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历史动因与理论品格
1
作者 王佳佳 马泽波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90-96,共7页
“三个务必”内涵的科学性集中体现为对新时代共产党员提出了价值引领、行为遵循和精神指引一体多面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管党治党经验与理论的创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性转换、社会... “三个务必”内涵的科学性集中体现为对新时代共产党员提出了价值引领、行为遵循和精神指引一体多面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管党治党经验与理论的创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性转换、社会主要矛盾及中心任务的历史性变化三重历史因素。这一论断葆有的人民性、先进性与纯洁性、革命性等理论品格,彰显了新时代党建理论历史与时代的结合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科学内涵 历史动因 理论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动因和现实指引
2
作者 刘吕红 遵帅辉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独立自主在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突出的在场性。从历史动因来看,近代早期现代化探索的经验教训构成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置历史实践,独立自主开辟的革命新道路提供了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的历... 独立自主在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突出的在场性。从历史动因来看,近代早期现代化探索的经验教训构成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置历史实践,独立自主开辟的革命新道路提供了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命题奠定了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的历史方向。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了理论内涵的丰富拓新,内蕴国家主权、建设道路和精神信仰独立自主的三重深刻内涵。继承并发扬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动因 现实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广虎 冉学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4,472,共6页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我国的近代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民族国家为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建构史。在此历史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既要分清"体育""传统""民族&...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我国的近代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民族国家为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建构史。在此历史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既要分清"体育""传统""民族"的3重含义,又要把握好三者的内在联系,使之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现代语境中的学术概念。民族国家建构这一历史背景,为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历史动因,提供了宏大而严肃的历史视野。据此,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历史动因,可归结为:"民族国家"与"王朝国家"的历史交遇,为其注入了国家理念和国家意志;"国家民族"与"传统民族"的历史交遇,为其注入了民族理念和民族精神;"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历史交遇,为其注入了人文理念和科学精神;"兵式体操"与"武艺武功"的历史交遇,为其注入了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民族传统体育 历史动因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近代史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原文化看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9
4
作者 史鸿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与中原文化精神的厚重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以下方面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中天人关系的新发展、中原文化优秀品质的自然接续、中原民间伦理的社会化践履与更张、中原民生意识中利益...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与中原文化精神的厚重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以下方面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中天人关系的新发展、中原文化优秀品质的自然接续、中原民间伦理的社会化践履与更张、中原民生意识中利益共享原则的放大与超越、中原文化与社会实践中领导者献身精神的延展与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红旗渠精神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历史动因 被引量:5
5
作者 丁英俊 戴永恺 江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74,共4页
19世纪末兴起的现代奥运会,是当今国际上一种除战争之外的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被称为和平时期“礼仪化的战争”。它的兴起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其中: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奠定了现代奥运会兴起... 19世纪末兴起的现代奥运会,是当今国际上一种除战争之外的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被称为和平时期“礼仪化的战争”。它的兴起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其中: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奠定了现代奥运会兴起的思想基础;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体育的需求是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条件;奥林匹亚考古成果的启示与对古奥运会向往的合力,促使人们开始复兴奥运会的尝试;顾拜旦的卓越贡献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成功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社会历史动因 思想文化运动 工业化 顾拜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瓷都代尔夫特兴起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谦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9-126,共8页
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兴起于17世纪,探讨其兴起的历史动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简言之,其内因是:代尔夫特1070年建市,至1600年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此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了成为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的基础;其外因... 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兴起于17世纪,探讨其兴起的历史动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简言之,其内因是:代尔夫特1070年建市,至1600年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此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了成为重要陶瓷生产基地的基础;其外因是:十七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极大地促进了陶瓷的销售和生产,"地理大发现"又推动了荷兰航海业大发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组建更使景德镇瓷器大量进入荷兰,为其陶瓷生产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代尔夫特得以在十七世纪——也就是荷兰的黄金世纪——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陶瓷之都 代尔夫特 兴起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 被引量:3
7
作者 萧国政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2-44,共3页
提起推广普通话,人们往往会想到新加坡,认为他们推广普通话的速度和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不过,一般人常常是看到效果一面,如果深入该国进行考察,你会发现动因一面,并且是普通话学习的动因和广大民众的结合,才产生了现在这样的成就... 提起推广普通话,人们往往会想到新加坡,认为他们推广普通话的速度和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不过,一般人常常是看到效果一面,如果深入该国进行考察,你会发现动因一面,并且是普通话学习的动因和广大民众的结合,才产生了现在这样的成就。把专家和领导者的灼见变成民众的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历史动因 新加坡华人 推广普通话 语言政策 马来语 新加坡人 语形 英语 民族共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0-93,共4页
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在国内外有多种取向和模式。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依然是我们解读20世纪中国... 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在国内外有多种取向和模式。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依然是我们解读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动因的根本理论。这一理论说明了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变革,政治变革活动、思想理论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社会变革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欲之辨”看朱熹对历史动因的解释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立舟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33-137,共5页
从“理欲之辨”看朱熹对历史动因的解释范立舟历史是发展变化着的,是什么力量推动、导致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这就是历史动力。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一系统要获得发展,就势必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问题... 从“理欲之辨”看朱熹对历史动因的解释范立舟历史是发展变化着的,是什么力量推动、导致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这就是历史动力。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一系统要获得发展,就势必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问题在于这种动力是什么?它究竟起着怎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欲之辨” 历史动因 朱熹 绝对律令 非理性因素 “恶” “理” 社会历史 《朱子语类》 道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激进文化抉择的历史动因及价值评判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书峰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0,共3页
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启示、智者的觉悟、大众的需求是五四激进文化抉择历史动因。这种文化抉择在文化哲学、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五四激进文化 历史动因 价值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经盛鸿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5,共5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蛮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大学科技园兴建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艳萍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0期138-139,共2页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大学科技园在国内经济危机刺激、工商业及高校发展需要、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和剑桥大学自身的优势等多种因素下应运而生。探究其产生的历史动因对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兴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国 大学科技园 历史动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金精神产生的历史动因和生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永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0,共2页
一照金精神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创造的一套精神体系,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革命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关键词 革命斗争精神 历史动因 陕北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 共产党人 政治方向 探索精神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习武之风盛行的历史动因与影响
14
作者 白银龙 赵兴武 普春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探讨民国时期的武术活动开展情况,为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咨询.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民国时期习武之风盛行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主要结论:民国时期是国家对武术最为支持的历史时期;民国通过开设中央国术馆,鼓励民间百姓习武促进了武... 探讨民国时期的武术活动开展情况,为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咨询.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民国时期习武之风盛行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主要结论:民国时期是国家对武术最为支持的历史时期;民国通过开设中央国术馆,鼓励民间百姓习武促进了武术的快速发展;民国习武盛行的历史动因是:强国强种,抵抗外辱;社会动荡,习武自保;政府重视,国民体质堪忧.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唤起了爱国情怀、发扬武术国粹、为武术教育奠定了基础、改善人民体质,并造就了大批武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习武之风 历史动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锦涛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其创建诚然有外发性的特点,但外部压力的存在并不等于警政近代化也自然而然地纳入了新政范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内部,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政治改革的需要;二是时局变... 清末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其创建诚然有外发性的特点,但外部压力的存在并不等于警政近代化也自然而然地纳入了新政范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内部,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政治改革的需要;二是时局变迁,旧有社会治安体制乏力的催生;三是社会精英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警察制度 创建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国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动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锦涛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英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历程维艰,最终能在"跌跌撞撞"中保持前进的步伐,能够在全英国构建起了近代警察网络,其动因绝非是单方面的,而是多重因素催生的结果。既与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旧有"警察"制度的败落以及不... 英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历程维艰,最终能在"跌跌撞撞"中保持前进的步伐,能够在全英国构建起了近代警察网络,其动因绝非是单方面的,而是多重因素催生的结果。既与英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旧有"警察"制度的败落以及不能满足人们对制度的需求有关,也离不开历史人物的率先呼吁与实践,以及政府的强力主导与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近代警察制度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清《公司律》出台的历史动因
17
作者 魏淑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公司及其内在的制度性因素不是中国本土的"资源"。1904年《公司律》的出台是晚清政府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做出的仓促选择。外国在华开办公司、华商附股、"官督商办"公司及其后的晚清商办公司的实践,以及相伴发展的近... 公司及其内在的制度性因素不是中国本土的"资源"。1904年《公司律》的出台是晚清政府在主动和被动之间做出的仓促选择。外国在华开办公司、华商附股、"官督商办"公司及其后的晚清商办公司的实践,以及相伴发展的近代公司制思想为晚清《公司律》的出台作了物质和意识上的准备。为振兴工商应运而起的公司企业的发展,急需晚清政府提供公司法律制度的供给。西方列强要求晚清政府出台与西方工商法律接轨的法律制度和晚清政府废除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的愿望成为清廷出台《公司律》的直接历史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律 公司实践 领事裁判权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动因及南盟的建立
18
作者 龙兴春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南亚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扭转在国际经济秩序下的不利地位,促进地区和平,有建立区域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南亚各国间的密切联系和国际关系缓和又使区域合作具备了可能性。在孟加拉国齐亚.拉赫曼的...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南亚国家为了发展经济,扭转在国际经济秩序下的不利地位,促进地区和平,有建立区域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南亚各国间的密切联系和国际关系缓和又使区域合作具备了可能性。在孟加拉国齐亚.拉赫曼的倡议和各国共同推动下,最终于1985年建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区域合作 历史动因 南盟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极端的战争恐怖威慑政策及其破产——我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
19
作者 经盛鸿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0年第4期15-26,共12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史所罕见、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是什么?国际舆论界与史学界历来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与说法。笔者认为,日本近代建立的封建法西斯的军国主义国家军政当局是南京...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史所罕见、震惊中外的血腥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是什么?国际舆论界与史学界历来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与说法。笔者认为,日本近代建立的封建法西斯的军国主义国家军政当局是南京大屠杀的策划者;侵华日军是这个巨大惨案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当局自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华侵略扩张中,多年实施的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政策的继续与发展,是这个法西斯政策走向极端的最高峰;同时,也是这个法西斯政策走向破产与失败的转折点。它既具有浓烈的封建中世纪军队屠城的野蛮色彩,又具有鲜明的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演进的历史动因——《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读后感
20
作者 刘丙元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1年第6期64-64,共1页
近日,重新拜读了唐爱民教授惠赠的新著《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思潮》),其独到的见解,张弛有序的逻辑运演,不落俗套的研究范式,都给人以激烈的思想冲击力... 近日,重新拜读了唐爱民教授惠赠的新著《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思潮》),其独到的见解,张弛有序的逻辑运演,不落俗套的研究范式,都给人以激烈的思想冲击力与理论想象力,颇值得静心品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思潮 西方道德教育 20世纪 历史动因 读后感 山东人民出版社 演进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