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个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志繁 林翠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2023年6月2日,总书记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2]。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概括,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指明了方向。从历史的维度看,正是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维度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固本培元 集体学习 精神之钙 贯通古今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研究的观念新变与历史维度
2
作者 汪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3-103,共1页
戏曲研究需要回归文本和经典,也需要开拓观念和方法,对传统戏曲评点需要发掘其新理念,对戏剧史书写需要探究其新方法。本期刊发的两篇戏曲研究文章,一篇从具体作品出发,以点的深度挖掘来推动戏曲史的微观分析;一篇从史论研究出发,以面... 戏曲研究需要回归文本和经典,也需要开拓观念和方法,对传统戏曲评点需要发掘其新理念,对戏剧史书写需要探究其新方法。本期刊发的两篇戏曲研究文章,一篇从具体作品出发,以点的深度挖掘来推动戏曲史的微观分析;一篇从史论研究出发,以面的理性辨析来展开戏剧史书写的宏观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戏曲评点 回归文本 戏剧史 历史维度 微观分析 理性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维度下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管理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忠静 张景平 郑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22,共6页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历史维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流域管理亦然。通过对河西走廊近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回顾,分析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石羊河、疏勒河及讨赖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管理的演变,重点探讨了河...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历史维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流域管理亦然。通过对河西走廊近代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的回顾,分析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石羊河、疏勒河及讨赖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管理的演变,重点探讨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形成的"以时分水"的时间水权制度的运行情况、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循环特征变化导致时间水权制度失效的机理,以及讨赖河流域传统分水模式与现代水利制度衔接的现实需求与可能方式。研究认为,在历史维度下进行流域管理问题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河西走廊水环境演化规律、深刻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问题的现实内涵、科学制定传统水资源管理与现实发展要求衔接的可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维度 水权 技术 生态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以政府行为研究为例 被引量:58
4
作者 周飞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社会学学科内部的重要议题,有关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历史视角"及"历史转向"时有所见,这其中理论与方法论上的问题是异常复杂的。从经验研究的视角来看,以政府行为... 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社会学学科内部的重要议题,有关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维度""历史视角"及"历史转向"时有所见,这其中理论与方法论上的问题是异常复杂的。从经验研究的视角来看,以政府行为研究为例,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分析结论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制度化和技术化倾向较强,相对忽视对官员个人特征的重视和研究。这与中国历史文献中重视官员品德的传统大相径庭。而对官员个人特征和德性的强调与中国官僚体制运行的深层规律密切相关,只依赖于对组织特征的制度分析无法认清中国官僚制的本质。要将官员的品性特征引入规范的社会学研究,必须回到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和伦理中寻找理论资源。这或许是社会学研究应该具有历史维度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非正式关系 官僚制 官箴书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叙事与想象——将历史维度带回社会学 被引量:40
5
作者 成伯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社会学想象力包含社会结构、历史和个人生活历程三个维度,但历史和个人生活历程长期遭到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学受限于现代时间观的视域。现代时间制度以标准化的抽象时间来统摄一切,加之资本逻辑和技术发展的交互作用,实质上导... 社会学想象力包含社会结构、历史和个人生活历程三个维度,但历史和个人生活历程长期遭到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学受限于现代时间观的视域。现代时间制度以标准化的抽象时间来统摄一切,加之资本逻辑和技术发展的交互作用,实质上导致了时间的虚空化和瞬间化。叙事取向不仅是讲述时间故事的有效策略,且可使社会学在处理时间维度上更具批判性和反身性。将历史维度带回社会学,可以生动地展示时间的异质性,揭示社会世界的事件性,以另外可能的想象来松动板结的现实,同时也为社会学走出目前困境探寻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想象力 抽象时间 叙事结构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维度与理论内涵 被引量:21
6
作者 侯为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2,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协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重视民生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这些科学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新境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思想 历史维度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兼论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欣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122,128,共3页
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中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历史维度是地域文化传播"以历史为主线"开展传播活动的着力点,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以现实为表象"开展传播活动的立足处,本文以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 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中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历史维度是地域文化传播"以历史为主线"开展传播活动的着力点,现实观照是地域文化传播"以现实为表象"开展传播活动的立足处,本文以地方高校学报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地域文化传播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观照的内涵及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传播 历史维度 现实观照 地方高校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维度谱系与整体史 被引量:10
8
作者 小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7,共9页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国的一日》留下的"一日史",实际意味着一种历史的时间维度极端,随之,其他历史维度发生了相应变化:人物维度由社会精英变成了平民百姓,由庞杂的个体行为构成无数的社会角色;事件维度由重大社会现象变成了日常生活,由重复的琐事敷演为碌碌的生活影像;空间维度由抽象的全盘世界变成了具象的生活共同体,通过芸芸众生的人际关系呈示出鲜活的历史情境。"一日史"所凸显的历史维度谱系之间,桴鼓相应,以鲜明的平民史观,区别于传统的精英史观,构成史观维度谱系。历史维度谱系的所有端绪合成整体的社会史。整体史需要加强历史维度谱系内部的牵连,通过跨学科的沟通,改变思维方式,克服"碎片化"倾向,在世界视野中观照共同体,在社会结构中考察边缘角色,在特定时代中确定日常事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日史 历史维度谱系 碎片化 整体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语言与历史维度中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3
9
作者 焦亚东 李春华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42-46,共5页
互文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从结构向后结构过渡时催生出的重要理论概念,它自提出之日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与丰富中。在巴赫金、克里斯蒂娃和巴特那里,这个概念被孕育、提出和确立,而后经由热奈特、里法特尔、米勒、布鲁姆等人的阐释与补充... 互文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从结构向后结构过渡时催生出的重要理论概念,它自提出之日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与丰富中。在巴赫金、克里斯蒂娃和巴特那里,这个概念被孕育、提出和确立,而后经由热奈特、里法特尔、米勒、布鲁姆等人的阐释与补充,它逐渐成为一个包含多重意旨、具有双重向度的文学批评概念。同时,不应忽略的是,文学批评的语言之维和历史之维,是互文性得以建构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结构 解构 语言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分配问题历史维度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龙 唐德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忽视财富积累的历史性,现有各种分配理论对于什么是公平分配难以达成共识,影响到分配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全面考察财富的来源,从技术价值论... 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忽视财富积累的历史性,现有各种分配理论对于什么是公平分配难以达成共识,影响到分配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全面考察财富的来源,从技术价值论出发,我们才能为财富的公平分配找到合理的依据,制定出公平的分配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分配 初次分配 历史维度 技术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知识研究的历史维度及其内涵 被引量:7
11
作者 图力古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7,共6页
当今的地方性知识研究,较多从空间维度考虑了它的类型、属性、要素、意义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性知识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时间维度,特别是历史维度,考虑它的传承、变化、关联、互动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地方性知识的历史研... 当今的地方性知识研究,较多从空间维度考虑了它的类型、属性、要素、意义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性知识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时间维度,特别是历史维度,考虑它的传承、变化、关联、互动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地方性知识的历史研究,纵向需要考虑它复杂的历史变迁,横向需要考虑它复杂的历史联系。不管是历史变迁还是历史联系都非常特殊,它们是各种地方性知识多元共存的重要根源之一。当然,在充分重视对地方性知识历史研究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反省它的相对性、建构性。对地方性知识研究维度上的这些拓展,更有利于探索地方性知识及其特殊性的"根源"和"意义",将为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共存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时间 历史维度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及其与历史维度的关系 被引量:32
12
作者 邓晓臻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有其历史维度,也有其人本维度。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历史,但是“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现实的个人”不仅有其历史维度,也有其人本维度。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历史,但是“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现实的个人”之人本维度与其历史维度是密切联系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唯物史观 人本 历史维度 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辞章化:一个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与阐释效应——三论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4,共9页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核心文体特征。作者就其这一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和阐释效应加以申说。就历时态维度而言,六朝的文笔之辨凸显了辞章与子史的文类差异,一方面赋予了传记与辞章以不容混淆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使传记与辞... "传记辞章化"是唐人传奇的核心文体特征。作者就其这一学术判断的历史维度和阐释效应加以申说。就历时态维度而言,六朝的文笔之辨凸显了辞章与子史的文类差异,一方面赋予了传记与辞章以不容混淆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使传记与辞章的融合成为可能,这一史实表明,"传记辞章化"只能发生于六朝之后,将传奇小说成熟的时代提早到六朝或六朝以前的说法缺乏充足的理由。就共时态维度而言,唐人传奇与韩柳古文兴盛于同一时期,两者孕育于共同的文学风尚并为这种文学风尚推波助澜,区别在于,唐人传奇是用辞章来改造"笔"中的传记,韩柳古文则是用辞章来改造"笔"中的论说。就阐释效应而言,"传记辞章化"立足于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情形,在阐释小说史时可以对唐人传奇与中唐古文运动的关系说得更加切题,可以避免"以西律律中国小说"的常见失误,也为分析宋元明的传奇提供了一个坐标或参照系,有助于划分传奇小说发展的世代并揭示不同世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辞章化 唐人传奇 历史维度 历时态 共时态 阐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管媒体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哲 彭澜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大众媒体 历史维度 宣传思想战线 党的三代领导人 灵魂工程师 喉舌功能 新闻媒体 党的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与“国家”——论历史维度中儒家政治思想形塑的两个向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肇中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8年第2期10-30,共21页
从历史维度看,在由以"分封制"为治理主导到以"郡县制"为核心规范的时间长程中,儒家政治思想之特质在于实"天下"而虚"国家"。"天下"政治理念为其核心,而"普世主义"文明之... 从历史维度看,在由以"分封制"为治理主导到以"郡县制"为核心规范的时间长程中,儒家政治思想之特质在于实"天下"而虚"国家"。"天下"政治理念为其核心,而"普世主义"文明之推展亦成为其主要关怀所在。近代以降,"天下"政治从观念到制度实践都在很大程度上被瓦解。而发端于西方的现代"民族国家"理念则迅疾张大。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之时,其对于人类社会政治安全感的威胁却愈加明显。对于儒家政治的当代理论进路而言,当在重塑"天下"与"国家"。其传统"国家"理念之虚化可由现代"国家"意识来弥补与充实,而"天下"理念却可纾解当代世界政治秩序紊乱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国家 儒家政治思想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维度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展开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念然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4-198,239,共6页
文学本来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和文学从来就不能分割。2 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历史维度的重新发现。历史维度在文学批评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呈现出多向展开的特征,诸如理解的历史性、互文的历史性、对话的历... 文学本来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和文学从来就不能分割。2 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历史维度的重新发现。历史维度在文学批评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呈现出多向展开的特征,诸如理解的历史性、互文的历史性、对话的历史性、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话语的历史性等。历史维度对文学批评的介入,有着深刻的现实作用和重要的理论价值,诸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文学批评中理论体系建构的欲望与冲动;重建文学批评的语境意识;使一些新的文学研究理论形态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理论 历史维度 20世纪下半叶 文学批评 当代 历史 历史文本 文学文本 理论价值 现实作用 体系建构 语境意识 实际运用 理论形态 文学研究 文学本 介入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的悖论——在历史维度上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凭借小说特有的言说方式,对人的"存在"进行了不懈探索。以存在主义视野观照其小说文本,认为其小说文本的实质是在历史维度上构建存在的基本境况,其中的两个焦点:政治和性,分别展现人类集体存...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凭借小说特有的言说方式,对人的"存在"进行了不懈探索。以存在主义视野观照其小说文本,认为其小说文本的实质是在历史维度上构建存在的基本境况,其中的两个焦点:政治和性,分别展现人类集体存在境况和个人存在境况。通过对这两个焦点的存在论解读,还原其小说文本的真正意义,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类存在的悖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历史维度 政治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观念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懿德 《东岳论丛》 2002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历史上的契约观念蕴含着六个维度的含义 :即经济契约观念、政治契约观念、伦理契约观念、法律契约观念、神学契约观念和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其中 ,经济契约观念自然是其他一切契约观念的基础 ,法律的、伦理的和政治的等契约... 历史上的契约观念蕴含着六个维度的含义 :即经济契约观念、政治契约观念、伦理契约观念、法律契约观念、神学契约观念和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其中 ,经济契约观念自然是其他一切契约观念的基础 ,法律的、伦理的和政治的等契约观念在作为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 (即传统社会契约论 )中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伦理契约观念和法律契约观念为政治社会的起源 (即政治契约 )提供伦理依据和合法性基础 (即伦理依据 )。神学契约观念不过是其他契约观念在宗教中的反映。作为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所指的是人类学意义即人类活动论意义上的一般的社会契约理论。一般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观念未曾在历史上有过自己的独立存在形态 ,而只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契约理论体现出来 ,主要是通过政治哲学表达出来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维度 契约观念 人类活动论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主体视阈下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民 徐黎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深刻的复杂性,提升其国家认同的有效性需要理论视角的创新。类主体理论揭示了主体间性,将国家视为群体意义上的类主体,国家认同亦被视为类本位中主体与国家的生成关系。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内在同一...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深刻的复杂性,提升其国家认同的有效性需要理论视角的创新。类主体理论揭示了主体间性,将国家视为群体意义上的类主体,国家认同亦被视为类本位中主体与国家的生成关系。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内在同一,且与少数民族的类主体身份高度相关。少数民族的类主体身份构建实质上就是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生存主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是多维度的,包括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时空维度、历史理解维度和历史评价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国家认同 历史维度 类主体视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梳理和整合——历史维度和全球视野的审视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9-22,共4页
以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发轫为考察起点,从历史维度和全球视野出发,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多样化变迁进行梳理,并从逻辑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研究生教育新理念进行整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全球视野 历史维度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新理念 多样化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