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级加载下深部粉砂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芹永 郁培阳 袁璞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44,共6页
为研究深部硬岩的蠕变特性,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对深部粉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加载作用下深部粉砂岩产生瞬时的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后随即进入蠕变阶段,深部粉砂岩的侧向蠕变发展较轴向蠕变快;在蠕变过程中存在一... 为研究深部硬岩的蠕变特性,采用分级加载方式对深部粉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加载作用下深部粉砂岩产生瞬时的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后随即进入蠕变阶段,深部粉砂岩的侧向蠕变发展较轴向蠕变快;在蠕变过程中存在一个应力阈值,其中轴向蠕变的应力阈值比侧向蠕变的大。随轴向分级荷载的提高,岩石的瞬时弹性模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瞬时泊松比呈上凹型增长,轴向蠕变应变先减小后增大,侧向蠕变应变呈前期增长平缓的上凹型增长;根据试验过程中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深部粉砂岩蠕变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且侧向蠕变较轴向蠕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粉砂岩 单轴压缩蠕变 分级加载 轴向蠕变 侧向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集料级配对沥青砂浆影响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应荣华 王育刚 吴婷 《公路与汽运》 2011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文中首先进行沥青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得到了6种基准级配和6种对比级配;再通过对这6种基准级配和6种对比级配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细集料组成和不同级配对沥青砂浆高温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公路 沥青砂浆 细集料级配 单轴压缩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单轴压缩蠕变的归一化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盛煜 吴紫汪 +1 位作者 苗丽娜 马巍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6年第3期357-360,共4页
针对冻土蠕变规律的相似特点,提出了冻土非衰减单轴压缩蠕变的归一化模型。从而使冻土的蠕变规律完全可由其蠕变指标和归一化方程确定。归一化方程代表着冻土材料的流变属性,它与应力无关,反映了冻土蠕变过程的形态。通过-5℃冻结砂土... 针对冻土蠕变规律的相似特点,提出了冻土非衰减单轴压缩蠕变的归一化模型。从而使冻土的蠕变规律完全可由其蠕变指标和归一化方程确定。归一化方程代表着冻土材料的流变属性,它与应力无关,反映了冻土蠕变过程的形态。通过-5℃冻结砂土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表明,该模型描述冻土在破坏前的蠕变过程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指标 归一化 冻土 单轴压缩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冻融耦合作用下大理岩蠕变长期强度
4
作者 赵越 牛心玉 +1 位作者 齐晓磊 华玉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为合理确定大理岩在水化-冻融耦合作用下的蠕变长期强度σ_(s),以鄂西北地区某露天边坡为研究背景,以酸、中、碱三种溶液环境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为试验控制因素,首先开展了大理岩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然后采用过渡蠕变法、... 为合理确定大理岩在水化-冻融耦合作用下的蠕变长期强度σ_(s),以鄂西北地区某露天边坡为研究背景,以酸、中、碱三种溶液环境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为试验控制因素,首先开展了大理岩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然后采用过渡蠕变法、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法、稳态蠕变速率-应力关系法、强度-破坏时间关系法求取了大理石长期强度,最后提出了两种新方法——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长期强度预测方法和改进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关系法,并对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酸性环境下的瞬时强度和长期强度均最小,碱性次之,中性最大。2)采用过渡蠕变法、等时应力-应变曲线簇法、稳态蠕变速率-应力关系法、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长期强度预测方法、改进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关系法得到研究区大理岩在不同溶液环境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长期强度平均值分别为46.70、41.21、39.74、43.92、43.67 MPa。3)本文提出的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长期强度预测方法无需开展耗时较长的蠕变试验,仅通过压缩试验确定的应力-应变曲线便可快速预测岩石长期强度;改进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关系法相比传统方法,杜绝了取拐点方式的较强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冻融 大理岩 蠕变 长期强度 瞬时强度 单轴压缩试验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数量碳纤维布条带约束煤样的轴压蠕变特性细观模拟研究
5
作者 李庆文 高翔 +3 位作者 谭正林 张帅帅 徐康康 才诗婷 《高压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2,共13页
为探究不同数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条带对轴压煤样蠕变力学特性的影响,耦合PFC3D软件与FLAC3D软件,结合伯格斯(Burger’s)模型与平行黏结(Linearpbond)模型,建立混合接触的细观数值模型。根据未... 为探究不同数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条带对轴压煤样蠕变力学特性的影响,耦合PFC3D软件与FLAC3D软件,结合伯格斯(Burger’s)模型与平行黏结(Linearpbond)模型,建立混合接触的细观数值模型。根据未约束煤与6条带CFRP约束煤样单轴压缩蠕变室内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2~7条带CFRP约束煤样在单轴压缩蠕变下的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研究表明:随着条带数的增加,煤样在初始阶段的轴向应变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加速蠕变阶段轴向应变明显增大;混合接触模型内部接触的最大力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伯格斯模型接触数量与平行黏结模型接触数量的比值约为1∶9时,数值模拟模型能够反映出煤样蠕变的力学特性;增加CFRP条带数,煤样的径向变形受到限制,产生的剪切微裂纹增多,煤样内部的剪切破坏更加严重,煤样的破坏形态由张拉破坏逐渐向剪切破坏转变;随着碳纤维布条带数量的增加,煤样的总能量、弹性能、耗散能均增加,在煤样发生蠕变失稳前,弹性能的变化与总能量的变化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条带数 单轴压缩蠕变 伯格斯模型 PFC^(3D)-FLAC^(3D)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隧道围岩单轴蠕变力学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
6
作者 赵志波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针对冻融作用使隧道围岩损伤劣化问题,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沈阳某隧道工程围岩,分析冻融作用下该隧道砂岩的破坏机制,以经典Burgers模型为基础,建立改进的Burgers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砂岩具有显著的劣化效应;... 针对冻融作用使隧道围岩损伤劣化问题,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沈阳某隧道工程围岩,分析冻融作用下该隧道砂岩的破坏机制,以经典Burgers模型为基础,建立改进的Burgers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砂岩具有显著的劣化效应;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使砂岩峰前压密段逐渐显著,峰后曲线趋缓,破坏荷载逐渐减小,稳定蠕变过渡到加速蠕变的时间逐渐延长,破坏模式逐渐由脆性转为延性;建立改进的Burgers蠕变模型能够较好地贴合试验数据,相关系数在0.95以上,验证了文中推导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砂岩 冻融循环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与饱水状态下深部斜长角闪岩蠕变特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春阳 曹平 +1 位作者 汪亦显 宁果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87-1595,共9页
通过金川深部斜长角闪岩单轴压缩蠕变实验,选取典型蠕变曲线,发现该岩石黏弹性、黏塑性变形较瞬时变形偏小,卸载后弹性后效不显著。在5.1 MPa轴向应力下,自然状态的岩样近似纯弹性特征。饱水状态下岩样瞬时强度σ′b和长期强度σ′∞总... 通过金川深部斜长角闪岩单轴压缩蠕变实验,选取典型蠕变曲线,发现该岩石黏弹性、黏塑性变形较瞬时变形偏小,卸载后弹性后效不显著。在5.1 MPa轴向应力下,自然状态的岩样近似纯弹性特征。饱水状态下岩样瞬时强度σ′b和长期强度σ′∞总体低于自然状态,且σ′∞已接近深部高地应力,因此,对于深部节理、裂隙很发育的岩体,应特别注意巷道排水,防止围岩因长期强度降低而导致巷道变形和破坏。自然与饱水状态下岩样瞬时弹性应变εme、瞬时塑性应变εmp随应力增大而增加,但增速逐渐放缓,饱水状态下塑性变形更显著;相同应力下,饱水状态岩样蠕变量大于自然状态,应变速率也总体快于自然状态,2种状态的蠕变速率在20~30 h时都逐渐稳定,且速率曲线随应力增大,微裂隙压密,彼此逐渐靠近,岩样处于相对硬化阶段;当轴向应力达到66.3 MPa后,饱水状态蠕变速率有相对加速趋势,速率曲线随应力增大先往左下移动,再朝右上移动,而自然状态蠕变速率曲线总体向右上移动。最后,通过蠕变数据分析,推导γ=ασk型经验方程,对蠕变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拟合结果证明该蠕变经验模型的正确性。金川矿区斜长角闪岩蠕变实验研究为分析深部巷道该类围岩流变稳定性及支护方案优化等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长期强度 应变速率 蠕变经验模型 回归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Q_3马兰黄土蠕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朱才辉 李宁 刘俊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9,共8页
为了研究压实Q3马兰黄土的蠕变特性,开展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下压实土的单轴排水与不排水蠕变试验,得到其轴向应变-应力-时间关系,采用已有的经验模型及H-K、Burgers、M-B元件模型分别描述其蠕变规律并对比分析其适宜性,采用能综合... 为了研究压实Q3马兰黄土的蠕变特性,开展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量下压实土的单轴排水与不排水蠕变试验,得到其轴向应变-应力-时间关系,采用已有的经验模型及H-K、Burgers、M-B元件模型分别描述其蠕变规律并对比分析其适宜性,采用能综合反映蠕变特性参数的等效蠕变模量E(t)来分析不同因素对蠕变规律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Q3马兰黄土的蠕变特性对含水量敏感程度较大,对压实度次之,排水条件对低含水量和低压实度土体的蠕变特性敏感程度较大;采用M-B元件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其瞬时弹性应变、衰减蠕变和稳定粘滞流动三个阶段,通过等效蠕变模量E(t)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蠕变效应,得到了E(t)与含水量w和轴向荷载σ0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Q3马兰黄土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应力-应变-时间关系 含水量 压实度 M-B蠕变模型 等效蠕变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福煤矿不同含水率砂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晓明 姜铭 +3 位作者 王新波 臧金诚 高祥 缪澄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4-636,共13页
为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在地下水作用下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制的深部软岩五联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含水率(0%、0.8%、1.6%、2.4%、3.3%)下砂岩吸水软化单轴压缩试验及单轴蠕变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 为研究深部巷道围岩在地下水作用下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采用自主研制的深部软岩五联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含水率(0%、0.8%、1.6%、2.4%、3.3%)下砂岩吸水软化单轴压缩试验及单轴蠕变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蠕变破坏应力与含水率呈指数下降关系,蠕变破坏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在0.76~0.84之间;砂岩衰减蠕变阶段时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径向应变比轴向应变先进入稳态蠕变阶段,破坏应力下径向应变的加速蠕变阶段开始时间要先于轴向应变;基于稳态蠕变速率曲线确定了砂岩的长期强度,径向稳态蠕变速率确定的值略小于轴向,长期强度与含水率之间满足负指数关系;将蠕变试验中径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定义为μc,提出了基于μc值的岩石长期强度确定方法且μc值与含水率无关,对于本次砂岩样品可以认为μc值大于0.3时样品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加速蠕变破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样品破坏形态由单斜面剪切破坏逐渐演变至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研究结果为地下水作用下巷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巷道蠕变破坏的提前预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蠕变 单轴压缩蠕变 含水率 径向应变 长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扬大桥北锚碇岩石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永辉 何之民 沈明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3-586,共4页
为了解润扬长江大桥北锚基础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针对北锚基础区域的岩样,通过模拟其受力的实际情况,采用岩石双轴流变试验机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并选用广义的Kelvin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分析,掌握了岩石蠕变的基本规律,并获得了粘滞... 为了解润扬长江大桥北锚基础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针对北锚基础区域的岩样,通过模拟其受力的实际情况,采用岩石双轴流变试验机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并选用广义的Kelvin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分析,掌握了岩石蠕变的基本规律,并获得了粘滞系数等相关的流变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力学特性 岩石蠕变 蠕变速率 粘滞系数 润扬长江大桥 北锚基础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结构层芯样分层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乔英娟 王哲人 +1 位作者 陈静云 杨浩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5,24,共6页
为有效评价芯样的分层变形和力学特性,将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于常规的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实现了沥青结构层钻芯取样分层变形的非接触测量和变形过程的拍摄、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为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测... 为有效评价芯样的分层变形和力学特性,将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于常规的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实现了沥青结构层钻芯取样分层变形的非接触测量和变形过程的拍摄、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为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测量手段。文中分析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讨论了端部约束对芯样不均匀变形的影响,给出了芯样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和数字图像测量结果的比较。3层芯样单轴压缩蠕变试验中,以中面层的变形最大;加载历史的不同会导致材料细观结构的改变并引起力学性能的变化,高度压密芯样与路肩处芯样的变形规律不同,尤其在蠕变破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结构层芯样分层变形 数字图像测量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端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的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被引量:13
12
作者 熊良宵 杨林德 张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40-1548,共9页
基于应变软化模型得到塑性元件,将该塑性元件与六元件黏弹性流变模型组合得到适合于硬岩的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采用FLAC3D所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程序,开发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数值程序,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的绿片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基于应变软化模型得到塑性元件,将该塑性元件与六元件黏弹性流变模型组合得到适合于硬岩的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采用FLAC3D所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程序,开发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的数值程序,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的绿片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拟合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以验证接口程序的正确性,并对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交通洞进行工程流变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具有程序可置入性,采用该模型进行计算时,计算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接口程序的正确性;辅助交通洞开挖后,围岩体的最大变形出现在边墙位置,随着时间的增加,边墙位置处围岩体内的位移和最大主应力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元件黏弹性流变模型 复合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FLAC3D 绿片岩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冲击扰动下粉砂岩单轴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荣华 刘晓林 沈洪爽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7-1337,共11页
采用改进岩石蠕变扰动试验装置对粉砂岩试件开展施加周期冲击扰动下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周期冲击扰动下粉砂岩蠕变变形、蠕变速率及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冲击扰动会引起蠕变曲线产生新的波动,随冲击扰动次数增加,粉砂岩内部累积变形逐渐增加... 采用改进岩石蠕变扰动试验装置对粉砂岩试件开展施加周期冲击扰动下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周期冲击扰动下粉砂岩蠕变变形、蠕变速率及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冲击扰动会引起蠕变曲线产生新的波动,随冲击扰动次数增加,粉砂岩内部累积变形逐渐增加,进入稳定阶段时间明显缩短,进入加速蠕变阶段轴向应力阈值显著降低;在周期扰动作用下,粉砂岩蠕变占比与轴向应力呈指数关系,蠕变速率稳定值提高;冲击扰动加速粉砂岩内部裂隙发育,粉砂岩试件破坏形式更趋于脆性破坏.基于Mohr—coulomb准则,提出一种与时间有关的非线性黏滞体并引入损伤因子改进Burgers模型,建立粉砂岩蠕变扰动理论模型;该模型能很好描述周期冲击扰动下粉砂岩蠕变特性,可为深入研究冲击扰动下岩石蠕变失稳破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冲击扰动 粉砂岩 单轴压缩蠕变 蠕变速率 蠕变占比
原文传递
紫外光老化对沥青砂黏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惠霞 管巧艳 童申家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3-517,共5页
对AS-16沥青砂进行了0,97,194,292,388,583h的室内模拟紫外光照射,并针对老化后的沥青砂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应变-时间关系曲线,从而拟合得到材料的黏弹性参数.用3种柔量值占总柔量值的比例分析沥青砂的黏弹性力学性质.结果表... 对AS-16沥青砂进行了0,97,194,292,388,583h的室内模拟紫外光照射,并针对老化后的沥青砂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应变-时间关系曲线,从而拟合得到材料的黏弹性参数.用3种柔量值占总柔量值的比例分析沥青砂的黏弹性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增加,沥青砂的黏性比例越来越小,逐渐表现为弹性;抗瞬时变形的能力及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增强,低温抗裂性能及抗疲劳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砂 紫外光老化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黏弹性参数 黏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紫外光老化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申家 李惠霞 王聪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了提出沥青混合料紫外光老化评价指标,通过沥青砂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制作沥青砂试件进行室内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分别进行0、2、4、6、8、12个月的紫外光老化。对老化的试件在恒定荷载0.1 MPa的作用下,保持恒定温度20℃进行... 为了提出沥青混合料紫外光老化评价指标,通过沥青砂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制作沥青砂试件进行室内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分别进行0、2、4、6、8、12个月的紫外光老化。对老化的试件在恒定荷载0.1 MPa的作用下,保持恒定温度20℃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应变-时间关系曲线。采用Burgers模型描述沥青砂的流变性能,并根据应变-时间关系进行Burgers模型4参数的拟合,拟合得到不同老化时间对应的黏弹性参数值,对该值进行拟合,得到黏弹性参数和老化程度的关系式E1(h)、E2(h)、η1(h)、η2(h),把该表达式代入Burgers模型的本构方程表达的蠕变柔量方程中得到蠕变柔量J(t)和老化时间的关系式J(h,t),提出用J(h,1 200 s)作为沥青混合料紫外光老化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老化指标 紫外光老化
原文传递
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复合混凝土黏弹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东升 陈振鸿 +1 位作者 王亚彬 张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了明确复合混凝土优良高低温路用性能的本质并指导复合混凝土路面设计,对复合混凝土在一般温度域范围内的黏弹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选择复合混凝土空隙率范围的3种代表值(22%、25%、28%),基于动态模量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 为了明确复合混凝土优良高低温路用性能的本质并指导复合混凝土路面设计,对复合混凝土在一般温度域范围内的黏弹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选择复合混凝土空隙率范围的3种代表值(22%、25%、28%),基于动态模量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探究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复合混凝土黏弹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土的黏弹性能与基体混合料的空隙率关系密切,在低温条件下,VV=25%的复合混凝土具有相对较强的黏性特征;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空隙率下的复合混凝土黏弹性能逐渐接近;到高温条件下,复合混凝土的黏性特征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故相比于22%、28%空隙率的复合混凝土,25%空隙率复合混凝土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研究结果为复合混凝土设计时材料组成的选择和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混凝土 黏弹性 空隙率 动态模量 弯曲蠕变 单轴压缩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及沥青砂浆盐冻性能的灰色关联熵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吉伟 崔亚楠 +2 位作者 王乐 张淑艳 李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9-3144,共6页
盐冻循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影响行车质量,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延度)进行了测试;对经历不同盐冻循环的基质沥青砂浆、SBS改性... 盐冻循环极易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影响行车质量,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盐冻循环前后的3个基本指标(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和延度)进行了测试;对经历不同盐冻循环的基质沥青砂浆、SBS改性沥青砂浆和胶粉改性沥青砂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对盐冻融循环前后影响沥青及沥青砂浆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冻循环各因素对沥青的基本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是沥青自身基本指标对沥青使用性能影响更大;盐冻循环对沥青砂浆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其中融雪剂溶液浓度对沥青砂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因此,在昼夜温差大或者北方寒冷地区修建道路时,要严格控制沥青基本指标和融雪剂的使用量以减少对路面结构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沥青砂浆 盐冻循环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灰色关联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瑞 崔剑 吴淑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本文通过车辙试验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进行研究表明,动稳定度受沥青用量的影响,与空隙率和饱和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两种不同的试验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车辙试验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heological model of sandstone in Sanmenxia bauxite
19
作者 张春阳 曹平 +2 位作者 蒲成志 刘杰 文丕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859-1865,共7页
Based 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creep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bauxite sandstone obtained from Sanmenxia,typical creep experiment curves were obtained.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component of creep curves,the... Based 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creep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bauxite sandstone obtained from Sanmenxia,typical creep experiment curves were obtained.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component of creep curves,the creep strain is composed of instantaneous elastic strain,ε(me),instantaneous plastic strain,ε(mp),viscoelastic strain,ε(ce),and viscoplastic strain,ε(cp).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aneous plastic strain,a new element of instantaneous plastic rheology was introduced,instantaneous plastic modulus was defined,and the modified Burgers model was established.Then identification of direct screening method in this model was completed.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heological elements,one- and three-dimensional creep equations in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were obtained.One-dimensional model parameter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s,and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ation,Gauss-Newton iteration method was applied.Finally,by fitting the experimental curves,the correctness of direct method model was verified,then the examination of posterior exclusive method of the model was accomplis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improved Burgers models,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are embodied properly,microscopic analysis of creep curves is also achieved,and the correctness of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heological model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axial compression creep experiments instantaneous plastic rheological model element improved Burgers model direct screening method posterior exclusiv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改性沥青砂浆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叶丹 刘勇 陶敬林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6期52-54,78,共4页
硅藻土对沥青高低温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改性剂。为了研究硅藻土对沥青的改性作用,从砂浆层面出发,提出用硅藻土部分或全部体积(25%、50%、75%和100%)替代矿粉,通过确定沥青砂浆级配,计算最佳油石比、沥... 硅藻土对沥青高低温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改性剂。为了研究硅藻土对沥青的改性作用,从砂浆层面出发,提出用硅藻土部分或全部体积(25%、50%、75%和100%)替代矿粉,通过确定沥青砂浆级配,计算最佳油石比、沥青用量和各档集料用量,得到不同替代比例的硅藻土沥青砂浆最终级配,采用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和低温劈裂试验对静压成型沥青砂浆试件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替代比例的硅藻土对沥青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替代比例为75%时,沥青砂浆试件的力学特性和高温性能最佳;当替代比例为100%时,沥青砂浆的低温抗裂性最强。同时,硅藻土的加入对沥青砂浆老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沥青砂浆 力学性能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低温劈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