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生 冯立群 +2 位作者 戚晓昆 雷霞 袁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27-29,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以及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进行了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7~10d,...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以及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进行了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7~10d,患者均出现了四肢肌肉力弱及腱反射低下,14d后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者2例。肌电图结果示四肢多条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减慢,部分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减少和轴索再生现象;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及肌病样改变。结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常见的并发症,电生理和神经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预防本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 电生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诊断及相关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戴春来 翟英颖 +1 位作者 张圳 李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0期1951-1953,共3页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是一种继发于危重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轴索变性疾病。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继发于危重病,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表现为肌肉萎缩和坏死。由于...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是一种继发于危重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轴索变性疾病。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继发于危重病,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表现为肌肉萎缩和坏死。由于二者重叠较多,且经常同时发生,故将二者合称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and myopathy,CIPNM OR Critical illness neuromuscular ab-normalities,CINMAs),在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常见,任何原因导致的危重病均可引起CIP、C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诊断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及肌电图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妮 陈洪 冯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6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因严重感染等基础疾病转入ICU,均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患者均出现四肢基本对...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6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因严重感染等基础疾病转入ICU,均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患者均出现四肢基本对称的肌力下降、感觉异常及腱反射减弱。肌电图结果示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及感觉复合电位波幅明显下降或引不出,4例患者同时合并肌病样改变。结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常见的并发症,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早期认识及治疗本病与预后关系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 电图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斌 周月玲 李奇林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预后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智 潘瑞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两者均可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瘫痪。近年来这两种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作...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危重病性肌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两者均可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瘫痪。近年来这两种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就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危重病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生 戚晓昆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8-520,共3页
重症监护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又称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与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是继发于重症监护患者的一大类神经肌肉病变,多由于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长时间... 重症监护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又称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与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是继发于重症监护患者的一大类神经肌肉病变,多由于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长时间机械通气等引起。由于该病主要累及周围神经和肌肉,所以极易被非神经专科的ICU医师漏诊和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 重症监护患者 长时间机械通气 多脏器功能衰竭 ICU患者
原文传递
危重病性肌病/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管玉青 潘速跃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危重病性肌病(CIM)和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是ICU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弛缓性肢体无力和呼吸机撤离困难。CIM和/或CIP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死亡率升高,并可导致长期功能障碍。其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多脏器... 危重病性肌病(CIM)和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是ICU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弛缓性肢体无力和呼吸机撤离困难。CIM和/或CIP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死亡率升高,并可导致长期功能障碍。其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高血糖等。近期临床研究结果认为CIM和CIM合并CIP较CIP更多见。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CIM和/或CIP重要依据,直接肌肉刺激(DMS)可鉴别CIP和CIM。CIM的预后好于CIP及CIM合并CIP。CIM和/或CIP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减少四肢肌肉和呼吸肌制动、早期积极治疗败血症、早期肠内营养、强化胰岛素治疗和肌肉电刺激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ICU获得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相关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书鹏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04-306,共3页
1984年Bolton等发现在5例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出现肢体软弱和腱反射消失.并伴有脱机困难.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形态学研究提示为原发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这种获得性神经病变与危重病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提出危重病相关性多... 1984年Bolton等发现在5例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出现肢体软弱和腱反射消失.并伴有脱机困难.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形态学研究提示为原发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这种获得性神经病变与危重病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提出危重病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病 危重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多脏器功能衰竭 腱反射消失 神经病 脱机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2例报告
9
作者 李玉梅 张圳 刘羽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病例1:患儿,男,4岁,因咳嗽、喘息3 d,加重8 h入院。病程中伴有发热,体温38.0℃左右。既往有哮喘病史,未系统治疗。入院体查:一般状态差,烦躁不安,呼吸困难,45次/min,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口唇发绀,右肺呼吸音粗,呼气相明显延长,可闻... 病例1:患儿,男,4岁,因咳嗽、喘息3 d,加重8 h入院。病程中伴有发热,体温38.0℃左右。既往有哮喘病史,未系统治疗。入院体查:一般状态差,烦躁不安,呼吸困难,45次/min,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口唇发绀,右肺呼吸音粗,呼气相明显延长,可闻及高调哮鸣音,心率140次/min,心音有力,肝肋下4 cm,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小儿 系统治疗 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 鼻翼扇动 肺呼吸音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干预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诱发因素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邓婉娣 宋秀婵 《全科护理》 2011年第36期3318-3319,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病人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5%~85%危重病病人会出现新发生的由于神经肌肉原因导致的无力和麻痹,最常见的是CIP,其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CIP与CIM的发生,及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IP与CIM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诱因 预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莎莎 吴士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9-901,共3页
危重病性神经肌肉疾病是用于描述重症监护室(ICU)中周围神经、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损伤的疾病,又称为ICU获得性神经肌肉病,主要包括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及危重病性肌病(CIM)。CIP由Bolton等于1984年首先提出并描述;CIM由M... 危重病性神经肌肉疾病是用于描述重症监护室(ICU)中周围神经、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损伤的疾病,又称为ICU获得性神经肌肉病,主要包括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IP)及危重病性肌病(CIM)。CIP由Bolton等于1984年首先提出并描述;CIM由MacFarlane和Rosenthal于1977年首先提出并描述。两者共同的临床表现包括肌肉无力、脱机困难及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危重病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患者并发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肉病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珂 骆杰民 +2 位作者 夏智源 周锡炜 车彦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并发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肉病(CIPN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神经外科疾病并发CIP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患者初始表现为四肢远端无力,其中2例患者进行性发展,出现...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并发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肉病(CIPN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神经外科疾病并发CIP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患者初始表现为四肢远端无力,其中2例患者进行性发展,出现呼吸肌无力致呼吸衰竭;1例患者初始表现即为呼吸肌无力致呼吸衰竭。6例患者的肌电图均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或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下降。3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其中1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预后良好,2例患者死亡。3例轻症患者仅予以对症治疗,其中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四肢无力和/或呼吸衰竭的神经外科患者要警惕CIPNM的可能。肌电图检查有助于CIPNM的诊断;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CIPNM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 电图 颅脑损伤 神经节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诱发因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红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危重病患者出现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多发性神经病发...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危重病患者出现多发性神经病(CIP)和肌病(CIM)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多发性神经病发病、肌病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IM、CIP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病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护理 危重病 多发性神经病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合并危重病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燕 付志新 +1 位作者 苏建 刘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4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CIPNM )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例CIPNM 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最终发展为四肢瘫、肌张力及腱反射均低,行神经电生理检... 目的:探讨危重病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肌病(CIPNM )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例CIPNM 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最终发展为四肢瘫、肌张力及腱反射均低,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其中2例符合轴索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3例符合周围神经病合并肌源性损害的表现;给予综合治疗后,除1例放弃治疗外,2例在治疗2周后脱离呼吸机,2例3周后脱离呼吸机,4周后患者的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例肌力恢复至1级,2例恢复至2~3级。结论 CIPNM 为获得性病变,认识该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可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重病相关多发性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报告
15
作者 段光琳 牛全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3期296-296,共1页
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为危重病患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首先由Bolton于1984年提出并描述的,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 神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危重病性肌病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卿楠 颉永乐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390-390,共1页
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为ICU中危重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来维持生命,使患者有更长的时间住在ICU,也使更多的脓毒(sepsi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得以生存,同时危重病性多... 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为ICU中危重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来维持生命,使患者有更长的时间住在ICU,也使更多的脓毒(sepsi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得以生存,同时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critical il ness polyneurop-athy and myopathy,CIPNM)患者也逐渐增多。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是继发于重症监护患者的一大类神经肌肉病变,多由于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长时间机械通气等引起急性、轴索变性疾病,甚至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表现为肌肉萎缩和坏死。根据累及部位分为危重病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Critical il ness polynenropathy,CIP)与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由于ICU医师一般多注重心、肺、脑等病变的处理,很少关注患者的周围神经和肌肉情况,往往要等到患者长时间不能脱离呼吸机或意识恢复后,出现明显四肢无力和腱反射消失时才引起医生注意,因此神经肌肉并发症常被漏诊。现就院ICU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并诊断的7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肉接头 重症监护患者 多脏器功能障碍 多脏器功能衰竭 重症监护 脱离呼吸机 意识恢复 医疗条件 现代医学 四肢无力 肉萎缩 机械通气 反射消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金华 程熙 +2 位作者 夏敏 赖靖慧 戴清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116-117,共2页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cal illness neuropathy,CIP)是一种继发于危重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疾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尤其多见于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随着ICU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并发症特...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cal illness neuropathy,CIP)是一种继发于危重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疾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尤其多见于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随着ICU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并发症特别是神经肌肉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是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医生的重视,但该病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重症患者常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本文通过对1例此类患者的治疗随访,认为康复治疗对该病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多发性神经病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A型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F波改变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璇 张朔 +3 位作者 马妍 孙阿萍 张英爽 樊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CMT1A和CIDP患者各30例,记录临床资料、电生理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H反射)、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等,部分患者行臂丛和腰丛的磁共振影像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CMT1A患者的正中神经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1.10±10.60)m/s,CIDP患者为(31.52±12.46)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01),CMT1A患者中约43.3%(13/30)未引出尺神经F波,明显高于CIDP未引出F波的患者比例(4/30,13.3%),χ^(2)=6.65,P=0.010。在可引出F波的患者中,CMT1A组患者的F波潜伏期为(52.40±17.56)ms,CIDP组为(42.20±12.73)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6),F波的出现率CMT1A组是34.6%±39%,CIDP组是70.7%±1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01)。神经束蛋白155(neurofascin 155,NF155)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23.22 m/s,F波潜伏期为62.9~70.7 ms,出现率为85%~95%。CMT1A型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分别为83.3%(5/6)和85.7%(6/7),CIDP患者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仅为25.0%(1/4,2/8)。NF155抗体阳性患者可见臂丛和腰丛MRI神经根明显增粗。结论:CMT1A患者F波延长反应了近端和远端周围神经的均一性改变,可以作为与局灶性脱髓鞘受损为主的CIDP患者的鉴别方法,但同时需要注意与神经结蛋白病NF155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相鉴别。F波虽然经常作为反应近端神经受累的指标,但是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髓鞘病变均可以影响它的潜伏期和出现率,F波异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和其他电生理指标及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萎缩症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蕾蕾 刘爱华 +1 位作者 智屹忠 徐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76-7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腓骨肌萎缩症(CMT)1型(CMT1)患者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6例CMT1患者和21例CIDP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所有... 目的对比观察腓骨肌萎缩症(CMT)1型(CMT1)患者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6例CMT1患者和21例CIDP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四肢周围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CMT1、CIDP患者的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相比,P<0.05;CMT1患者运动神经4.5%的神经节段出现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而CIDP患者有21.8%的神经节段存在传导阻滞,两组相比,P<0.01;CMT1、CIDP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异常率相比,P>0.05。结论 CMT1患者与CID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有不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 腓骨萎缩症 1 脱髓鞘疾 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炎症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璟洁 韩萍 +3 位作者 高震 巩付华 马晓灵 向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3-497,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type-I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I)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CIDP患者31例... 目的比较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type-I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I)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CIDP患者31例、CMT-I患者28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指标,并对电生理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IDP与CMT-I两组患者起病部位、主观感觉障碍、足部畸形、脑脊液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传导阻滞/波形离散、下肢神经继发性轴索变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失神经电位、MUAP形态异常、募集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IDP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84,P<0.05);而CMT-I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分离,不具有相关性(r=0.27,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特点、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临床与电生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可以对CIDP与CMT-1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 腓骨萎缩症-I型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