珺 杨昕 朱清毅 顾民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左侧供肾”患者,完成了首例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该术式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手术顺利完成,未增加额外切口,术前机器人定位时间8 min,手术时间83 m...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23年5月收治1例“左侧供肾”患者,完成了首例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该术式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手术顺利完成,未增加额外切口,术前机器人定位时间8 min,手术时间83 min,术中出血20 ml,热缺血时间3 min,冷缺血时间131 min。供肾动脉长3.5 cm,静脉长5.1 cm,输尿管长15 cm。皮肤切口长度为6 cm。供者术后复查肾功能正常,无任何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 d出院。肾移植术中再通血流后,移植肾色泽良好,张力正常,30 s后即有尿液流出,受者术后2 d血肌酐降至正常,未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结果表明,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体表切口美观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供肾切取术 活体供肾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19
作者 张鹏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7-070,共4页
对比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 随机把104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2组,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为三孔组,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为单孔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单孔组术后肺功能高于三孔组,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住... 对比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 随机把104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2组,接受三孔胸腔镜手术为三孔组,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为单孔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单孔组术后肺功能高于三孔组,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住院时间比三孔组少,并发症、CRP、CRP水平、VAS低于三孔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相较于三孔手术在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以及保护肺功能等方面具有优势,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手术 三孔胸腔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
作者 阳徐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1-024,共4页
观察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对我们医院胸外科同一时间收集的6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两组(2023年3月-2024年5月),对照组实施常规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差异。结... 观察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对我们医院胸外科同一时间收集的6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两组(2023年3月-2024年5月),对照组实施常规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比差异。结果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胸外科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取得很高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因为它的微创性可以很好的减轻机体的损伤和影响,让患者身体和生活受到疾病和手术治疗影响更小,尽可能快速的恢复至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也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单孔胸腔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