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母细胞成熟度在高龄患者ICSI治疗结局中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谢丽松 周龙萍 岳林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卵母细胞成熟度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142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卵母细胞成熟度(成熟卵母细胞与取卵...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卵母细胞成熟度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142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卵母细胞成熟度(成熟卵母细胞与取卵获得卵母细胞数之比)将患者分为A组(成熟度>80%,n=104)、B组(60%<成熟度≤80%,n=28)、C组(成熟度≤60%,n=10)。比较三组获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受精率、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结果:三组获卵率、平均获卵数、≥14 mm卵泡数、MⅡ卵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率、平均获卵数、≥14 mm卵泡数、MⅡ卵率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PN受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以A组的2PN受精率最高(P<0.05)。A组与B组的累计妊娠率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ICSI治疗结局受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度低可对获卵情况、受精及胚胎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卵母细胞成熟度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IVF-ET患者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兴玲 蔡鹏飞 +1 位作者 张文娟 肖雅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42例和高龄(≥35岁)组39例。应用qRT-PCR测...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丘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42例和高龄(≥35岁)组39例。应用qRT-PCR测量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结果: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7,P=0.021),低、高龄组内成熟卵母细胞的卵丘颗粒细胞端粒长度明显比未成熟卵母细胞的长(P<0.05)。高龄组妊娠者端粒长度较未妊娠者长(P<0.05)。结论:在IVF-ET中,卵丘颗粒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可反映卵母细胞的成熟度;端粒长度缩短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丘颗粒细胞 端粒长 卵母细胞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液中游离DNA含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胚胎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兴玲 张文娟 +1 位作者 蔡鹏飞 肖雅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游离DNA含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共收集了87位患者的成熟与未成熟卵泡液。以年龄30岁为界,定义年龄<30岁的为A组,年龄≥30岁的为B组。使用DNA手工提取法(改良酚-氯仿-异丙醇法)进行卵泡液中游...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游离DNA含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共收集了87位患者的成熟与未成熟卵泡液。以年龄30岁为界,定义年龄<30岁的为A组,年龄≥30岁的为B组。使用DNA手工提取法(改良酚-氯仿-异丙醇法)进行卵泡液中游离DNA的提取并检测。结果:成熟卵泡液组中游离DNA含量[(1 168.4±81.1)μg/L]低于未成熟卵泡液组[(1 875.6±9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可移植胚胎数目[(5.6±2.7)个]、优质胚胎数目[(3.9±1.8)个]高于B组[(4.1±2.5)和(2.5±1.6)个],A组成熟卵泡液中游离DNA含量[(1 129.4±78.6)μg/L]低于B组[(1 214.2±56.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游离DNA含量可能是评价卵泡细胞成熟度以及预测胚胎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DNA 成熟卵泡液 成熟卵泡液 卵母细胞成熟度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卵丘细胞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王兴玲 蔡鹏飞 +1 位作者 张文娟 肖雅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卵泡液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及对应的卵丘细胞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行IVF-ET患者卵泡液及卵丘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卵泡液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及对应的卵丘细胞端粒长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行IVF-ET患者卵泡液及卵丘细胞,依据每位患者卵母细胞成熟度,将成熟卵泡液、未成熟卵泡液分别混合标记为成熟的卵泡液组(follicular fluids of mature oocyte,FFMⅡ)、未成熟的卵泡液组(follicular fluids of immature oocyte,FFMI)。从卵母细胞周围机械剥离的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同样依据卵母细胞成熟度分组,标记为成熟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组(cumulus cells of mature oocyte,CCMⅡ)、未成熟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组(cumulus cells of immature oocyte stage,CCMI)。应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卵泡液中AMH,实时定量PCR测定卵丘细胞端粒长度。结果:未成熟卵泡液组中AMH水平高于成熟组[(6.02±1.34)vs.(5.66±1.42)],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13);未成熟组卵丘细胞端粒长度较成熟组的短[(3.50±1.08)vs.(4.4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未成熟的卵泡液组中AMH水平高于成熟组,卵泡液中AMH可能与卵母细胞成熟度有关,卵丘细胞端粒长度可以反映卵母细胞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抗苗勒管激素 卵丘颗粒细胞 端粒长 卵母细胞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CG日激素水平预判卵母细胞成熟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莉 刘见桥 +1 位作者 杜红姿 刘寒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6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浓度,P/E2比值,每直径≥14 mm卵泡血清E2水平和每卵泡血清E2水平对所获卵母细胞成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浓度,P/E2比值,每直径≥14 mm卵泡血清E2水平和每卵泡血清E2水平对所获卵母细胞成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1 013个周期。根据卵母细胞成熟度分为组1(成熟度≤30%)、组2(成熟度31%~50%)、组3(成熟度51%~70%)和组4(成熟度71%~100%)。比较4组h CG日激素水平、≥14 mm卵泡数和获卵数。结果:在1 013个周期中,卵母细胞成熟度为81.82%,组1、组2、组3和组4分别为9个(0.89%)、39个(3.85%)、155个(15.30%)和810个(79.96%)周期。4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使用促性腺激素(Gn)天数和Gn的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在h CG日≥14 mm的卵泡数、E2水平、P水平以及获卵数均显著低于组3和组4(P〈0.05)。获卵数/≥14 mm卵泡数比值、LH水平、P/E2比值、E2/≥14 mm的卵泡数以及E2/获卵数的比值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采用h CG日激素水平预判卵母细胞成熟度不准确。h CG日≥14 mm卵泡数和获卵数少于10个应警惕发生卵母细胞成熟度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激素 卵母细胞成熟度
原文传递
卵丘颗粒细胞中卵母细胞分泌因子表达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立立 刘少华 +5 位作者 刘珊 许鹏宇 李冬秀 包莉莉 刘松娜 齐丽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5期951-956,共6页
目的评估单卵丘颗粒细胞(CCs)中GDF9、BMP15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影响及在不同促排卵方案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收集直接行ICSI治疗的患者64例679份CCs,其中拮抗剂方案组CCs 272份,微刺激方案组CCs 245份,PPOS方... 目的评估单卵丘颗粒细胞(CCs)中GDF9、BMP15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影响及在不同促排卵方案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收集直接行ICSI治疗的患者64例679份CCs,其中拮抗剂方案组CCs 272份,微刺激方案组CCs 245份,PPOS方案组CCs 162份,卵母细胞与单卵丘颗粒细胞一一对应。提取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卵母细胞发育不同阶段卵母细胞分泌因子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中GDF-9、BMP-15和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卵母细胞分泌因子GDF-9、BMP-15和TGF-β1的表达水平,MⅡ组均显著高于MⅠ组,MⅠ组显著高于GV组,正常受精组显著高于异常受精组,优质胚胎组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微刺激方案的Gn量较拮抗剂方案及PPOS方案更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GDF-9、BMP-15和TGF-β1在三种促排卵方案中的表达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GDF-9、BMP-15和TGF-β1可作为评价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其发育潜能的客观指标,其表达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相关。在这三种促排卵方案中,微刺激方案的Gn量最低。CCs中的卵母细胞分泌因子的表达水平在这三种促排卵方案无明显差异,对卵母细胞成熟度的治疗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分泌因子 单卵丘颗粒细胞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显微注射 卵母细胞成熟度 控制性卵巢刺激
原文传递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宙 王晓燕 +1 位作者 孙贤华 邹淑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Ⅱ)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因男性因素不孕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32例患者,于取卵日采集3ml静脉血,收集卵泡液及卵丘颗粒细胞,记录获卵数、卵子成熟度。采用ELISA法...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Ⅱ)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因男性因素不孕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32例患者,于取卵日采集3ml静脉血,收集卵泡液及卵丘颗粒细胞,记录获卵数、卵子成熟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卵泡液中的AMH水平;Real-time PCR测定卵丘颗粒细胞中AMHⅡ型受体(AMHRⅡ)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卵泡液中的AMH水平[(3083.78±682.19)pg/ml]显著高于血清[(1012.29±423.21)pg/ml](P<0.001);卵泡液中AMH水平与血清AMH水平/获卵数呈正相关(P=0.045)。MⅠ期卵母细胞卵泡液中的AMH水平显著高于MⅡ期(P=0.000);MⅠ期卵丘颗粒细胞中的AMHRⅡ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Ⅱ期(P=0.000)。结论:AMH可能通过Ⅱ型受体抑制卵母细胞成熟;血清AMH/获卵数可作为预测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参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卵母细胞成熟度 卵丘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卵泡液内IGF-Ⅰ的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易 赵燕 +2 位作者 毕媛 臧丽丽 邹淑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PCOS患者卵泡液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水平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因PCOS接受IVF治疗的患者41例为PCOS组、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治疗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在取卵日根据卵泡直径进行分组,分为≤14mm组和... 目的:探讨PCOS患者卵泡液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水平与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关系。方法:选取因PCOS接受IVF治疗的患者41例为PCOS组、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治疗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在取卵日根据卵泡直径进行分组,分为≤14mm组和>14mm组,每例患者留取不同直径3~4个卵泡的卵泡液。分别检测PCOS组和对照组患者卵泡液内IGF-Ⅰ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的关系。结果:PCOS组IGF-Ⅰ、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卵泡直径不相关。在卵泡直径≤14mm组,PCOS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卵泡直径>14mm组,PCOS组与对照组间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无差异性。PCOS组卵泡液内IGF-Ⅰ水平和E2、T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卵泡液内IGF-Ⅰ水平的升高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而卵泡液内高IGF-Ⅰ水平可影响PCOS患者小于14mm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卵母细胞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伊然 姜宙 高磊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促排卵患者外周血和卵泡液中雌二醇(E_2)及卵丘细胞中雌激素β受体(ER-β)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收集取卵日外周血、卵泡液及卵丘细胞,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及卵泡液中E_... 目的探讨促排卵患者外周血和卵泡液中雌二醇(E_2)及卵丘细胞中雌激素β受体(ER-β)与卵母细胞成熟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收集取卵日外周血、卵泡液及卵丘细胞,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及卵泡液中E_2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卵丘细胞ER-βmRNA的表达量,并记录卵母细胞成熟度。结果外周血E_2水平显著低于卵泡液内E_2的水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外周血E_2水平/获卵数与每位患者卵泡液中E_2平均水平呈正相关(P=0.002);MⅡ期卵母细胞内卵泡液E_2水平显著高于MⅠ期和GV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Ⅱ期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中ER-β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MⅠ期的2.34倍(P<0.01),是GV期的3.78倍(P<0.01)。结论外周血E_2水平间接反映卵泡液内E_2水平,卵泡液内E_2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呈正相关,卵丘细胞ER-βmRNA表达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卵丘细胞 卵母细胞成熟度 卵泡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大小和卵泡液内激素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磊 孙贤华 +1 位作者 王丽亚 邹淑花 《青岛医药卫生》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取卵日卵泡大小及其卵泡液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与卵子成熟度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因不孕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患者,... 目的研究取卵日卵泡大小及其卵泡液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与卵子成熟度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因不孕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患者,于取卵日穿刺卵泡,收集190个卵泡内的卵泡液并标记卵泡大小,卵泡大小按≤1.2cm、1.3~1.5cm、1.6~1.9cm、≥2.0cm分组,记录卵子成熟度(GV、MⅠ、MⅡ、退化组),测定卵泡液内FSH、LH、T、DHEAS的浓度。结果卵泡液内FSH、LH、T、DHEAS的水平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卵泡液内T的水平在卵泡直径1.3~1.5cm时低于≥2.0cm时(P=0.037);MⅡ期卵子的卵泡液内LH、T的水平高于MⅠ期(P<0.05);卵泡液内其他激素在不同成熟度卵母细胞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泡直径≤1.2cm与各组之间、1.3~1.5cm与1.6~1.9cm间成熟率都有显著差异(P<0.05);各直径分组间卵子退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取卵日卵泡直径≥1.6cm时成熟率高。取卵日卵泡液内LH、T水平与卵子成熟度有关,FSH、DHEAS的水平与卵子成熟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卵泡直径 甾体激素 卵母细胞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在人体卵泡液和培养卵泡细胞中的含量
11
作者 Kawano Y. Fukuda J. +1 位作者 Nasu K. 刘淑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acrophageinflammatory protein (MIP)-3αin human ovulation. Study of the levels of MIP-3αin serum and follicular fluid. The effects of interleukin (IL)-1α, IL-1 receptor antagonist (RA), a...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macrophageinflammatory protein (MIP)-3αin human ovulation. Study of the levels of MIP-3αin serum and follicular fluid. The effects of interleukin (IL)-1α, IL-1 receptor antagonist (R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on the secretion of MIP-3αby primary cultured granulosalutein cells and an immortalized granulosa cell line (GC1a) were investigated. Research laboratory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Fortysix patients with sterility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Follicular fluid was obtained from study participants, and granulosalutein cells and GC1a were incubated with IL-1α, IL-1RA, or TNF-αfor 4 to 32 hours. The concentration of MIP-3αin human follicular fluid was measured and correlated with oocyte maturation. We also cultured granulosa cells and examined the regulation of MIP-3αproduc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IP-3αin the serum, follicular fluid, and culture medium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 Concentrations of MIP-3α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ollicular fluid, but it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MIP-3α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ollicular fluid containing mature oocytes than in follicular fluid containing immature oocytes. The production of MIP-3αwas markedly increased over the basal level after treatment with IL-1αand TNF-α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IL-1αwas inhibited by IL-1RA. Our data suggest that MIP-3αwas present in follicular fluid and correlated with oocyte maturation, and was regulated by IL-1αand TNF-α. Thus, MIP-3α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 preovulatory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巨噬细胞 卵泡细胞 炎性蛋白 卵母细胞成熟度 体外受精 排卵过程 颗粒黄体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黄体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着丝点抗体阳性患者体外受精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雨晴 周易尔 +6 位作者 范宇航 陈素峰 郭晓燕 俞亦奇 吴香丽 徐维海 舒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50,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自然试孕结局,探讨此类患者的生育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且有抗核抗体(ANA)谱检查结果的3... 目的:通过观察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自然试孕结局,探讨此类患者的生育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且有抗核抗体(ANA)谱检查结果的39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CA结果将所纳入患者分为ACA阳性组和ACA阴性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对两组进行1∶3配对,分别比较两组体外受精的胚胎结局;并采用自身对照分析不同授精方法和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对结局的影响;对ACA阳性患者体外受精失败后的自然试孕和疾病进展进行随访。结果:ACA阳性患者34例,占总病例数的0.86%,占ANA阳性体外受精患者数的2.51%。无论是接受常规体外受精(c-IVF)还是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ACA阳性组卵母细胞成熟度和受精情况均与ACA阴性组有明显差异(均P<0.01),且ACA阳性组授精后第三日(D3)次优胚数和D3优胚数均减少(均P<0.05)。5例ACA阳性患者自身ICSI周期相比c-IVF周期双原核(2PN)率未提高(P>0.05),D3优胚数和D3次优胚数减少(均P<0.05)。12例ACA阳性患者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1~2个月后再行c-IVF/ICSI,用药前后获卵和受精情况均未改变(均P>0.05),2PN胚胎卵裂率改善(P<0.05)。ACA阳性组与ACA阴性组移植胚胎数相近,但ACA阳性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ACA阴性组(均P<0.05),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ACA阳性患者体外受精失败后尝试自然试孕或人工授精,共获临床妊娠7例。结论:血清ACA阳性会干扰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正常受精过程,使用ICSI和免疫抑制剂不能改善受精结局,但ACA阳性患者有可能获得自然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着丝点抗体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原核受精 卵母细胞成熟度 胚胎发育结局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卵母细胞MII率对ICSI受精及胚胎发育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明哲 熊风 +4 位作者 孙青 李观贵 万才云 陈培林 曾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2期102-1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卵母细胞MⅡ率与ICSI后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在本中心接受Gn RH激动剂(Gn RH-a)促排卵的ICSI治疗患者792例,获卵数≥5枚且≤30枚。首先分析标准方案人群609例,根据卵母细胞MⅡ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卵母细胞MⅡ率与ICSI后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在本中心接受Gn RH激动剂(Gn RH-a)促排卵的ICSI治疗患者792例,获卵数≥5枚且≤30枚。首先分析标准方案人群609例,根据卵母细胞MⅡ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MⅡ率>90%(N=220)。B组:90%≥MⅡ率>80%(N=179)。C组:80%≥MⅡ率>70%(N=124)。D组:70%≥MⅡ率>50%(N=66)。E组:50%≥MⅡ率>10%(N=20)。以A组为对照,分析BCDE组随着MⅡ率的逐渐降低ICSI后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胚率、2PN优胚率的变化趋势。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将全部入选人群分为高MⅡ率组和低MⅡ率组,分析比较ICSI后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胚率、2PN优胚率的差异。结果标准方案人群,5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的前提下,随着MⅡ率逐渐降低(从A组到E组),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胚率、2PN优胚率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C组、D组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P<0.013)。2PN受精率降低幅度不显著(P>0.013),异常受精率没有明显波动。卵裂率以及2PN卵裂率呈现相类似的趋势,D组显著低于A组(P<0.013)。优胚率以及2PN优胚率逐渐降低,D组显著低于A组(P<0.013)。在Gn RH-a促排患者中,根据前述分析结果,以70%的MⅡ率为分界,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2PN卵裂率、优胚率、2PN优胚率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MⅡ率与ICSI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密切相关,MⅡ率降低,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MⅡ率低于70%,不同方案患者受精及胚胎发育均显著降低。MⅡ率可以作为预测ICSI后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Ⅱ率 卵母细胞成熟度 卵母细胞成熟指数 优质胚胎率 延时ICSI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海杰 苏志英 +3 位作者 邓冰冰 施迎迎 林津 龚秀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因输卵管梗阻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30例为PCOS组,另选...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对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因输卵管梗阻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PCOS患者30例为PCOS组,另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卵泡液中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液中代谢指标及卵泡液中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PCOS患者卵泡液中TNF-α水平与FINS、HOMA-IR、受精率及优胚率的关系。结果PCOS组患者LH、TG、TC、FINS、HOMA-IR及卵泡液中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MII卵率高于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高于PCO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卵泡液中TNF-α水平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受精率、优胚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中TNF-α水平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关系,与受精率、优胚率呈负相关关系,低度慢性炎症可能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卵母细胞成熟度
原文传递
促甲状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及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海杰 苏志英 +4 位作者 李萍 何雪梅 沙艳伟 丘乒乒 张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1期5372-537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及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146例,分为TSH≥2.5m U/L组52例、TSH<2.5 m U/L...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及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146例,分为TSH≥2.5m U/L组52例、TSH<2.5 m U/L组94例,检测TSH、性激素及代谢指标。记录两组获卵数、MⅡ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结果 TSH≥2.5 m U/L组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HOMA-IR)水平较TSH<2.5 m U/L组升高明显(P<0.05),TSH<2.5 m U/L组优质胚胎数、MⅡ卵子率较TSH≥2.5 m U/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与T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TSH≥2.5 m U/L影响PCOS患者代谢及生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成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