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车门外露焊点压痕深度的综合优化
1
作者 颜丹丹 彭其飞 潘远安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提升汽车整体焊接质量、改善用户对汽车产品的使用满意度,以某车型车门外露焊点压痕深度调试过程为依据,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分析车门总成制件外露焊点外观成形不良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出以下治理焊点外观不良的有效方法:调整... 为提升汽车整体焊接质量、改善用户对汽车产品的使用满意度,以某车型车门外露焊点压痕深度调试过程为依据,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分析车门总成制件外露焊点外观成形不良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出以下治理焊点外观不良的有效方法:调整机器人焊接姿态、控制焊钳电极对中度、改善修磨形状和修磨姿态、优化原材料表面油污、修正焊机参数及制定焊接循环水流的流量范围等。试验表明:通过综合治理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车门外露焊点外观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整车销售量,促进民族品牌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 外露 焊点 压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焊枪点焊压痕深度在线提取与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旭强 陈关龙 +1 位作者 张延松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75-1678,1683,共5页
首先研究利用伺服焊枪在线提取压痕深度的可行性.结果分析表明,回程误差是造成测量压痕深度总体偏低的原因,误差补偿后的伺服焊枪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压痕深度测量要求.进而分析了点焊镀锌板的电极磨损对压痕深度与焊点质量的影响.应用神... 首先研究利用伺服焊枪在线提取压痕深度的可行性.结果分析表明,回程误差是造成测量压痕深度总体偏低的原因,误差补偿后的伺服焊枪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压痕深度测量要求.进而分析了点焊镀锌板的电极磨损对压痕深度与焊点质量的影响.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包含电极磨损因素在内的焊点质量与压痕深度评价模型,为基于伺服焊枪压痕深度提取的焊点质量在线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焊枪 压痕深度 电阻点焊 电极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压痕深度计算布氏硬度值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和平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9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指出了目前在许多关于硬度试验方法的标准和经典著作中都没有区分"压痕深度"和"装有压头的压杆位移"这两个不同的长度量。把装有压头的压杆位移当作压痕深度,对于洛氏硬度试验不会造成错误的结果;但把装有压头的压... 指出了目前在许多关于硬度试验方法的标准和经典著作中都没有区分"压痕深度"和"装有压头的压杆位移"这两个不同的长度量。把装有压头的压杆位移当作压痕深度,对于洛氏硬度试验不会造成错误的结果;但把装有压头的压杆位移当作压痕深度计算压痕直径和布氏硬度值,则会造成明显的错误。提出了采用从压杆最大位移中扣除硬度计弹性变形得到的压痕深度计算压痕直径和布氏硬度值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布氏硬度试验结果与采用光学系统测量压痕直径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兼具布氏硬度试验和快速布氏硬度试验的优点,可以既快速又准确地得到布氏硬度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硬度 洛氏硬度 压痕深度 杆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压痕深度的SVM回归预测
4
作者 张鹏贤 冯毅 刘兴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0-133,共4页
针对电阻点焊压痕深度的检测存在离线、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位移信号特征提取的人工智能在线预测压痕深度的实现方法。首先,采用搭建的计算机激光测量系统探索了焊点压痕深度测量方法,确定了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hT作为压痕深... 针对电阻点焊压痕深度的检测存在离线、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位移信号特征提取的人工智能在线预测压痕深度的实现方法。首先,采用搭建的计算机激光测量系统探索了焊点压痕深度测量方法,确定了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hT作为压痕深度的实际评定值。其次,通过对熔核形成过程、电极位移信号与焊点压痕深度的相关性研究,确定了焊接电流I、电极压力F、以及从电极位移信号中提取的特征参量h作为压痕深度的表征参量。最后,采用压痕深度的表征参量作为输入向量,以测定的焊点实际压痕深度hT作为目标向量,建立了SVM(supportvectormachine)回归预测模型。实际测试表明,模型输出的压痕深度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间的线性相关度达到了91.18%,通过实时监测熔核形成过程,可以实现焊点压痕深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位移曲线 压痕深度 支持向量机 回归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硬卡纸压痕深度测量仪电路设计与仿真
5
作者 王波 曾忠 +1 位作者 李春梅 李钊 《信息技术》 2014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便携式硬卡纸压痕深度测量仪是一种新型研发的包装用硬卡纸压痕深度测量仪。详细介绍了其电路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将测量的压痕深度变化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在LED液晶显示屏上输出的目的,测量仪在纸张压痕深度检测的过程中信号... 便携式硬卡纸压痕深度测量仪是一种新型研发的包装用硬卡纸压痕深度测量仪。详细介绍了其电路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将测量的压痕深度变化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在LED液晶显示屏上输出的目的,测量仪在纸张压痕深度检测的过程中信号先后经历了电信号的放大与滤波,A/D转换以及数字显示输出。设计了电信号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来进行信号的采集和处理。为了验证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还进行了Multisim电路仿真,结果分析显示电路的设计符合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深度检测 电路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轴承沟道表面微小压痕深度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智艳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强 杨援 王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106,109,共4页
对于实际带有微小压痕的球轴承沟道表面,利用白光扫描干涉仪测量,对测量结果运用减量迭代的算法求得压痕的深度分布从而获得最大深度值。通过对标准台阶面台阶高度的测量,对该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确认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关键词 轴承沟道 压痕深度 减量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钛合金电阻点焊压痕深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邸桂琳 倪家强 +1 位作者 赵兴旺 张喆 《焊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0,75,共4页
在飞机钛合金零件电阻点焊后,如果焊点压痕深度过深,则会降低飞机零件的点焊质量。通过对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力和电极工作面尺寸等焊接工艺参数造成压痕深度过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飞机生产中压痕深度过深的影响因素进行... 在飞机钛合金零件电阻点焊后,如果焊点压痕深度过深,则会降低飞机零件的点焊质量。通过对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力和电极工作面尺寸等焊接工艺参数造成压痕深度过深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飞机生产中压痕深度过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厚度组合为(0.8mm+1.2mm)的TC2钛合金进行了电阻点焊试验,通过对比生产中合格的压痕情况,从电极工作面磨损、试片偏斜两个方面获得的压痕外观和数值情况来验证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得出控制焊点压痕深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钛合金 电阻点焊 压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焊点压痕深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吴世钰 《轻型汽车技术》 2023年第7期51-55,共5页
电阻点焊的压痕深度与其焊点的质量密切相关,对车身的强度、承载能力和外观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汽车生产线上常用的气动C型焊枪,采用精密电阻尺针对性地设计了电极头位移检测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的电极位移信号能准确反... 电阻点焊的压痕深度与其焊点的质量密切相关,对车身的强度、承载能力和外观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汽车生产线上常用的气动C型焊枪,采用精密电阻尺针对性地设计了电极头位移检测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的电极位移信号能准确反映熔核形成过程,可作为压痕深度的表征参量。对电极位移进行系统误差补偿后所得的压痕深度,与超声实测结果相比平均误差3%,最大误差6%,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可以实现焊点压痕深度的在线检测。同时,对比有焊件和无焊件工况下,预压阶段电极位移值,可用来在线评估待焊样件厚度。本文为研究气动C型焊枪在线压痕深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焊 焊接质量压痕深度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金属常用布氏硬度值压痕深度(h)计算表
9
作者 张子蕊 《机械工人(热加工)》 1995年第12期24-24,共1页
测试布氏硬度值时的压痕深度(h)同压痕直径(d)同等重要,因为压痕深度(h)是较准确确定热处理零件加工余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测量起来又不象压痕直径那样简单易行,通常使用计算方法来确定,而计算方法又较繁琐。因此。
关键词 黑色金属 布氏硬度值 压痕深度计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痕深度测试装置的校准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在峥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4期49-51,共3页
针对压痕深度测试装置在校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大量实验及数据研究,提出利用二等量块结合机械式比较仪及台架对其进行示值误差的校准,并对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该方法完全满足校准要求。
关键词 压痕深度测试装置 校准方法 准确度 溯源 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喷丸铝锂合金板残余应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硕 张丽娜 +1 位作者 叶笃毅 刘建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4,735,共5页
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喷丸强度下某铝锂合金薄板的硬化层分布,并尝试采用Y.H.Lee模型计算确定了残余应力场沿板厚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提高喷丸强度可以减小塑性硬化层的梯度,从而获得更为均匀的表面... 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喷丸强度下某铝锂合金薄板的硬化层分布,并尝试采用Y.H.Lee模型计算确定了残余应力场沿板厚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提高喷丸强度可以减小塑性硬化层的梯度,从而获得更为均匀的表面强化层;而较高喷丸强度将引入更深的残余应力影响层和更大的残余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敏感技术 喷丸 残余应力 铝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压痕法评价材料力学性能时代表应变的确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静 陈怀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代表应变εR是球形压痕法评价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量,是决定能否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的关键所在。利用有限元软件,从不同压痕深度h/R角度分析讨论了两种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同时指出,由于h/R较小时不同材料的压力-深度(P-h)曲线有... 代表应变εR是球形压痕法评价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量,是决定能否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的关键所在。利用有限元软件,从不同压痕深度h/R角度分析讨论了两种代表应变的确定方法,同时指出,由于h/R较小时不同材料的压力-深度(P-h)曲线有重合倾向,故较大的压痕深度是将球形压痕法应用于实际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球形 压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超声振动辅助下的预压应力压痕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高峰 谢国广 +3 位作者 王志刚 龚俊明 谢慧 李景焘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4-161,共8页
提出了一种超声振动辅助加工下的预压应力压痕试验,采用ZrO2、95%Al2O3、SiC工程陶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外部载荷对材料的加工损伤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无预压应力压痕过程中,3种材料的加工损伤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径向裂纹、边缘破损... 提出了一种超声振动辅助加工下的预压应力压痕试验,采用ZrO2、95%Al2O3、SiC工程陶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外部载荷对材料的加工损伤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无预压应力压痕过程中,3种材料的加工损伤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径向裂纹、边缘破损和微裂纹;在预压应力压痕过程中,不论是相同法向负载还是相同压痕深度条件下,上述材料的加工损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证实了预压应力会加大压痕过程的法向力,减小压痕深度。在超声振动辅助下的预压应力压痕试验过程中,由于超声振动的作用机理,有效减小了压痕过程的法向力、增大了压痕深度,有利于工程陶瓷的高效低损伤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超声振动 加工损伤 法向载荷 压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敏感压痕测试技术在高温炉管力学性能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许好好 金杰 叶笃毅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5年第10期684-687,共4页
为了研究长期服役后锅炉高温炉管沿着壁厚方向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以服役超过105 h的末级过热器管(材料102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敏感压痕(DSI)测试技术得到一组沿试样壁厚方向的硬度、压痕残余深度和压痕塑性功3个力学参量,并引用Da... 为了研究长期服役后锅炉高温炉管沿着壁厚方向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以服役超过105 h的末级过热器管(材料102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敏感压痕(DSI)测试技术得到一组沿试样壁厚方向的硬度、压痕残余深度和压痕塑性功3个力学参量,并引用Dao M等人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了屈服强度,定量揭示了高温炉管沿着壁厚方向屈服强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敏感(DSI)测试技术 高温炉管 力学性能变化 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敏感压痕研究高温时效对HR3C/T92异种钢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孔文博 周正强 +1 位作者 郑宏晔 叶笃毅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应用深度敏感压痕技术(DSI)研究了高温时效对HR3C/T92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引入压痕特征参量来表征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强度、塑性与韧性,采用Oliver和Pharr方法计算弹性模量,并结合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时效后HR3C/T92焊接接头... 应用深度敏感压痕技术(DSI)研究了高温时效对HR3C/T92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引入压痕特征参量来表征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强度、塑性与韧性,采用Oliver和Pharr方法计算弹性模量,并结合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时效后HR3C/T92焊接接头局部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时效后,HR3C侧与焊缝的强度增强,塑性与韧性下降,但在T92一侧,力学性能的变化与之相反;高温时效后,HR3C侧与焊缝中析出大量的第二相粒子;在T92一侧,马氏体板条出现回复,位错出现湮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3C/T92异种钢 深度敏感 高温时效 焊接接头 局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压痕硬度基准装置研制
16
作者 刘吉萍 王敬涛 +1 位作者 崔园园 曾利民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3-829,共7页
依据球压痕硬度量值定义,推导出了球压痕硬度基准装置中各量值的精度要求,并根据精度要求研制了球压痕硬度基准装置。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量值溯源方便、计量性能稳定的特点,基准装置的扩展不确... 依据球压痕硬度量值定义,推导出了球压痕硬度基准装置中各量值的精度要求,并根据精度要求研制了球压痕硬度基准装置。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量值溯源方便、计量性能稳定的特点,基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U rel=1.0%(k=2),优于JJG2019-1995《塑料球压痕计量器具》的规定要求,可在8.45~467.2 HB范围开展量值传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硬度 基准装置 压痕深度测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性能对压痕工艺的影响
17
作者 顾灵雅 刘江浩 +1 位作者 黄蓓青 杨妮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S1期333-335,共3页
为了提高包装产品的压痕质量,针对20种纸张,用hanatek压痕测试仪,改变压痕深度和底模宽度,考察压痕条件对压痕质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压痕深度;用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分析纸张性能与最佳压痕深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痕深度越深,压痕... 为了提高包装产品的压痕质量,针对20种纸张,用hanatek压痕测试仪,改变压痕深度和底模宽度,考察压痕条件对压痕质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压痕深度;用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分析纸张性能与最佳压痕深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痕深度越深,压痕后折叠角度越大;压痕时钢线与纸张纤维排向平行得到的折叠角度大于与纸张纤维垂直时的角度;纸张的挺度、纵向抗张强度对压痕深度有十分显著地影响,横向抗张强度和紧度次之,耐折度对压痕深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深度 纸张性能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材料模型属性的建立与压痕量的分析
18
作者 孙渊 王庆明 《机电工程技术》 2007年第4期79-81,101,共4页
材料模型属性描述的准确性在ANSYS分析中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实验方法获得了典型材料的力学参数,特别是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在ANSYS中建立了这些材料的模型属性,分析了在局部载荷下的压痕深度,计... 材料模型属性描述的准确性在ANSYS分析中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实验方法获得了典型材料的力学参数,特别是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在ANSYS中建立了这些材料的模型属性,分析了在局部载荷下的压痕深度,计算其有限元硬度值,比较实验硬度值和有限元硬度值。结果表明材料弹塑性参数的实验数据准确,ANSYS材料模型属性建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材料模型属性 压痕深度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压痕接触变形的简化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梦然 王全景 张振中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7-1324,共8页
单晶硅、光学玻璃等脆性材料磨粒加工获得高质量加工表面的关键是单颗磨粒的实际刻划深度小于材料脆塑转变的临界切削深度,但单颗磨粒刻划加工的实际划痕深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单晶硅与磨粒压痕接触弹性变形的影响。由于金刚石磨粒切削刃... 单晶硅、光学玻璃等脆性材料磨粒加工获得高质量加工表面的关键是单颗磨粒的实际刻划深度小于材料脆塑转变的临界切削深度,但单颗磨粒刻划加工的实际划痕深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单晶硅与磨粒压痕接触弹性变形的影响。由于金刚石磨粒切削刃与玻氏压头尖端具有结构相似性,对单晶硅与玻氏压头的压痕接触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于纳米压痕实验原理,建立了玻氏压头加载压入单晶硅的位移深度和压痕深度的计算公式。将玻氏压头与单晶硅试件的接触等效为球体与平面的接触,建立了接触弹性变形的简化计算公式。对单晶硅进行了纳米压痕实验,得到单晶硅的纳米硬度为12.22 GPa,等效弹性模量为173.09 GPa,实测了玻氏压头与单晶硅纳米压痕接触的弹性接触刚度和压头的位移深度、压痕深度,接触弹性变形量超过了压头位移深度的50%。该结果为单晶硅的金刚线精密切片和精密磨削工艺参数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加工 单晶硅 头位移深度 接触变形 压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仪器化压痕法的机械结合面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琳琳 李晓阳 +1 位作者 黄惠茹 王翔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7,129,共9页
针对平面机械结合面,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结合面试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基于仪器化压痕法(Instrumented Indentertion Test,IIT)通过剥层方式测试了压痕深度和塑性变形功沿着结合面层深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结... 针对平面机械结合面,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结合面试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基于仪器化压痕法(Instrumented Indentertion Test,IIT)通过剥层方式测试了压痕深度和塑性变形功沿着结合面层深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结合面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接触机理。与连续体对比,结合面的存在使得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呈非线性。采用仪器化压痕法检测出结合面表层下方发生了塑性变形及塑性累积,形成塑性区和不均匀应力区。在循环载荷工况下,塑性变形增大,并引起不均匀应力区增大,且结合面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大,压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增量越大。揭示了结合面的非线性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为结合面刚度理论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表面粗糙度 仪器化技术 压痕深度 塑性变形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