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法学概述
1
作者 钱影 《法制与经济》 2011年第8期105-106,共2页
历史法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背景和法律思想背景。历史法学,一般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的以胡果和萨维尼为代表的,以历史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的一种思潮。历史法学对德国和其他国家法典的制定... 历史法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背景和法律思想背景。历史法学,一般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的以胡果和萨维尼为代表的,以历史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的一种思潮。历史法学对德国和其他国家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的产生背景 历史法学的定义 历史法学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派评述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宗宇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在对古典自然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恢复人类法律文化遗产,认为法的本质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法的最好来源是习惯,主张对罗马法和日耳曼法进行系统研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法学研究方法,为建... 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在对古典自然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恢复人类法律文化遗产,认为法的本质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法的最好来源是习惯,主张对罗马法和日耳曼法进行系统研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法学研究方法,为建立和发展近代民法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该学派特别是萨维尼的政治倾向反动保守,过高地估计习惯法的作用,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等历史局限性,历史法学被逐渐视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并溶进了其他法学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 萨维尼 民族精神 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发现的立场变迁:从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6-56,共11页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实现对法律发现理论的"全景式"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发现 历史法学 概念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的历史性与历史法学的语境——《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读后 被引量:2
4
作者 喻中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3,共2页
美国当代法学家德沃金认为,法律是一个阐释性概念;在我看来,法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关键词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历史法学 法律 语境 德沃金 法学 阐释性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61-69,共9页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为此,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详细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为此,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详细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其影响,进而期待对该理论有个"全景式"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发现 历史法学 法律方法 立法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的嬗变:从一种流派到一种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自荣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历史法学以历史主义法律观为核心,强调法的历史性因素,主张用历史去解读法律,用法律去阐明历史,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德国历史法学不仅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法学理论,形成了独立的历史法学术流派,而且开始使用历史考究的方法研究法律,之后... 历史法学以历史主义法律观为核心,强调法的历史性因素,主张用历史去解读法律,用法律去阐明历史,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德国历史法学不仅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法学理论,形成了独立的历史法学术流派,而且开始使用历史考究的方法研究法律,之后以梅因为代表的英国历史法学在填补历史法学理论不足的同时,系统地使用历史方法研究古代法律制度,使历史法学成为系统的法学方法论体系,从此用历史的视角探究法律成为普遍的共识,用历史方法研究法律也成为法学研究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 法律观 法学流派 法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国空间特性的新历史法学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世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7,共8页
在研究中国法律、经济等问题时,中国作为"大国"的空间性往往被忽视,或仅仅被作为无需赘言的背景衬托,对其在社会各层面的深刻影响概未之见。无论政治家和普通人,对于中国作为大国的特殊空间性必须具有清醒的认知,方能洞察解... 在研究中国法律、经济等问题时,中国作为"大国"的空间性往往被忽视,或仅仅被作为无需赘言的背景衬托,对其在社会各层面的深刻影响概未之见。无论政治家和普通人,对于中国作为大国的特殊空间性必须具有清醒的认知,方能洞察解决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措置得宜。大国空间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诸多鲜明特征形成影响,中国作为大国的领土空间结构决定了其经济法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法律制度设计 历史法学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萨维尼历史法学之解读与反思——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纠葛谈起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昕 崔贵斌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1年第3期32-38,共7页
萨维尼历史法学在西方法哲学史上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梳理萨维尼历史法学的发展脉络,试图重新解读其相关学说,并借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工具来审视萨维尼历史法学的优良品性与局限性。最后从本土资源、时代特色与法律渊源三个方面对其... 萨维尼历史法学在西方法哲学史上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梳理萨维尼历史法学的发展脉络,试图重新解读其相关学说,并借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工具来审视萨维尼历史法学的优良品性与局限性。最后从本土资源、时代特色与法律渊源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反思,以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尼历史法学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维尼历史法学的提出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栋 《高等教育评论》 2020年第1期86-109,共24页
历史法学的提出是萨维尼回应19世纪德国法学构建“法律科学”的结果。萨维尼历史法学在总体上是在反对17~18世纪理性主义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以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底色的历史主义,辅以时代赋予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萨维... 历史法学的提出是萨维尼回应19世纪德国法学构建“法律科学”的结果。萨维尼历史法学在总体上是在反对17~18世纪理性主义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以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底色的历史主义,辅以时代赋予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萨维尼历史法学的内在逻辑经历了一个从理性制定法到民族精神,再从民族精神到法律科学,最终达至科学的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尼 历史法学 民族精神 法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
10
作者 王彬 彭江辉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22,共5页
历史法学以守成性反对革命性,以自发性反对建构性,以相对性反对普遍性,以对自然法学普遍主义的诟病作为思想缘起。历史法学的历史性体现在其以归纳、移情、语境作为法学基本方法,主张法律发展的连续性和相对性,体现了其尊重历史的实证... 历史法学以守成性反对革命性,以自发性反对建构性,以相对性反对普遍性,以对自然法学普遍主义的诟病作为思想缘起。历史法学的历史性体现在其以归纳、移情、语境作为法学基本方法,主张法律发展的连续性和相对性,体现了其尊重历史的实证精神。然而,历史法学坚持客观精神发展的线性历史观,以抽象的民族精神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忽视人的能动性,将法律的合法性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而主张回归历史上的法律,又犯了反历史主义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 历史 历史 自然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派的宣言书——浅析萨维尼的《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11
作者 张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214-214,共1页
西方法律思想自古及今异彩纷呈,历史法学派可谓是其中光辉夺目的一支。试图通过对萨维尼及其代表性著作的分析,在总体上重构该学派的法律思想体系,以便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宏伟目标找寻一点成熟的思想养分。
关键词 历史法学 萨维尼 历史法学思想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统一国家与德国资本主义
12
作者 德全英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5-61,共7页
本文宏观考察了19世纪德国法理学发展的思想史轨迹。19世纪的德国法理学围绕统一德国的主题而展开,经历了面对统一问题的自由主义法理论与民族主义法理论间的复杂争论。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要求的民主问题与地方封建邦的自主要求混杂... 本文宏观考察了19世纪德国法理学发展的思想史轨迹。19世纪的德国法理学围绕统一德国的主题而展开,经历了面对统一问题的自由主义法理论与民族主义法理论间的复杂争论。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要求的民主问题与地方封建邦的自主要求混杂在一起,从而又危及着德国的统一问题(德国自由主义法理论的困境);同时,德国的统一问题又与维持德国封建君主制关联在一起(德国民族主义法理论的困境)。这是德国法理学不同于自然法理念的历史法理学特征。可以说,以历史法学为象征的19世纪德国法理论丧失了现代性的普遍品格,成为一种德意志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历史法学 统一国家 统一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法学视角下社区矫正立法的本土化选择
13
作者 曾文澜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社区矫正法"。历史法学派启示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而又客观地对待本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真实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文化遗产。我国儒家刑事法律思想中的"恤刑"、&qu...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社区矫正法"。历史法学派启示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而又客观地对待本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真实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文化遗产。我国儒家刑事法律思想中的"恤刑"、"恤囚"政策与社区矫正强调道德引导、亲情感化更是殊途同归。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应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制度,实现社区矫正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 社区矫正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发现的“前世”与“今生”——以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变迁为线索
14
作者 张志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6-84,共9页
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倡导"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致力于拉近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历史法学所力主的"法是被发现"主要是从法的产生角度也即立法立场来分析的。作为历史法学派的延续之一,概念法学倾向于构建... 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倡导"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致力于拉近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历史法学所力主的"法是被发现"主要是从法的产生角度也即立法立场来分析的。作为历史法学派的延续之一,概念法学倾向于构建严谨的能够涵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在它的视域中,法官只需从法律体系中发现法律即可完成对案件的判断,从而将司法者囚禁在了概念的城堡里。这种理论上的幻想遭到耶林等社会法学者的批判也在情理之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发现 历史法学 概念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
15
作者 张志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0-67,共8页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另外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另外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其影响,期待对该理论有个"全景式"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发现 历史法学 法律方法 立法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元振 卢维良 《天府新论》 2007年第B12期234-235,共2页
弗里德里希.卡尔.萨维尼,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创立者胡果的学生,德国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其历史法学的思想对后世法制的发展影响深远。萨维尼所主张的历史法学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法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启发了认识和研究法律的新的思路,在... 弗里德里希.卡尔.萨维尼,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创立者胡果的学生,德国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其历史法学的思想对后世法制的发展影响深远。萨维尼所主张的历史法学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法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启发了认识和研究法律的新的思路,在整理和挖掘人类法律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引发人们去思考特定民族特征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萨维尼所主张的历史法学观点具有明显的历史守旧的特点,过分强调习惯法而忽视了立法的作用,过分强调法的民族特性,而无视法的一般理论对各民族法律的要求以及产生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尼 历史法学 习惯法 法律的民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俄国历史法学流派对国家与法理论的方法论建构
17
作者 宫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29,共7页
近代俄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彼此交锋,在各自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不同法学流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立甚至排斥,也导致方法论的相互违背或不同适用。历史法学从不同维度合理调适了不同流派的认识论,转向对国家与法的同源性、独... 近代俄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彼此交锋,在各自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不同法学流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立甚至排斥,也导致方法论的相互违背或不同适用。历史法学从不同维度合理调适了不同流派的认识论,转向对国家与法的同源性、独特性与民族精神的探寻,通过历史比较方法、历史归纳方法、有机方法与法律实证主义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相融合,并对传统自然法学说的理性法学和法律教条主义方法论范式加以改造,塑造了近代俄国独特的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历史法学 方法论 国家与法 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历史法学》第一卷)
18
作者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3-43,共1页
该书《主编者言》中写道:所谓“中国问题”“略分为二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将中国社会整合成为政经、法律与文化共同体,完成民族国家建构任务,争求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以宪政体制提供政治正义,保... 该书《主编者言》中写道:所谓“中国问题”“略分为二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将中国社会整合成为政经、法律与文化共同体,完成民族国家建构任务,争求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以宪政体制提供政治正义,保障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使中华民族蔚为成熟的政治国族,进拓全球正义与人类的永久和平。凡此二端,牵缠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家建构 历史法学 “中国问题” 文化共同体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天下”散论——在历史法学学会上的发言
19
作者 黄玉顺 《当代儒学》 2015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这是作者出席历史法学学会2015年会"家国天下"会议(杭州2015年5月23—24日)的发言的速记稿,最后整理时加上了若干注释。本人在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是《"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
关键词 历史法学 学会 散论 天下主义 后整理 本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