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邓必权 胡华 +5 位作者 滕宇 熊军 胡克立 余毅 张卫国 傅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单纯植骨融合,PLI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滑脱率、临床有效率、滑脱节段前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IF组的植骨融合率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PLF组(P<0.05);两组术后1 w和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 w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LIF组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PLF组(P<0.05);PLF组有3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在术后1年后症状无任何缓解;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痛。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F治疗与PLIF治疗均对腰椎滑脱症有效,综合考虑PLIF治疗的疗效优于PL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单纯植骨融合 椎间融合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伍泽鑫 邓仁椿 +1 位作者 罗敏 黄上儿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椎间单纯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对照组23例椎间采用Cage融合器植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JOA评分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及Tailard滑脱率。结果术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82.3±21.7)min、(596.8±2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8±13.4)min、(824.1±36.9)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住院天数比较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JOA评分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及Tailard滑脱率三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弓根系统固定的基础上,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上的治疗效果与融合器相近,且具有植骨量大、创伤较小、费用较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组的随访时间有限,两者的长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耕 胡珍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84-2385,共2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融合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融合率(94.44%)较对照组(36.11%)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治疗伴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效果较好,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 椎间单纯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龚俊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手术指... 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P<0.05。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更有利于缓解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该手术方式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椎间单纯植骨融合 老年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向俊宜 孟庆奇 +1 位作者 赵文韬 唐镇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收集因腰椎不稳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患者132例,其中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术(A组),68例...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收集因腰椎不稳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患者132例,其中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术(A组),68例行椎弓根内固定联合Cage融合术(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JOA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椎间隙高度维持及椎间隙融合率。结果随访至术后2年,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JOA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及椎间隙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术后第2年A组[(9.3±1.3)mm]要差于B组[(10.6±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费用方面,A组[单间隙融合(10 859.4±2 308.5)元,双间隙融合(17 397.1±2 632.4)元]要低于B组[单间隙融合(18 757.7±2 349.7)元,双间隙融合(33 826.2±2 863.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两种术式比较无明显临床疗效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植骨融合 椎间融合 腰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植骨和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平 陈浩谚 +2 位作者 庄文德 谢炜星 晋大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45-53,共9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纯植骨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20年11月1日,得到相...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纯植骨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20年11月1日,得到相关的文献后,阅读并提取关键数据,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1271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单纯植骨组与椎间融合器植骨组的手术时间[MD=-4.50,95%CI(-7.15,-1.85),P=0.0009]、术中出血量[MD=-12.98,95%CI(-20.72,-5.23),P=0.001)]和手术费用[MD=-6395.89,95%CI(-6992.61,-5799.18),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融合器植骨组与单纯植骨组的术后椎间隙高度[MD=-1.46,95%CI(-1.60,-1.33),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术后腰椎前凸角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P=0.25和P=0.69)。结论在椎间隙融合方式上,椎间融合器植骨能较好地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植骨。但椎间融合器植骨手术用时偏多,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费用较高。在临床椎间融合方式的具体选择中,建议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 单纯植骨融合 退行性腰椎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JOA评分的影响
7
作者 张翼飞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对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6)。参照组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研究组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12个月,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JOA评估腰椎功能,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后12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JOA评分较参照组高,VAS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伴腰椎滑脱高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椎间单纯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 腰椎椎管狭窄症
原文传递
峡部裂腰椎滑移单纯前路与后路植骨融合术的比较
8
作者 季四青 李杭 +1 位作者 陈秀庭 吴永平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比较峡部裂腰椎滑移单纯前路与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评估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行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与29例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峡部裂腰椎滑移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时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比较峡部裂腰椎滑移单纯前路与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评估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行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与29例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峡部裂腰椎滑移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时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Zdeblick疗效评价标准确定临床满意率。结果两组间融合时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前路组临床满意率高于后路组(P<0.05)。结论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移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路植骨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腰椎滑移 单纯前路融合 单纯后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金属椎间融合器植入的远期疗效对比
9
作者 鄢义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2期3149-3150,共2页
目的对比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金属椎间融合器植入的远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7例。A组行单纯椎间植骨融... 目的对比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金属椎间融合器植入的远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37例。A组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B组行金属椎间融合器融合,对比2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率,记录术后6,12,24个月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B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低于A组(P<0.05);术后6,12,24个月椎间隙高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金属椎间融合器植入可降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隙高度丢失率,提高植骨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老年患者 单纯椎间融合 金属椎间融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学军 高丽花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8期3-3,共1页
目的:探讨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腰椎滑脱症患者80例,分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给予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对B组给予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腰椎滑脱症患者80例,分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给予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对B组给予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滑脱复位率和复位丢失率。结果:B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优于B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的JO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的滑脱复位率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复位丢失率比较存在巨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方式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内固定 单纯自体融合 CAGE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颈椎前路融合术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军 王东来 +1 位作者 黄士中 韦敏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引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环锯法减压后行单纯植骨或Cage植入融合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按JOA评分、恢复率(Hirabayashi法)评定手术疗效,并比较术前、术后颈椎... 目的:比较两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引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环锯法减压后行单纯植骨或Cage植入融合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按JOA评分、恢复率(Hirabayashi法)评定手术疗效,并比较术前、术后颈椎动力性摄片结果,判断其融合效果。结果:平均随访4.2年,术前节段不稳病例中,Cage植入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均村著优于单纯植骨组。而节段稳定者两者疗效相近。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术前X线提示有颈椎不稳者适于前路减压Cage植入,而节段稳定者则可行单纯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融合 比较 术式 单纯植骨融合 C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文革 仇志韬 +4 位作者 李仕臣 田世坤 秦国强 冯卫东 杜保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657-1659,共3页
随着椎弓根螺钉的应用,腰椎滑脱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成为现实,但任何内置物的复位都是暂时的,并不能消除椎体滑脱的剪切应力,因此使复位后的椎体与临近椎体获得骨性融合才是长久解决问题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6月至... 随着椎弓根螺钉的应用,腰椎滑脱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成为现实,但任何内置物的复位都是暂时的,并不能消除椎体滑脱的剪切应力,因此使复位后的椎体与临近椎体获得骨性融合才是长久解决问题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对Ⅰ~Ⅲ度腰椎滑脱患者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并椎管减压术的基础上分别实施椎间Cage融合术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Cage融合 腰椎滑脱症 融合治疗 椎间 单纯植骨融合 椎弓根螺钉复位 椎体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佳宁 陈宾 +6 位作者 宋有鑫 甄瑞鑫 李玉波 赵成亮 赵丽丽 孔庆柱 李戈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椎间植骨融合组(A组)和椎间Cage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Macnab标准,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和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下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Cage融合相当的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并且治疗费用低,无排斥反应,可供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单纯椎间融合 Cage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分析
14
作者 戚光乾 沈亮 颜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实行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B组实行后外侧融合术。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实行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B组实行后外侧融合术。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评估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近期指标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得到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且手术时间更短。同时,所有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明显,但A组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丢失的数据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治疗中,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比后外侧融合术好,临床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椎间融合 后外侧融合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TLIF术下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解勇 董小通 +3 位作者 王淼 段伟利 陈双辉 梁雄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下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采用MIS-TLIF术治疗的11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下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采用MIS-TLIF术治疗的11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7例和B组55例。A组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B组行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腰腿疼痛恢复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ODI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O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B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年,两组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椎间融合融合 单纯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英杰 赵庆安 +1 位作者 史相钦 郭艳幸 《中医正骨》 2003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峡部崩裂 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单纯植骨融合 复位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带锁钢板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及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弘栩 袁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20例,B组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2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术后1年以上拍摄颈椎标准侧位片,测量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颈椎总曲度、融合节段曲度,分析这些参数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及节段曲度在术后1周内A、B组在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分别增加(3.4±0.6)mm,(1.9±0.6)mm,(6.2±8.1)°,B组分别增加(4.1±1.6)mm,(2.2±0.8)mm,(7.1±5.3)°,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t=1.932,1.484,0.420),在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中,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以术后2~4个月尤著,而B组在术后长期随访中无明显丢失,均能较好维持,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t值为2.435~4.701。颈椎总曲度在术后1周内亦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增加(10.4±7.7)°、B组增加(8.1±3.4)°,两组间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t=1.364);在术后2~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颈椎高度 颈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