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气候变化,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韧性视角出发,构建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洪涝韧性评估框架,运用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适应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气候变化,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韧性视角出发,构建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洪涝韧性评估框架,运用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the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估2007—2022年南京都市圈城市洪涝韧性水平,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抑制洪涝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都市圈城市洪涝韧性呈上升趋势,从较低水平转变为中等水平;(2)洪涝韧性空间分布呈现以南京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递减的“中心-外围”特征;(3)研究时段末南京都市圈洪涝韧性的关键限制因素有河流调蓄能力、人口脆弱度、政府财政情况,植被覆盖率为部分城市潜在障碍因素。研究可为南京都市圈完善洪涝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洪涝韧性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以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旅游英文官网的案例研究,分析旅游网站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研究发现,南京旅游英文网站使用大量图片视觉符号资源构建意义,图片符号与文...以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旅游英文官网的案例研究,分析旅游网站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研究发现,南京旅游英文网站使用大量图片视觉符号资源构建意义,图片符号与文字符号协同作用,对观看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叙事再现图片占比较低,人物参与者缺乏与观看者的正面接触,图片设计者多采用中、远镜头,虽客观呈现景物特点,但与观看者保持较为疏远的关系。建议网站丰富再现意义的类型,增加叙事再现的使用,增加参与者与观看者的正面接触;适当采取前景化、分割线等手段,借用近距离镜头将观看者代入到图片情境中。展开更多
文摘适应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气候变化,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韧性视角出发,构建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洪涝韧性评估框架,运用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the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估2007—2022年南京都市圈城市洪涝韧性水平,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抑制洪涝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都市圈城市洪涝韧性呈上升趋势,从较低水平转变为中等水平;(2)洪涝韧性空间分布呈现以南京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递减的“中心-外围”特征;(3)研究时段末南京都市圈洪涝韧性的关键限制因素有河流调蓄能力、人口脆弱度、政府财政情况,植被覆盖率为部分城市潜在障碍因素。研究可为南京都市圈完善洪涝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洪涝韧性提供参考。
文摘以Gunther 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南京旅游英文官网的案例研究,分析旅游网站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研究发现,南京旅游英文网站使用大量图片视觉符号资源构建意义,图片符号与文字符号协同作用,对观看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叙事再现图片占比较低,人物参与者缺乏与观看者的正面接触,图片设计者多采用中、远镜头,虽客观呈现景物特点,但与观看者保持较为疏远的关系。建议网站丰富再现意义的类型,增加叙事再现的使用,增加参与者与观看者的正面接触;适当采取前景化、分割线等手段,借用近距离镜头将观看者代入到图片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