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4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非线性动力特性
1
作者 贺瑞 金煜 +1 位作者 吉吉 国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以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引入土体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与岩体损伤模型分析桩周土体、岩体刚度随应变衰减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上部动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岩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时,桩底嵌岩能有效提高单... 以海上风机大直径嵌岩单桩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引入土体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与岩体损伤模型分析桩周土体、岩体刚度随应变衰减的特性。结果表明:考虑上部动荷载作用下的桩-土-岩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时,桩底嵌岩能有效提高单桩抵抗变形能力,桩周土体变形量随岩体风化程度增加而增大、随嵌岩深度增加而减小;动荷载相对幅值(动荷载幅值和静力承载力的比值)对单桩动刚度的影响最大,岩体风化程度、单桩嵌岩深度的影响次之;岩体最大损伤常出现在土岩交界面附近,岩体强风化情况下桩底也可能出现轻微损伤;同静载情况相比,动荷载惯性效应会放大岩体损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嵌岩单桩 黏弹性本构模型 岩体损伤模型 土动力相互作用 海上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横向自振频率计算
2
作者 余云燕 陶婧衍 +1 位作者 孔嘉乐 李永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采用Euler-Beroulli梁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连续变截面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的结构简化模型,运用微分变换法求解简化模型横向振动控制方程。基于塔筒直径、连接段高度与水体附加质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和三弹簧刚度对横向... 采用Euler-Beroulli梁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水-桩-土相互作用的连续变截面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的结构简化模型,运用微分变换法求解简化模型横向振动控制方程。基于塔筒直径、连接段高度与水体附加质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和三弹簧刚度对横向自振频率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变截面塔筒底部直径对自振频率的影响大于顶部直径对自振频率的影响;水深较深时,水体附加质量对远海风机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不能忽略;风机横向自振频率随叶轮-机舱组件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弹簧刚度对土体模量敏感性大小为:水平弹簧>耦合弹簧>旋转弹簧;自振频率对弹簧刚度敏感性大小为:耦合弹簧>水平弹簧>旋转弹簧;土体模量发生变化时,主要通过水平弹簧和耦合弹簧影响自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弹簧地基 自振频率 大直径单桩 微分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浪作用下15 MW近海单桩风机基础疲劳分析
3
作者 栾志萌 窦培林 +3 位作者 方世祥 严松松 张浩然 库一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单桩式风机塔筒是支撑整个风机叶片和机组的基础结构,其疲劳强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风机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以15 MW海上风机塔筒为对象,通过采用完全耦合的时域仿真程序,考虑实际环境条件,得出塔基的荷载和结构应力情况,并使... 单桩式风机塔筒是支撑整个风机叶片和机组的基础结构,其疲劳强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风机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以15 MW海上风机塔筒为对象,通过采用完全耦合的时域仿真程序,考虑实际环境条件,得出塔基的荷载和结构应力情况,并使用雨流计数法和Miner准则计算疲劳累积损伤。结果表明,波浪荷载引起的塔座疲劳损伤大于风荷载引起的疲劳损伤。在额定风速的环境条件下,考虑风浪错位的联合作用会导致塔基疲劳损伤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式风力机 疲劳分析 雨流计数法 风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固定式单桩的OWC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
4
作者 孙雨婷 刘臻 +2 位作者 丁磊 张晓霞 许传礼 《海岸工程》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近海固定式海上风机基础,多采用大直径单桩钢管,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可作为振荡水柱式(Oscillating Water Column,OWC)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捕能气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固定式单桩基础与OWC装置耦合的结构方案,即在单桩基础的水下合理位置开孔... 近海固定式海上风机基础,多采用大直径单桩钢管,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可作为振荡水柱式(Oscillating Water Column,OWC)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捕能气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固定式单桩基础与OWC装置耦合的结构方案,即在单桩基础的水下合理位置开孔,水面以上加装导流管道、空气透平及出气管道,从而形成内置式OWC装置。由于本文只研究OWC装置的一级能量转换过程,所以不考虑空气透平及发电机等后端设备,仅用气孔来代替后端设备所产生的压降作用。为揭示新型OWC装置的获能机理,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方形、椭圆形、圆形三种开孔形状,开孔吃水深度d/h为0.13、0.27、0.40和0.53四种情况,以及开孔大小s/S_(c)为0.054和0.042两种条件下影响OWC装置水动力性能的3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气室开孔型式为方形,d/h=0.13,s/S_(c)=0.054时,气室的捕获宽度比ξ最佳,ξ最大可达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C 固定式单桩 耦合 水动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式海上风机法兰螺栓连接失效行为
5
作者 刘本玉 郭建勋 +2 位作者 李艳辰 吴欣炎 刘福顺 《中国海洋平台》 2025年第1期1-8,15,共9页
针对风机法兰连接处高强螺栓失效影响结构安全运行的问题,以我国江苏如东某风电场4 MW单桩式风机为原型,建立含有螺纹结构的局部法兰模型和考虑法兰连接结构的整体风机模型。开展局部法兰结构在偏心载荷下的摩擦耗散能变化规律以及极限... 针对风机法兰连接处高强螺栓失效影响结构安全运行的问题,以我国江苏如东某风电场4 MW单桩式风机为原型,建立含有螺纹结构的局部法兰模型和考虑法兰连接结构的整体风机模型。开展局部法兰结构在偏心载荷下的摩擦耗散能变化规律以及极限状态下的失效行为研究。通过整体风机模型探讨不同位置处螺栓松动数量、比例与结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部法兰螺栓结构的敏感松动位置位于近加载端的第一圈接触螺纹,极限破坏形式为螺母与螺杆未旋合部位发生断裂破坏;对于整体法兰模型,法兰分离量随受拉侧螺栓松动数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法兰分离量对于受拉侧螺栓的初始松动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式海上风机 法兰螺栓连接 失效行为 摩擦耗散能 精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单桩式风机地震响应分区耦合分析方法
6
作者 徐小凤 陈少林 孙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海上风机是低碳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其地震安全性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将近海单桩式风机三维地震响应问题看作波动散射问题,结合人工边界条件实现海域场地的波动输入,并基于广义饱和多孔介质统一计算框架,发展了一套海... 海上风机是低碳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其地震安全性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将近海单桩式风机三维地震响应问题看作波动散射问题,结合人工边界条件实现海域场地的波动输入,并基于广义饱和多孔介质统一计算框架,发展了一套海水-饱和海床-风机耦合作用高效分区分析方法,实现了综合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的近海单桩式风机三维地震响应分析,并分析了海水深度、海床波速和地震波入射角度对近海单桩式风机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深度和海床剪切波速的变化,一方面会改变自由场,另一方面会改变海域场地-风机体系的自振特性,从而影响风机结构的地震反应。当海水增加到某深度时,体系自振频率与地震波输入频率接近时,风机的地震响应会急剧增大;海床剪切波速对塔底弯矩的影响要比对位移的影响大;当入射角度增大时,塔顶水平向位移和加速度以及塔底弯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塔顶竖向位移和加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本文没有考虑海床和风机的非线性,考虑非线性时的影响规律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单桩式风机 地震响应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桩桩身焊缝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案研究
7
作者 朱亚中 《中国水运》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受限于海上施工因素的不确定影响,海上风电单桩桩身合拢焊缝的质量难以保证,制定合理的现场焊接施工保证措施和检测方案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文中依托某海上风电场项目为例,对其施工措施和检测方案进行研究,该措施能有效保证海上不良... 受限于海上施工因素的不确定影响,海上风电单桩桩身合拢焊缝的质量难以保证,制定合理的现场焊接施工保证措施和检测方案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文中依托某海上风电场项目为例,对其施工措施和检测方案进行研究,该措施能有效保证海上不良作业环境下的单桩桩身合拢缝焊接质量,为后续海上风电单桩合拢缝现场焊接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单桩 焊缝质量 施工措施 检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施工技术
8
作者 张新国 张建忠 孟欣 《电工技术》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针对稳桩平台不足以抵抗当前风暴的影响,无法保持自稳状态,存在倒塌风险等问题,提出基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施工技术。结合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设计,阐述大直径单桩基础的施工工序,包括单桩立桩与沉桩过程;计算稳桩平台的深度参数,确保... 针对稳桩平台不足以抵抗当前风暴的影响,无法保持自稳状态,存在倒塌风险等问题,提出基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施工技术。结合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设计,阐述大直径单桩基础的施工工序,包括单桩立桩与沉桩过程;计算稳桩平台的深度参数,确保该平台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计算得出最大应力为25.01 MPa,出现在距杆件末端12 m处。通过对5个不同小组的泥面位移进行监测,所有小组的最大位移均控制在0.5 mm以内,证实了所提施工技术应用的精确性与平台设计的合理性,所设计的稳桩平台具有较强的抗风暴能力,能够维持稳定的自我支撑状态并有效避免倒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大直径 单桩施工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及单桩抗压静载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宁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章以张家口市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及单桩抗压静载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显示,在桩顶竖向荷载等级较低时,桩端处桩身轴力接近零,桩身轴力递减。在荷载作用下,桩周土的轴向力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 文章以张家口市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及单桩抗压静载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显示,在桩顶竖向荷载等级较低时,桩端处桩身轴力接近零,桩身轴力递减。在荷载作用下,桩周土的轴向力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桩周土体逐步步入塑变期,桩侧土中垂直荷载的分配比率及桩端阻力增加,由此可见泥皮对形成滑动介质产生了不利影响,增加了桩端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 抗压静载试验 公路桥梁 工艺流程 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10
作者 梁博轩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在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详细阐述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从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加载过程到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在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详细阐述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从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加载过程到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通过对上述问题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试验准备 加载过程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压试验在软岩地区单桩承载力估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想 《广州建筑》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前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估算多数依赖于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限于国产旁压设备试验压力较低,现行《地基旁压试验技术标准》(JGJT 69-2019)未给出基于旁压试验成果估算岩石地区桩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本文依托某工程实... 目前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估算多数依赖于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限于国产旁压设备试验压力较低,现行《地基旁压试验技术标准》(JGJT 69-2019)未给出基于旁压试验成果估算岩石地区桩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本文依托某工程实例,采用适用于软岩的进口旁压试验设备,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提出通过Menard旁压试验成果估算软岩地区的后注浆灌注桩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基于勘察报告参数及后注浆增强系数修正的国内规范法、欧洲规范Eurocode 7公式法、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法计算结果,并与静载荷试验双曲线法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进口TEXAM型预钻式旁压试验仪,其最大试验压力可达8.0 MPa,用于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基于旁压试验成果,采用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计算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与实测曲线的预测极限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采用欧洲规范公式计算会高估单桩承载力约8%~15%;(3)采用基于勘察报告经验参数的国内规范方法计算结果较为保守,约有24%~32%的安全富余度。相比于基于勘察报告经验参数的国内规范方法,采用Menard旁压试验原位测试方法并结合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可充分挖掘软岩地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压试验 软岩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原位测试 端后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动力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忠居 张亮 +2 位作者 张聪 邓友生 李宇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了探讨桥梁位于软弱土层时,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桩基的动力响应,以翔安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地震作用下桩-岩土体-钢管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研究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和变截面普通混... 为了探讨桥梁位于软弱土层时,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桩基的动力响应,以翔安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地震作用下桩-岩土体-钢管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研究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和变截面普通混凝土单桩桩身加速度、桩身位移、桩身弯矩的动力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在地震作用下的桩身加速度、加速度放大系数、桩身位移最大值和桩身弯矩变化规律均同变截面普通混凝土单桩类似,但钢管使桩身加速度放大系数降低、桩基抵抗侧向变形能力和抗弯承载力提高.因此,钢管可以显著提升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抵抗变形能力和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震作用 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单桩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大直径变截面单桩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忠居 段久琴 +3 位作者 张聪 林立华 赵瑞欣 王逸然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7,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液化场地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的动力响应规律,基于振动台试验,选取5010波,在地震动强度0.10g~0.45g作用下,研究液化场地砂土孔压比和大直径变截面单桩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加速度时程响应及桩基损伤等变化规... 为研究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液化场地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的动力响应规律,基于振动台试验,选取5010波,在地震动强度0.10g~0.45g作用下,研究液化场地砂土孔压比和大直径变截面单桩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弯矩、桩身加速度时程响应及桩基损伤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孔压比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上升明显,地震动强度≥0.30g时,饱和砂土孔压比稳定值在0.9附近,此时砂土完全液化;在0.45g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桩身加速度、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均达到最大;桩身不同位置处加速度峰值出现时刻均滞后于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出现时刻,且桩顶及变截面的加速度响应比桩端的响应更弱;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桩身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液化土层和非液化土层分界处,且变截面处弯矩小于土层分界面处;地震动强度达到0.30g时,大直径变截面单桩桩身发生损伤.因此,液化场地下大直径变截面桥梁单桩基础抗震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饱和砂土层分界处、变截面处的抗弯能力,以确保单桩桩身强度满足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变截面单桩 液化场地 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礁坪上单桩在孤立波作用下的受力状况研究
14
作者 丁广佳 吕迎雪 +2 位作者 黄明汉 肖理 房克照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0期6-14,共9页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 文中介绍了孤立波冲击礁坪上单桩的三维水槽试验和OpenFOAM数值模拟研究。礁体模型坡度为1∶4,直径0.15 m的单桩布置在礁坪上。试验以水深的30%作为入射孤立波的波高,对沿程波面、特定位置处流速以及单桩上波浪冲击荷载进行了采集。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进行RANS数值模拟,并与物理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基于试验数据和RANS模拟结果,研究了岛礁地形上孤立波传播的水动力特性及其对礁坪上单桩的作用力,并探讨了不同坡度和入射波高下孤立波对单桩作用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桩基础选址和防护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波 岛礁 单桩 OPENFOAM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陷场地变截面单桩动力特性与损伤评价
15
作者 张聪 冯忠居 +2 位作者 林路宇 周桂梅 陈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3046,3057,共11页
为探明震陷场地变截面单桩动力响应特性与损伤状况,以翔安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开展了0.10g~0.45g地震动强度下变截面单桩动力响应特性的研究,评价分析了变截面单桩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受桩周软弱土层震陷特性的影响,变... 为探明震陷场地变截面单桩动力响应特性与损伤状况,以翔安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大型振动台试验,开展了0.10g~0.45g地震动强度下变截面单桩动力响应特性的研究,评价分析了变截面单桩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受桩周软弱土层震陷特性的影响,变截面单桩桩顶水平位移动力响应、桩身加速度动力响应及桩身弯矩动力响应均随地震动强度增大呈增大趋势,桩基基频逐渐减小;变截面单桩弯矩最大值出现在震陷土层分界处,地震动强度为0.30g时,超过了其抗弯承载力;地震动强度为0.20g时,变截面单桩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加速度、桩身弯矩显著增大,桩基基频突降。基于系统损伤理论,震陷场地变截面单桩损伤状况分为稳定阶段、加剧损伤阶段、塑性破坏阶段共3个阶段。试验结束后,变截面位置处产生弯曲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软土震陷 振动台试验 变截面单桩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粉质黏土中缩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16
作者 赵昊 邱旭 +2 位作者 李会 闫姝 马文冠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4-290,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缩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数值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单桩,缩径单桩拥有更大的竖向承载力;从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可知,缩径单桩的竖向承载模式由常规单桩的桩端承载变为桩端和缩径段共同承载模式;缩径段高度和直径变化对承载... 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缩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数值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单桩,缩径单桩拥有更大的竖向承载力;从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可知,缩径单桩的竖向承载模式由常规单桩的桩端承载变为桩端和缩径段共同承载模式;缩径段高度和直径变化对承载力有显著影响;通过对竖向承载力各段占比大小计算,可知缩径段的外侧承担主要竖向荷载,约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海上风力发电机 海上风电结构 缩径单桩 单桩基础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单桩水平静力加载现场试验及 p-y 曲线研究
17
作者 刘俊伟 吕伟 +1 位作者 陈水月 于秀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 为研究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嵌岩单桩的受荷响应和p-y曲线规律,本文基于现场试验,开展了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嵌岩单桩的荷载-位移关系、弯矩、桩身变形及p-y曲线响应研究。试验表明:在所研究的相对深度范围内,随着z/D的增加,岩土阻力和相应位移都减小,上部荷载很难传递到深部岩层;桩身最大弯矩在3~4倍桩径之间,极限荷载主要取决于桩身强度而不是岩土体。将p-y曲线分别与一般双曲函数和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拟合,评估现有p-y曲线模型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适用性,修正了模型在风化岩层中的参数取值。结果表明:一般双曲函数在较浅区域拟合良好,相对深度较大的区域数据离散性较强;双曲正切函数在各深度处拟合优度均较好。分析结果简化了现场p-y曲线的预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嵌岩单桩 现场试验 静载试验 -岩相互作用 受荷响应 P-Y曲线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
18
作者 许成顺 李超越 +1 位作者 石世刚 孙毅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11,共11页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联合作用,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超大型海上风机,桩-土相互作用效应使风机支撑结构的特征频率降低3%~6%;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兆瓦风机动力响应远大于泥面固定风机模型的动力响应;海上风机尺寸越大,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偏差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相互作用 风-波浪-地震联合作用 单桩式海上风机 支撑结构 特征频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国宝 《电力与能源》 2024年第3期355-358,共4页
大直径单桩基础在全球海上风电场中的使用占比超过75%,是最常采用的基础形式。为了解决在复杂地质条件及海况下进行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的难题,对单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含风机基础单桩沉桩、基础冲刷防护和集成式附属构... 大直径单桩基础在全球海上风电场中的使用占比超过75%,是最常采用的基础形式。为了解决在复杂地质条件及海况下进行大直径单桩基础施工的难题,对单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含风机基础单桩沉桩、基础冲刷防护和集成式附属构件的安装,重点讨论了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可为今后相关的施工作业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单桩基础 海上施工 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风化层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20
作者 王粤 王飞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2期78-80,167,共4页
为了探究风化层中桩基承载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桩-土离散单元模型,对单桩的承载特性以及桩周土的细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桩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利用数值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桩周土的位移场和应力分布特... 为了探究风化层中桩基承载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桩-土离散单元模型,对单桩的承载特性以及桩周土的细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桩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利用数值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桩周土的位移场和应力分布特征;在荷载增加过程中,土体发生剪胀效应和应力集中,导致单桩承载性能衰减;单桩的承载性能随桩径增大而明显提高;桩周土的压缩系数在沉降值超过6 mm时发生突变,计算结果对于预测土体变形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数值模拟结果为风化层中桩基的承载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单桩 承载性能 数值模拟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