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隐联想测验、简式内隐测验、单类内隐测验测评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晶莹 冯志远 +2 位作者 杨新国 陈露露 黄霞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比较内隐联想测验(IAT)、简式内隐测验(BIAT)、单类内隐测验(SC-IAT) 3种实验范式对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测量效果。方法:在广西大学2016级全体新生(n=6951)中选取261名学生进行IAT、BIAT和SC-IAT测评,剔除无效数据后,3组有效被... 目的:比较内隐联想测验(IAT)、简式内隐测验(BIAT)、单类内隐测验(SC-IAT) 3种实验范式对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测量效果。方法:在广西大学2016级全体新生(n=6951)中选取261名学生进行IAT、BIAT和SC-IAT测评,剔除无效数据后,3组有效被试各80人。以每个实验的效应指标值(D值)为内隐自杀意念的指标值,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条目15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条目25的得分评估外显自杀意念。结果:3组的总样本和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D值与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 3组之间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IAT组的D值最大。SCL-90条目15、UPI条目25得分与IAT、BIAT、SC-IAT实验测量D值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与BIAT和SC-IAT相比,IAT测量的效应指标最高,敏感性最好,测量大学新生内隐自杀意念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杀意念 内隐联想测验(iat) 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 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珂 张大均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4期15-18,29,共5页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业等;近几年又提出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和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等,这些方法丰富充实了内隐联想测验,是对Greenwald提出的IAT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iat) GO/NO—GO联想任务(GNAT) 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 内隐联想测验(SC—iat) 靶内联想测验(st—iat) 属性内隐联想测验(SA—i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单一态度对象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 被引量:50
3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833,共6页
命中联系作业(GNAT)、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是测验内隐社会认知的4种新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的继承与发展,都可以用来评定对单一态度对象的联想强度。文章通过实例分别对这... 命中联系作业(GNAT)、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是测验内隐社会认知的4种新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AT)的继承与发展,都可以用来评定对单一态度对象的联想强度。文章通过实例分别对这4种内隐社会认知测验方法的设计程序、信度以及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 命中联系作业 外部情感西蒙作业 内隐联想测验 靶内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显感恩、相对内隐感恩和整体内隐感恩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安明 惠秋平 刘华山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通过感恩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感恩,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感恩采用何安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GS),内隐感恩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自我-他人IAT(实验1)和自我SC-... 目的:通过感恩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感恩,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感恩采用何安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GS),内隐感恩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自我-他人IAT(实验1)和自我SC-IAT(实验2)。结果:(1)被试整体外显感恩水平比较高,自我-他人IAT和自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相关不显著,自我-他人IAT与自我SC-IAT之间相关也不显著。结论:自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感恩,而自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感恩,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感恩 相对内隐感恩 整体内隐感恩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态度及其测量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双雁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127-127,129,共2页
内隐联想测验(I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以及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文章对它们的原理、操作以及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尽管内隐联想测验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们的... 内隐联想测验(I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以及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文章对它们的原理、操作以及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尽管内隐联想测验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们的确能够测量到个体态度中的某些内隐成分,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联想测验(SC-iat) 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人对不同能力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基于SCM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钟庚 席贻莹 +1 位作者 马婷 张锋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探讨了健全人对不同能力水平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刻板印象内容量表的修订以及对能力发挥度不同的残疾人图片的筛选,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实验2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探讨了健全人对不同能力水平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刻板印象内容量表的修订以及对能力发挥度不同的残疾人图片的筛选,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实验2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刻板印象。结果发现:(1)在外显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而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但高热情的混合刻板印象;(2)在内隐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但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且低热情的消极刻板印象;(3)残疾人能力的有效发挥可显著改善被试对其胜任度和热情度的外显及内隐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 类别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区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艇 郑全全 韦庆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470,共6页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T-IAT)发现在内隐层面,相对于群体自我,中国情境下的被试具更倾向从人际关系角度定义自我。同时,研究二也发现外显关系自我和内隐关系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外显群体自我和内隐群体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对自我建构领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 群体自我 靶内联想测验(st-iat) 自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