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铵镁和磷酸钙法处理厌氧上清液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谭婧 张涛 +2 位作者 梁睿 丁丽丽 任洪强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0-144,共5页
比较了Mg∶P和Ca∶P物质的量之比、pH及碳酸盐碱度对磷酸铵镁(MAP)和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去除厌氧出水中磷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浓度为63mg/L、pH为7.4的条件下,MAP法的除磷率最高能达... 比较了Mg∶P和Ca∶P物质的量之比、pH及碳酸盐碱度对磷酸铵镁(MAP)和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去除厌氧出水中磷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浓度为63mg/L、pH为7.4的条件下,MAP法的除磷率最高能达47.9%,HAP法除磷率最高达40%。当pH升高到8.5~9.0,MAP法除磷率可达95%,出水pH小于8.0;为达到相同去除率,HAP法的pH需升高到9.5~10.0,其出水的pH为8.0~8.5。MAP法除磷更易得到较高纯度的晶体产物,且CO32-对MAP晶体的纯度无明显影响,而HAP法除磷所得的产物中含有非晶态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上清液 结晶反应 磷酸铵镁(MAP) 羟基磷灰石(HAP) 除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诱导HAP结晶的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上清液中磷的回收 被引量:4
2
作者 代洪亮 吕锡武 高琪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以方解石为晶种,采用诱导羟基磷酸钙(HAP)结晶的方式在气曝式结晶反应柱内回收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沉淀池上清液中的磷,系统考察了预处理曝气量及曝气时间、Ca/P摩尔比、反应时间、曝气强度、晶种粒径和投加量对磷回收效率的影响.优... 以方解石为晶种,采用诱导羟基磷酸钙(HAP)结晶的方式在气曝式结晶反应柱内回收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沉淀池上清液中的磷,系统考察了预处理曝气量及曝气时间、Ca/P摩尔比、反应时间、曝气强度、晶种粒径和投加量对磷回收效率的影响.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晶种粒径为100~150目、晶种投加量为30 g/L、n(Ca)/n(P)为2.5、反应时间为35 min时,系统磷回收率可达68.82%,微晶产率下降到21.32%.通过30 d连续动态进水对装置稳定性能的考察发现,磷的平均回收率维持在73.4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结晶产物表征,表明磷主要以HAP及其前驱物形态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诱导结晶 羟基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液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李夕耀 彭永臻 +2 位作者 何岳兰 马斌 赵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6-752,共7页
为研究厌氧消化液的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温度为20.0℃、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体积比为24∶1、污泥中AOB(氨氧化菌)所占比例为7.34%条件下,考察了不投加、厌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 为研究厌氧消化液的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温度为20.0℃、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体积比为24∶1、污泥中AOB(氨氧化菌)所占比例为7.34%条件下,考察了不投加、厌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好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和好氧阶段分次投加等6种厌氧消化液投加方式(分别记为SBR-a、SBR-b、SBR-c、SBR-d、SBR-e、SBR-f)下AOA-SBR系统中SCODCr(溶解性化学需氧量)、PO43--P、NH4+-N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液的投加方式对SCODCr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但厌氧消化液的投加使系统中PLR(PO43--P进水容积负荷)提高了104.88%,导致除SBR-a外各试验组出水ρ(PO43--P)均大于2.0 mg/L,为AOA-SBR处理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联合废水的主要限制因素.SBR-b^SBR-f的SNPR(比亚硝酸盐生成速率)均高于SBR-a,表明厌氧消化液的添加有助于稳定污水短程硝化.研究显示,厌氧开始阶段一次投加厌氧消化液(SBR-b)对系统脱氮效果影响最小,为最佳进水方式,此时SAUR(比氨氧化速率)为0.168 0 g/(g·d),SNPR(比亚硝酸盐产生速率)为0.136 3 g/(g·d),SND(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率为2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上清 实际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3-1168,共6页
设计了一种由铁碳合金和钝态不锈钢作为电化学腐蚀两极系统的铁接触除磷反应器,首次尝试将铁接触除磷技术用于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处理。通过对模拟富磷上清液除磷效果的测定与分析,详细探讨了铁接触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曝气... 设计了一种由铁碳合金和钝态不锈钢作为电化学腐蚀两极系统的铁接触除磷反应器,首次尝试将铁接触除磷技术用于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处理。通过对模拟富磷上清液除磷效果的测定与分析,详细探讨了铁接触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曝气方式宜为间歇曝气,且最优曝气/停歇时间为60min/30min;在进水总磷浓度为30~50mg/L范围内,随着磷浓度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pH值的升高及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时,总磷去除率最大。将铁接触除磷工艺运用到侧流除磷方法中,最终可使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上清 铁接触除磷技术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性质与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2-1596,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进行了成分与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陈化作用后其主要成分为FePO4、FeO(OH)和Ca3(PO4)2,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7.01%、65.52%和7.47%。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沉淀...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进行了成分与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陈化作用后其主要成分为FePO4、FeO(OH)和Ca3(PO4)2,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7.01%、65.52%和7.47%。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沉淀6-8 h后总铁浓度&lt;3 mg/L。分析了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提出可将污泥直接用作农肥或土壤改良材料,也可通过高温灼烧、焦硫酸钾溶解、过滤等过程将其分离为铁矿(Fe2O3·nH2O)和磷矿(FePO4和Ca3(PO4)2)后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上清 铁接触除磷技术 污泥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鸟粪石流化床反应器回收污泥强化厌氧释磷上清液中的磷及产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勇彪 李志 +1 位作者 王林 李咏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7-1385,共9页
为了探究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回收的鸟粪石产品作为缓释肥的可能性,利用大规模中试鸟粪石流化床反应器(25 m^(3)·d^(-1))处理天津市某污泥厂污泥强化厌氧释磷上清液,探究不同培养时间下鸟粪石结晶成粒情况... 为了探究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回收的鸟粪石产品作为缓释肥的可能性,利用大规模中试鸟粪石流化床反应器(25 m^(3)·d^(-1))处理天津市某污泥厂污泥强化厌氧释磷上清液,探究不同培养时间下鸟粪石结晶成粒情况并系统分析收获的鸟粪石颗粒品质。结果表明,在反应周期内,磷回收率达到95%,鸟粪石颗粒平均粒径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大,由最初的0.340 mm增至0.563 mm,纯度均在90%左右,颗粒形貌呈不规则短柱状。采用visual Minteq3软件模拟、X射线衍射光谱(EDX)分析和拉曼光谱等手段进行分析发现,鸟粪石颗粒含有无定形磷酸钙(ACP,Ca3(PO4)2·x H2O)、碳酸钙(CaCO3)及少量有机物等杂质沉淀。回收的鸟粪石颗粒中Pb、As、Cr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现行国家化肥控制标准(GB/T 23349-2009)限值,Hg和Cd均未检出。因此,该中试工艺中的鸟粪石有较好的回收利用价值。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回收每吨污泥厌氧消化上清液中磷的成本为0.4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中试流化床反应器 污泥强化释磷上清 颗粒品质表征 共沉淀物
原文传递
C/P比与磷回收对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郝晓地 戴吉 +1 位作者 胡沅胜 曹亚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98-3103,共6页
以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BCFS工艺为基础,考察了不同C/P(COD/P)和厌氧上清液侧流比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充足时,TP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能够保证较低的出水TP(≤0.8 mg.L-1).当进水COD/P降低到24以下时,TP去除率迅速降... 以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BCFS工艺为基础,考察了不同C/P(COD/P)和厌氧上清液侧流比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充足时,TP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能够保证较低的出水TP(≤0.8 mg.L-1).当进水COD/P降低到24以下时,TP去除率迅速降至62%,出水TP升至5 mg.L-1以上.在此进水水质下,以厌氧池上清液侧流方式辅以化学磷回收;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出水TP浓度降低至1 mg.L-1以下;相应的磷回收量为进水TP负荷的54%.因此,化学磷回收具有辅助生物除磷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FS工艺 COD/P 侧流比 厌氧上清液 化学磷回收 聚磷菌(PAOs、D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回收提高生物除磷效果的验证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晓地 戴吉 +2 位作者 周军 常江 甘一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2-25,共4页
在前期的模拟试验中曾预测,磷回收介入生物营养去除(BNR)工艺,不仅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可以降低生物除磷所需的进水COD/P值。为了证实这一预测,以传统A2/O工艺作为主要流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侧流比达到20%时,满足排放标准(T... 在前期的模拟试验中曾预测,磷回收介入生物营养去除(BNR)工艺,不仅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可以降低生物除磷所需的进水COD/P值。为了证实这一预测,以传统A2/O工艺作为主要流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侧流比达到20%时,满足排放标准(TP<1 mg/L)的最低COD/P值从原来的35降低到25,此时对磷的有效回收率为34%。这意味着,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可节约25%30%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营养物去除 磷回收 A^2/O 厌氧上清液 COD/P 生物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技术与政策 被引量:5
9
作者 郝晓地 宋鑫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1-106,115,共7页
磷危机出现令地球人不安,因为没了磷便意味着人类食物即刻断档.为此,目前以欧盟为先导的国家率先开发许多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的技术并用于工程实践.这些磷回收工艺着手于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液相环节,主要集中于生物... 磷危机出现令地球人不安,因为没了磷便意味着人类食物即刻断档.为此,目前以欧盟为先导的国家率先开发许多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的技术并用于工程实践.这些磷回收工艺着手于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液相环节,主要集中于生物除磷工艺的厌氧区污泥上清液和消化污泥分离液.同时,动物粪尿及养殖废水亦是富磷之地,可采用类似污水/污泥磷回收方法予以回收.详细介绍各磷回收工艺特点及磷回收效果,同时,对欧盟有关磷回收的最新政策——《欧盟肥料管理提案》也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污泥消化 动物粪尿 回收工艺 管理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P下低耗EBPR的脱氮除磷及侧流磷回收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颖 俞小军 +1 位作者 蔡雨麒 马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4-160,共7页
采用厌氧交替好氧(A/O)模式下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低耗(DO=1.0 mg/L)条件下不同进水m(COD)/m(P)(记作C/P)对主流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相应的厌氧磷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厌氧交替好氧(A/O)模式下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低耗(DO=1.0 mg/L)条件下不同进水m(COD)/m(P)(记作C/P)对主流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相应的厌氧磷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P浓度保持不变,C/P逐步降低(C/P=400/8、350/8、300/8)时,系统厌氧末期释磷量随进水碳源浓度的降低而逐步减小,相应的侧流磷回收率从61.5%降至45.3%,而磷去除率和出水磷达标率分别从96.7%和93.3%降至87.7%和30.0%,说明侧流系统的磷回收率和主流系统的除磷效率均受进水碳源浓度的影响,期间,NH_(4)^(+)-N去除性能一直良好,TN去除率变化不大。继续降低C/P至400/12,在NH_(4)^(+)-N去除性能不受影响而TN去除率提升3.8%的同时,主流EBPR系统的除磷率和出水磷达标率分别上升至97.4%和69.2%,相应的厌氧磷回收率达62.6%,说明影响主流系统除磷性能及侧流系统磷回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进水碳源浓度和磷源浓度,而与C/P关系不大。研究还发现,前3个实验阶段的污泥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含量都有缓慢降低的趋势,最后1阶段呈上升趋势,这与污泥吸磷性能的趋势相一致,在整个实验阶段污泥沉降性能则始终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低耗 强化生物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sphorus Recovery as Struvite from the Supernata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11
作者 Gang Xue Yanan Liu Yanqu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Phosphorus is an irreplaceable and depletable element. Furthermore, it has an almost one-way circulation on earth,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 the phosphorus cycle loop. Phosphorus could be recovered as struvite, whic... Phosphorus is an irreplaceable and depletable element. Furthermore, it has an almost one-way circulation on earth,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 the phosphorus cycle loop. Phosphorus could be recovered as struvite, which is a good slow-released fertilizer for agriculture. The supernata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used to treat sludge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one main source from which phosphorus can be recovered. Studies have proven that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digester supematant is a feasible choice to preserve phosphorus rock tech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A modified "PHOSNIX" P-recovery process was applied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9.0 pH value and a 1.8 mg: P ratio with the influent of the centrate coming from the sludge centrifuge of the Songjia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Shanghai. More than 80% influent phosphorus was recovered as struvite. Crystal products with good purity and low heavy metal content were gained. The largest crystal had a length of up to 0.26 mm. It was found in our study that the reaction time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ystal growth. Therefor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 for crystal growth should be examined in futur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recovery STRUVITE SUPERNATANT anaerobic diges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郝晓地 张璐平 +1 位作者 胡沅胜 王克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4-2281,共8页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磷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磷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磷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磷沉淀(调节pH>9.0)可...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磷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磷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磷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磷沉淀(调节pH>9.0)可使出水中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6.0mg·mL-1(以P计)下降至≤1.0mg·mL-1(以P计),同时可回收进水中P负荷的64%.经验证与校正后的TUD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有着与试验结果近乎一致的效果.因此,数学模拟技术完全有可能取代中间试验过程而直接将小试结果放大至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COD/P 厌氧上清液 侧流比 化学磷沉淀 模拟预测
原文传递
长期侧流提取对EBPR系统除磷及其磷回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小军 李杰 +5 位作者 周猛 宋璐 李维维 王亚娥 马娟 吕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74-4280,共7页
实验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考察310 d内分3个批次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厌氧放磷上清液后EBPR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相应的磷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整个实验阶段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较为稳定,出水均能满... 实验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考察310 d内分3个批次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厌氧放磷上清液后EBPR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相应的磷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整个实验阶段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较为稳定,出水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氮去除因厌氧阶段反硝化不断增强有所提升,达标率由88.2%显著上升至98.6%.然而,随着厌氧上清液提取次数的增多,系统释磷能力整体下降,但前两个批次中系统除磷均稳定高效,去除率在90%以上,相应地出水磷达标率大于75%,仅第3批次实验中侧流比为1/2时系统除磷率出现大幅波动,最低降为54.2%,并贡献该批次出水磷不达标率的60%,说明长期提取1/2侧流比不利于主流工艺出水稳定维持.研究还发现,长期进行侧流磷回收实验有利于污泥减量,且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EBPR系统内长期提取适当侧流比的厌氧上清液以进行磷回收与主流工艺同步高效脱氮除磷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厌氧上清液 侧流比 磷回收 长期
原文传递
侧流磷回收强化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郝晓地 衣兰凯 付昆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1-236,共6页
以实验室营养物(BNR)去除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验证,对侧流磷回收强化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均显示,在低碳源生活污水(BOD5/TKN=3.2,COD/TKN=4.8,COD/TP=48.9)前提下,厌氧上清液侧流... 以实验室营养物(BNR)去除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验证,对侧流磷回收强化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均显示,在低碳源生活污水(BOD5/TKN=3.2,COD/TKN=4.8,COD/TP=48.9)前提下,厌氧上清液侧流磷沉淀/回收可以使得出水氮、磷达标(TP≤0.5 mg P/L、TN≤15 mg N/L)。研究结果表明,侧流磷回收可以相对提高后续生物脱氮除磷所需C/N、C/P比,从而强化低碳源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效果。模拟预测与实验验证几乎一致的结果表明,数学模拟技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实验,对所关心的工艺运行问题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污水 生物营养物去除(BNR) 厌氧上清液 侧流比 磷回收 数学模拟
原文传递
强化低碳源污水生物除磷的技术方式探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郝晓地 衣兰凯 王克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共5页
以一营养物去除工艺——BNR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试验与模拟,研究了通过厌氧上清液侧流磷回收和外加碳源方式对低碳源污水生物除磷的强化作用。试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双双显示,对COD/P值=50的实际生活污水实施30%的厌氧上清液旁路磷沉淀可... 以一营养物去除工艺——BNR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试验与模拟,研究了通过厌氧上清液侧流磷回收和外加碳源方式对低碳源污水生物除磷的强化作用。试验结果与模拟预测双双显示,对COD/P值=50的实际生活污水实施30%的厌氧上清液旁路磷沉淀可明显强化生物除磷作用,使出水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1.8 mgP/L下降至0.5 mgP/L以下。侧流磷回收不仅可回收40%的进水磷负荷,亦可节省27%的外加碳源。因此,厌氧上清液侧流磷回收与外加碳源对强化生物除磷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几乎一致的演示表明,数学模拟技术可取代传统试验进行相关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污水 生物除磷 厌氧上清液 侧流磷回收
原文传递
侧流化学除磷对AO连续流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席粉鹊 袁林江 吕景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231-5236,共6页
为解决城市污水高效除磷和磷回收的问题,开发厌氧释磷上清液侧流除磷工艺(anaerobic supernatant phosphate strip process,简称ASPS工艺),在侧流比为33%下运行,发现该工艺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磷和有机... 为解决城市污水高效除磷和磷回收的问题,开发厌氧释磷上清液侧流除磷工艺(anaerobic supernatant phosphate strip process,简称ASPS工艺),在侧流比为33%下运行,发现该工艺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性能不受影响,出水可溶性磷和COD浓度分别为(0.53±0.12)mg/L、(42.00±5.69)mg/L;(2)活性污泥分布松散并与大量丝状菌结合成难沉降的絮状结构,沉降性能变差,粒径变小;(3)从系统内微生物能量代谢角度分析知,胞内PHA和糖原含量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胞内聚磷颗粒含量减少,厌氧释磷受阻,侧流厌氧释磷浓度从22.17mg/L下降至5.20 mg/L,最终导致侧流部分失去高浓度磷化学沉淀的优势;(4)化学磷回收量占进水磷量比由133.02%下降至31.20%,可实现磷的有效去除和回收利用;(5)对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化学除磷 磷回收 连续流AO生物除磷工艺 富磷上清 聚磷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