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3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基线束胶带用高性能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
1
作者 李瑞超 童赟 +1 位作者 王亚权 倪华钢 《包装学报》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布基线束胶带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但国产布基线束胶带应用时普遍存在开胶、开线、剥离残胶等问题。以丙烯腈(AN)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A)为功能单体,乙酸乙酯为溶... 布基线束胶带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但国产布基线束胶带应用时普遍存在开胶、开线、剥离残胶等问题。以丙烯腈(AN)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A)为功能单体,乙酸乙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并添加增黏树脂(氢化松香甘油酯)和交联剂(乙酰丙酮铝),制备了高性能布基线束压敏胶。通过对聚丙烯酸酯分子链的设计,改变配方组成,调控了压敏胶的黏接强度和表面能,并利用流变、接触角测试等手段,探究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压敏胶黏接性能、表面能及应用性能关系。结果表明,硬单体AN质量分数为10%、软单体(BA与2-EHA质量比为1:4)质量分数为80%、功能单体AA和LA质量分数分别为9.4%和0.6%,氢化松香树脂和乙酰丙酮铝用量分别为总单体质量的6%和0.8%时,所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初黏为10#钢球,180°剥离强度为30 N/25 mm,持黏大于100 h,该压敏胶能有效解决布基线束胶带包线开胶、剥离残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基线束胶带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 分子链结构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压敏胶在保护膜行业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燕芬 张敏 +2 位作者 刘爱伟 彭川 张程夕 《有机硅材料》 2025年第2期91-95,共5页
有机硅压敏胶因其能够粘附低表面能基材且具有优异耐高低温性、良好的排气性和移除无残留等性能,在保护膜行业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保护膜行业应用的有机硅压敏胶的研究进展,包括耐高温性、低迁移/低转移性、... 有机硅压敏胶因其能够粘附低表面能基材且具有优异耐高低温性、良好的排气性和移除无残留等性能,在保护膜行业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保护膜行业应用的有机硅压敏胶的研究进展,包括耐高温性、低迁移/低转移性、无溶剂、低温固化及UV固化等方向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压敏胶 保护膜 耐高温 低迁移 无溶剂 低温固化 UV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对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鑫 黄鹤 《中国胶粘剂》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醋酸乙烯酯是介于传统的丙烯酸酯软、硬单体之间的一类中间单体,常常用于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中,但通过改变醋酸乙烯酯的量来调节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本文通过中间单体醋酸乙烯酯与传统的丙烯酸酯软、硬... 醋酸乙烯酯是介于传统的丙烯酸酯软、硬单体之间的一类中间单体,常常用于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中,但通过改变醋酸乙烯酯的量来调节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本文通过中间单体醋酸乙烯酯与传统的丙烯酸酯软、硬单体的溶液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详细研究了中间单体醋酸乙烯酯对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醋酸乙烯酯用量的增大,压敏胶的内聚力增大,与基材的黏附性降低。当醋酸乙烯酯用量达9.5%时,呈现界面破坏,剥离强度能达到18.78 N/25 mm,此时持粘力、初粘力分别为1.10 h、4#球。(2)相对于传统的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间单体醋酸乙烯酯的使用,对压敏胶的初粘力及持粘力贡献都没有优势,但可提高剥离强度达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 聚丙烯酸酯 压敏胶 醋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刚 薛双乐 +5 位作者 张绪刚 孙明明 白雪峰 王磊 赵明 张斌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性能不足而在诸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近年来行业中涌现了诸多通过改性提升其耐温性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改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对耐高温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汇总和比较,对交联剂... 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性能不足而在诸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近年来行业中涌现了诸多通过改性提升其耐温性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改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对耐高温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汇总和比较,对交联剂及交联方式研究、有机硅改性、丙烯酰胺化合物改性、含氟化合物改性、杂环类耐热单体改性等多种改性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 耐高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胶乳赋能高端压敏胶“油改水” 被引量:1
5
作者 皮俊轲 范鑫 +5 位作者 赵辉 陈文东 曾明 葛煜州 吴荣生 罗英武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6期41-48,60,共9页
本文从压敏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总结了高端压敏胶的设计思路。基于活性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了可满足高端胶带要求的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乳液,突破现有水性压敏胶性能不均衡、不耐湿热的困境,期待其能加速高端压敏胶的“油改水... 本文从压敏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出发,总结了高端压敏胶的设计思路。基于活性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了可满足高端胶带要求的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乳液,突破现有水性压敏胶性能不均衡、不耐湿热的困境,期待其能加速高端压敏胶的“油改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酯乳液 水性压敏胶 压敏胶性能 物理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胶型贴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石永坚 张华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2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压敏胶型贴剂的研究进展。方法:从基质种类、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对压敏胶型贴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结果:总结了近年来贴剂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以后压敏胶型贴剂的研发提供... 目的:综述近年来压敏胶型贴剂的研究进展。方法:从基质种类、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对压敏胶型贴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结果:总结了近年来贴剂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以后压敏胶型贴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结论:压敏胶型贴剂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型贴剂 促渗剂 热溶型压敏胶 聚丙烯酸脂类压敏胶 聚异丁烯类压敏胶 硅酮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乳液压敏胶帘式涂布性能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又军 钟荣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帘式涂布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适合高速涂布的仿形涂布技术,在乳液压敏胶标签生产中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标签产品性能的需要,压敏胶涂布湿量达30g/m^(2)~60 g/m^(2),容易出现“鞋跟”现象。基于此,以帘式涂布的原理为引... 帘式涂布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适合高速涂布的仿形涂布技术,在乳液压敏胶标签生产中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标签产品性能的需要,压敏胶涂布湿量达30g/m^(2)~60 g/m^(2),容易出现“鞋跟”现象。基于此,以帘式涂布的原理为引导,讨论了从压敏胶涂料固含量、添加微球填料和添加抗高剪切流变助剂三个方面着手解决涂料的帘式高涂布量“鞋跟”问题的方法,得到适当提高涂料固含量到60%以上、增加不超过15%比例微球填料和添加不超过0.6%抗高剪切流变助剂的结果,以期达到提高涂料涂布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式涂布 乳液压敏胶 高剪切 压敏胶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预聚物及其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毅 蔡捷鸿 +2 位作者 张溢辉 褚曰环 王林格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0期31-37,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基乙酯(HEA)为共聚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然后接枝丙烯酸异氰基乙酯(AOI)单体,合成了丙...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基乙酯(HEA)为共聚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然后接枝丙烯酸异氰基乙酯(AOI)单体,合成了丙烯酸酯预聚物,并用于制备UV固化型压敏胶(PSA)。研究了其结构性能以及反应温度对预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影响、低用量的功能单体AA和交联单体AOI以及重均分子量(M_(w))对PS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光谱分析说明,预聚物和单体几乎全部参与聚合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分析表明,质均分子量(M_(n))和重均分子量(M_(w))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分布系数(PDI)保持在3.56~3.79之间,PDI的变化和温度没有明显对应的关系。DSC分析测定T_(g)为-63.53℃,远低于其他研究报道PSA的T_(g)(-30~-50℃),可适用温度下限显著降低。(2)综合考虑,AA和AOI的用量分别为1.0%和0.16%,且预聚物的M_(w)约为45.7万时,PSA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不同频率下的流变性能解释了压敏性能与黏弹性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预聚物 压敏胶 交联单体 丙烯酸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自交联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力军 刘明珠 +4 位作者 刘琮佩璘 程靖萱 黄伦 姚鲲 龚露露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了一种自交联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通过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可自交联无苯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系统研究了自交联单体含量对压敏胶剥离力、黏度、持粘性能和转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NMA最佳使用量。研究结果表... 采用了一种自交联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通过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可自交联无苯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系统研究了自交联单体含量对压敏胶剥离力、黏度、持粘性能和转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NMA最佳使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自交联单体NMA添加质量分数为0.2%时,压敏胶的剥离力、黏度符合要求,耐温性能优异,65℃高温持粘时间增至10 h,单体转化率较高(达95.2%)。将制得的压敏胶涂布于基材,应用于地毯保护膜,30 d后无翘边现象,且所用溶剂无甲苯,具有环保、低毒优势,证明了本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 自交联 N-羟甲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 溶剂型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在UV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柯宇 林晓丹 +1 位作者 王磊 廖平湘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利用单端羟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制备了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以此预聚体作为硬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低生物毒性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TPO-L)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UV)固化... 利用单端羟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制备了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以此预聚体作为硬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低生物毒性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TPO-L)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UV)固化聚合制备了吸水性、透水气性、耐水性和粘接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二正丁胺反滴定法探究了预聚体合成最佳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光照时间、光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压敏胶固化程度的影响,以及预聚体含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吸水性和湿气透过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合成中,第一步反应温度为40℃,第二步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都为60 min,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10%(质量分数);在改性压敏胶制备中,光照120 s,光引发剂TPO-L用量为3%(质量分数),预聚体含量为20%时制备的压敏胶光固化程度较高,初粘力为21号球,180°剥离强度为5.7 N/(25 mm),持粘力超过360 h,对非极性表面PP板180°剥离强度为3.2 N/(25 mm);改性后的压敏胶吸水性、湿气透过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油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丙烯酸羟乙酯 预聚体 UV固化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帘式涂布压敏胶涂料性能的研究
11
作者 陈又军 钟荣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23-25,33,共4页
多层帘式涂布是在单层帘式技术上拓展的一种涂布方式,可以实现基材一次上机运行,实现多个涂层涂布的目的,具有拓展涂层功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涂料配方设计等多个优点。基于此,在幕帘式涂布成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双层帘式涂布成帘条件... 多层帘式涂布是在单层帘式技术上拓展的一种涂布方式,可以实现基材一次上机运行,实现多个涂层涂布的目的,具有拓展涂层功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涂料配方设计等多个优点。基于此,在幕帘式涂布成帘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双层帘式涂布成帘条件,并通过分析各层涂料间表面张力的差别,观察涂层间结合铺展状况,从而获得多层涂布时各层涂料之间表面张力差异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帘式涂布 乳液压敏胶 幕帘式涂布 压敏胶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冲 王宝兰 +3 位作者 刘亦曾 马宇彤 佘静丽 李盛彪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7期37-42,共6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物及相应的压敏胶,探讨了有关软硬单体添加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以蓖麻油、聚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分两步制得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 以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物及相应的压敏胶,探讨了有关软硬单体添加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以蓖麻油、聚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分两步制得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PUA)。采用化学改性法调节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结合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了基于蓖麻油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压敏胶,并对各步骤组分添加量、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选择软硬单体比例为90:10时,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性能相对最佳。(2)PUA预聚物反应中,当m(蓖麻油):m(聚丙二醇)=4∶6时,预聚物的性能相对最佳。(3)在制备基于蓖麻油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压敏胶时,通过对其180°剥离强度和持粘性的分析,得出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的相对最佳用量为3%。(4)探讨了双官能的活性稀释剂NPGDA添加量对固化后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从固化后黏度、凝胶率、180°剥离强度及持粘时间的情况来看,选择活性稀释剂的添加量为4%较为合适。(5)对改性后的压敏胶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并对比改性前后的持粘性、180°剥离强度和固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压敏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持粘时间、180°剥离强度以及固化时间都有了大幅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 UV固化 蓖麻油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压敏胶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星雨 王琰 +4 位作者 孙悦文 叶子寒 许盼盼 毕艳兰 李军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1期28-35,共8页
以脱水蓖麻油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酸价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马来酸酐与脱水蓖麻油底物比(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因素对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加合程度的影响,优化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 以脱水蓖麻油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酸价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马来酸酐与脱水蓖麻油底物比(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因素对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加合程度的影响,优化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底物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对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的加合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排列次序为:反应温度>底物比>反应时间。较佳制备工艺为:底物比为12∶1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 h。此时,加合物的性能较佳,加合物的酸价可达60.9 mg KOH/g。(2)脱水蓖麻油和马来酸酐有效地发生了DA反应,且以一分子脱水蓖麻油和一分子马来酸酐反应形成的加合物为主。(3)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较好,马来酸酐的引入提高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4)马来酸酐的引入赋予脱水蓖麻油较多的极性官能团,因此在与环氧大豆油共聚时,强化了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和初粘力。与环氧大豆油基压敏胶相比,脱水蓖麻油/马来酸酐加合物与环氧大豆油共聚制备的压敏胶的剥离强度提高了约2倍,初粘力提高了约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蓖麻油 马来酸酐 DIELS-ALDER反应 酸价 结构表征 压敏胶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压敏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丹 张军营 +4 位作者 牛栋华 马解放 刘彤 程珏 宋佳赟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0期1-8,22,共9页
本研究介绍了耐高温压敏胶的应用领域,将应用较多的耐高温压敏胶从耐高温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金属螯合物交联、多元异氰酸酯交联、多环氧基化合物交联以及辐射交联等4种化学交联改性)、耐高温型聚氨酯压敏胶以及耐高温型有机硅压敏胶三类... 本研究介绍了耐高温压敏胶的应用领域,将应用较多的耐高温压敏胶从耐高温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金属螯合物交联、多元异氰酸酯交联、多环氧基化合物交联以及辐射交联等4种化学交联改性)、耐高温型聚氨酯压敏胶以及耐高温型有机硅压敏胶三类展开叙述,分别介绍了三类压敏胶的可耐高温改性方法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有机硅 聚氨酯 耐高温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型羟基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5
作者 黄毅 张溢辉 +2 位作者 蔡捷鸿 褚曰环 王林格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2期18-24,共7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基乙酯(HEA)为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为硬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羟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经...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基乙酯(HEA)为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为硬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羟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经紫外(UV)光固化后制得压敏胶(PSA),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影响、HEA/2-EHA的用量比(质量比)和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以及粘接性能与黏弹性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表征说明单体全部参与反应,且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GPC测试Mn、Mw及PDI,表明随着反应温度降低,Mn和Mw逐渐增加,PDI先增加后逐渐缓慢降低。通过DSC法测试了聚合物D的实际Tg为-56.24℃。(2)随着HEA/2-EHA用量比的增加,最大拉力和拉伸强度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180°剥离强度和环形初粘力逐渐降低,持粘时间逐渐增加。综合考虑,聚合物D制备的压敏胶具备相对最优的综合性能。(3)随着Mw增加,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最大拉力和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180°剥离强度和环形初粘力逐渐降低,持粘时间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综合考虑,聚合物D2制备的压敏胶具备相对最优的综合性能。(4)当HEA/2-EHA的用量比为9/83,聚合物D6的Mw为854.82kDa,且稀释剂包含0.13%的HDDA和7%的IBOA时,压敏胶P-D6-2的断裂伸长率为1396%,最大拉力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563N和0.313MPa,180°剥离强度、环形初粘力和持粘时间分别为17.36N/25mm、27.62N/25mm和16.5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羟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压敏胶 粘接性能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熔压敏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彤 张军营 +4 位作者 马解放 高江南 徐丹 程珏 宋佳赟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SIS基热熔压敏胶和聚氨酯热熔压敏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二者的优缺点、改性方法(如聚合改性、物理共混改性、化学改性)以及研究应用领域(如金属粘接、物流标签、建筑防水材料和医用胶粘剂等)进展,并对SIS基热熔压敏胶... 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SIS基热熔压敏胶和聚氨酯热熔压敏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二者的优缺点、改性方法(如聚合改性、物理共混改性、化学改性)以及研究应用领域(如金属粘接、物流标签、建筑防水材料和医用胶粘剂等)进展,并对SIS基热熔压敏胶和聚氨酯热熔压敏胶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SIS 聚氨酯 热熔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丹 张军营 +3 位作者 牛栋华 宋佳赟 刘彤 程珏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综述了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的三类填料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填料、无机非金属填料以及杂化填料。对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汇总,包括在丙烯酸酯基础上接入氨基甲酸酯键、环氧基团的导电压敏胶。最后对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 综述了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的三类填料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填料、无机非金属填料以及杂化填料。对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汇总,包括在丙烯酸酯基础上接入氨基甲酸酯键、环氧基团的导电压敏胶。最后对丙烯酸酯基导电压敏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压敏胶 丙烯酸酯 导电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光固化可剥离压敏胶带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笑 陈亚芹 +3 位作者 张旭锋 胡永其 王志宏 李玉川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8期41-45,共5页
以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胶,加入齐聚物、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配制成胶液,然后涂敷于PET基膜上制备成UV光固化可剥离压敏胶带。研究了齐聚物、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的用量对胶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180°剥离强度... 以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为基胶,加入齐聚物、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配制成胶液,然后涂敷于PET基膜上制备成UV光固化可剥离压敏胶带。研究了齐聚物、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的用量对胶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180°剥离强度、残胶情况优化出各组分最佳用量,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光固化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聚丙烯酸酯胶粘剂129A基体为100份、齐聚物用量30份、活性稀释剂用量50份、光引发剂用量0.8份时,制备的UV固化可剥离型胶带减黏效果突出,无残胶,综合性能优异。与晶圆初始粘接力高达10.3 N/25 mm,经UV光照射后瞬间失黏,粘接力为0.3 N/25 mm,易剥离,满足芯片的特殊加工要求。(2)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光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表征。随着光固化过程的进行,碳碳双键的红外吸收峰逐渐减弱至消失,体系中发生了碳碳双键交联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胶由“黏”变为“失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UV固化 齐聚物 活性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稀释剂对电子束(EB)固化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军翔 陈毅鹏 +1 位作者 罗静 刘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推进EB固化在压敏胶制造中的应用,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不同类型的活性稀释剂通过EB固化制备了一系列压敏胶,系统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结构和EB辐照剂量对压敏胶凝胶含量、双键转化率以及黏合性能等的影响,并与UV固化压敏胶进行对比。结... 为推进EB固化在压敏胶制造中的应用,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不同类型的活性稀释剂通过EB固化制备了一系列压敏胶,系统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结构和EB辐照剂量对压敏胶凝胶含量、双键转化率以及黏合性能等的影响,并与UV固化压敏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压敏胶固化完全所需的辐照剂量不同,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辐照剂量可提升压敏胶的黏合性能;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A)和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的EB固化压敏胶在较低的辐照剂量(40 kGy)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90%)和凝胶含量(>80%),其中HEA可与树脂形成氢键作用进而提升压敏胶的黏合性能;含柔性结构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月桂酯(LA)、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EOEOEA)压敏胶的黏合性能较低,且所需辐照剂量较高(>60 kGy);EB固化压敏胶比UV固化压敏胶表现出较好的持黏力和耐高温性能,但环形初黏力和剥离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EB固化 活性稀释剂 黏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功能单体对UV固化聚氨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智军 袁国铭 +3 位作者 吴昆 洪培伟 史珺 杨立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35-40,I0003,共7页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PSA)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对各种物体的黏附性和内聚性,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基于压敏胶固化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氨酯压敏胶。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初粘力、剥离力、剪切... 紫外光固化压敏胶(PSA)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对各种物体的黏附性和内聚性,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基于压敏胶固化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氨酯压敏胶。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初粘力、剥离力、剪切力和流变测试等,研究了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三[2-(丙烯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TAEI)对压敏胶的热稳定性、粘附性能和内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压敏胶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其剥离强度分别为220、260和228 N/m。含有刚性杂环结构的压敏胶(PU-S2)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其剪切强度为412.1kPa。同时,所制备的压敏胶还具有较高的凝胶含量,而由于官能团反应活性的差异,PU-S2的凝胶含量低于PU-S1和PU-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功能单体 光固化 内聚强度 黏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