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及多糖单糖组成及其抑制酪氨酸酶动力学机制
1
作者 梁珊珊 吴俊秋 +4 位作者 熊巧玲 薛娟 杨武德 孟宪群 魏晴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该文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白及多糖含量,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白及多糖单糖组成,使用酶标仪得到白及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力系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白及多糖含量为(51.97±1.52)%。离子色谱法得到白及多糖单糖组成为鼠李... 该文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白及多糖含量,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白及多糖单糖组成,使用酶标仪得到白及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力系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白及多糖含量为(51.97±1.52)%。离子色谱法得到白及多糖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共7种,其单糖组成比例分别为0.17%、0.36%、1.86%、41.81%、54.21%、0.71%和0.88%。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IC_(50)为59.31 mg/mL,白及多糖可以降低酪氨酸酶反应初速度,表明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存在迟滞影响,且随着白及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越强,具有剂量依赖性。此外,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图结果显示,随着白及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米氏常数K_(m)值整体逐渐增大,而Vmax值整体逐渐降低,表明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与竞争性混合的抑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离子色谱 单糖组成 酪氨酸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对比分析
2
作者 齐慧 武小芬 +5 位作者 刘安 王丹阳 邓明 黄凤兰 王克勤 陈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5-22,共8页
为明确破壁对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的影响,以灵芝粗多糖提取含量为指标,对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灵芝孢子粗多糖超声辅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8 h,此工艺条件下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 为明确破壁对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的影响,以灵芝粗多糖提取含量为指标,对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灵芝孢子粗多糖超声辅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8 h,此工艺条件下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粗多糖含量为(15.873±0.746)mg/g。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对比其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纯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单糖组成和多糖结构,结果显示破壁处理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提高233.396%,但其纯度下降了19.898%;破壁后灵芝孢子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有较大提升;破壁处理对灵芝孢子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没有明显改变,但在单糖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粉提取的灵芝孢子粗多糖在结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均是含有D⁃吡喃葡萄糖环的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 灵芝孢子粗多糖 含量 结构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何首乌及其混伪品中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晶 康帅 +4 位作者 刘芫汐 王莹 金红宇 魏锋 马双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目的:建立测定何首乌多糖的单糖组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并用以区分何首乌生品、制品、夜交藤(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市场常见混伪品(黄药子、红药子、白首乌)。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样品中多糖成分,... 目的:建立测定何首乌多糖的单糖组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并用以区分何首乌生品、制品、夜交藤(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及市场常见混伪品(黄药子、红药子、白首乌)。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样品中多糖成分,以三氟乙酸水解多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为分析柱;乙腈和缓冲盐溶液(1 mmol·L^(-1)乙酸铵-0.17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2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μL。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何首乌生品中的多糖成分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等10种单糖组成,其含量百分比分别为0.38%,0.08%,0.99%,0.70%,8.56%,84.55%,2.11%,2.45%,0.11%,0.08%。制何首乌多糖的单糖组成与生品一致,但单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上。夜交藤中多糖成分的单糖组成种类与生品不同。常见3种混伪品与生品的多糖成分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单糖组成含量不同,生品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高于3种混伪品,半乳糖含量低于3种混伪品。结论:建立了PMP柱前衍生-UPLC-MS/MS法对何首乌多糖成分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用以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夜交藤、常见混伪品的鉴别分析,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可为何首乌质控方法的完善及常见混伪品的区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多糖 单糖组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混伪品
原文传递
松茸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单糖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双敏 国琦 +1 位作者 葛长荣 肖智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目的】提高松茸粗多糖提取率,探究松茸多糖纯化组分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松茸粗多糖,优化提取工艺,使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分离纯化粗多糖,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单糖成分,并测定体外抗氧化... 【目的】提高松茸粗多糖提取率,探究松茸多糖纯化组分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松茸粗多糖,优化提取工艺,使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分离纯化粗多糖,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单糖成分,并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2.25 h,料液比1∶31(g∶mL),浸提温度83.50℃,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67%。松茸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后收集到3种多糖组分(TMP-1、TMP-2、TMP-3),主要由岩藻糖、盐酸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其中TMP-1存在鼠李糖,TMP-2和TMP-3存在葡萄糖醛酸。松茸粗多糖和3种纯化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存在量效关系,抗氧化能力强弱为:松茸粗多糖>TMP-2>TMP-3>TMP-1。【结论】松茸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松茸粗多糖效果最好,分离纯化后的多糖组分抗氧化活性有所降低。本研究为松茸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其功能食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多糖 提取工艺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超声辅助双水相萃取工艺优化、单糖组成分析及胰脂肪酶抑制活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婉 卫阳飞 +4 位作者 李枫林 鲁宁 龚永鹏 李全春 章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8-168,共11页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制备工艺,分析单糖组成,并对其体外胰脂肪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萃取法,以多糖回收率和提取率的总评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制备工艺,分析单糖组成,并对其体外胰脂肪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超声辅助双水相萃取法,以多糖回收率和提取率的总评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果枸杞果实多糖提取工艺;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单糖组成;通过棕榈酸对硝基苯酯法测定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体外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果: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硫酸铵体系,乙醇质量分数30.89%,硫酸铵质量分数17.00%,提取温度49.05℃,提取时间81.85 min,液料比29.80 g/g,预测总评值为0.9242,多糖提取率为104.76 mg/g,回收率为96.96%;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相对摩尔比分别为4.92:0.29:4.80:0.40:9.69:44.79:17.04:18.06;黑果枸杞果实多糖抑制胰脂肪酶活力的IC_(50)值为1.51 mg/mL。结论: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的黑果枸杞果实多糖制备工艺稳定,单糖组成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制备所得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为黑果枸杞果实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双水相萃取 响应面试验 单糖组成 胰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酸枣果肉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王磊 李国龙 +5 位作者 唐志书 宋忠兴 袁书会 刘红波 史鑫波 陈佳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生长时期酸枣果肉中多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以野生型和种植型酸枣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高效凝胶色谱法、高效离子色谱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其不同生长时期的果肉多... 为了探究不同生长时期酸枣果肉中多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以野生型和种植型酸枣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高效凝胶色谱法、高效离子色谱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其不同生长时期的果肉多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发现野生型和种植型的酸枣果肉中多糖含量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类型的酸枣果肉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着酸枣的发育逐渐降低;两种类型酸枣果实发育前期果肉多糖中单糖鼠李糖含量最高可达46.14 mg/g,半乳糖次之可达33.10 mg/g;果实发育后期,两种类型的酸枣果肉多糖中单糖含量最高的为阿拉伯糖可达60.30 mg/g,半乳糖醛酸次之可达45.02 mg/g;两种类型酸枣果肉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趋势与其果肉中多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种植型酸枣与野生型酸枣在多糖含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均表现为相同的趋势,且均属于还原糖积累类型果实。研究结果为酸枣果肉资源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果肉 多糖 相对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分子量测定
7
作者 陈雪梅 邵惠丽 +4 位作者 高燕 郑真 邓碧琦 朱立俏 盛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082-1089,共8页
[目的]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含量以及玄参多糖分子量。[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基于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配制混合单糖对照品,... [目的]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多糖含量以及玄参多糖分子量。[方法]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0批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基于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配制混合单糖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玄参多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玄参多糖的相对分子量。[结果]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为半乳糖醛酸,其次为半乳糖。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混合单糖对照品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71%~103.89%。10批玄参多糖的多糖含量在70.09%~83.70%,多糖分子量在89 536~122 744 Da。[结论]不同产地玄参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多糖分子量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可为玄参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多糖 单糖组成 多糖分子量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提取物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HPLC指纹图谱建立
8
作者 陈燕燕 张登辉 +2 位作者 柏雪 马婉婷 白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6-141,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分析杜仲叶和杜仲皮的多糖提取率、单糖组成,建立杜仲多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杜仲叶和杜仲皮中的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还原糖测定法测定杜仲多糖含量,利用PMP柱前衍生HPLC法对其单糖... 试验旨在通过分析杜仲叶和杜仲皮的多糖提取率、单糖组成,建立杜仲多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杜仲叶和杜仲皮中的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还原糖测定法测定杜仲多糖含量,利用PMP柱前衍生HPLC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形成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杜仲叶的多糖提取率为1.09%,杜仲皮的多糖提取率为0.61%。杜仲多糖的单糖组成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鼠李糖(Rha)、甘露糖(Man)、葡糖醛酸(GlcUA)、木糖(Xyl),前4种单糖可作为杜仲多糖质量鉴定的参考单糖。建立的杜仲多糖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的要求。市售杜仲多糖产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为0.338~0.629,与对照指纹图谱相比相似度较低,说明杜仲多糖产品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研究表明,杜仲多糖单糖组成及HPLC指纹图谱可以为杜仲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多糖 单糖组成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祥草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9
作者 杨丹丹 朱玉昌 周大寨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75-180,共6页
优化吉祥草多糖(RCP)提取工艺,探讨RCP的单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吉祥草全草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脱脂、脱色等前处理,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RCP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单糖组成,并探讨RCP体外抗氧化... 优化吉祥草多糖(RCP)提取工艺,探讨RCP的单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吉祥草全草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脱脂、脱色等前处理,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RCP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单糖组成,并探讨RCP体外抗氧化活性。RCP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RCP提取率为17.23%±0.78%。经HPLC分析表明,RCP主要由8种单糖组成,分别是半乳糖醛酸41.90%±0.01%、半乳糖9.14%±0.01%、阿拉伯糖4.20%±0.03%、鼠李糖1.99%±0.02%、葡萄糖1.98%±0.01%、甘露糖1.06%±0.01%、葡萄糖醛酸0.49%±0.01%。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RC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1.0 mg/mL质量浓度时,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_(2)^(-)·自由基、模拟胃液NO_(2)^(-)自由基的清除率各为91.49%±2.76%,29.33%±2.09%,42.37%±2.65%,25.17%±1.06%,IC_(50)值分别为0.08,1.67,1.11,2.42 mg/mL。吉祥草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有利于吉祥草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的开发利用,为吉祥草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草 多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性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望子胶的单糖组成
10
作者 王宝群 赵晓琳 +2 位作者 林莎莎 邹圣灿 刘桂亭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9-121,142,共4页
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罗望子胶中主要单糖组分进行检测。选用Diamonsil-plus C 18-A^(*)色谱柱,用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溶液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设置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45 nm。罗望子胶中主要单糖组... 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罗望子胶中主要单糖组分进行检测。选用Diamonsil-plus C 18-A^(*)色谱柱,用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溶液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设置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45 nm。罗望子胶中主要单糖组分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的比例为52.05%、20.03%和12.17%。数据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在100.33%~101.34%之间,RSD小于2.0%,检测限在0.0005~0.0009 mg/L之间。综上,该检测方法适用于罗望子多糖胶中单糖组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罗望子多糖胶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研究野生菱角壳中多糖化合物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尚庆坤 李德谦 +3 位作者 玄玉实 阎吉昌 初人和 刘鑫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首次从野生菱角壳中提取出 4种多糖化合物,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确定了菱角多糖分别由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和蜜二糖组成,其中以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为主。
关键词 多糖 半乳糖 单糖组成 气相色谱-质谱法 取出 首次 葡萄糖 菱角 野生 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122
12
作者 杨兴斌 赵燕 +3 位作者 周四元 刘莉 王海芳 梅其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9种常见单糖的分离模式,并成功地用于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当归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9种常见单糖的分离模式,并成功地用于当归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当归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57∶1.00∶0.13∶3·06∶8.16∶7.17∶12.69。该HPLC方法是简单、快速、灵敏、方便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当归多糖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单糖组成 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多糖 当归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快速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35
13
作者 颜军 郭晓强 +2 位作者 李晓光 邬晓勇 苟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3-607,共5页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从斑点分离度、清晰度、有无拖尾现象及展层时间等方面综合评价展层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的展开剂为展开系统(乙酸乙脂:吡啶:无水乙醇:水=8:1:1:2)、合适的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从斑点分离度、清晰度、有无拖尾现象及展层时间等方面综合评价展层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的展开剂为展开系统(乙酸乙脂:吡啶:无水乙醇:水=8:1:1:2)、合适的显色剂为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通过此体系确定了单糖的Rf值,可用于快速分析水解多糖的单糖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单糖组成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活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倪力军 王媛媛 +1 位作者 何婉瑛 张立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为探究多糖的结构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中药材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PM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主成... 为探究多糖的结构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中药材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PM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投影分析.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为模型测定了8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简单相关分析探究样品中各单糖之间及各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程度,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整体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样品在主成分空间分布离散,有较好的代表性;除葡萄糖(Glc)外,各单糖之间、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较高,单糖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4,4;多糖的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单糖组成 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茶叶中提取物TGP的单糖组成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周鹏 沈金灿 +2 位作者 谢明勇 庄峙厦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 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 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 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 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探讨了单糖的糖腈乙酰酯衍生化及衍生产物在质谱中的电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水提取物 GC—MS法 TGP 单糖组成 多糖蛋白复合物 电离机理 茶叶多糖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块菌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罗强 颜亮 +3 位作者 吴俐莎 张杰 杨志荣 孙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52-56,共5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印度块菌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进行提取,并通过酶法-Sevag法联用脱蛋白,DEAE52纤维素SephadexG-100柱层析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主要多糖组分TIP-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对其均一性进行验证,测定出相对分子质量(...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印度块菌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进行提取,并通过酶法-Sevag法联用脱蛋白,DEAE52纤维素SephadexG-100柱层析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主要多糖组分TIP-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对其均一性进行验证,测定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5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表明,TIP-A是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L-鼠李糖组成的均一杂多糖,物质的量比约为7:2:2:2。对TIP-A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分别为1.06、1.02、1.13mg/mL。对过氧化氢(300mmol/L)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较好的抑制力,具备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多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郭元亨 张利军 +4 位作者 曹丽丽 陈金金 刘伯言 赵庆生 赵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6-332,共7页
植物多糖是重要的药用和食用资源。在植物多糖的研究中,单糖组成分析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环节。单糖组成分析包括植物多糖的降解、单糖的相互分离及检测等环节。本文围绕近年来植物多糖研究,综述了植物多糖降解技术和单糖化学修饰及分离... 植物多糖是重要的药用和食用资源。在植物多糖的研究中,单糖组成分析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环节。单糖组成分析包括植物多糖的降解、单糖的相互分离及检测等环节。本文围绕近年来植物多糖研究,综述了植物多糖降解技术和单糖化学修饰及分离检测技术,为植物多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单糖组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强 李盛钰 +1 位作者 杨帆 刘春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0-102,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粗多糖,通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玉竹中性多糖。应用紫外光谱分析中性多糖的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其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和高效液...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粗多糖,通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玉竹中性多糖。应用紫外光谱分析中性多糖的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其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玉竹多糖主要为中性多糖,同时含有少量酸性多糖;玉竹中性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1.21×106D,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5:1,同时含有少量半乳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多糖 纯化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红景天多糖RCPS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宋学伟 任磊 +2 位作者 韩泳平 崔志斌 黄家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2-644,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大花红景天粗多糖RCP(rhodiola crenulata polysaccharide),并通过乙醇分级沉淀,Sevag法脱除蛋白,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等手段,得到一种多糖RCPS。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含量,UV和IR等方法考察了多糖性质,凝胶...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大花红景天粗多糖RCP(rhodiola crenulata polysaccharide),并通过乙醇分级沉淀,Sevag法脱除蛋白,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纯化等手段,得到一种多糖RCPS。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含量,UV和IR等方法考察了多糖性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范围及分布,GC法鉴定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值。结果表明,多糖RCPS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总糖含量为99·11%。紫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95nm波长处有明显吸收峰,在260和280nm等处无吸收峰,说明被测物为多糖,且不含核酸及蛋白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在3424·83,2934·10,1742·11,1438·96,1261·40,1103·54,832·86cm-1处均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值为1:2·96:0·21:0·26:0·08:0·58: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林晓 徐德生 +1 位作者 冯怡 沈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88-1490,共3页
关键词 麦冬多糖 单糖组成 冠心病 心绞痛 氨基酸 高异黄酮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