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7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1
作者 刘德国 宋印刚 +1 位作者 胡猛 蔡宪文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4期41-42,共2页
  南四湖是鲁西南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 km,总面积12.75万hm2.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涉及辖微山县除马坡乡以外的13个乡镇、51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61.2万人.1982年经微山县政府批准成立为县级南四湖保护区,1996年济宁市政...   南四湖是鲁西南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 km,总面积12.75万hm2.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涉及辖微山县除马坡乡以外的13个乡镇、51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61.2万人.1982年经微山县政府批准成立为县级南四湖保护区,1996年济宁市政府又将南四湖确立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微山县 南四湖 湿地资源 绿色文明 栖息环境 野生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与控制策略
2
作者 宫莉 商宇涵 崔阳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42-44,共3页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监测和分析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度水环境质量状况,指出联防联控管理难度较大、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较...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文通过监测和分析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度水环境质量状况,指出联防联控管理难度较大、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较重、局部水系连通受阻导致水质净化能力降低是当前保护区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围绕南四湖保护区水污染防治目标,从加强流域联防联控管理、污染源系统防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优化流域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以期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控制策略 山东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3
作者 陶全霞 周帆琦 +4 位作者 沙茜 李金成 肖繁荣 赵冬冬 朱文宇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之一。2021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鸟类17目46科172种。其中,雀形目的种数最多,占鸟类种数的43.02%;居留型方面,以迁徙鸟类为主,占比69.77%,留鸟仅占比30.23%;区系类型方面,古北种85种,占比49.42%,东洋种57种,占比33.14%,广布种30种,占比17.44%;生态类型方面,鸣禽的种类最多,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结果显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季节差异显著,且涨渡湖水上森林是鹭鸟活动和栖息的集中分布区,建议将该区域划为重点保护与监测区,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渡湖湿地 鸟类 生物多样性 季节动态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退化型湿地生态修复研究--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4
作者 高雪霏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保护与修复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排水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主题,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水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制定了多目标修复方案,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哈泥国家级...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湿地保护与修复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排水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主题,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水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制定了多目标修复方案,取得显著成效,为提高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5
作者 汤军强 王修华 +2 位作者 范龙 杨帆 祁冬霞 《甘肃林业》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2011年9月被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是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重要湿地 省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水系 尕海 陇南山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跨黄河 碌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兰考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6
作者 刘冰许 王志立 +6 位作者 刘继华 王璐 张栋 徐蕾 雷艳 王金铭 钟业琳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5-60,75,共7页
研究鸟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兰考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观测发现该保护区鸟类数量庞大,迁徙栖息范围广,保... 研究鸟类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兰考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5目,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观测发现该保护区鸟类数量庞大,迁徙栖息范围广,保护区内存在垂钓现象严重、滩涂湿地麦田种植规模大、苜蓿草种植规模大、鸟类和湿地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巡查保护制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等对策.本结果对保护区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我国鸟类多样性研究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考 黄河湿地 自然保护区 鸟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7
作者 吴成丹 孟昭军 +2 位作者 刘曼红 孟祥征 周春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79,共11页
【目的】旨在探讨退耕湿地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随恢复年限的变化,土壤化学因子对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挠力河自然保护区2005年、2014年、2020年和2021年退耕湿地以及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采样调查的基础上,... 【目的】旨在探讨退耕湿地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随恢复年限的变化,土壤化学因子对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挠力河自然保护区2005年、2014年、2020年和2021年退耕湿地以及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采样调查的基础上,测定土壤有机碳(SOC)、速效氮(AN)、速效磷(AP)、土壤含水量(SWC)、酸碱度(pH),计算不同退耕年限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并分析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的关系。【结果】(1)随着退耕年限土壤SOC、AN和SWC都呈现增加的趋势,AP呈减少的趋势,pH在不同恢复阶段无差异;(2)共鉴定出植物21科43属57种,其中,菊科最多为12种,占研究区植物种类数的17.54%;其次禾本科10种,占12.05%;蓼科和莎草科分别为6种和4种,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优势种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兴安薄荷Mentha dahurica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向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典型湿地植物(灰脉苔草Carex appendiculat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演替;(3)植物生物量、群落高度和群落盖度都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呈现增加,植物群落Margalef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下降;(4)SOC和SWC是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结论】随恢复年限的延长,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在向典型湿地植物群落演变,退耕湿地土壤SOC和SWC对退耕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 退耕湿地 植物多样性 土壤化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
8
作者 陈建琴 孙婉 +6 位作者 钱薇雅 邢雨辉 张振华 张晨岭 汪俊琦 常青 胡超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浮游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现状,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对保护区水域的后生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发现后生浮游动物62属... 浮游动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现状,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对保护区水域的后生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发现后生浮游动物62属112种,其中轮虫32属67种,枝角类17属31种,桡足类13属14种.后生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636.31 ind./L,季节变化对密度有极显著的影响,空间变化对其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洪泽湖保护区共有15种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14~0.84,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22~0.95,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较高.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pH、水温(WT)、总氮(TN)、透明度(SD)是影响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结果显示保护区水体处于轻度-中度污染水平.本研究可为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及管理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邓立斌 付福乔 +2 位作者 刘德晶 刘明 候端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地处山东的南四湖是我国淮河以北最大的淡水草型湖泊,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通过调查研究,从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现状等方面对所设的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以为该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东 南四湖 自然保护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对策探讨
10
作者 牛永乾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在“双碳”战略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为提升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环境质量,简要介绍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概况,阐述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针对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因... 在“双碳”战略全面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为提升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环境质量,简要介绍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概况,阐述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针对该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制订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与修复监测评估机制、持续创新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手段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生态修复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道演变监测与生态分区研究
11
作者 周晓博 于果 杨朝兴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6期86-93,共8页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部河道的变迁会影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内河道变...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部河道的变迁会影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本研究以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内河道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通过研究2001—2020年湿地内河道历年来的动态变化,重点探究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同时,根据河道的变迁划定出易变动区域,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①研究区域内河流面积扩大,河道走向变化较小;②2001—2020年,黄河河道的部分河段面积总量发生波动,河流主体南北偏移范围为0.8~5.3km;③易变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东部及中部区域。本研究可为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分区管控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该区域实施科学、可行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动态监测 生态分区 河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探究
12
作者 郑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5期0021-0024,共4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中湿地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资源之一...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中湿地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资源之一。近些年人类活动频繁加上自然灾害,导致我国湿地逐渐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为此国家开发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甚至还有增大面积,以增长生物多样性,同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解决,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本文深入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期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湿地 保护 恢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美 候鸟舞翩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13
作者 张中强 朱鹏达 《资源导刊》 2024年第23期37-37,共1页
初冬时节,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金色的树叶与清澈的水面交相辉映,成群结队的大天鹅在水面上嬉戏高歌、翩跹起舞。观光步道上,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我专程从陕西陪父母来看大天鹅。... 初冬时节,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金色的树叶与清澈的水面交相辉映,成群结队的大天鹅在水面上嬉戏高歌、翩跹起舞。观光步道上,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我专程从陕西陪父母来看大天鹅。”游客高先生一边用手机拍照,一边高兴地说,“这里的大天鹅不怕人,能近距离拍照。”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涉及三门峡市陕州区、湖滨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灵宝市、渑池县6个县(市、区),总面积42.75万亩,占整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2%,是我国候鸟的基本迁徙地、觅食地、越冬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鹅 越冬地 觅食地 候鸟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渑池县 湿地生态 湖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资源保护探究
14
作者 胡尤琼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5期37-39,共3页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其湿地植被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为黑颈鹤等珍贵野生动物提供了繁殖和栖息之地。目前,保护区的湿地植被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植被资源日益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其湿地植被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为黑颈鹤等珍贵野生动物提供了繁殖和栖息之地。目前,保护区的湿地植被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植被资源日益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但保护区仍然受到气候变化、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湿地植被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该文对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保护策略,以期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 湿地植被资源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的治理现状及建议
15
作者 许静 吕艳杰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天津市沿海滩涂引种了植物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不断入侵和扩张严重威胁了周边地区鸟类栖息环境,制约了沿海滩涂养殖、航运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渤海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做好控制互花米草的扩张、稳定鸟类栖... 20世纪90年代,天津市沿海滩涂引种了植物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不断入侵和扩张严重威胁了周边地区鸟类栖息环境,制约了沿海滩涂养殖、航运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渤海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做好控制互花米草的扩张、稳定鸟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相关工作十分紧迫。文章介绍了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互花米草的治理现状,总结了目前互花米草治理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强跟踪监测、加强跨区域协作、加强科技合作交流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湿地 自然保护区 互花米草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马布拉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16
作者 张云峰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通过两年现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研究了马布拉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丰富,有种子植物84科368属824种,物种多样性较高;科、属、种的温带成分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说明温带属性是保护区植物区... 通过两年现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研究了马布拉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较丰富,有种子植物84科368属824种,物种多样性较高;科、属、种的温带成分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说明温带属性是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属性;地理成分较单一,特有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布拉湿地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分布区类型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及保护修复对策
17
作者 曲比阿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2期046-049,共4页
四川省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一定规模的湿地面积,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本文对四川省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其湿地的面积、生态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情况,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生态破坏、污染... 四川省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一定规模的湿地面积,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本文对四川省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其湿地的面积、生态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情况,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生态破坏、污染、非法开发等。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修复对策,包括加强监管、生态修复、科普宣传等,旨在为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乐安湿地 自然保护区 现状 保护修复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朵海瑞 傲云巴特尔 +5 位作者 吾健 罗洪巍 同德兴 孔繁燕 杨芳 魏婷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6,共6页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网络中亚迁飞通道上鸟类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唯一的大型补给站和停歇地,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19—2021年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保护区鸟类种类和个体数进行监测记录。结...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候鸟迁徙网络中亚迁飞通道上鸟类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唯一的大型补给站和停歇地,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19—2021年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保护区鸟类种类和个体数进行监测记录。结果表明:区域共记录鸟类18目43科1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4种,夏候鸟和旅鸟是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40.58%和29.71%。与2019年相比,2021年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物种数增加37种,个体数由7045只增加至24552只,其中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的个体数达到全球种群数量1%标准,该保护区对于这两种水鸟而言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水鸟种类的增加,赤嘴潜鸭(Netta rufin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等7种鸟类居留型的改变可能与区域气候变化有关。该研究结果为该保护区申请国际重要湿地、开展深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鸟类群落组成 鸟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完成确权登簿
19
作者 张中强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本刊讯7月1日,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簿,成为全省首批“上户口”的自然生态空间。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本刊讯7月1日,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簿,成为全省首批“上户口”的自然生态空间。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境内,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河南省第一个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次确权登记单元总面积62876.96公顷,其中,国有面积19844.28公顷,集体所有面积43032.68公顷。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为全民,自然资源部为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河南省政府为“代理履行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所有权 野生生物 湿地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部 履行主体 确权登记 保护对象 淅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莲花湖精神”的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20
作者 许林 王素容 《绿色天府》 2024年第2期42-43,共2页
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盐亭县莲花湖乡,原名“盐亭县白鹤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四川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调整为湿地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 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盐亭县莲花湖乡,原名“盐亭县白鹤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四川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调整为湿地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据科学考察,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中国特有植物68种(含40科57属),四川特有植物3种(含3科3属)。保护区有中国特有野生动物11种,包括5种鱼类、2种爬行类、1种鸟类和3种兽类。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有红腹锦鸡、雀鹰、黑鸢、斑头鸺鹠(均为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有巴山榧树、金荞麦、红豆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植物 湿地自然保护区 斑头鸺鹠 巴山榧树 野生动植物 红腹锦鸡 主要保护对象 金荞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