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原住民文化与台湾明清宦游文学 |
王志彬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加拿大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学校课程对原住民文化的吸收与利用 |
郑璐
王岩
高益民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3
|
“穷人”的知识:论原住民文化艺术所有权 |
罗易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4
|
从电影《赛德克·巴莱》看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特色 |
张琳
|
《艺术科技》
|
2021 |
2
|
|
5
|
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 |
|
《今日海南》
|
2010 |
0 |
|
6
|
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台北原住民文化艺术团访湘侧记 |
段向华
|
《台湾工作通讯》
|
2004 |
0 |
|
7
|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心脏”——Didjeridu |
郭宗宜
|
《乐器》
|
2024 |
0 |
|
8
|
对雅加达华人中生代的考察与分析——兼论各次文化群体在“印尼华人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使命 |
杨启光
|
《东南亚研究》
CSSCI
|
2004 |
2
|
|
9
|
加拿大原住民英语课程改革述评——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例 |
王凯
康苗苗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5 |
2
|
|
10
|
博弈与扬弃——影片《最后的武士》所折射出的文化入侵与文化角力 |
钱堃
|
《教师》
|
2017 |
0 |
|
11
|
文化寻根:“台湾文化本土化”驳论 |
陈一放
朱金先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2 |
0 |
|
12
|
加拿大或将原住民教育融入课程 |
胡佳佳
|
《甘肃教育》
|
2016 |
0 |
|
13
|
澳大利亚英语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onvincing Ground语言资料的分析 |
何志英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4
|
澳大利亚原住民治理的问题、路径与实践——从跨文化视角观察 |
任洪生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
2024 |
0 |
|
15
|
历史古城瓦哈卡 寻找苏醒的印第安式豁达 |
妙戈
长城(图)
沈海滨(图)
angelparadises hellblau11(图)
爱文(图)
林十之(图)
无
|
《城市地理》
|
2024 |
0 |
|
16
|
寻梦墨西哥 |
本刊编辑部
梁庭俊
|
《城市地理》
|
2024 |
0 |
|
17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加交流——对话加拿大原住民艺术团队“红色天空”创始人Sandra Laronde |
许鑫
|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8
|
加拿大西部考古之旅 博物馆篇 |
孙志超
张群
李墨岑
|
《大众考古》
|
2014 |
0 |
|
19
|
国外少数族裔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迪拉娜·叶尔肯
薛寒
|
《当代职业教育》
|
2020 |
1
|
|
20
|
澳大利亚早期儿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
周起煌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0 |
|