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Sagnac效应 被引量:25
1
作者 武文俊 李志刚 +4 位作者 杨旭海 雷辉 陈亮 成璇 冯初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6-941,共6页
结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提出了在卫星运动情况下Sagnac效应解决方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基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的。地球同步卫星在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地面上的某点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作小幅度日周期性运动。Sag... 结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提出了在卫星运动情况下Sagnac效应解决方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基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的。地球同步卫星在各种摄动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地面上的某点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作小幅度日周期性运动。Sagnac效应与卫星和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密切相关,卫星的运动直接导致了Sagnac效应也具有日周期变化的特征。使用高精度实测卫星轨道数据对Sagnac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卫星运动引起的Sagnac效应值具有与卫星运动一致的周日变化规律特征,大小达到几百皮秒的量级,与传统的将同步卫星作为静止点处理相比,提高了Sagnac效应误差的修正精度。该方案对于各种高精度卫星时间比对技术和卫星导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nac效应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卫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进行钟差预报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郭海荣 杨生 +1 位作者 杨元喜 何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用多项式拟合、谱分析、改进的AR模型三种方法对由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出的钟差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报分析。为了抵制钟差时间序列中异常值的影响,引入了“抗差等价权”,利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到的1 d的钟差,按不同采样率、... 用多项式拟合、谱分析、改进的AR模型三种方法对由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出的钟差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报分析。为了抵制钟差时间序列中异常值的影响,引入了“抗差等价权”,利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得到的1 d的钟差,按不同采样率、不同时间跨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抗差估计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最小二乘估计;平滑值的预报精度高于采样值;由于钟差时间序列中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多项式进行钟差预报的精度不可靠;用谱分析进行钟差预报的精度不高,但可以发现钟差时间序列中的主要周期变化;改进的AR模型预报精度最高,预报6 h钟差的RMS在1 n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预报 时间比对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press-80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喆 王威雄 +3 位作者 王翔 郭栋 武文俊 董绍武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了使欧亚ABS-2A卫星双向链路早日用于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计算并长期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Express-80的欧亚链路性能测试方法:选取组网中4条长、短基线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比对链路2022年3月的观测数据,以已校准的... 为了使欧亚ABS-2A卫星双向链路早日用于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计算并长期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Express-80的欧亚链路性能测试方法:选取组网中4条长、短基线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比对链路2022年3月的观测数据,以已校准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单点定位(PPP)链路数据为参考,利用修正阿伦方差和与参考链路作差结果的标准偏差等指标对双向链路开展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Express-80卫星构建的欧亚链路双向时间比对的天稳为10-15量级,与GPS PPP链路作差结果的标准差小于0.5 ns,与GPS PPP时间传递结果一致,说明建立的卫星双向链路可以用于UTC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 精密单点定位(PPP) 时间比对 不确定度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中的功率预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升康 王宏博 杨军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34-38,共5页
根据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的原理,研究了时间传递不确定度与双向链路总信噪比的关系,基于卫星通信系统链路功率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卫星双向链路功率计算的关键环节与链路预算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北京-西安两地卫星双向时间传递链路的... 根据卫星双向时间传递的原理,研究了时间传递不确定度与双向链路总信噪比的关系,基于卫星通信系统链路功率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卫星双向链路功率计算的关键环节与链路预算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北京-西安两地卫星双向时间传递链路的功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T) 功率预算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和GNSS观测数据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祥雪 申文斌 张胜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98,共4页
选取国际权度局发布的4个台站2014-01-14~26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时钟频率之差观测序列及GNSS时钟频率之差数据序列,基于时钟比对法,确定了两地之间重力位差和高程差。与EGM2008模型结果检核表明,重力位差和高程差的标准差分别为308.5m2/s... 选取国际权度局发布的4个台站2014-01-14~26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时钟频率之差观测序列及GNSS时钟频率之差数据序列,基于时钟比对法,确定了两地之间重力位差和高程差。与EGM2008模型结果检核表明,重力位差和高程差的标准差分别为308.5m2/s2和31.5m,实验结果与目前守时台站所采用原子钟的稳定度10-15量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GNSS 时间比对 重力位差 高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差校准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永 秦晓伟 +1 位作者 孙云峰 何冬 《空间电子技术》 2017年第2期19-24,共6页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目前最准确的远距离时间频率传递技术之一,其时间传递不确定度可达1 ns。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设备时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TWSTFT固定地面站进行校准,测量出系统差。目前系统差校准的方差主要有模...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目前最准确的远距离时间频率传递技术之一,其时间传递不确定度可达1 ns。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设备时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TWSTFT固定地面站进行校准,测量出系统差。目前系统差校准的方差主要有模拟器法、单移动站法、双移动站法等。对这几种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其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可为TWSTFT固定地面站之间的系统差校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系统差校准 单移动站法 双移动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移动参考站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时延校准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茂磊 肖胜红 +1 位作者 张达 喻金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
设备时延是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源,对其进行校准是获得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关键。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基于移动参考站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设备时延校准的方法。工程实践中,限于条件对校... 设备时延是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源,对其进行校准是获得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关键。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基于移动参考站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设备时延校准的方法。工程实践中,限于条件对校准方法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对两站卫星双向时间比对链路设备时延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设备时延 +移动参考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调制解调器研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学运 赵博 +3 位作者 张升康 王海峰 袁媛 王宏博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调制解调器是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系统的核心设备,文章介绍了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调制解调器(BIRMM modem)的研制情况,该设备具备1Mchip/s,2.5Mchip/s,5Mchip/s三种码速率,最多可拓展10个...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调制解调器是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系统的核心设备,文章介绍了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调制解调器(BIRMM modem)的研制情况,该设备具备1Mchip/s,2.5Mchip/s,5Mchip/s三种码速率,最多可拓展10个通道,中频输出频率70MHz。通过本地上星比对试验对BIRMM modem的核心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及评估。测试结果表明:BIRMM modem的时间比对精度优于0.3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解调器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本地上星时间比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不对等几何路径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
9
作者 任烨 薛艳荣 李孝辉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207-213,共7页
分析了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由地面站间钟差和卫星运动引起的双向几何路径不对等导致的双向几何路径时延差对双向时间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了3颗卫星(中卫1号、北斗3G、IGSO70)和3组地面站(北京—成都、北京—喀什、北京—三亚... 分析了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由地面站间钟差和卫星运动引起的双向几何路径不对等导致的双向几何路径时延差对双向时间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了3颗卫星(中卫1号、北斗3G、IGSO70)和3组地面站(北京—成都、北京—喀什、北京—三亚)组成的9条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作仿真计算。对于这9条链路,仿真结果显示:1)当两地面站间钟差在1μs^10 ms范围内时,通过GEO卫星比通过IGSO卫星的双向不对等几何路径时延之差对双向时间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τ值)较小;2)假设地面站间钟差在1 ms内时,通过GEO卫星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链路所对应的τ值均在皮秒量级,一般可忽略;通过IGSO卫星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链路所对应的τ值均在纳秒量级,一般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等几何路径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钟差 卫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校准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升康 王学运 +1 位作者 王宏博 杨军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3年第1期15-22,共8页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频率远程比对的基本手段,其时间比对A类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1ns,B类标准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校准。本文简述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各种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校准方法...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频率远程比对的基本手段,其时间比对A类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1ns,B类标准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校准。本文简述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各种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校准方法和硬件实现,对各种校准技术进行评述和比较,总结并展望了校准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延迟校准 卫星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文俊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4,共2页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远距离时间比对技术之一,其时间比对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分别优于1ns和10^(-14)d^(-1).TwsTFT两站间信号传播路径近似对称使各种路径时延误差的影响大部分被抵消,这是TWSTFT...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远距离时间比对技术之一,其时间比对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分别优于1ns和10^(-14)d^(-1).TwsTFT两站间信号传播路径近似对称使各种路径时延误差的影响大部分被抵消,这是TWSTFT技术获得高精度时间比对的原因.但随着TWSTFT技术的发展及观测频度加密,发现在TWSTFT结果中仍存在1—3ns左右的周日变化剩余系统误差,故TWSTFT的系统误差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误差 时间频率 传递 卫星 TFT技术 时间比对 传播路径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祥雪 申文斌 张胜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973,988,共6页
根据广义相对论,两地之间的重力位差导致两地之间时钟的运行速率差或频率差。反之,通过比对两地之间高精度时钟的守时速率之差或频率差,则可确定两地之间的重力位差及海拔高程差。本文选取国际度量局(BIPM)发布的5个台站2013年4月1日至2... 根据广义相对论,两地之间的重力位差导致两地之间时钟的运行速率差或频率差。反之,通过比对两地之间高精度时钟的守时速率之差或频率差,则可确定两地之间的重力位差及海拔高程差。本文选取国际度量局(BIPM)发布的5个台站2013年4月1日至21日的卫星双向时频传递(TWSTFT)数据,采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并基于重力频移法确定两地之间重力位差和高程差。与EGM2008模型结果的比对结果表明,重力位差和高程差的标准差分别为129.2m^2·s^(-2)和13.2m。实验结果与目前守时台站所采用原子钟的稳定度10×10^(-15)量级基本一致。迅速发展的时频技术及原子钟(光钟)精度不断提高,为利用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确定重力位差和高程差提供了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重力频移 重力位差 高程差
原文传递
用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法评估北斗卫星系统时间性能
13
作者 庞振兴 肖云 +2 位作者 刘晓刚 卢成静 徐康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3期31-35,共5页
系统时间性能是导航卫星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其实施有效评估是导航系统建设和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导航系统时间评估方法,给出了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理论算法和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处... 系统时间性能是导航卫星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其实施有效评估是导航系统建设和运行提出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导航系统时间评估方法,给出了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理论算法和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处理了3个多月的北斗卫星C波段双向观测数据,得到BDT(北斗时)相对UTC(NTSC)的钟差。根据钟差结果,计算了北斗卫星系统时间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C波段双向观测数据 频率准确度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法时间频率传递中Sagnac效应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晓晗 杨旭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28-630,共3页
结合卫星双向法时间传递(TWSTFT),介绍了Sagnac效应原理,推导了Sagnac效应的基本计算公式,并给出详细计算过程。对Sagnac效应在常见几种情况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这对于卫星时间同步和卫星导航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 Sagnac效应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静止同步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观测数据的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中的电离层改正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垚 杨旭海 +2 位作者 孙保琪 李志刚 陈亮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为了提高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精度,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平滑伪距的方法,计算电离层延迟对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在临潼站和喀什站观测北斗G3星并进行双向比对。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 为了提高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精度,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平滑伪距的方法,计算电离层延迟对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在临潼站和喀什站观测北斗G3星并进行双向比对。该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C波段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中电离层延迟影响的最大值为0.47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 电离层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卫星时间与频率传递温度效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虹 李焕信 李志刚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卫星双向时间与频率传递是高精度的时间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到比对精度,温度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1]。以NTSC(国家授时中心)台站与NICT(日本国家情报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台站几年来的数据为基础,讨论了双向比对结果与环境温度的相... 卫星双向时间与频率传递是高精度的时间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到比对精度,温度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1]。以NTSC(国家授时中心)台站与NICT(日本国家情报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台站几年来的数据为基础,讨论了双向比对结果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在温度超过12℃时,两站的时间差与环境温度成正比例关系;温度低于12℃时,两站的时间差成反比例关系。证实了对上、下变频器以及低噪放大器采取恒温措施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卫星 时间频率 时间同步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与频率传递链接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虹 李焕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S2期93-95,共3页
时间同步是高精度授时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同步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路径因素对时间同步的影响,并且可准确、实时地得到高精度的比对结果。国际权度局(BIPM)为改善世界范围内时间同步,提出了全球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 时间同步是高精度授时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同步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路径因素对时间同步的影响,并且可准确、实时地得到高精度的比对结果。国际权度局(BIPM)为改善世界范围内时间同步,提出了全球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TT)计划。德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TB)是国际原子时TAI系统全球时间链接的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与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PTB)建立了双向比对链。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标准时间UTC(NTSC)与国际标准时间比对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卫星双向时间传递 国际原子时 标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比对软件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志强 梁坤 +2 位作者 张爱敏 袁小迪 宋文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8-1664,共7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接收机(SDR)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TWSTFT),该技术能明显降低卫星双向比对中的测量噪声,与基于卫星时间调制解调器(SATRE)的TWSTFT相比,SDR TWSTFT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能。在基于AM22通信卫星的亚洲—欧洲... 研究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接收机(SDR)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TWSTFT),该技术能明显降低卫星双向比对中的测量噪声,与基于卫星时间调制解调器(SATRE)的TWSTFT相比,SDR TWSTFT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能。在基于AM22通信卫星的亚洲—欧洲卫星双向比对链路中,NIM与俄罗斯计量院(SU)之间的SDR TWSTFT结果相对于SATRE TWSTFT得到明显改善,增益因子的平均值为2.0;同时,NIM-SU SDR链路也是全球第一条周日变化误差得到明显改善的长基线洲际SDR TWSTFT链路。分析了基于ABS-2A通信卫星的SDR TWSTFT和SATRE TWSTFT时间稳定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SDR TWSTFT对短期链路噪声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协调世界时 远程比对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增益因子 周日变化误差 长基线洲际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Vondrak滤波方法在时间频率传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智超 贾小林 +2 位作者 焦文海 严祥高 李佳豪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时间频率传递的结果会受到非模型化误差和观测噪声的影响,其噪声常为高频信号,构建低通滤波器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观测值序列中的高频噪声信号.本文对Vondrak滤波函数的本质进行剖析,通过IGG3算法对钟差序列进行定权并采用频率响应法选... 时间频率传递的结果会受到非模型化误差和观测噪声的影响,其噪声常为高频信号,构建低通滤波器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观测值序列中的高频噪声信号.本文对Vondrak滤波函数的本质进行剖析,通过IGG3算法对钟差序列进行定权并采用频率响应法选择适合的滤波因子;对不同的链路分别进行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TWSTFT)、基于软件接收机的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receiver,SDR-TWSTFT)和短基线共视时间频率传递实验,并对钟差结果采用抗差Vondrak滤波进行平滑去噪.结果表明:滤波后的钟差序列能够很好地反映原始钟差序列的趋势;平滑后的TWSTFT钟差结果,日波动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抑制,精度有明显提升;对于共视钟差结果,精度有明显提升,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时间传递结果的差值保持在−1.0~1.0 ns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差Vondrak滤波 平滑因子 共视时间频率传递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 精密单点定位(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接收机UTC卫星双向时间传递 被引量:5
20
作者 江志恒 武文俊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96-205,共10页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协调世界时(UTC)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比对技术手段,其精度可达0.5ns。目前,全球大约有20多个时间保持水平最高的守时实验室利用卫星时间和测距设备(SATRE)进行连续的实验室间远距离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工...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是协调世界时(UTC)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比对技术手段,其精度可达0.5ns。目前,全球大约有20多个时间保持水平最高的守时实验室利用卫星时间和测距设备(SATRE)进行连续的实验室间远距离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工作。然而SATRETWSTFT的性能主要受到了周日效应的影响,其在某些链路上变化幅度甚至可达2ns。2016年2月,国际权度局(BIPM)和国际时频咨询委员会(CCTF)卫星双向工作组(WGTWSTFT)共同发起了基于软件接收机(SDR)的国际卫星双向时间比对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该研究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主要以SATRETWSTFT和GPSPPP或IPPP技术为参考对SDRTWSTFT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SDRTWSTFT在洲际内的多数链路上对SATRETWSTFT的周日效应的平均增益因子为2~3,而在洲际间的长基线链路上改善了30%~40%。从2017年10月开始,SDR卫星双向成为了UTC时间比对链路的备份链路,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UTC时间比对的正式链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世界时 软件接收机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周日效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