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抽出处理联合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某卤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一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83-0087,共5页
抽出-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卤烃污染地下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将抽出法与原位化学氧化法相结合,可有效地去除污染物。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和持久的优点...
抽出-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卤烃污染地下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将抽出法与原位化学氧化法相结合,可有效地去除污染物。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和持久的优点。但虽然成果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望将抽出-原位化学氧化耦合技术推广到地下水污染治理中,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某卤代烃污染场地
地下水修复
抽出处理
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联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中试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晓伟
姚佳斌
+2 位作者
田文钢
刘勇
蒋尚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12期71-72,共2页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产能调整变化,大批工业企业退市入园,大部分城市遗留大片的污染场地,其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程度深,散发异味大。为退役场地的后续开发再利用遗留下安全隐患。受制于污染地块深度、地理位置、开...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产能调整变化,大批工业企业退市入园,大部分城市遗留大片的污染场地,其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程度深,散发异味大。为退役场地的后续开发再利用遗留下安全隐患。受制于污染地块深度、地理位置、开挖异味大,原位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应用上呈现增多趋势。其优势在于修复过程中减少开挖,对原土扰动小,无强烈异味散发;同时化学氧化处理效果快,可处理深层污染源,兼顾水土共治原则。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中试工程设计展开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中试工程设计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有机污染土壤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宣言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60-163,共4页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向污染区域的土壤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作用,使土层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毒性相对较小的物质,以达到修复的目的[1]。本文以上海某有机污染地块为例,根据实验室小试、现场中试和实际施工案例针对土质条...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向污染区域的土壤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作用,使土层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毒性相对较小的物质,以达到修复的目的[1]。本文以上海某有机污染地块为例,根据实验室小试、现场中试和实际施工案例针对土质条件为杂填土,修复深度较浅,孔隙度高,有机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块,分析并总结原位氧化技术的应用经验及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实验室小试
现场中试
实际应用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
4
作者
周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19-24,共6页
原位氧化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场地的有机污染修复治理,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活化剂的选择、修复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和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的分析等,从而探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及化学反应...
原位氧化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场地的有机污染修复治理,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活化剂的选择、修复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和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的分析等,从而探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及化学反应规律,为设计总体修复技术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此次的研究依托某石化场地污染修复治理工程,通过对该厂区的污染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所选场地污染情况的模拟、和现场修复进度数据的整理,结果表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于去除存在于中渗透地层的有机污染物效果明显。各种污染物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1,2-二氯丙烷、乙苯和1,2,3-三氯丙烷的修复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原位
化学
氧化
修复
技术
石油化工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碳酸钠-过硫酸钠双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
5
作者
孙先峰
王晓东
+1 位作者
冯岩
赵立信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一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柠檬酸螯合Fe^(2+)催化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协同降解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考察过碳酸钠和过硫酸钠的配比、水质条件(pH、典型阴离子)以及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对三氯乙烯降...
为了解决单一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柠檬酸螯合Fe^(2+)催化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协同降解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考察过碳酸钠和过硫酸钠的配比、水质条件(pH、典型阴离子)以及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对三氯乙烯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为0.16 mmol/L时,在中性条件下,柠檬酸螯合Fe^(2+)催化过碳酸钠-过硫酸钠双氧化体系可以显著提高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降解速率;三氯乙烯的降解受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的配比的影响,过碳酸钠、过硫酸钠、柠檬酸、 Fe^(2+)、三氯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0∶8∶5∶10∶1时,反应180 min后三氯乙烯的降解率为98.5%;随着反应体系pH增大,三氯乙烯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地下水中常见的阴离子SO_(4)^(2-)、 NO_(3)^(-)对该双氧化体系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影响较小,但较高浓度的HCO_(3)^(-)、 Cl^(-)显著抑制三氯乙烯的降解;自由基清扫实验确定双氧化体系中存在氢氧自由基HO·、硫酸根自由基SO_(4)^(-)·、超氧自由基O_(2)^(-)·等自由基,且HO·对三氯乙烯的降解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三氯乙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双
氧化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值模拟的某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修复技术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赵乐
苏春利
+2 位作者
谢先军
杨楠
罗鑫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0,94,共8页
某典型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周边农业地区和下游浅湖的生态环境安全。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化学氧化含水层镀铁”联合修复技术,分别针对地下水砷污染重度污染区和中低污染区进行分区分阶段修复。对重度污染区,采用Visual...
某典型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周边农业地区和下游浅湖的生态环境安全。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化学氧化含水层镀铁”联合修复技术,分别针对地下水砷污染重度污染区和中低污染区进行分区分阶段修复。对重度污染区,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并预测抽出-处理技术的修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按中部抽水井抽水、外缘注水井注水的井群布设方案进行分阶段抽注,230d后地下水中砷的去除率达78%。对中低污染区,向含水层中交替注入FeSO4溶液和NaClO溶液进行原位化学氧化含水层镀铁除砷,试验结果和除砷机理表明:通过发生氧化、吸附和共沉淀反应,5次抽注循环后地下水中砷的去除率为80%,但存在地下水中砷浓度反弹现象。本研究可为其他砷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工程经验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砷污染
数值模拟
抽出-处理
技术
原位
化学
氧化
含水层镀铁
技术
纳污坑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碱活化过硫酸盐在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26
7
作者
李传维
迟克宇
+4 位作者
杨乐巍
刘鹏
王文峰
李书鹏
杜娇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碱活化过硫酸盐适用于降解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氯代烃。以典型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小试实验研究及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比相关;污...
碱活化过硫酸盐适用于降解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氯代烃。以典型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小试实验研究及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比相关;污染物初始浓度越高,去除率越低;氧化剂投加量越大,去除率越高,用于该场地地下水修复的最佳氧化剂投加比为1%~3%。中试药剂原位注入采用高压旋喷注射工艺,按最佳氧化剂投加比将药剂注入至污染含水层,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经注药修复8个月后,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大部分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已达到修复目标,局部初始浓度偏高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接近修复目标。同时,SO_(4)^(2-)浓度进行监测发现:SO_(4)^(2-)浓度随修复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通过趋势分析预测的残留SO_(4)^(2-)浓度将逐步下降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或满足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氯代烃
有机污染场地
原文传递
题名
抽出处理联合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某卤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一瑞
机构
河北高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83-0087,共5页
文摘
抽出-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处理卤烃污染地下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将抽出法与原位化学氧化法相结合,可有效地去除污染物。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和持久的优点。但虽然成果显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望将抽出-原位化学氧化耦合技术推广到地下水污染治理中,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某卤代烃污染场地
地下水修复
抽出处理
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联用
技术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中试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晓伟
姚佳斌
田文钢
刘勇
蒋尚
机构
上海傲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12期71-72,共2页
文摘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产能调整变化,大批工业企业退市入园,大部分城市遗留大片的污染场地,其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程度深,散发异味大。为退役场地的后续开发再利用遗留下安全隐患。受制于污染地块深度、地理位置、开挖异味大,原位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应用上呈现增多趋势。其优势在于修复过程中减少开挖,对原土扰动小,无强烈异味散发;同时化学氧化处理效果快,可处理深层污染源,兼顾水土共治原则。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中试工程设计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中试工程设计
效果
Keywords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y
Pilot engineering design
Effec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有机污染土壤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宣言
机构
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60-163,共4页
文摘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向污染区域的土壤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作用,使土层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毒性相对较小的物质,以达到修复的目的[1]。本文以上海某有机污染地块为例,根据实验室小试、现场中试和实际施工案例针对土质条件为杂填土,修复深度较浅,孔隙度高,有机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块,分析并总结原位氧化技术的应用经验及修复效果。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实验室小试
现场中试
实际应用
效果分析
Keywords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 test
field pilot test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
4
作者
周龑
机构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19-24,共6页
文摘
原位氧化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场地的有机污染修复治理,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活化剂的选择、修复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和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的分析等,从而探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及化学反应规律,为设计总体修复技术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此次的研究依托某石化场地污染修复治理工程,通过对该厂区的污染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所选场地污染情况的模拟、和现场修复进度数据的整理,结果表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于去除存在于中渗透地层的有机污染物效果明显。各种污染物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1,2-二氯丙烷、乙苯和1,2,3-三氯丙烷的修复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原位
化学
氧化
修复
技术
石油化工场地
分类号
TQ116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碳酸钠-过硫酸钠双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
5
作者
孙先峰
王晓东
冯岩
赵立信
机构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E142)。
文摘
为了解决单一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柠檬酸螯合Fe^(2+)催化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协同降解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考察过碳酸钠和过硫酸钠的配比、水质条件(pH、典型阴离子)以及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对三氯乙烯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氯乙烯的初始浓度为0.16 mmol/L时,在中性条件下,柠檬酸螯合Fe^(2+)催化过碳酸钠-过硫酸钠双氧化体系可以显著提高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降解速率;三氯乙烯的降解受过碳酸钠与过硫酸钠的配比的影响,过碳酸钠、过硫酸钠、柠檬酸、 Fe^(2+)、三氯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0∶8∶5∶10∶1时,反应180 min后三氯乙烯的降解率为98.5%;随着反应体系pH增大,三氯乙烯的降解率逐渐降低;地下水中常见的阴离子SO_(4)^(2-)、 NO_(3)^(-)对该双氧化体系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影响较小,但较高浓度的HCO_(3)^(-)、 Cl^(-)显著抑制三氯乙烯的降解;自由基清扫实验确定双氧化体系中存在氢氧自由基HO·、硫酸根自由基SO_(4)^(-)·、超氧自由基O_(2)^(-)·等自由基,且HO·对三氯乙烯的降解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三氯乙烯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双
氧化
体系
Keywords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richloroethylene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 technology
double oxidation system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值模拟的某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修复技术设计
被引量:
3
6
作者
赵乐
苏春利
谢先军
杨楠
罗鑫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0,94,共8页
基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8ZX07110005)。
文摘
某典型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周边农业地区和下游浅湖的生态环境安全。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化学氧化含水层镀铁”联合修复技术,分别针对地下水砷污染重度污染区和中低污染区进行分区分阶段修复。对重度污染区,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并预测抽出-处理技术的修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按中部抽水井抽水、外缘注水井注水的井群布设方案进行分阶段抽注,230d后地下水中砷的去除率达78%。对中低污染区,向含水层中交替注入FeSO4溶液和NaClO溶液进行原位化学氧化含水层镀铁除砷,试验结果和除砷机理表明:通过发生氧化、吸附和共沉淀反应,5次抽注循环后地下水中砷的去除率为80%,但存在地下水中砷浓度反弹现象。本研究可为其他砷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工程经验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砷污染
数值模拟
抽出-处理
技术
原位
化学
氧化
含水层镀铁
技术
纳污坑塘
Keywords
groundwater arsenic pol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extraction-treatment technology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of aquifer iron plating technology
pollutant pond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碱活化过硫酸盐在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
26
7
作者
李传维
迟克宇
杨乐巍
刘鹏
王文峰
李书鹏
杜娇皓
机构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2506)。
文摘
碱活化过硫酸盐适用于降解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氯代烃。以典型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小试实验研究及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比相关;污染物初始浓度越高,去除率越低;氧化剂投加量越大,去除率越高,用于该场地地下水修复的最佳氧化剂投加比为1%~3%。中试药剂原位注入采用高压旋喷注射工艺,按最佳氧化剂投加比将药剂注入至污染含水层,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经注药修复8个月后,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大部分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已达到修复目标,局部初始浓度偏高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接近修复目标。同时,SO_(4)^(2-)浓度进行监测发现:SO_(4)^(2-)浓度随修复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通过趋势分析预测的残留SO_(4)^(2-)浓度将逐步下降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或满足相关标准。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氯代烃
有机污染场地
Keywords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in-situ chemical oxidation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organic contaminated site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抽出处理联合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某卤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孙一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中试工程设计研究
尚晓伟
姚佳斌
田文钢
刘勇
蒋尚
《环境与发展》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有机污染土壤的应用
宣言
《广州化工》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
周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过碳酸钠-过硫酸钠双氧化体系降解地下水中三氯乙烯
孙先峰
王晓东
冯岩
赵立信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数值模拟的某纳污坑塘地下水砷污染修复技术设计
赵乐
苏春利
谢先军
杨楠
罗鑫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碱活化过硫酸盐在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李传维
迟克宇
杨乐巍
刘鹏
王文峰
李书鹏
杜娇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