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
1
作者 吴孙 《中国航天》 1988年第9期48-49,共2页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是为航天计划服务的最著名的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位于大西洋和巴纳纳河之间、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一个半岛上,也是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的一部分。自1950年以来,它一...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是为航天计划服务的最著名的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位于大西洋和巴纳纳河之间、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一个半岛上,也是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的一部分。自1950年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导弹和航天系统的重要试验场。最近,NASA正利用卡纳维拉尔角的综合发射设施17和36发射德尔它和宇宙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西北,建于1962年,当时叫发射控制中心。1963年改称肯尼迪航天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肯尼迪航天中心 航天计划 航天系统 美国导弹 双子星座计划 阿波罗登月 飞行控制中心 天空实验室 约翰逊航天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火箭的现场目击: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之旅
2
作者 谢至恺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2005年第5期44-47,共4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世界最顶尖的商业卫星发射行业,笔者应国际发射系统(International Launch Systcm,ILS)的邀请,实地到访有地球太空港之称的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参观一次Atlas V系列火箭的发射实况,国际发射系统是美国洛马... 为了进一步了解世界最顶尖的商业卫星发射行业,笔者应国际发射系统(International Launch Systcm,ILS)的邀请,实地到访有地球太空港之称的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参观一次Atlas V系列火箭的发射实况,国际发射系统是美国洛马(Lockheed Martin)和俄罗斯克鲁尼契夫太空中心(Khruniche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pace Center)的联营公司,现时雄踞商业卫星。Atlas V是洛马推出市场的最新中型运载火箭,这次是其在2002年投入商业市场后的第四次发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卫星 发射行业 运载火箭 ATLAS V 卡纳维拉尔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空军正在卡纳维拉尔角基地 试射CGM-13“狼牙棒”巡航导弹
3
《兵器》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狼牙棒”导弹是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型巡航导弹,该弹射程约2300千米,主要采用惯导,其巡航段使用J33涡喷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0.8.战斗部为W28氢弹,核弹的MGM-13型为车载发射型。
关键词 巡航导弹 车载发射 卡纳维拉尔角 试射 美国空军 飞行速度 战斗部 巡航段
原文传递
波音“星际客船”首次载人飞行试验任务分析
4
作者 张蕊 何慧东 《国际太空》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6月5日10:52,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船”(Starliner)搭乘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第41发射台成功发射。此次任务原定于5月6日发射,过程中一波多折,故障频发,发射前及在轨均出现故障,导致任...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6月5日10:52,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船”(Starliner)搭乘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第41发射台成功发射。此次任务原定于5月6日发射,过程中一波多折,故障频发,发射前及在轨均出现故障,导致任务推迟。本次任务是“星际客船”首次载人飞行试验(CFT),也是首次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航天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载人飞行 国际空间站 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任务 任务分析 发射台 波音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星黎明”私人载人航天任务分析
5
作者 张蕊 宋国梁 《国际太空》 2024年第10期4-9,共6页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2024年9月10日5:23(北京时间9月10日17:23),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第40发射台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执行“北极星黎明”(Polaris Dawn)任务,9月1...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2024年9月10日5:23(北京时间9月10日17:23),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第40发射台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执行“北极星黎明”(Polaris Dawn)任务,9月12日18:52,“北极星黎明”任务航天员完成首次商业舱外活动,实现历史性突破。此次任务是一项私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旨在验证关键的任务能力,实现载人航天器进入历史最高地球轨道、开展首次商业舱外活动、首次在轨测试“星链”(Starlink)激光通信系统、开展健康影响研究等任务目标,促使人类进一步探索月球、火星及更远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舱外活动 载人航天器 太空探索 在轨测试 地球轨道 激光通信系统 航天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赫拉”小行星防御任务分析
6
作者 张扬眉 《国际太空》 2024年第11期34-39,共6页
2024年10月7日,欧洲航天局(ESA)“赫拉”(Hera)小行星探测器搭载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赫拉”任务是美国与欧洲合作的“小行星撞击与偏移评估”(AIDA)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24年10月7日,欧洲航天局(ESA)“赫拉”(Hera)小行星探测器搭载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赫拉”任务是美国与欧洲合作的“小行星撞击与偏移评估”(AIDA)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探测器于2022年9月撞击迪蒂莫斯(Didymos)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的次星——迪摩法斯(Dimorph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欧洲航天局 赫拉 双小行星 重定向 小行星防御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链星座完成7次专项组网发射
7
作者 江山 《太空探索》 2024年第1期17-17,共1页
2023年11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21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3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10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太空探索 星座 组网 火箭 专项 发射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神”首飞成功,能否助ULA夺回发射市场?
8
作者 兰顺正 《太空探索》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2024年1月8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研制的火神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LC-41发射台升空,执行代号“认证-1”的测试任务,将游华月球着陆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火神火箭在经过多年推迟后,终于首飞成功。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地月转移轨道 月球着陆器 火神 首飞 测试任务 发射台 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首次“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任务分析
9
作者 宋国梁 《国际太空》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月8日2:18(北京时间1月8日15:18),宇宙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研制的“游隼”(Peregrine)月球着陆器搭乘“火神半人马座”(Vulcan Centaur)运载火箭于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41号发射台发射。此次任务...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月8日2:18(北京时间1月8日15:18),宇宙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研制的“游隼”(Peregrine)月球着陆器搭乘“火神半人马座”(Vulcan Centaur)运载火箭于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41号发射台发射。此次任务作为美国“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首次任务,原计划于2024年2月23日在月球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半人马座 月球着陆器 机器人技术 有效载荷 任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俱往矣,德尔它火箭家族谢幕
10
作者 汤川学 《太空探索》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4月10日,最后一发重型德尔它4火箭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SLC-37B工位腾空而起,最后一次执行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保密卫星发射任务。从1960年诞生到2024年“谢幕”,德尔它家族火箭的辉煌延续了60余载。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卫星发射 德尔它火箭 腾空而起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鹰9火箭发射2颗O3b增强型通信卫星
11
作者 小默 《太空探索》 2024年第1期16-16,共1页
2023年11月13日,猎鹰9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SES公司的第三对O3b增强型通信卫星,帮助受供电困扰的星座有望在2024年二季度开通初期商业服务.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8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火箭发射 通信卫星 增强型 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尔它”谢幕与火箭更新换代潮
12
作者 陈海鹏 《太空探索》 2024年第5期3-3,共1页
4月10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重型德尔它4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成功完成NROL-7O任务。本次发射不仅是重型德尔它4火箭的“谢幕”飞行,也是德尔它火箭家族的最后一飞。据统计,德尔它火箭家族共发射389次,为美国军情部门及商业用户... 4月10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重型德尔它4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成功完成NROL-7O任务。本次发射不仅是重型德尔它4火箭的“谢幕”飞行,也是德尔它火箭家族的最后一飞。据统计,德尔它火箭家族共发射389次,为美国军情部门及商业用户执行了许多重量级发射任务,屡创辉煌,成就卓著,在世界航天发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航天发射 德尔它火箭 商业用户 更新换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鹰”9火箭一子级海上回收试验成功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博 申麟 《中国航天》 2016年第5期22-25,共4页
"猎鹰"9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返回发射场回收,二是发射方向上落区回收。由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位于美国东海岸,因此,其发射方向上落区回收又称海上回收,返回发射场回收又称陆上回收。一、火箭一子级海上回收试验过程... "猎鹰"9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返回发射场回收,二是发射方向上落区回收。由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位于美国东海岸,因此,其发射方向上落区回收又称海上回收,返回发射场回收又称陆上回收。一、火箭一子级海上回收试验过程北京时间4月9日4时43分,"猎鹰"9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级 回收试验 卡纳维拉尔角 落区 航天发射场 发射方向 美国东海岸 回收方式 成本分析 发射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场景驱动下的数字孪生城市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碧玉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第13期48-49,共2页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美国NASA在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制造首次使用数字孪生概念,并且制造两个完全相同的实验室/实体空间飞行器。2003年Michael Grieves(...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美国NASA在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制造首次使用数字孪生概念,并且制造两个完全相同的实验室/实体空间飞行器。2003年Michael Grieves(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提出“与物理产品等价的虚拟数字化表达”。2019年波音737 MAX在不到五个月内发生了两起严重的坠机空难,将人们的关注度集中到了如何让飞机在制造、维修和飞行过程中更加安全可控,提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方案。Gartner在2017-2019将数字孪生作为十大战略科技趋势,定义为以数字化方式再现真实的实体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航天中心 阿波罗登月 卡纳维拉尔角 数字化方式 数字化表达 空间飞行器 安全可控 场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燃 《国际太空》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利用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技术(GNSS-R)的捕风一号A/B试验卫星,实现了我国全天候探测海面风场零的突破,为台风海洋监测预报业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早在1993年,欧洲航天局(ESA...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利用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反射信号技术(GNSS-R)的捕风一号A/B试验卫星,实现了我国全天候探测海面风场零的突破,为台风海洋监测预报业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早在1993年,欧洲航天局(ESA)就提出了GNSS-R概念,2003年,英国灾难监测星座(UK-DMC)卫星利用其搭载的GNSS-R仪器成功获得了海面粗糙度等数据,2014年,英国发射搭载了“海状态载荷”的技术试验验证卫星-1(TDS-1),首次提供延迟多普勒映射(DDM)数据产品,开启了星载反射测量的应用。2016年12月1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飞马座-XL(Pegasus-XL)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采用GPS技术改进天基飓风观测能力的“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本文拟对CYGNSS卫星星座的技术指标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供读者进一步理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遥感技术的融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海面粗糙度 预报业务 海面风场 飞马座 数据产品 卡纳维拉尔角 欧洲航天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成功发射毅力号火星车,迈出火星采样返回第一步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扬眉 《国际太空》 2020年第8期43-48,共6页
“火星2020”(Mars 2020)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火星巡视探测任务,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19:50由宇宙神-5-541(Atlas-5-541)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该任务的科学探测目的为探寻火星过去的宜居条件,探索火星... “火星2020”(Mars 2020)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火星巡视探测任务,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19:50由宇宙神-5-541(Atlas-5-541)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该任务的科学探测目的为探寻火星过去的宜居条件,探索火星表面远古的生命痕迹,并采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样品,将其存储在容器中,供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带回地球。“火星2020”探测器携带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将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表面,工作时间为至少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采样返回 科学探测 火星车 火星表面 地球日 巡视探测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国外载人航天发展回顾
17
作者 郭筱曦 《国际太空》 2016年第2期9-16,共8页
2015年,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喜忧参半。这一年,载人航天领域相继迎来"人类首次舱外活动50周年"和"‘国际空间站'(ISS)连续有人驻留15周年"的纪念性事件。国外共进行了14次载人及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其中美俄各有1次... 2015年,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喜忧参半。这一年,载人航天领域相继迎来"人类首次舱外活动50周年"和"‘国际空间站'(ISS)连续有人驻留15周年"的纪念性事件。国外共进行了14次载人及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其中美俄各有1次任务失败:俄罗斯成功发射4艘"进步"(Rrogress)货运飞船和4艘"联盟"(Soguz)载人飞船,进步M-27M飞船任务失败;美国商业公司成功发射3艘货运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第7艘"龙"(Dragon)飞船在发射时遭火箭解体爆炸;日本成功发射一艘货运飞船,即第5艘"H-2转移飞行器"(HTV-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太空探索 货运飞船 发射任务 商业公司 舱外活动 天鹅座 DRAGON 空间探索 卡纳维拉尔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飞船完美执行第三次空间站补给任务
18
作者 郭筱曦 《国际太空》 2014年第9期44-49,共6页
2014年4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猎鹰-9v1.1火箭升空,成功将"龙"飞船送入目标初始轨道,执行该公司第三次空间站补给任务。同时,火箭第一级在关机和级间分离之后还进行了海面软溅落回收验证试验,成为此次任务的最大亮... 2014年4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猎鹰-9v1.1火箭升空,成功将"龙"飞船送入目标初始轨道,执行该公司第三次空间站补给任务。同时,火箭第一级在关机和级间分离之后还进行了海面软溅落回收验证试验,成为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随后,"龙"飞船用自身推力器提升轨道,4月20日与"国际空间站"交会,被站上机械臂捕获,停靠在和谐号节点舱上。此次任务中,"龙"飞船共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约2268kg货物,任务持续一个月。5月18日,"龙"飞船携带1560kg系统硬件、科学货物和废物再入大气层,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探索 推力器 节点舱 机械臂 级间分离 航空航天局 发动机点火 卡纳维拉尔角 末端执行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链”七发:四手箭,首用网捕旧罩
19
作者 王阳阳 于泽 《中国航天》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20年4月2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7组共60颗卫星,任务代号"星链"6。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5时30分(北京时间4月23... 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20年4月2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7组共60颗卫星,任务代号"星链"6。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5时30分(北京时间4月23日03时30分)点火起飞,约15min后星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航天中心 卡纳维拉尔角 太空探索 星箭分离 火箭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对航天飞行器作业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Bruce D.Fisher 郭昌明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5-62,共8页
传统上,飞机受雷击并不是飞行安全的主要问题。然而,由于合成材料使用不断增加和在飞行关键系统中使用数字航空电子系统,就要求在这类飞行器的设计中含有更专门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现有运输机比较好的雷电安全记录。另外,最近发生的一些不... 传统上,飞机受雷击并不是飞行安全的主要问题。然而,由于合成材料使用不断增加和在飞行关键系统中使用数字航空电子系统,就要求在这类飞行器的设计中含有更专门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现有运输机比较好的雷电安全记录。另外,最近发生的一些不幸事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3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大力神-半人马座A/C67飞行器的损失,表明飞机和运载火箭是十分容易遭受飞行器触发雷电现象的。本文评述美国航空航天局风暴危害计划(SHP)中在与飞机遭到雷击有关的大气现象方面得到的一些新发现。把这些资料与近期业务飞行飞机的雷击结果作了比较。最后,总括给出了NASA和美国国防部正在使用的新的触发闪电的“升空保障准则”(LCC)(下面称升空准则)。NASA的研究资料说明在雷暴中直接雷击飞行器的最大几率发生在环境温度约为—40℃左右。在这种环境中,相对降水和扰动强度可以忽略或比较弱。然而,业务飞行资料说明在日常作业中,大多数飞机雷击发生在温度在冻结层附近的非积雨云中。迄今非雷暴环境还不曾是空中飞行专门的闪电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器 卡纳维拉尔角 航空航天局 航空电子系统 飞行安全 冻结层 雷电现象 美国国防部 大气现象 日常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