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光度测量方法上有哪些主要差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光度测量方法 色器 吸收皿 参比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铝合金中的铁和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山河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利用 72 3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A λ扫描功能 ,依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在 72 3分光光度计上成功实现了铝合金中铁和镍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波长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铝合金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栓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吕莉君 刘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90-92,共3页
目的 :测定复方甲硝唑栓的含量。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法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甲硝唑栓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 ,测定波长为 2 78nm和 32 0nm。结果 :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3% ,RSD为 0 .85 % (n =5 ) ,氯霉素的... 目的 :测定复方甲硝唑栓的含量。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法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甲硝唑栓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 ,测定波长为 2 78nm和 32 0nm。结果 :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3% ,RSD为 0 .85 % (n =5 ) ,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9.6 5 % ,RSD为 0 .5 3% (n =5 )。结论 :该法定量准确 ,快速 ,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甲硝唑 氯霉素 药物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草风湿胶囊中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鲁秋红 符洪 谢世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仙草风湿胶囊中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含量。方法 :利用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溶解性能 ,采用氯仿溶解 ,碱液提取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分别测定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 目的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仙草风湿胶囊中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含量。方法 :利用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溶解性能 ,采用氯仿溶解 ,碱液提取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分别测定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含量。结果 :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7%和 10 0 .7% ,RSD分别为 0 .72 %和 0 .86 %。结论 :方法简便 ,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测定 吲哚美辛 吡罗昔康 波长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百病清可溶性粉中双组份含量的检测
5
作者 刘建晖 孙长华 《中国养兔》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强效百病清 吸收光度法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蒽诺沙星 乙酰甲喹 回收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达克罗宁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靖 李追懿 《海峡药学》 2008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 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主要基质,以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研制了达克罗宁氧氟沙星凝胶。方法 采用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凝胶中氧氟沙星及达克罗宁的含量。以0.1mol·L^-1HCl为溶媒分别于335nm;282nm;302.3n... 目的 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主要基质,以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研制了达克罗宁氧氟沙星凝胶。方法 采用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凝胶中氧氟沙星及达克罗宁的含量。以0.1mol·L^-1HCl为溶媒分别于335nm;282nm;302.3nm处测定。结果 氧氟沙星在5-25μg.mL^-1,A=0.027841C+0.01103其相关系数为0.9999;盐酸达克罗宁在4-20μg.mL^-1,A=0.030653C+0.00061其相关系数为0.9999。两主药在各自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0.6897%,(n=3);达克罗宁平均回收率为100.08%,RSD=0.8544%,(n=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达克罗宁凝胶 氧氟沙星 达克罗宁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陈炜钢 朱清 陈友凯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传统的血红蛋白测量系统多采用开环控制,电路模块相对复杂,并且测得的血红蛋白浓度精度偏低。该文设计的测量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并以光学原理中的Lambert-Beer定律为基础,利用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实现了对血红蛋白浓度的测量,... 传统的血红蛋白测量系统多采用开环控制,电路模块相对复杂,并且测得的血红蛋白浓度精度偏低。该文设计的测量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并以光学原理中的Lambert-Beer定律为基础,利用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实现了对血红蛋白浓度的测量,并通过PI闭环控制实现对空白稀释液的稳定调节。该系统主要分为测量和PI调节两部分,前者负责血红蛋白浓度的计算,后者则负责自动调节空白稀释液到参考值。该系统在BK-230型血球仪实际测试中性能稳定,可重复性好,自动调节速度快,可以满足临床医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朗伯比尔定律 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自动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