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汞实验的煤孔隙系统分形分类 被引量:7
1
作者 邹明俊 韦重韬 +2 位作者 张苗 邵长奎 戚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基于9个煤样的常规压汞测试,绘制了各个煤样In(dSPr/dPr)和lnPr的散点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形理论,根据散点图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趋势特征,定量划分了煤中的微小孔,过渡孔和大孔。研究结果表明,半径小于75.6nm的孔为微小孔,... 基于9个煤样的常规压汞测试,绘制了各个煤样In(dSPr/dPr)和lnPr的散点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形理论,根据散点图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趋势特征,定量划分了煤中的微小孔,过渡孔和大孔。研究结果表明,半径小于75.6nm的孔为微小孔,半径为75.6~512.8nm的孔为过渡孔,半径大于512.8nm的孔为大孔。三类孔的孔容百分比数据表明孔隙系统主要由微小孔组成,其孔容百分比一般高于70%;Y3,Y4,Y5和Y6的过渡孔和大孔的孔容百分比约为30%,其渗流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实验 孔比表面积增量 孔隙分类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汞实验的粘土微孔隙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华瑞 韩灵杰 +1 位作者 王杏杏 高凌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为了研究粘土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力学形成条件的关系,对某粘土进行了重塑和一维再固结。在此基础上,采用切块法获得了微结构观察样品,并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对微结构样品进行了干燥,进而采用能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土样的化学矿物成分,采用压汞... 为了研究粘土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力学形成条件的关系,对某粘土进行了重塑和一维再固结。在此基础上,采用切块法获得了微结构观察样品,并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对微结构样品进行了干燥,进而采用能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土样的化学矿物成分,采用压汞实验测试了粘土的孔径分布。对不同方向上的孔径分布特征与其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径分布特征与试样的方向性具有密切关系。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土微结构与其力学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微结构 压汞实验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阶煤压汞实验可靠性分析与压缩性校正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党育 赵雨薇 +1 位作者 李云波 余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4,共12页
低−中阶煤煤质软、在高压条件下煤基质压缩效应明显,应用压汞实验能否得到可靠的孔隙结构存在争议。选取4种低−中阶煤样品,通过对比不同粒度样品的进汞曲线、压汞前后的宏观与显微特征,建立高压段进汞量的校正方法,研究了压汞实验对低−... 低−中阶煤煤质软、在高压条件下煤基质压缩效应明显,应用压汞实验能否得到可靠的孔隙结构存在争议。选取4种低−中阶煤样品,通过对比不同粒度样品的进汞曲线、压汞前后的宏观与显微特征,建立高压段进汞量的校正方法,研究了压汞实验对低−中阶煤中孔隙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柱状样品能保留更多的原生裂隙,有效避免低压阶段的粒间孔与麻皮效应,更适用于低−中阶煤的压汞测试;(2)宏观与微观尺度下均未发现汞在高压下对煤基质与孔隙的破坏作用,压汞孔容偏高主要是煤基质压缩效应的结果,压缩性校正后压汞测孔隙率与氦气测孔隙率基本一致,6~100 nm的孔容校正后与低温N2吸附结果的差值降低了29.87%~55.49%,表明压汞实验可以应用于低−中阶煤中孔隙结构的测定;(3)针对高压阶段的煤基质压缩效应,建立了压缩性累积校正方法,对大于20 MPa高压段数据进行校正后,进汞量降低了0.0170~0.0323 mL/g,纳米孔隙与低温N2吸附实验结果更为接近;(4)低−中阶煤中孔隙的孔容主要源于大孔,褐煤与长焰煤孔隙发育差异显著,褐煤压汞孔容为0.1687 cm^(3)/g,长焰煤压汞孔容介于0.0272~0.0720 cm^(3)/g,孔隙特别发育的样品,植物组织胞腔孔是孔容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阶煤 压汞实验 煤基质缩性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压汞实验确定岩心麻皮系数——以鸭儿峡油田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伟 李英杰 +4 位作者 肖文华 魏浩元 张虔 牟明洋 刁春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36-4242,共7页
为了分析麻皮效应对鸭儿峡油田白垩系砂砾岩油藏取心分析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综合运用压汞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和取心样品对压汞法产生麻皮效应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构建J函数,计算油藏的平均毛管压力,并对... 为了分析麻皮效应对鸭儿峡油田白垩系砂砾岩油藏取心分析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综合运用压汞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和取心样品对压汞法产生麻皮效应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构建J函数,计算油藏的平均毛管压力,并对毛管压力曲线的4个切点开展系统论述;分析油藏排驱压力、不同类型孔喉的进汞饱和度、麻皮效应影响区间和麻皮系数。依据麻皮系数,对岩心含油饱和度进行校正;对校正前后的饱和度参数与阿尔奇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以及生产资料分别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麻皮系数校正后的岩心测量含油饱和度较岩心视含油饱和度低15%左右,与测井计算的饱和度和生产资料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为研究区岩心基础资料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为油藏饱和度评价及资源量计算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峡油田 压汞实验 平均毛管力曲线 麻皮效应 麻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汞实验在低渗透性含水介质研究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邓关构造三叠系深部含水介质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立中 《勘察科学技术》 1990年第6期12-16,共5页
本文分析了低渗透性含水介质与一般含水介质的本质区别,阐述了压汞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首次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邓关构造的低渗透性含水介质的空隙渗透性,得到了与常规认识迥然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低渗透性 含水 介质 压汞实验
原文传递
压汞法研究岩心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马文国 王影 +3 位作者 海明月 夏惠芬 冯海潮 吴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人造岩心广泛用于各类驱油实验,针对人造岩心与天然岩心的孔隙结构问题,选取不同渗透率的人造岩心及天然岩心进行常规压汞实验,研究了表征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各项参数,分析了不同孔隙半径区间的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点,给出了人造岩心... 人造岩心广泛用于各类驱油实验,针对人造岩心与天然岩心的孔隙结构问题,选取不同渗透率的人造岩心及天然岩心进行常规压汞实验,研究了表征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各项参数,分析了不同孔隙半径区间的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点,给出了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渗透率的人造岩心与天然岩心的孔隙结构相近,孔隙体积大部分集中在半径区间为(5μm,20μm];而中低渗透层的人造岩心,在孔隙半径较小区间的孔隙体积所占比例小于天然岩心的,孔隙结构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孔隙结构 压汞实验 毛管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压汞法结合分形理论分析页岩孔隙结构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欣 齐梅 +1 位作者 胡永乐 邱勇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有效地研究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高压压汞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高压压汞结果显示岩样孔隙半径主要分布在3~50 nm的中孔范围内,其中3~15 nm的...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有效地研究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高压压汞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高压压汞结果显示岩样孔隙半径主要分布在3~50 nm的中孔范围内,其中3~15 nm的孔隙占80%以上,该部分孔隙提供了大部分孔体积.研究岩样中孔的分形维数分析结果表明:页岩岩样中孔的分形分布可明显地分为2段,孔隙半径大于15 nm的孔隙分形维数接近3,说明该部分孔隙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分布不均匀;孔隙半径小于15 nm的孔隙分形维数相对较小,该部分孔隙分布较为均匀.高压压汞曲线仅可对中孔和大孔进行分析描述,由于进汞压力大可能导致岩样遭到破坏,不宜利用高压压汞曲线对孔隙半径小于2 nm的微孔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孔隙结构 压汞实验 分形理论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压裂液稠化剂损害实验评价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建坤 郭和坤 +3 位作者 吴春方 雷琛 万有余 赵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3,共6页
稠化剂作为水基压裂液中最主要的添加剂,关系到压裂液的增稠、流变、损害等性能,影响压裂效果。定性分析稠化剂对储层损害的原因及程度,探讨其损害机理极其重要。选用渗透率为0.164×10^(-3)~0.386×10^(-3)μm^2的砂岩气藏岩... 稠化剂作为水基压裂液中最主要的添加剂,关系到压裂液的增稠、流变、损害等性能,影响压裂效果。定性分析稠化剂对储层损害的原因及程度,探讨其损害机理极其重要。选用渗透率为0.164×10^(-3)~0.386×10^(-3)μm^2的砂岩气藏岩心为实验岩心,通过对实验液体的分解处理,结合常规流动实验手段和平行岩样比对方法,设计了研究压裂液稠化剂对储层损害机理的新方法,定性评价了胍胶压裂液中稠化剂分子引起的储层损害。研究结果表明:充分返排情况下,胍胶压裂液滤液仍会对储层造成42.2%的总损害,其中稠化剂分子引起的损害占总损害的53.8%,是胍胶压裂液对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稠化剂分子引起的损害中,滤饼损害达到76.3%,而岩心基质损害仅占23.7%;岩心基质损害与喉道半径大小及其分布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是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很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液 稠化剂 低渗透 砂岩气藏 储层损害 平行岩样比对 恒速压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汞法的彬长矿区直罗组砂岩孔喉分区 被引量:8
9
作者 武超 王生全 +4 位作者 蔡玥 彭涛 武忠山 刘凯祥 龙良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研究彬长矿区直罗组砂岩的孔喉大小及占比特征,通过压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进汞压力对应的不同孔喉大小和分布,用以划分出不同孔喉区间、定量化描述孔喉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彬长矿区直罗组砂岩孔喉较发育,数量多,连通性好,但... 为研究彬长矿区直罗组砂岩的孔喉大小及占比特征,通过压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进汞压力对应的不同孔喉大小和分布,用以划分出不同孔喉区间、定量化描述孔喉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彬长矿区直罗组砂岩孔喉较发育,数量多,连通性好,但在垂向上的均质性较差,大孔喉占孔喉体积的0.69%,中孔喉占孔喉体积的34.43%,小孔喉及微孔喉分别占孔喉体积的38.68%、24.91%;中、小孔喉占孔隙体积的73.11%,是砂岩含水层主要的渗流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砂岩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分区 微观结构 渗透率 压汞实验 直罗组砂岩 地下水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层物性参数的毛管压力曲线和孔喉分布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大为 李金宜 +2 位作者 刘东 郑文乾 吉诗娴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开展毛管压力曲线和储层孔喉分布表征研究,通过对渤海油田压汞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对已有毛管压力曲线进行线性插值、分段拟合及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与毛管压力和孔... 为了开展毛管压力曲线和储层孔喉分布表征研究,通过对渤海油田压汞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对已有毛管压力曲线进行线性插值、分段拟合及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与毛管压力和孔喉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汞饱和度为5%~90%的毛管压力曲线进行拟合,显示进汞饱和度为10%时拟合相关性最好,拟合精度随着进汞饱和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明进汞饱和度较大时对应的细小孔喉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减弱,不是影响的主控因素;对模型合理性进行检验,最大进汞饱和度拟合平均误差为5.1%,样本毛管压力曲线的主要部分及孔喉分布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表征区域内储层毛管压力曲线和孔喉分布,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为储层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实验 毛管 孔喉分布 孔喉半径 孔隙度 渗透率 麻皮效应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与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毛管压力的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自亮 陈木银 刘行军 《国外测井技术》 2019年第5期41-43,M0002,共4页
针对地层水矿化度复杂的地区,以往利用测井解释计算含油饱和度的模型,由于矿化度的选取不准,不能满足解释评价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计算油藏条件下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利用J函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计算... 针对地层水矿化度复杂的地区,以往利用测井解释计算含油饱和度的模型,由于矿化度的选取不准,不能满足解释评价要求,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计算油藏条件下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利用J函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计算储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从而得到一种不依靠矿化度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实验 核磁共振测井 毛管力曲线 原始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施秉白云岩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琦 顾展飞 +1 位作者 卢耀如 刘之葵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以贵州施秉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白云岩的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结果显示:(1)在众多影响施秉喀斯特发育的因素中,矿物成分是最基本的内因,水是最关键的外因,孔隙结构起辅助作用。(2)极细晶白云岩的单位表面积溶蚀量一般... 以贵州施秉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白云岩的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结果显示:(1)在众多影响施秉喀斯特发育的因素中,矿物成分是最基本的内因,水是最关键的外因,孔隙结构起辅助作用。(2)极细晶白云岩的单位表面积溶蚀量一般大于细晶白云岩的,在晶粒相同的情况下,白云岩的溶蚀量与Ca O和Mg O的含量分别成正比,且Mg O的含量影响较Ca O大。(3)施秉白云岩溶蚀速率不仅受岩石矿物颗粒粒径大小的控制,还受岩石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颗粒粒径越大,孔隙度越高,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水溶液进入,溶蚀量也就越大。(4)施秉白云岩的溶蚀特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把各个因素分离开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逐个作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综合起来,才能对喀斯特发育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施秉 白云岩 溶蚀实验 压汞实验 孔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关系探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正武 李闽 +1 位作者 陶建 晓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34,150,共5页
为了探究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选取3块岩样进行压汞实验,作出毛管压力曲线,然后分别用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的Corey模型、Brooks-Corey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Gerhard-Kueper模型与实验实测点进行拟合。拟合结果(用相... 为了探究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选取3块岩样进行压汞实验,作出毛管压力曲线,然后分别用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的Corey模型、Brooks-Corey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Gerhard-Kueper模型与实验实测点进行拟合。拟合结果(用相关系数R2表示)表明,Brooks-Corey模型和Gerhard-Kueper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力曲线 定量关系 压汞实验 Brooks—Corey模型 Gerhard—Kuep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毛细管压力资料获取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一雄 胡向阳 +2 位作者 杨冬 吴健 袁伟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利用毛细管压力资料获取束缚水饱和度是目前油田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但针对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特征毛细管压力值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人为经验性,给实际生产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亟需改进。利用岩心压汞毛细管压力资料建立了区域... 利用毛细管压力资料获取束缚水饱和度是目前油田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但针对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特征毛细管压力值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人为经验性,给实际生产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亟需改进。利用岩心压汞毛细管压力资料建立了区域岩心压汞中值压力与孔隙度的幂函数关系式,结合解析几何学中最大曲率算法可以确定区域孔隙度下限及压汞特征压力,利用毛细管压力与孔喉半径、界面张力、润湿接触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与特征压力对应的孔喉半径,从而可以获得每颗岩心基于毛细管压力实验的束缚水饱和度。将最大曲率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结果与半渗透隔板实验经验取值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气柱高度转换法确定的气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这种新方法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水饱和度 压汞实验 最大曲率 特征 气柱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欣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岩石微观孔喉是表征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海上少井条件下可获得的岩心物性分析资料有限。为了定量分析西湖凹陷X油田平湖组储层岩石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特征,该研究采用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表征该油田微观孔喉,并进行... 岩石微观孔喉是表征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海上少井条件下可获得的岩心物性分析资料有限。为了定量分析西湖凹陷X油田平湖组储层岩石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特征,该研究采用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表征该油田微观孔喉,并进行对比分析。毛管压力曲线法利用压汞实验,测得岩心岩样数据,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图版得到排驱压力与孔隙特征参数。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对岩样进行三维数字岩心重构,构建的三维数字岩心与真实岩心的相似度高,结合最大球法与图像处理方法,做到了定量化、可视化岩石微观孔喉表征。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得到的孔隙分布曲线形状趋势相仿,存在差异。该文拟通过对毛管压力曲线法和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在微观孔喉表征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储层表征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观孔喉 毛管力曲线法 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 压汞实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加载条件下路基软土微观结构演化研究
16
作者 梁志鑫 孙红 +1 位作者 牛富俊 唐雪明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为了从宏、微观角度研究受力全过程中土的微观结构演化及损伤机制,对武汉地区路基软土开展了一系列K0(静止土压力系数)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基于分维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微观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 为了从宏、微观角度研究受力全过程中土的微观结构演化及损伤机制,对武汉地区路基软土开展了一系列K0(静止土压力系数)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基于分维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微观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路基软土的孔隙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据此确定微孔隙、小孔隙、中孔隙和大孔隙的孔径分界点分别为0.03、0.50和7.00μm。其中孔径为0.50~7.00μm的孔隙整体上具有更强的自相似性,将其定义为特征区间,该区间的表面分形维数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减小。软土损伤在微观上表现为团聚体解体,并伴随着孔径分布与孔隙形态的演变,孔隙面积比与孔隙形状系数随着应变的增加分别非线性增大和非线性减小。微观结构演化全过程可分为结构微调、损伤发展和结构破坏3个阶段。提出的微观结构因子能够有效揭示软土宏观力学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软土 微观结构 损伤机制 三轴试验 压汞实验 分形维数 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阿弓向斜北翼主采煤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荣雷 冯云飞 韩明辉 《科技资讯》 2024年第7期203-205,209,共4页
为研究黔西织纳煤田阿弓向斜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指导该区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对研究区施工的煤层气参数井DJT1井主采煤层煤样做了压汞、煤岩鉴定等相关实验;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煤层中孔隙特征与孔隙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 为研究黔西织纳煤田阿弓向斜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指导该区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对研究区施工的煤层气参数井DJT1井主采煤层煤样做了压汞、煤岩鉴定等相关实验;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煤层中孔隙特征与孔隙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区孔隙特征的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孔隙形态以开放孔为主,含一定数量的半封闭孔。总孔容在0.0225~0.0331 mL/g,小孔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微孔。孔隙率和孔容随煤变质程度增加呈现递减变化。煤岩显微组分镜质组含量普遍超过55%,控制了微孔和小孔的含量,而矿物质含量的增加总体上对孔隙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弓向斜 主采煤层 孔隙特征 压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富集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分类 被引量:82
18
作者 陈尚斌 夏筱红 +2 位作者 秦勇 付常青 胡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0-765,共6页
运用压汞法测定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结合有机碳含量(TOC)、矿物成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孔隙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孔隙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孔隙度平均为4.71%,发育程度中等;储集空间由超大孔、大孔、中孔、小孔和微孔组成... 运用压汞法测定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结合有机碳含量(TOC)、矿物成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孔隙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孔隙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孔隙度平均为4.71%,发育程度中等;储集空间由超大孔、大孔、中孔、小孔和微孔组成;中孔、小孔和微孔为主要孔径,6~120 nm的孔隙占有重要比例;TOC和脆性矿物对孔隙形成有积极意义,且TOC影响最显著;黏土矿物相反,且其影响程度远小于TOC和脆性矿物含量。基于退汞曲线-TOC成因,将龙马溪组孔隙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Ⅰ型(退汞曲线上凸型,高TOC),Ⅱ型(退汞曲线先凸后凹型,低TOC)和Ⅲ型(退汞曲线凹型,中TOC),其中具有Ⅰ型孔隙结构的页岩气储层为最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结构分类 龙马溪组 压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煤阶煤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振 邵龙义 +4 位作者 侯海海 郭双庆 赵升 姚铭檑 阎纯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5-605,共11页
高煤阶煤与中低煤阶煤在孔隙结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形理论为定量描述高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基于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孔渗测试,以华北地区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ax)在1.9%~2.95%之间的9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 高煤阶煤与中低煤阶煤在孔隙结构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形理论为定量描述高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基于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孔渗测试,以华北地区最大镜质体反射率(Ro,max)在1.9%~2.95%之间的9个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各样品进行不同孔径段分形维数计算,并讨论了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孔隙体积百分比、Ro,max、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煤阶煤微小孔发育,半封闭孔含量较高,孔隙连通性一般,且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段分形特征,同一煤样的超大孔(孔隙半径r>5μm)、大孔(0.5μm<r<5μm)、中孔(0.05μm<r<0.5μm)和微小孔(r<0.05μm)的分形维数依次减小;各煤样超大孔、大孔、中孔分形维数均随Ro,max增加而增加,随对应孔隙体积百分比增加而减小;孔隙度或渗透率与超大孔、大孔和中孔、微小孔分形维数分别呈二次相关、线性正相关、负相关;各分形区间分形维数分布的偏度和峰度与孔隙度或渗透率分别呈高度正相关和负相关,这为高煤阶煤孔隙度、渗透率提供了理想的线性方程(y=ax+b)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煤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压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86
20
作者 时宇 杨正明 黄延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1-734,共4页
依据毛管模型及边界层理论,建立了非线性渗流模型。同时利用恒速压汞实验确定了大庆低渗透油田喉道分布密度函数。应用非线性渗流模型与喉道密度分布函数,对低渗透储层中产生非线性渗流的压力梯度区域进行了准确界定,并对影响非线性渗... 依据毛管模型及边界层理论,建立了非线性渗流模型。同时利用恒速压汞实验确定了大庆低渗透油田喉道分布密度函数。应用非线性渗流模型与喉道密度分布函数,对低渗透储层中产生非线性渗流的压力梯度区域进行了准确界定,并对影响非线性渗流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渗流过程中储层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均为变量,二者是产生非线性渗流的主要因素。其中,渗透率的影响程度较大,但产生影响的范围较窄;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影响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恒速压汞实验 启动力梯度 喉道密度分布函数 渗透率 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