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精密卫星钟差估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范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年第9期77-79,共3页
随着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发展,对于精确的卫星坐标以及卫星钟差改正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卫星星历以及精密卫星钟差的求解成为制约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修复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采用无电离层... 随着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发展,对于精确的卫星坐标以及卫星钟差改正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卫星星历以及精密卫星钟差的求解成为制约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修复周跳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采用无电离层延迟星间单差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模型,在先估计出整周模糊度后,进行了精密卫星钟差的估计,并采用与IGS事后精密钟差作二次差的方法进行精度分析,这对于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估计 无电离层延迟组合观测值 星间单精密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单差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牟春霖 《铁道勘察》 2018年第1期4-8,14,共6页
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是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T-PPP)技术的关键,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提供的超快速(Ultra-Rapid)实时预报卫星钟差的精度(3ns)较差,不能满足RT-PPP的精度要求。首先利用GNSS区域参考站网数据,建立基于星间单差的观测模... GPS实时精密卫星钟差是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T-PPP)技术的关键,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提供的超快速(Ultra-Rapid)实时预报卫星钟差的精度(3ns)较差,不能满足RT-PPP的精度要求。首先利用GNSS区域参考站网数据,建立基于星间单差的观测模型,对GPS卫星钟差进行实时解算,并对钟差解算精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解算的GPS卫星钟差用于不同站点的RT-PPP中,对定位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时解算的GPS卫星钟差的标准差均在0.16 ns以内。从定位结果来看,随着PPP站点与钟差估计区域参考站网距离的增加,其定位精度并没有明显降低,各站点的水平分量精度优于6 cm,高程分量精度优于7 cm,可满足厘米级精度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单 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U预报轨道实时估计精密卫星钟差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黎 匡翠林 +1 位作者 朱建军 陈永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针对目前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GPS卫星实时钟差服务所存在的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GU轨道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IGU轨道,采用全球参考站非差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钟差估计。数值结果表明:实时估计的卫星钟差与IGS最终产... 针对目前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GPS卫星实时钟差服务所存在的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GU轨道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IGU轨道,采用全球参考站非差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钟差估计。数值结果表明:实时估计的卫星钟差与IGS最终产品的偏差大部分小于0.3 ns,平均优于0.2 ns;采用估计所得的实时钟差进行PPP静态定位,其精度可达12 cm,同时也可得到毫米级精度的天顶对流层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卫星钟差估计 精密单点定位 IGU数据产品 预报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明宪 李星星 +1 位作者 李盼 郭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 研究了非差与历元差分两种观测模型估计精密卫星钟差的方法,评价了分别利用两类观测模型估钟的特点。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两种观测模型估钟的处理速度与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非差观测模型估计卫星钟差精度高、观测信息没有损失、可靠性高、可以实现模糊度固定,但由于未知参数多,解算速度较慢,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收敛才能达到所需精度;而历元差分模型估计卫星钟差待求参数较少,计算效率高,且不存在收敛过程,但估钟精度比非差模型估钟收敛后的精度略低,且得不到钟差初值,需从导航电文中提取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不过由此引起的系统性偏差,在定位时可被模糊度和接收机钟差吸收,不影响最终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历元分模型 精密卫星钟差估计 精度 解算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钟差实时估计的收敛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黎 朱建军 +3 位作者 陈永奇 匡翠林 龙四春 李洪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3,89,共5页
就测站数量、观测时间和测站分布对估计钟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测站数量和观测时间,均有利于提高卫星钟差的估计精度;但随着测站个数的增加,计算耗时会随之增加,从而影响钟差的实时使用,因此,从兼顾钟差的精度和实时应用两... 就测站数量、观测时间和测站分布对估计钟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测站数量和观测时间,均有利于提高卫星钟差的估计精度;但随着测站个数的增加,计算耗时会随之增加,从而影响钟差的实时使用,因此,从兼顾钟差的精度和实时应用两方面考虑,只有选择适当的测站分布和测站个数,才有利于钟差的实时估计和应用。PPP定位中,基于估计钟差的收敛时间比基于IGS最终钟差的收敛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卫星钟差估计 精密单点定位 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S区域网的卫星钟差实时估计及PPP精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楠 徐天河 许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针对IGS发布的IGU超快速钟差不能满足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要求的情况,提出利用区域IGS网,基于IGU预报轨道进行实时钟差估计的方法,并利用PPP对实时估计出的钟差进行定位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实时估计得到的钟差与IGS事后精密钟差... 针对IGS发布的IGU超快速钟差不能满足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要求的情况,提出利用区域IGS网,基于IGU预报轨道进行实时钟差估计的方法,并利用PPP对实时估计出的钟差进行定位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实时估计得到的钟差与IGS事后精密钟差产品互差的均方根优于0.1 ns;采用实时估计钟差,PPP的精度较IGU预报钟差PPP精度在X、Y、Z三个方向分别提高87.1%、81.8%、91.3%,3D精度提高87.4%,可达厘米级,其收敛时间也缩短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卫星钟差估计 PPP IGU超快轨道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GNSS精密卫星钟差估计与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屈利忠 杜明义 +2 位作者 王坚 赵齐乐 郭靖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对基于历元间差分相位和非差伪距观测值的混合差分卫星钟差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多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钟差联合快速估计。选择了全球分布的50个跟踪站进行实验,对卫星钟差精度进... 对基于历元间差分相位和非差伪距观测值的混合差分卫星钟差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多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钟差联合快速估计。选择了全球分布的50个跟踪站进行实验,对卫星钟差精度进行了分析和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验证。结果表明:多模卫星钟差与武汉大学提供的最终精密卫星钟差互差优于0.2ns,精密单点定位结果与武汉大学发布的最终精密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的定位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GNSS 历元间分相位和非伪距观测值 精密卫星钟差估计 PPP
原文传递
基于最新对流层改正模型的卫星钟差精度实时估计
8
作者 孙欣 王刚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11期153-154,157,共3页
研究了基于星间差分和历元间差分观测模型的卫星钟差估计方法,估计了精密卫星钟差历元间差值,利用导航星历或预报星历提供的相对钟差,求解出卫星的相对钟差。通过自编程序解算IGS站的观测数据,与IGS作差后比较发现,估计得到的卫星相对... 研究了基于星间差分和历元间差分观测模型的卫星钟差估计方法,估计了精密卫星钟差历元间差值,利用导航星历或预报星历提供的相对钟差,求解出卫星的相对钟差。通过自编程序解算IGS站的观测数据,与IGS作差后比较发现,估计得到的卫星相对钟差与IGS互差优于0.8ns,略低于IGS事后发布的优于0.1 ns的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星间差分和历元间差分方法,计算效率高,未知参数少,不存在收敛过程,可用于较高精度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单点定位 卫星钟差估计 历元分模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浩浩 黄观文 +2 位作者 付文举 谢威 曹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弥补对北斗三号(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定位服务性能及北斗二号(BDS-2)的定位服务性能提升幅度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1种性能分析方法:基于非差模型分别对BDS-2和BDS-2/BDS-3的实时卫星钟差进行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利用估计的卫星钟差产... 为了弥补对北斗三号(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定位服务性能及北斗二号(BDS-2)的定位服务性能提升幅度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1种性能分析方法:基于非差模型分别对BDS-2和BDS-2/BDS-3的实时卫星钟差进行估计及精度分析:并利用估计的卫星钟差产品进行实时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时估计的BDS-2、BDS-2/BDS-3卫星钟差标准差(STD)均优于0.5 ns;随着BDS-3卫星的加入,联合估计BDS2/BDS3钟差的STD相对于BDS-2单系统结果平均提升了18%;BDS-2/BDS-3组合实时动态PPP定位相对于BDS-2单系统能够取得更短的收敛时间和更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模型 卫星钟差估计 动态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间距对GPS卫星高精度钟差估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楼益栋 戴小蕾 宋伟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7-400,406,I0003,共6页
由于GPS卫星钟差估计参数的设计矩阵系数与测站坐标无关,一般认为测站的几何分布对钟差估计不存在影响。然而,在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过程中,需同时估计对流层等参数,对流层参数的设计矩阵与测站相关,因此测站的几何分布对估计精度存在不... 由于GPS卫星钟差估计参数的设计矩阵系数与测站坐标无关,一般认为测站的几何分布对钟差估计不存在影响。然而,在高精度卫星钟差估计过程中,需同时估计对流层等参数,对流层参数的设计矩阵与测站相关,因此测站的几何分布对估计精度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PANDA软件,分析了测站间距从50km~1 000km的测站分布对GPS卫星钟差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站间距小于200km,对流层参数与卫星钟差参数相关性强,最大可以引起0.8ns的钟差估计精度;当站间距达到500km以上,卫星钟差与对流层参数相关性显著减小,参数之间可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钟差估计 对流层参数 测站分布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多系统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及非差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新运 李建成(指导)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68-1068,共1页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能够在全球区域获取用户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的精确三维坐标,打破了以往只能够使用差分定位技术才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局面,是继RTK/NRTK技术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论文旨在构... 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能够在全球区域获取用户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的精确三维坐标,打破了以往只能够使用差分定位技术才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局面,是继RTK/NRTK技术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论文旨在构建实时GNSS PPP服务系统,围绕GNSS卫星钟差估计、多系统融合PPP、卫星姿态、GPS未校准相位延迟(uncalibrated phase delays,UPD)估计、PPP模糊度固定等展开研究,为用户获取实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GNSS PPP服务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卫星钟差估计 RTK技术 模糊度固定 高精度定位 相位延迟 多系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广域高精度时间服务原型系统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施闯 张东 +2 位作者 宋伟 于佳亮 郭文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时间传递技术以其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点成为性能最优的GNSS时间传递方法之一。随着广域差分产品时效性的提高,实时PPP时间传递开始应用于精密授时的研究。本文在PPP时间传递技术...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时间传递技术以其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点成为性能最优的GNSS时间传递方法之一。随着广域差分产品时效性的提高,实时PPP时间传递开始应用于精密授时的研究。本文在PPP时间传递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卫星钟差估计、接收机时钟调控及硬件延迟标校技术,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广域高精度时间服务(wide-area precise timing,WPT)系统,可为用户实时提供准确、稳定、可溯源的时间。WPT系统分为时间服务平台和用户终端两个部分。时间服务平台引入高精度的时间作为系统的参考时间基准,并提供广域实时差分改正数;用户终端基于实时PPP时间传递算法获取本地钟与系统时间基准的差异,并采用精密调钟技术实现终端与系统的同步。为了验证系统的实时授时性能,本文进行了零基线、短基线及广域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零基线、短基线时间同步精度优于0.5 ns,广域条件下单天的授时精度均优于1 ns,为基于北斗系统的精密授时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传递 广域高精度时间服务系统 卫星钟差估计 调控 硬件延迟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Delaunay三角网的全球选站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存田 陈宪冬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6-469,共4页
基于球面Delaunay三角网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种顾及固定站的全球GNSS跟踪站选点算法。首先根据跟踪站的稳定性、观测质量、接收机原子钟性能等质量指标进行站点初选。然后在保留一些预设的良好站点的前提下,对初选站点进行球面Delaunay三... 基于球面Delaunay三角网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种顾及固定站的全球GNSS跟踪站选点算法。首先根据跟踪站的稳定性、观测质量、接收机原子钟性能等质量指标进行站点初选。然后在保留一些预设的良好站点的前提下,对初选站点进行球面Delaunay三角网构网;以三角网点的最长环绕边长中的最短边为删点原则,通过不断循环删点构网得到数量适宜、分布合理的跟踪站网。最后对232个IGS站进行了选点实验,并将选定的站点用于GNSS卫星钟差估计,得到了较高精度的卫星钟差结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剖分 DELAUNAY三角网 环绕边 选站 卫星钟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for the satellites of PRN25 and PRN01 被引量:11
14
作者 LI HaoJun ZHOU XuHua +1 位作者 WU Bin WANG JieXi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186-2193,共8页
We present two efficient approaches,namely the epoch-differenced(ED) and satellite-and epoch-differenced(SDED) approaches,for the estimation of IFCBs of the two Block IIF satellites.For the analysis,data from 18 stati... We present two efficient approaches,namely the epoch-differenced(ED) and satellite-and epoch-differenced(SDED) approaches,for the estimation of IFCBs of the two Block IIF satellites.For the analysis,data from 18 stations from the IGS network spanning 96 d is processed.Results show that the IFCBs of PRN25 and PRN01 exhibit periodical signal of one orbit revolution with a magnitude up to 18 cm.The periodical variation of the IFCBs is modeled by a sinusoidal function of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sun,earth and the satellite.The presented model enables a consistent use of L1/L2 clock products in L1/L5-based positioning.The algorithm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GPSS software at SHAO(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is used to monitor the IFCB variation in near real-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frequency signal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