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郭亮 贾明选 +1 位作者 马文杰 闫宪飞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0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分组方法为...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0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手术后组血清生长激素、PGE2、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水平、减轻应激反应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更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电视胸腔镜 临床症状 应激反应 疼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艳争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行三孔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行三孔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肺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当,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引流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单孔VATS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能够取得与三孔操作术相同效果,但单孔操作创伤更小,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且对患者肺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单孔电视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术 术后疼痛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经单孔电视胸腔镜和标准三孔胸腔镜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
3
作者 刘明强 熊迪 张磊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标准三孔胸腔镜治疗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云南临沧市人民医院临床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标准三孔胸腔镜设为对照组,单孔电视胸腔镜设为研究组,对...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标准三孔胸腔镜治疗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云南临沧市人民医院临床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标准三孔胸腔镜设为对照组,单孔电视胸腔镜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分析并发症、疼痛情况、手术指标、恢复效果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0.00%)比对照组并发症(10.00%)更低;研究组术后疼痛情况比对照组疼痛情况较弱。研究组临床手术指标比对照组手术指标更优异;研究组术后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恢复时间更短;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疼痛感较弱,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三孔胸腔 单孔电视胸腔镜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军 王国忠 +3 位作者 潘家东 梁常凯 何开权 桂同成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 目的比较单孔电视胸腔镜与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将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60例)和标准开胸肺叶切除术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包括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3. 9±40. 3)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日平均引流量为(79. 722±20. 676)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 223±1. 312) d,术后镇痛时间为(2. 671±0. 9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 887±3. 071) d;标准开胸组术中出血量为(254. 554±87. 158)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日引流量为(126. 363±33. 741) m 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3. 181±3. 257) d,术后镇痛时间为(9. 453±2. 176) d,平均住院时间为(20. 092±5. 514) d,两组统计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周围型NSCLC能达到标准开胸手术的根治要求,且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周围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在单纯性创伤性膈疝中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松林 易云峰 +3 位作者 田素科 陈检明 钟京 焦昌结 《东南国防医药》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在单纯性创伤性膈疝中的治疗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75医院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78例单纯性创伤性膈疝治疗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26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5.2±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孔胸...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在单纯性创伤性膈疝中的治疗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75医院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78例单纯性创伤性膈疝治疗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26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5.2±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孔胸腔镜组40例(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和剖胸组38例(剖胸手术还纳疝入的腹腔器官)。采用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修补膈肌缺损,缺损无法缝合修补,采用补片修补。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7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膈疝复发。与剖胸组比较,单孔胸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短[(3.1±1.3)cm vs(7.2±3.7)cm,P<0.05],术中出血量少[(51.0±6.3)m L vs(80.4±4.9)m L,P<0.05],手术时间短[(70.0±15.1)min vs(125.4±18.3)min,P<0.01],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短[(2.7±1.3)d vs(5.1±0.8)d,P<0.05],住院时间短[(14.0±1.3)d vs(22.5±1.6)d,P<0.01]。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单纯性创伤性膈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改善了创伤性膈疝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是治疗单纯性创伤性膈疝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创伤 膈疝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29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卢晨 张仁泉 +3 位作者 于在诚 葛威 康宁宁 汤挺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的29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1例中...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的29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1例中转多孔胸腔镜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5~240 min,平均(52.69 ±51.91) min.术中出血10~100 mL,平均(40.17±21.98) mL.术后ICU观察时间0~1d,平均0.5d.术后胸腔总引流量25~2 125 mL,平均(804.14±546.39) mL.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2~8d,平均4.7d.术后住院天数3~16d,平均6.3d.24例肺癌病例共清扫218枚淋巴结,平均9枚/例.5例查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0.83% (5/24).术后病理分期:0期2例,Ⅰ期15例,Ⅱ期5例,ⅢA期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时间1~11个月,其中因各种原因失访2例,随访率93.1%,所有随访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肝转移,1例对侧肺转移,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的,更具微创优势,近期疗效满意,对部分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良性肺部肿瘤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单孔电视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技巧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覃海航 唐安球 吴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14-115,共2页
凝固性血胸(CH)是胸部外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在钝性外伤和穿透伤中发生率分别为25%~75%和60%~80%,多由创伤本身引起,或受伤后长时间保持平卧位、被迫体位、胸部疼痛但未出现咳嗽等,导致胸引流不畅并进展而成[1-2]。传统开胸手术治疗CH... 凝固性血胸(CH)是胸部外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在钝性外伤和穿透伤中发生率分别为25%~75%和60%~80%,多由创伤本身引起,或受伤后长时间保持平卧位、被迫体位、胸部疼痛但未出现咳嗽等,导致胸引流不畅并进展而成[1-2]。传统开胸手术治疗CH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较慢等缺点。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在全球范围的开展[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性血胸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部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开胸与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坚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486-48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与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VATS组...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与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对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第7天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单孔VAT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术中情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胸手术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创伤性血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强 杨传 刘广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纵隔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30例/组)。为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 目的:观察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纵隔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30例/组)。为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开胸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ACTH)及皮质醇(cortisol,COR)〕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P>0.05。相比于开胸组患者,胸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其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短,P<0.05。2)在术前,两组患者血清PCT、ACTH及COR的水平相比,P>0.05。在术后,两组患者血清PCT、ACTH及COR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胸腔镜组患者血清PCT、ACTH及COR的水平均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3)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胸组患者,P<0.05。结论: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单孔电视胸腔镜 开胸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与经胸切口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和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960-961,共2页
目的探究经剑突下与经胸切口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90例肺大疱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胸切口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胸... 目的探究经剑突下与经胸切口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90例肺大疱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胸切口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结论采用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 经胸切口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大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启勋 邝光志 +1 位作者 王传才 廖开福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28-1429,143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多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36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多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36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h、术后24h、术后48h VAS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效果较好,其术后疼痛感较低,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单孔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手术情况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在治疗肺大泡气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慧亮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4期148-149,共2页
目的将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用于肺大泡与气胸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肺大泡与气胸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意愿对其进行分组,分为1组(n=8)与2组(n=32),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1组行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 目的将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用于肺大泡与气胸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肺大泡与气胸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意愿对其进行分组,分为1组(n=8)与2组(n=32),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1组行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治疗,2组行单操作孔和多孔胸腔镜技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疼痛情况、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手术时长与2组相比明显更短,1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2组相比,明显更少(P<0.05);1组术后1天、术后3天疼痛评分分别为(4.42±1.01)分、(2.59±0.84)分,与2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1组术后未出现复发,2组复发率为9.38%,两组复发率相比1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肺大泡与气胸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减少创伤,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 肺大泡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小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探究微小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74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 目的:探究微小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74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VATS,实验组施行微小单孔VATS。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胸腔总引流量、手术时长,并对比术后24h VAS评分及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长、胸腔总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h实验组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较低(P<0.05)。结论: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微小单孔VATS治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自发性气胸 微小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传统电视胸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英杰 张卫锋 +3 位作者 任占良 刘云昊 张泳 任小朋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左侧胸腔8例,右侧胸腔1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3.7(2~6)cm。...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左侧胸腔8例,右侧胸腔1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3.7(2~6)cm。结果所有病例均经单孔电视胸腔镜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无中转开胸病例。其中2例由于瘤体较大,术后扩大伤口取出标本。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5~1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20~150)ml;术后均未置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5.3(3~7)d。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术侧少量气胸2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2年,未见明显复发征象。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神经鞘瘤具有操作安全,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隔肿瘤 神经鞘瘤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在早期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奕 江章贵 王代勇 《当代医学》 2022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在早期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联合疼痛... 目的研究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在早期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三孔法联合疼痛管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1、5 d VAS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1 d外周血CD4^(+)、CD8^(+)水平、CD4^(+)/CD8^(+)比值及血清EGFR、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1、5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外周血CD4^(+)、CD8^(+)、血清EGFR、VEGF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疼痛管理可有效缩短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恢复效果良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并抑制肿瘤细胞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疼痛管理 早期肺癌 免疫功能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范才 杨继承 +1 位作者 王娇 袁跃西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5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气胸复发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主诉疼痛分级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胸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此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手术后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老年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洪波 李振龙 +3 位作者 吕瑛 张益绰 裘翔铭 黄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双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玉宝 赵宇飞 魏子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研究组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两组免疫细胞水平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比术后1 d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TAS肺叶切除术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辅助胸腔 肺叶切除 肺结核 免疫细胞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段首次下床活动对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艳 荣芸 +2 位作者 夏广惠 杜成 莫小娟 《现代医学》 2018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段首次下床活动对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13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A组术后12 h内首次... 目的:研究不同时段首次下床活动对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13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两组,A组术后12 h内首次下床活动,B组术后12~24 h内首次下床活动。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实际完成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胸液量、疼痛(NRS)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A组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12 h内首次下床活动,可促进胸液排出,缩短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后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首次下床活动 康复
原文传递
单孔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福爽 陈宽冰 石文君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6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对107例自发性气胸行单孔VATS下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107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切开辅助孔...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对107例自发性气胸行单孔VATS下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107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切开辅助孔9例。手术时间20~100min,平均36min;术中出血<50ml。术后引流时间2~4d,平均3d;术后住院4~6d,平均5d。103例随访2~36个月,平均27个月,1例复发。结论单孔VATS安全可靠、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胸膜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