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市地面历史气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共享
1
作者 高磊 邹琤 +1 位作者 曹旭 张悦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188-189,共2页
本文从设计思路、数据整理、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共享等方面介绍了大连地区地面历史气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实现了历史地面气象资料的在线检索,填补了大连地区缺少本地数据库的空白,为气象业务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气象信息得... 本文从设计思路、数据整理、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共享等方面介绍了大连地区地面历史气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实现了历史地面气象资料的在线检索,填补了大连地区缺少本地数据库的空白,为气象业务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气象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象数据 数据 设计 数据共享 辽宁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编报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冬梅 周晓香 梁少芳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是气象观测记录数据的重要背景信息,是了解气象数据、管理气象数据、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需的基础信息。本文介绍了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编报格式,对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编报常见错误及气象...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是气象观测记录数据的重要背景信息,是了解气象数据、管理气象数据、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需的基础信息。本文介绍了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编报格式,对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编报常见错误及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编报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 编报 常见错误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和审核气象台站沿革数据文件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华斌 郭圳勉 《广东气象》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参考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结合实际编写的要求,归纳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编写要点与常见问题,探讨处理和审核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方法。
关键词 应用气象 处理和审核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波折射实时修正新方法
4
作者 李坦 郭军海 张艳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现有实时电波折射修正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距离和仰角电波折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各测站气候的差异,建立与测站历史气象数据相关的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对流层电波折射实时修正新方法。同时以实测数据为例... 针对现有实时电波折射修正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距离和仰角电波折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各测站气候的差异,建立与测站历史气象数据相关的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对流层电波折射实时修正新方法。同时以实测数据为例,对该方法和其他传统方法的修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具备实时数据处理的速度和事后数据处理要求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折射 实时修正 历史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交互的高质量EL型风自记纸数字化方法及其在吉林省适用性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博 余清波 +1 位作者 王程程 王艳萍 《气象灾害防御》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EL型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的气象历史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对吉林省24个EL型电接风向风速观测站的30.19万张自记纸进行数字化,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比探究最优提取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提取风向部分的数据时,不仅要考虑风向杆提... 利用EL型电接风向风速自记纸的气象历史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对吉林省24个EL型电接风向风速观测站的30.19万张自记纸进行数字化,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比探究最优提取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提取风向部分的数据时,不仅要考虑风向杆提取的准确性,也要注意对应时刻下风速迹线是否提取准确;在处理风速迹线时,难点在于“迈大步”的处理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采用折算系数法提取出的数据质量更高,所提取的数据质量在99.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记纸 气象历史数据 人机交互 折算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温度梯度作用——地域差异与等值线地图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江 刘永健 +1 位作者 马志元 吕毅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为研究组合梁桥温度梯度作用取值的地域差异性,搜集了全国839个气象站的长期历史气象数据,建立了全国91个辐射气象站(有太阳辐射历史数据)太阳辐射预测的Bahel模型,补充了748个常规气象站(无太阳辐射历史数据)各23年的太阳日辐射总量数... 为研究组合梁桥温度梯度作用取值的地域差异性,搜集了全国839个气象站的长期历史气象数据,建立了全国91个辐射气象站(有太阳辐射历史数据)太阳辐射预测的Bahel模型,补充了748个常规气象站(无太阳辐射历史数据)各23年的太阳日辐射总量数据。在这些气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温度作用代表值等值线地图的“逐层绘制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温度场长期计算和气象相关性经验公式分别得到91个辐射气象站和748个常规气象站的温度作用样本数据,随后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GP分布)的超阈值模型求得各气象站的温度作用代表值,最后,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绘制各温度作用代表值的等值线地图。采用上述方法,绘制了组合梁桥温度梯度升温模式1、升温模式2和降温模式中各温差代表值的等值线地图。研究结果表明:Bahel模型在中国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用于太阳辐射数据的准确预测和补充;中国组合梁桥各温差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最大可达到27.89℃,若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选取一恒定温差作用取值会明显低估了这种地域差异性;“逐层绘制法”概念清晰,操作方便,是进行温度作用等值线地图绘制的有效方法;所绘制的50年回归期温差代表值等值线地图,可用于全国范围内组合梁桥温度梯度作用的准确取值,所提供的温差数据具有概率统计意义,较现行规范更能满足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组合梁桥的精细化设计和规范体系的补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温度梯度模式 等值线地图 温差代表值 地域差异性 历史气象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