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乔怀宇 黄国明 +5 位作者 涂小文 徐劲松 夏国际 黄勇 揭继焘 宋景春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BRS=(最低血压时RR间期-基础RR间期)/(最低血压-基础血压),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测定肱动脉内...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BRS=(最低血压时RR间期-基础RR间期)/(最低血压-基础血压),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方法代表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的BRS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6.9±7.3vs13.9±3.6)ms/mmHg,P<0.01],亦明显小于肾性高血压组[(6.9±7.3vs12.2±6.2)ms/mmHg,P<0.01];高血压病BRS有随着高血压分级增高而下降趋势,1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10.2±4.0vs5.4±4.8)ms/mmHg,P<0.01],2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7.6±2.4vs5.4±4.8)ms/mmHg,P<0.01];(2)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BRS小于高血压病不伴高脂血症组[(2.2±4.7vs7.2±6.4)ms/mmHg,P<0.01];(3)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65,P<0.01),肾性高血压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73,P<0.05),正常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610,P<0.05)。结论(1)BRS功能降低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之一;(2)降脂治疗可通过升高BRS,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3)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有关,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B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变化对兔注食前后血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卢水焕 邓泽熙 +4 位作者 詹球 刘学员 赵蕾 廖立 何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其余每组5只,喂养8周。C组、D组均于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气体干燥术,D组再于5周后行左侧手术。喂养前和喂养结束称重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喂养结束后,记录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MAP)、BRS。术后取颈动脉段做病理观察。结果喂养结束时,B组、C组、D组的TG、TC、LDL-C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体重分别较各自喂养前增加(P<0.05),B组、C组、D组的TG、TC、LDL-C较喂养前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经气体干燥术的颈总动脉至窦部段形成CA病变。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BR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食前D组HR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注食后D组SBP、DBP、MAP均较注食前下降,C组MAP较注食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组注食前后SBP、MAP变化均与BRS相关(P<0.05)。结论双侧CA与注食后血压降低相关,可能与双侧CA导致的BRS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进食后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瑞钰 薛倩 黄晶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高血压的病程中发生压力感受器重调,主要表现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逐渐降低,对血压动态调节功能减退。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局部或全身抗氧化治疗可以提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进而降低血压。现对高血压病程中... 高血压的病程中发生压力感受器重调,主要表现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逐渐降低,对血压动态调节功能减退。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局部或全身抗氧化治疗可以提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进而降低血压。现对高血压病程中氧化应激的产生、氧化应激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影响以及抗氧化治疗增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机制等进行综述,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压力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试验(157)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群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96-396,共1页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aroreceptor sensitivity,BRS)或称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是指动脉内血压变化反射性引起心动周期变化的敏感程度,在心动周期(RR间期)与收缩压(SBP)构成的回归曲线中,斜率大提示迷走神经反...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aroreceptor sensitivity,BRS)或称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是指动脉内血压变化反射性引起心动周期变化的敏感程度,在心动周期(RR间期)与收缩压(SBP)构成的回归曲线中,斜率大提示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斜率小提示交感神经反射增强。而BRS试验则是测定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血压 心动周期
原文传递
有氧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昊 张媛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索长期有氧间歇运动对SHR血压、BRS、血管紧张素(Ang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E组)和有氧间歇运动组(AIT组),每组20只。分别运用有氧运动和有氧间歇运动对AE组和AIT... 目的探索长期有氧间歇运动对SHR血压、BRS、血管紧张素(Ang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E组)和有氧间歇运动组(AIT组),每组20只。分别运用有氧运动和有氧间歇运动对AE组和AIT组进行8周的干预,之后对所有组的血压、BRS、血浆中AngⅡ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干预后AIT组的SBP和DBP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略低于AE组,并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的BRS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E组,且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血浆中的NO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略高于AE组(P<0.05)。AIT组血浆中的AngⅡ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略低于AE组(P<0.05)。结论 AIT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和降低AngⅡ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血管的顺应性、舒张能力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有效控制SHR的血压随龄上升和BRS随龄下降,且效率要高于同等运动时间的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间歇运动 高血压大鼠 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振荡与心率变异、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菊 洪小苏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62-264,共3页
已证实在充血性心衰和心梗患者中,心率变异(HRV)减少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减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HRV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而心率振荡(HRT)被认为是反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HRT参数TO(振荡起始)及TS(振荡斜率)与HRV参数显著相... 已证实在充血性心衰和心梗患者中,心率变异(HRV)减少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减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HRV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节而心率振荡(HRT)被认为是反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HRT参数TO(振荡起始)及TS(振荡斜率)与HRV参数显著相关,研究表明HRT参数被认为既反映了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又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振荡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心率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特征及其与血浆BNP的关系
7
作者 黄明光 贾晓辉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1-236,共6页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间的关系。方法66例CHF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者,均记录临床资料,CHF患者...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间的关系。方法66例CHF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者,均记录临床资料,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轻度CHF组(NYHAⅠ-Ⅱ级)和重度CHF组(NYHAⅢ-Ⅳ级);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组。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同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机专用软件自动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TS),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BNP的浓度。结果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O值高于对照组(P<0.05),TS值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CHF患者TS值明显低于轻度CHF患者(P<0.05),两组间TO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性心脏病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HRT变化规律无明显差异(P>0.05);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CHF患者血浆BNP高于轻度CHF患者(P<0.05);TO值与LVEDD、LVEF、BNP、TS值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TS与LVEDD、BNP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重度CHF患者TS减弱更为明显,可作为评判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重度CHF患者升高更为明显,CHF患者TS值与血浆BNP间有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震荡 充血心力衰竭 BNP 神经激素系统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模拟失重后清醒大鼠血压信号的谱分析
8
作者 程九华 王守岩 +3 位作者 张立藩 刘欣 刘洋 马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2,共9页
本文旨在观察模拟失重28d大鼠解除尾部悬吊前、后(2h内),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essure, DBP)和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采用自回归模型法对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变异... 本文旨在观察模拟失重28d大鼠解除尾部悬吊前、后(2h内),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essure, DBP)和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采用自回归模型法对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变异性(SBP variability, SBPV)和心率变异性(HR variability, HRV)进行自谱与互谱分析,并比较自回归法与周期图法的自谱分析结果;由传递函数分析得到反映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敏感性(baroreceptor-heart rate reflex sensitivity, BRS)变化的有关数据。结果显示,用自回归模型法对清醒大鼠血压信号进行短时程谱分析可得到较为平滑、谱峰清楚的谱估计曲线。28d模拟失重大鼠解除尾部悬吊前、后,SBP、DBP和HR及其主要谱指标,以及高、低频段传递函数的平均增益均无显著性变化,不同时间点的谱指标也无显著差别;但模拟失重组的SBP、DBP和HR却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中期模拟失重大鼠恢复正常体位后,其清醒状态的BPV与HR均处于升高状态,但其短时程BPV与HRV谱及BRS均无显著变化,与最近报道的航天员HRV与BRS无显著改变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飞行后心血管失调 血压变异 心率变异 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敏感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曲池”穴对中枢血管紧张素Ⅱ诱发的动脉血压升高大鼠异常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谭颖颖 王亚运 张琪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侧脑室慢性灌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交感神经活性、压力感受敏感性,以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ML)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酶亚单位p...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侧脑室慢性灌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交感神经活性、压力感受敏感性,以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ML)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酶亚单位p 47pho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CSF组、模型组、曲池组、肩髃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曲池组、肩髃组大鼠使用Alzet微渗透泵分别经侧脑室慢性灌流AngⅡ(200μg·kg-1·d-1),而aCSF组给予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曲池组给予电针"曲池"穴治疗,"肩髃"组给予电针"肩髃"穴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20min,共治疗2周。使用无创系统测量清醒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和压力感受敏感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VML内BDNF和p 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CSF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AP、HR和24h尿NE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曲池组大鼠的MAP、HR和24h尿NE水平显著降低(P<0.05),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曲池组的RVML内BDNF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而曲池组RVML内p 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可抑制中枢AngⅡ诱发的动脉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并提高压力感受敏感性。该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RVML内BDNF,并抑制脑内病理性血管紧张素Ⅱ引发的异常交感神经活性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曲池穴 神经高血压 交感神经活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脑源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及其航空医学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军 王露今 《航空军医》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心血管疾病在飞行人员中十分常见,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是危害飞行人员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的主要疾病,也是临床医学鉴定的难点。因为此类疾病可以造成飞行人员空中突然失能。以往很多患者最终只有停飞,造成飞行资源的巨大浪费。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 航空医学 心率变异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 QT间期离散度
原文传递
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预防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徐亮 杨鹏麟 +2 位作者 郑如莲 李继武 官学强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研究家兔颈动脉部位的粥样硬化是否会导致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并探讨机制及可能的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高脂饲料加假手术组(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加颈动脉空气干燥术组(手术组),手术8周后测定家兔动脉... 目的研究家兔颈动脉部位的粥样硬化是否会导致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并探讨机制及可能的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高脂饲料加假手术组(对照组)和高脂饲料加颈动脉空气干燥术组(手术组),手术8周后测定家兔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BRS),处死后做病理观察,测量动脉内膜中膜比值(I/M比值)来观察并比较两组间颈动脉、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无差别。结果手术组的颈动脉I/M比值(1.28±0.082)高于对照组的颈动脉I/M比值(0.04±0.015)(P<0.01),手术组的主动脉I/M比值(0.65±0.218)高于对照组的主动脉I/M比值(0.41±0.175)(P<0.05)。手术组的BRS值(1.02±0.098)亦较对照组的BRS值(1.23±0.121)明显减弱(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了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而BRS的减弱可能是参与上述变化的机制之一。可通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来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