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肖条军:博弈行为视角看供应链管理
1
作者 郑茂典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博弈”现象。博弈论不仅属于数学范畴,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自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约翰·纳什(Nash)、莱因哈德·泽尔腾(...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博弈”现象。博弈论不仅属于数学范畴,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自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约翰·纳什(Nash)、莱因哈德·泽尔腾(Selten)、约翰·海萨尼(Harsanyi)以来,国内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掀起了学习和应用博弈论的热潮,博弈论正在改变着决策思维方式。对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肖条军来说,博弈论就存在于经济管理中,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 博弈 决策思维 南京大学 博弈行为 管理学院教授 约翰·纳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与耕地保护——一个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模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5,共7页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博弈行为 耕地保护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车裕斌 张安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包括私人产权要求者利益集团、农村基层管理者利益集团、官僚和政治家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博弈行为带来的社会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明显表现出负绩效大于正绩效,这种博弈所诱导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不合理,... 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包括私人产权要求者利益集团、农村基层管理者利益集团、官僚和政治家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博弈行为带来的社会经济绩效和制度绩效明显表现出负绩效大于正绩效,这种博弈所诱导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不合理,必须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扭转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利益集团 博弈行为 经济绩效 制度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博弈行为的致因研究--分析框架及其初步检视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艳晴 周志忍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3,共10页
绩效评估中的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博弈行为及其致因一直是绩效评估中的重要主题。借鉴国际文献并立足中国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博弈致因分析框架,包括社会规范、任务难度、考评体系认同度、监督力度、激励机制等五个一级因素... 绩效评估中的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博弈行为及其致因一直是绩效评估中的重要主题。借鉴国际文献并立足中国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博弈致因分析框架,包括社会规范、任务难度、考评体系认同度、监督力度、激励机制等五个一级因素和16个二级因素。初步问卷调查表明,84%被访者认为信息失真现象非常普遍或比较普遍,公民满意度和生态环境数据中的信息失真问题最为突出。在五大博弈致因中,社会规范和监督力度被视为导致博弈行为的主要因素。二级因素分析发现一些与国内外主流看法的不同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博弈行为 博弈致因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喜杰 陈洪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提出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实质———联合基础上的斗争,目标企业在并购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提出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实质———联合基础上的斗争,目标企业在并购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从博弈论角度对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两种并购方式进行区分,首次建立系统的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应对策略行为模型,计算并购双方的得益,从理论上解释并购中目标企业能够获取大部分并购溢价之迷。论文用实际案例进行佐证,并提醒主并企业要注意目标设置的并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 目标企业 主并企业 博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合作组织与林农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浩 张智光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2-396,共5页
构建了个体对群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林业合作组织与林农的博弈行为,研究了合作形成的条件和违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的长期收益、对长期收益的认可程度、合作的当期收益、合作外部性的影响、合作的风险、监... 构建了个体对群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林业合作组织与林农的博弈行为,研究了合作形成的条件和违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的长期收益、对长期收益的认可程度、合作的当期收益、合作外部性的影响、合作的风险、监管与处罚是影响合作双方博弈行为的重要因素;丰富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合理制定利益分配方案、加强对长期收益的宣传力度、培训营林大户提高其管理水平、实施公益性补偿、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政府监管力度等是促进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合作组织 博弈行为 影响因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博弈行为分析与优化措施——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亚娟 刘小鹏 常虹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根据博弈论分析框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各经济利益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同利益 动机及其博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和对待公共产品(生态环境)的非合作博 弈,导致了目前生态保护与... 根据博弈论分析框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各经济利益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同利益 动机及其博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和对待公共产品(生态环境)的非合作博 弈,导致了目前生态保护与重建低效的局部性“窘境”.据此,提出了致力于建立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协同合作机制,以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博弈行为 措施 西海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项勇 陶学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利用寻租理论,分析了业主、监理和工程承包单位三方形成的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监理单位与工程承包单位之间的监督管理关系,三者之间的博弈均衡。
关键词 寻租理论 博弈行为 业主 工程承包 委托一代理 监理单位 博弈均衡 工程监理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主体博弈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纯阳 陈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5-41,共7页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的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与基层扶贫组织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出现两大博弈过程。基于扶贫机构工作认真负责与否,建立政府、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最优...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的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与基层扶贫组织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出现两大博弈过程。基于扶贫机构工作认真负责与否,建立政府、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最优解提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瞄准精度的建议: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督查的积极性,注重督查的效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瞄准 博弈行为 政府 扶贫机构 扶贫对象 委托代理 寻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博弈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平 何伦志 +2 位作者 潘晓玲 王东 朱瑾 《新疆农垦经济》 2003年第1期45-46,56,共3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博弈行为 激励机制 土地制度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社会价值导向个体博弈行为与社会预期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玥 马剑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2-1254,1258,共4页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相关的实验设计,对不同社会价值导向个体在多轮博弈情境下博弈行为和社会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46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结果显示:1.亲社会导向者比个体竞争导向者具有更高的合作水平和社会预期水平。2.个体竞争...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相关的实验设计,对不同社会价值导向个体在多轮博弈情境下博弈行为和社会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46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结果显示:1.亲社会导向者比个体竞争导向者具有更高的合作水平和社会预期水平。2.个体竞争导向者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他们的自身博弈行为决定了社会预期,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点。3.亲社会导向者则在实验的初期,自身博弈行为决定社会预期,而在实验后期出现反转,表现出社会适应性调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导向 自身博弈行为 社会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行为中的演绎与归纳推理及其问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天群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3,53,共7页
博弈逻辑(gamelogic)是随着博弈论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它是一行动逻辑。博弈逻辑研究的是理性的人在互动行动中即博弈中的推理问题。在博弈行为中存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正如在传统逻辑中存在逻辑悖论一样,博弈逻辑中同... 博弈逻辑(gamelogic)是随着博弈论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它是一行动逻辑。博弈逻辑研究的是理性的人在互动行动中即博弈中的推理问题。在博弈行为中存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正如在传统逻辑中存在逻辑悖论一样,博弈逻辑中同样存在悖论或者"问题"。博弈参与人运用演绎推理时存在逆向归纳法悖论,而运用归纳推理时存在归纳是否有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行为 演绎 归纳推理 逆向归纳法悖论 博弈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项勇 任宏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5-239,共5页
监理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代表业主对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进行控制和相关管理工作。作为业主的代表,履行自己职能时针对工程承包商的寻租行为是否站在公正、公平、客观的立场,则构成了监理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文章在寻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 监理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代表业主对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进行控制和相关管理工作。作为业主的代表,履行自己职能时针对工程承包商的寻租行为是否站在公正、公平、客观的立场,则构成了监理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文章在寻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业主、监理方和工程承包商之间的博弈均衡,并根据均衡结果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监理 寻租 博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文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9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的强制关系向协商契约关系转变,中央相当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通过与...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由过去的强制关系向协商契约关系转变,中央相当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通过与地方谈判获得,形成放权让利的新局面,其博弈模式的均衡是中央政府采取下放政策而地方政府以对抗的对策回应,导致中央财政能力弱化。而分税制是对财政包干体制的根本否定,其着眼点是逐步收回向地方下放的权利,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博弈模式的均衡为中央集权而地方对抗的局面,中央采取“以牙还牙”策略,而地方政府的理性决策总是对抗中央政府,其结果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政府 中央与地方关系 财政关系 中央政府 财政体制 博弈行为 分税制改革 偏好序 中央财政收入 财政包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文梅 金志农 曹建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经营林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为了解决林农林业经营过程的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针对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从博弈角度探讨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存在的风险...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经营林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为了解决林农林业经营过程的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针对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从博弈角度探讨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存在的风险、分析了林权抵押、担保机制的形成过程与效果,建立林农或林业企业融资方与金融机构投资方之间的博弈行为模型,并得出贷款利息、抵押物的价值、信用机制是影响林权抵押借贷双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林权 抵押贷款 博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涤龙 李正辉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4-15,共2页
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 ,分析了宏观金融风险主体——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行为 ,论述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通货膨胀及金融稳定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完全信息 博弈行为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博弈行为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坚民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6,共4页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是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工资协商的过程也就是劳资双方博弈的过程 ,因此 ,掌握必要的博弈知识 ,对正确认识工资协商的意义 ,提高协商的水平 ,十分有益。工资协商中的博弈理论主要包括 :工资协商博弈存在的... 工资集体协商谈判是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工资协商的过程也就是劳资双方博弈的过程 ,因此 ,掌握必要的博弈知识 ,对正确认识工资协商的意义 ,提高协商的水平 ,十分有益。工资协商中的博弈理论主要包括 :工资协商博弈存在的基础 ,即双方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 ;工资协商博弈的性质 ,即合作博弈 ;工资协商所应追求的目标 ,即帕累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博弈行为 劳动关系 劳资双方利益 博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物品提供和配置中的博弈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天柱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30,共4页
社会混合物品的提供和配置 ,是政府与企业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行为的结果。政府投融资在社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中应根据混合物品的不同属性积极发挥组织、参与、资助等作用 ,来引导和带动民间资本 ,起到“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关键词 混合物品 博弈行为 物品提供 物品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浩 张智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我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过程。本文在充分考虑林农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体对群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林农合作组织形成... 我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过程。本文在充分考虑林农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个体对群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林农合作组织形成和发展中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由于各参与方的理性程度不同、林业收益长期性和林业生产的外部性明显,只有保证林农的长期收益、提高对长期收益的认可程度,更要保证林农的当期收益时,合作才能形成,此外,林业的外部性问题是影响合作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丰富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以确保林农的当期收益;加强对林农大户的培训,提高合作组织规范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宣传以提高对长期收益的认可程度,从而提高长期收益;搭便车现象难以避免但应正确对待;各种能降低风险的措施均有利于合作。此外,在合作组织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应提高政策支持和监督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 合作组织 博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怀超 王粞 崔久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80-87,共8页
立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运用模型分析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索农户退出宅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户法律法规意识;探索宅基地的退补机制,保障农... 立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运用模型分析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索农户退出宅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户法律法规意识;探索宅基地的退补机制,保障农户土地财产权益;明确政府职能角色定位,激发农户退出宅基地等路径来实现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达到共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 农户 博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