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向得分法与倍差法在我国卫生政策评估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浩 王婉宜 +2 位作者 肖川 刘元元 刘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针对卫生政策评估领域中较为普遍的非随机化数据,发展"事后随机化"技术以控制偏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倾向得分法(propensity score,PS)与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逐步被引入应用于该领域,以保证处理组与... 针对卫生政策评估领域中较为普遍的非随机化数据,发展"事后随机化"技术以控制偏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倾向得分法(propensity score,PS)与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逐步被引入应用于该领域,以保证处理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特征变量的均衡性,从而减少选择偏倚。倾向得分法主要用于对非随机化试验研究中的混杂因素进行类随机化处理,倍差法则侧重解决自然实验中容易出现的事前差异对结局的影响,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本文将从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对两种方法及其结合在卫生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政策评估 倾向得分法 倍差法
原文传递
合成控制模型在卫生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文熙 张梦然 +2 位作者 丁文裴 姜山 臧晓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以江苏省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效果评估为例,介绍合成控制模型(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CM),探讨其在卫生政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方法:在外文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SCM相关文献,整理总结SCM原理以及国外应用领域。以镇... 目的:以江苏省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效果评估为例,介绍合成控制模型(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CM),探讨其在卫生政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方法:在外文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SCM相关文献,整理总结SCM原理以及国外应用领域。以镇江市为试验单元、以江苏省其他12个城市相关特征进行匹配,利用SCM评估2012—2015年镇江门诊和住院药占比的变化水平。结果:在构建模型的情况下,到2015年镇江市门诊和住院药占比分别平均下降7.70%和3.20%,而在不构建模型的情况下,分别下降6.90%和9.00%。和直接比较相比,镇江市门诊改革效果更高,住院效果相对较低。结论:SCM通过纳入多个非改革单元信息构成“反事实”对照组,从而消除改革前后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在卫生领域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控制模型 卫生政策评估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国家卫生政策绩效评估及WHO药物政策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麒骏 胡明 +1 位作者 吴蓬 蒋学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为构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家卫生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介绍WHO药物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我国可参考WHO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基本药物制度各阶段目标,在对... 目的:为构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家卫生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介绍WHO药物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及其应用。结果与结论:我国可参考WHO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基本药物制度各阶段目标,在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卫生背景和现状,构建基本药物绩效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 卫生政策绩效评估 WHO国家药物政策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DRG付费是否会导致住院医疗服务向门诊转移——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陈吟 王香真 +3 位作者 于世昊 刘晓宇 隗和澎 郭默宁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8,共7页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实施DRG付费改革后医疗服务利用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10月参与DRG付费的15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21年4—10月)和改革后(2022年4—10月),以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实施DRG付费改革后医疗服务利用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10月参与DRG付费的15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将数据分为改革前(2021年4—10月)和改革后(2022年4—10月),以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病人作为付费组,其他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平均住院日、住院例均费用、再门诊率是否存在变化。结果:15家三级综合医院改革后平均住院日和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入院前30天内再门诊率和出院后30天内再门诊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实施DRG付费后未出现将住院医疗服务需求转移到门诊的情况,但改革带来的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政策评估 DRG付费方式 再门诊率 倾向性评分匹配—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