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文古籍文献馆馆藏德格印经院木刻版画研究
1
作者 周鑫 彭柯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德格印经院木刻版画是涉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四川民族学院收藏了德格印经院用原始印版印制的全套木刻版画,并建成了藏文古籍文献馆。本文就馆藏木刻版画的制作工艺、艺术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德格印经院木刻版画是涉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四川民族学院收藏了德格印经院用原始印版印制的全套木刻版画,并建成了藏文古籍文献馆。本文就馆藏木刻版画的制作工艺、艺术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保护整理提出建议,以实现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经院 木刻版画 艺术 美学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荣登“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
作者 杨雪军 《四川档案》 2024年第5期55-55,共1页
案例背景《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旗舰级项目,自2008年由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创立以来,便致力于收录保护亚太地区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记忆遗产。截至2022年12月3日,我国已有14项文献档案成... 案例背景《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旗舰级项目,自2008年由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创立以来,便致力于收录保护亚太地区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记忆遗产。截至2022年12月3日,我国已有14项文献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争创世界级记忆遗产品牌,对弘扬康巴文化传承,提高甘孜全球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争取国际国内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康巴文化 案例背景 文献档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旗舰级 记忆项目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条件下德格印经院保护要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嘉铭 杨艺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6,共7页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院的实际,择其重点,对德格印经院开展木刻文物印版的鉴定评估和复制、传承主体的保护盒印版刻制工艺的抢救、建设"中国藏族雕版印刷博物馆"及其数字空间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文化遗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在藏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公保才让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 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书的规范化、继承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做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出版 印刷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以德格印经院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麦贤敏 王晓亮 +1 位作者 钟磊 任涛 《中国名城》 2022年第8期21-28,共8页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藏传佛教木刻印经板最多的印经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形式呈现出独特的高原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推动德格印经院历史建筑的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德格印经院建筑基础...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藏传佛教木刻印经板最多的印经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形式呈现出独特的高原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推动德格印经院历史建筑的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德格印经院建筑基础资料的获取尤为重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德格印经院进行数字化精细建模,探索德格印经院的空间构成规律与建筑风格等信息,为德格印经院的数字化保护及维护修缮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三维激光扫描 数字化保护 文物建筑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尼印经院概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茂森 《西藏艺术研究》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卓尼印经院 概述 雕版印刷业 《甘珠尔》 《丹珠尔》 印版 墨汁 纸张制版 佛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出版文化的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成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3-47,155,共5页
德格印经院是藏区具有代表性的出版、传播文化中心之一,在藏文典籍的收集整理、印刷工艺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在中国出版文化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藏族 德格印经院 出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空间的整体性——对德格印经院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文海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7-71,156,共5页
闻名海内外的德格印经院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现有的研究中,鲜见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其进行的论述。本文把德格印经院与更庆寺、原德格土司新官寨等原有历史空间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并将它们置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语境中进... 闻名海内外的德格印经院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现有的研究中,鲜见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其进行的论述。本文把德格印经院与更庆寺、原德格土司新官寨等原有历史空间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并将它们置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语境中进行考察,以期对其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历史空间 德格印经院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及其木刻档案
9
作者 陈代荣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38,共2页
德格印经院及其木刻档案四川省档案局陈代荣一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毗邻,东距成都955公里,座落在金沙江畔的雪峰峡谷之中,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558万,藏族占964%。德格县城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元朝... 德格印经院及其木刻档案四川省档案局陈代荣一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毗邻,东距成都955公里,座落在金沙江畔的雪峰峡谷之中,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558万,藏族占964%。德格县城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元朝的时候,西藏佛教萨迦派的第一代祖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甘珠尔》 《丹珠尔》 藏族人 释迦牟尼 德格土司 木刻 四川省档案馆 档案馆藏 档案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的建筑特色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林 王小灵 +1 位作者 贺晓东 宋艳 《四川文物》 2003年第1期56-61,共6页
德格印经院是一座具有藏区建筑特色的密梁平顶土木结构建筑。系德格第十二代土司登巴泽仁于清雍正七年 (1 72 9年 )创建。整个建筑修建历经四代土司 ,费时近3 0年。是一座集德格地区藏族文化特色和人民群众智慧于一体的文化宝库。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藏传佛教文化 藏区古建筑 建筑特征 建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对我国出版文化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雅姣 李娟 《新闻世界》 2015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工木版印刷中心,占藏族文化70%的古籍存储在其中,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面旗帜。因此,作为藏区最大的印经院,它别具一格的出版文化,势必会为中国的出版文化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从典籍... 德格印经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工木版印刷中心,占藏族文化70%的古籍存储在其中,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面旗帜。因此,作为藏区最大的印经院,它别具一格的出版文化,势必会为中国的出版文化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从典籍翻译、宗教文献、雕版印刷这三方面的成就来论述德格印经院对中国出版文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出版文化 藏文化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 被引量:8
12
作者 噶玛降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142,共12页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甘珠尔》 《丹珠尔》 大藏经 西藏 印版 文集 雕版印刷 《杂文》 执政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仙庵印经院文化意义初探
13
作者 邢飞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3,共3页
文化传承有赖于于书籍的保护,古代书籍能够流传下来,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抄,一种是刻本。在道教文化研究中,我们的视角多集中在研究抄本和刻本本身,而对印经院的研究相对缺乏。二仙庵印经院,作为川西较为有名的道教印经院,在清朝末... 文化传承有赖于于书籍的保护,古代书籍能够流传下来,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抄,一种是刻本。在道教文化研究中,我们的视角多集中在研究抄本和刻本本身,而对印经院的研究相对缺乏。二仙庵印经院,作为川西较为有名的道教印经院,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印行了诸多道教经书,对道教文化及巴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庵 印经院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噶玛降村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4-20,共7页
2、现存画版 现存画版均系木刻,分大、中、小3种。大的长约110厘米,宽70余厘米,厚约3厘米,中等的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厚3厘米左右;小的长约20厘米。宽15厘米(经幡,“风马”)。大部分画版每块为一面。 《罗汉图》23幅。这23幅画版... 2、现存画版 现存画版均系木刻,分大、中、小3种。大的长约110厘米,宽70余厘米,厚约3厘米,中等的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厚3厘米左右;小的长约20厘米。宽15厘米(经幡,“风马”)。大部分画版每块为一面。 《罗汉图》23幅。这23幅画版内容为佛祖释迦牟尼和佛陀的2位弟子;以及16罗汉与部分弟子,还有四大天王。 《释迦牟尼神变祈愿》图15幅。这15幅是释迦牟尼成佛后,有许多外道前来跟他斗法,于是为了调伏傲慢的6师外道,便显示出种种神通,战胜他们,最后使其皈依佛法的情景。 《格萨尔王调伏妖魔鬼怪》图8幅。《莲花生八号》图9幅。主要绘制莲花生的多变身形及其标志和莲花光游戏神通佛位如来。 《藏传佛教八派修道教理》图9幅。绘藏传佛教8派修道教理师承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经院 教理 德格 成佛 游戏神通 丹珠尔 调伏 多田等观 道歌 释迎牟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上) 被引量:1
15
作者 噶玛降村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8-25,11,共9页
素有“藏区璀璨文化的明珠”,“雀儿山下的宝库”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清代四川德格宣慰司登巴次仁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它座落在甘孜州德格县城。 一 建筑与制版 ... 素有“藏区璀璨文化的明珠”,“雀儿山下的宝库”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清代四川德格宣慰司登巴次仁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它座落在甘孜州德格县城。 一 建筑与制版 德格印经院,(以下简称为印经院)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嘉·登巴次仁始建。印经院的创建有两种传说;一是相传登巴次仁在每当太阳落山时走官寨,曾梦幻般耳闻官寨南面小山包后仿佛有几个小孩诵经的声音。于是就想到刻印经书的念头。二是金沙江西岸叫叶绒的地方有个称拉翁的差民,刻制了一部叫《称多》的经书准备奉献给土司。当拉翁赶着驮有20多块经版的驮牛行至土司官寨南面小草坪时,驮牛受惊散驮,书版撒了一地。于是,登巴次仁决定在撒满经版的地方铲平小山包,修建印经院。这只是传说。不足全信。关于创建印经院,德格版《甘珠尔总目录》和《丹珠尔总目录》中有详细的记载,却嘉·登巴次仁世袭第四十二代土司职位后,也就是他52岁时,多方寻找建造“甘珠尔经堂”基地时,他亲自勘察地址,选定欧普河之滨的伦珠顶,确认为此地方有祥瑞之兆,便决定在此地建造印经院。 1729年,在现今的院址上以南克松波为主的十三名轨范师举行长净仪式。3月7日进行了伏地(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甘珠尔》 《丹珠尔》 印版 德格土司 雕版印刷 文集 执政期间 宣慰司 总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兵舞》音乐及其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光德 《西藏艺术研究》 1987年第2期52-53,共2页
四川德格印经院中的传统歌舞“兵舞”,是藏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短小简炼、易学、易唱的特点和别具风格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僧俗群众的喜爱。每逢佛事、节庆,该寺庙总少不了表演“兵舞”。我就“兵舞”音乐及其它,作一简单的介析... 四川德格印经院中的传统歌舞“兵舞”,是藏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短小简炼、易学、易唱的特点和别具风格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僧俗群众的喜爱。每逢佛事、节庆,该寺庙总少不了表演“兵舞”。我就“兵舞”音乐及其它,作一简单的介析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经院 德格 兵舞 简炼 二拍 色彩变化 汉族文化 大三度 持续音 属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木刻印刷的发祥地──德格印经院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军 《中国西藏》 1996年第2期11-11,共1页
藏族木刻印刷的发祥地──德格印经院吴军四川省德格县境内的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美称.享有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之盛名,以其收藏丰富,历史悠久而被列为全国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德格印经院,全名“札西果芒大法库印... 藏族木刻印刷的发祥地──德格印经院吴军四川省德格县境内的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美称.享有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之盛名,以其收藏丰富,历史悠久而被列为全国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德格印经院,全名“札西果芒大法库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刻印刷 德格印经院 发祥地 藏族文化 木刻印版 古建筑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价值 四川省 《丹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塔·石刻·碑铭·印经院 布达拉宫散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从彪 《风景名胜》 2000年第3期14-17,共4页
站在巍峨的布达拉宫极顶,放眼眺望,让人襟怀大开,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加措的诗句:"纯金成幢焰火红,普照世间光明中。日神含羞从夜台,跃向北州遁虚空。四面梵天观诸方,何宫堪与此比长。徒劳无获永久劫,有漏乐中睡未... 站在巍峨的布达拉宫极顶,放眼眺望,让人襟怀大开,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加措的诗句:"纯金成幢焰火红,普照世间光明中。日神含羞从夜台,跃向北州遁虚空。四面梵天观诸方,何宫堪与此比长。徒劳无获永久劫,有漏乐中睡未央。"意为布达拉宫金幢的光辉胜过太阳,日神只好黑夜逃向远方。有位能观诸方的梵王,想找一座宫殿与之比短长,他徒劳无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达拉宫 摩崖石刻 达札路恭 印经院 布达拉山 五世达赖喇嘛 摩崖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今昔
19
作者 戴作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9,共3页
德格印经院今昔戴作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尤沟的沟口,有座更庆寺。驰名中外的藏文典籍书版宝库──德格印经院,就在这座寺内。德格印经院,全名“吉祥聚慧大法宝库印经院”。院内分藏版库、储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 德格印经院今昔戴作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尤沟的沟口,有座更庆寺。驰名中外的藏文典籍书版宝库──德格印经院,就在这座寺内。德格印经院,全名“吉祥聚慧大法宝库印经院”。院内分藏版库、储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以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藏文典籍 书版 编辑加工 《甘珠尔》 德格土司 刻版 藏文大藏经 印刷术 《丹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尔寺印经院概述
20
作者 卓永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2-72,共1页
名闻遐迩的塔尔寺,吸引着国内外不少香客游人前来瞻礼游览。在这香烟缭绕、梵钟长鸣的古刹内,有一座颇具规模、卷帙浩繁的藏文印经院。笔者拟就其历史及现状作一简单的介绍。 该印经院是一座结构严谨、内外衔接的藏式院落,是宏伟壮观的... 名闻遐迩的塔尔寺,吸引着国内外不少香客游人前来瞻礼游览。在这香烟缭绕、梵钟长鸣的古刹内,有一座颇具规模、卷帙浩繁的藏文印经院。笔者拟就其历史及现状作一简单的介绍。 该印经院是一座结构严谨、内外衔接的藏式院落,是宏伟壮观的塔尔寺建筑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是本寺第五世(?)嘉措,他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出生在青海湖附近的吉隆地方,嘉庆十八年(1813年)在拉萨三大寺院传大昭期间通过佛学辩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经院 嘉措 梵钟 大昭 拉萨三大寺 宏伟壮观 宗喀巴 巴格西 僧伽 克主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